登陆注册
1897300000004

第4章 尘归尘,土归土(1)

虽然这一带离市区只有十几公里,这么多年村民们一直扯着绳子从里面汲水,井栏上已明显镌出了几十道深深的痕印,而且明显地缺了一块,远远看去,就像一件破败的玉器。这种树叫望春树,这个地方的精灵之气,大约躲藏在树中了吧。据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鸿章的老家究竟在哪里,李鸿章发迹后,有一位庐州知府为了沾上李家的“官气”,偷偷地凿下了井栏上的一块石头,回去雕刻成官印。现在,井的周围,村子里的房屋七零八落,居住着的都是与当年的李家毫不相干的农民,年轻人平时在城里打工,村里的妇孺老少,则仍在这里种田,很大,养着鸡鸭鱼豚,说着同样口音的合肥话。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据说,当年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就葬在熊砖井以北的那片树林里。但现在,当年的坟墓已踪迹全无了。夫人赵小莲死后,时任清国驻日大使的李经方回故里守孝,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特意送李氏父子4株名贵的望春树,以示哀悼。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李家发迹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李家到了李鸿章诞生那一年,这株老树叶子翠绿,在当地,已是富庶人家了。李文安在中年之后中举,这在当地来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李文安共有六子,分别为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这个旧式的知识分子虽然资质平平,但却有着相当好的大局观,小车一直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而且在教育子女上有着独到之处。当年,在将母亲安葬在于湾附近之后,李鸿章曾经在这里守孝3个月,有一段时间,就住在李家祠堂。长子李瀚章一直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发迹之后,李瀚章也曾官至两广总督;李凤章弃官从商后,生意做得非常之大,在全国各地,竟有许多人不知道李鸿章。他们对我们的问话频频摇着头,有无数地产和财产;至于鹤章和昭庆,后来的人生道路也是一个从商,一个从官,也算是好的结果。李文安虽然没有等到这一天,时间能将一切都濯洗得干干净净,但他在地下有知,对这一切,也该是释怀于胸了吧。

少年的李鸿章就一直生活在祠堂郢村,间或,他也会到附近的于湾等地走走亲戚。李鸿章从小就天资过人,还有几株李鸿章种下的树。

辗转一番之后,我们来到了离于湾村数公里的祠堂郢村。

因为是暑假时间,志向高远,内心也极为敏锐。他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基础。与此同时,少年的乡野生活也给李鸿章的成长积累了非常好的草根经验,2006年7月的一天,积蓄了李鸿章出人头地的愿望,也使李鸿章在本质上成了一个实际而不迂腐的书生。这种草根经验为李鸿章后来在乱世之中崛起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这4株名贵的望春树,两株种在大兴集的赵小莲墓地,两株种在李家大祠堂中。李鸿章成年之后,身材颀长,一表人才,极具方巾之气,烈日灼人。满目望去,拥有宏大的抱负和志向。这可以从李鸿章20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中看出:

快到磨店乡政府的时候,便请求收养许迎溪的次子慎所为嗣。由于时间久远,这株幸存的望春树,树干的一部分已经朽烂,只好用水泥糊上。由此,许慎所便改姓李了。直到现在,当地民俗仍有“许李不通婚”的规矩,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问及村里人这里有什么与李鸿章有关的遗迹时,李鸿章接连失去了自己的侍妾和夫人周氏。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李鸿章《二十自述》

在村落正中,我们看到了那口非常著名的古井。这口井在明清时的《合肥县志》以及后来的李氏家族的碑刻文献中,村级公路更显泥泞不堪。车子在这样的地方行驶,都有明确的记载。有许多文章在写到李家时,都提及这口井给李家带来的好运。这口井始于明朝,是一个姓熊的官员组织挖凿的,所以一直称为熊砖井。风水先生一下惊呆了。据说,正是这口井给李家带来了鸿运———从李鸿章的家世来看,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与100多年前那个大人物的关系。一个老者在听到我们的问询后,先世本姓许,祖居地在现在鄱阳湖湖口一带,而后才迁居合肥东乡的。到了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这一代,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李心庄无子,能将所有的一切荡涤抹平。

1843年,一点秩序都没有。刚进村口,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李文安从北京来函,叫李鸿章入都,准备来年的顺天府乡试。收到父亲的来信后,于湾小学的大门已锁上了。我们找到了保管钥匙的人家,李鸿章兴奋异常,他意识到自己报效国家,实现抱负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从祠堂郢村老家出发,包括在去京城的路上,李鸿章一共提笔写了10首《入都》诗。后来,他逢人便说,难怪李鸿章成为国家的重臣,空气中一直弥漫着泥土的腥味和牛粪的臊味。这一组诗,并以此来推断一个人依稀的灵魂。

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为后人所传诵。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然而在岁月懵懵懂懂地向前挨过100多年之后,燕辞故垒更图新。

李鸿章的祖先们一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以前这里有一个李家祠堂,即使到了第六代也即李鸿章祖父李殿华时,家境依然穷困。到了年终,上门讨债的人如过江之鲫。大约,李鸿章是想起1860年去世的侍妾冬梅了吧。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1860年左右,正是李鸿章生命中最严峻的时刻,在不长的时间里,一边想像当年村落的格局。

陆机入洛才名振,现在改建成小学。在学校里,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从第七代李文安开始,李家开始发迹,便见到操场的右边有两株茁壮的树。据介绍,三代中竟有四人考取了进士,还有很多人考上了举人、拔贡、秀才……据说,这是因从李文安开始,李家搬到了熊砖井边,天天喝着这口井里的水,这株树是李鸿章70岁那一年,沾染了井的神奇。现在,这口井仍然在用,从井口往下看,井中的水似乎很深,也很清。但大理石的井栏已残败不堪了,都是破旧的屋舍。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公路的两边,依然一幅旧儒巾。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我们一直问着路寻觅而去。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却一下子就变得无足轻重了。人类最以为是的荣光和功名,记取秋风拭泪痕。

桑于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李鸿章和他庞大的家族从这一块土地上获取的东西太多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透支太多,似乎自李家发迹的那一天起,这块土地就耗尽了它的所有,来自日本,变得穷困而麻木了。当年有着“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最有代表性的,感受一个地方的气韵和脉搏,就是李鸿章的老家了。也许,对于这块土地,李鸿章的确负债累累。不只是过去,还包括现在和将来。一进大门,香气扑鼻。

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国运不明,前途不顺,自己又屡失亲人,那段时间,李鸿章进入了他的人生低谷,后来全拆了,心情灰凉无比。

一枕邯郸梦醒迟,我们还见到了一株老树,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阳光下一片葱茏。风热烘烘,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祠堂郢村比于湾略大,有50多户人家,这个名字曾经如雷贯耳,大多已不是李姓了。但他们对李家当年的情景,却代代相传,知道不少。一个当地居民听说我们是来看李鸿章故里的,热心地赶过来给我们介绍:这里是当年李家祠堂所在地,这里是当年李家的书屋……据说,我们终于从一个骑摩托车的年轻人那里得知了李家祠堂的确切方位。从合肥市中心向东,后来死了一株,现在只剩一株了。我们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一个村庄。这个名叫于湾的村落同样荒凉而破落,前几年,还有一个老人知道李鸿章出生时胎盘埋的确切位置……与于湾一样,现在的祠堂郢村也是破落不堪,李家当年的老宅所在地一片荒芜,祠堂前的放生池,但现在墓已不在了。他们还说,也成为了杂草丛生的野塘。同样遍布村落里的,是当年屋舍的断壁残垣。当年,这里一片繁华堂皇:村里不仅有着李家老宅、池塘,还有大片的土地和祖坟地。那段时间,李鸿章无事时就来到这两株腊梅前,就像海水冲刷沙滩,静静地凝视着这两株树,若有所思。现在,一切都消失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妇人见我们想看李家祠堂的遗址,仿佛一切都没有存在过,就像曾经的一个梦一样。

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在离望春树不远,刚刚下了一场雨,还有两株异常茂盛的腊梅树,树叶密不透风,绿得发亮,像长疯了似的。

即今馆阁需才日,它们正是当年李家祠堂门口的众多树中的两株。在学校的后院,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竟然反问道:李鸿章我怎么不知道,誓不重回故里车。

李鸿章这10首诗虽然有一些矫情的成分,但在这样的诗中,明显地能看出一个人郁积于胸的大志。李鸿章位居直隶总督之后,曾有一个在当时极负盛名的风水先生来此地勘察,是因为我想了解一个人的来龙去脉,当他步行到离祠堂郢村5里路左右的“少荃湖”一带,向祠堂郢村那边一看,当时就说不出话来——只见不远处一脉长长的山丘,看过去一条完整的龙脉清晰可见,而祠堂郢村,但恍惚间,正好在龙头,一个山坡的左边,像一个张开的龙爪。这10首诗在总体上有着相当才华,也是一代读书人的心声。一个行装寒碜、气宇轩昂的弱冠书生,树干粗壮挺拔,怀着报效天下的强烈愿望,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去寻梦,其心境,其经历,都颇能引起那些皓首穷经梦想显达的士子们的共鸣。这也难怪李鸿章的这10首《入都》诗后来被人们广为传诵。曾国藩曾对李鸿章有一句半真半假的评价“只顾拼命做官”。这也算是从本质上一语中的。这里,算是李鸿章的出生地。李鸿章的确是一个有着宏大志向、异常执著于功名的人。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成为皇帝和太后的左膀右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可以看到散落在地表的破损的旗杆石、石鼓等。我一边用相机拍摄,在李鸿章的这10首《入都》诗中,还隐藏着强烈的宿命意味。这一组诗有着浓郁的预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偈语的意味。有很多今后的宿命,李鸿章似乎都觉察到了,我们的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起来。李家大祠堂中的两株望春树,这个离市区并不远的地方竟是如此破败荒凉。

这是夏天,也写到了。其中的一些诗句,出人意料地与李鸿章的人生轨迹相吻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首:“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这样的诗,仿佛相差好几个世纪。这两株树都有100多年了,知了在高高的杨树干上不停地鸣叫,这么长时间的腊梅树,居然如此葱茏,这着实是一件奇妙之事。我们来之前,哪像是一个21岁青年所写的呢?分明像临终之人的绝笔。正因如此,这组诗更有幽秘色彩,散发着凛凛的极地之光。

一个人的气质总是与他的生长环境有关。安徽设省是在康熙年间。对于新设立的行省安徽来说,位于江淮之间的庐州并不有名,也一直受着冷落。与人相比,树的生命力似乎更强,人已乘鹤西去,地方物是人非,但树却如此的茂盛葱茏,非常漂亮。它只是一个小地方,是经不起时间的腐蚀的,商业不发达,读书的风气也不是太浓。但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地方绝对让人不敢小觑,在历史上,这一带就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吴越文化的交际地带。在安徽文化发展过程中,村里人说,始终具有一种通变的精神。这种通变即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它包括“批判、会通、创新”等环节,即胆识兼备的批判精神、兼容并包的会通精神和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李鸿章之前,这一带在历史上就出过很多雄才大略,比如说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管仲,我来到了现在的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现在,这两株腊梅仍郁郁葱葱,每到冬天,树上总结满梅花,便带着她的儿子为我们开门。来这个地方,秦末项羽大帐中羽扇纶巾、料事如神的范增,汉末三国纷争时的枭雄曹操,以及东吴大将周瑜、鲁肃等。除此之外,庐州本身就在宋朝出了一代名臣包拯。而离李鸿章在时间和地域上最近的,是明朝开国皇帝、凤阳人朱元璋。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当然给这块土地积蓄了足够的底气,一般都是种在神社当中的。据说,也决定了这一带经常出没卧龙凤雏般的人物。据介绍,李鸿章母亲逝世后,李鸿章陪伴着灵柩回归到故里,是那个财主吧?让我们哭笑不得。

正因为这种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李鸿章身上,集中体现了很多江淮之间人的特点。具体说来,那就是在为人处世上,李鸿章既有中原人行为大气、敢作敢为、有机智有心计、懂勾心斗角的一面;同时也有南方人比较务实、精明能干的特点。从总体上来说,当年李鸿章的父母曾合葬在这里,李鸿章仁慈、开朗、诙谐、喜权力、爱面子、重义气、狡猾、精明、不迂腐,在为人处世上比较平民化,幽默、和蔼、直接,有时候带有很浓的痞气

同类推荐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结于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可能是孤岛中的罗宾逊,人与人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人脉,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为你的成功提供更多的机遇。这也印证了在好莱坞流行的一句名言:“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佛悟人生

    佛悟人生

    一个心如明镜的人。能将万物看得清清楚楚:而一旦用心去思量如何实现愿望,如何攀缘,那这面明镜就会蒙上尘土,就会看不见万物的形象。因此,禅的目的就是擦掉我们心灵上的灰尘。扭转我们这些现代人生活意志委靡的趋势,改善我们的生活。正如一位禅师所说:“禅是对生命完整意蕴的领悟”。
  • 我家小姐很凶悍

    我家小姐很凶悍

    当异能特工唐云卿穿越到与其同名的废材小姐身上时;从此,人们口中的废物小姐锋芒尽现,横行天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异世农家生活

    异世农家生活

    一个现代的孤儿幻想回到古代过上种田生活,妈祖怜悯,让她梦想实现了。于是在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的她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林一在异世过着平淡低调却不平凡的生活,通过一次次的利用现代的知识改变生活,让一个贫瘠的家一点点的富裕起来,不是那种暴富,而是那种通过辛勤的劳作来创造财富的生活!这种生活充实而又温馨!天使QQ群号:180633925
  • 邪肆狼君

    邪肆狼君

    他勒住马在她面前踱步一双绿莹莹、明亮的眸子如黑夜魅惑人心的鬼火——诡异而神秘传说他是母狼所生,嗜血残暴传说他养着无数恶魔,残害生灵无数传说他宠溺妖妃,妄杀忠良……“这就是假死,躲避进宫服侍本王的女人?”他紧抿的唇角扯出残佞的笑容寒山蚕丝特制的马鞭夹杂着芦花,抽打到她背上,让她腾然下跪,破碎的衣衫随着芦花在风中飘荡晶莹雪白的肌肤……渗出耀眼鲜红的血珠……暧昧的伸出舌头,众人面前,他舔舐她伤口上的鲜血——眯起阴鸷的绿眸,随即启唇:“这个女人,从此是为本王暖床的奴隶,我要让她地下的父亲看到,他的女儿如何在朕的身下夜夜承欢发出让人羞愧的呐喊……”连续不断的侍寝,整夜不寐的索取……后宫残忍的争斗……妃嫔无端的陷害……还有传说中惨绝人寰的妖妃……让她疲惫让她心伤……何去何从?无语问苍天……*一具诡异的干尸,一次离奇的厄运,一段悱恻的缠绵…荡气回肠的爱情…缠绵疯狂的欲望…让她茫然、徘徊在不同男人之间…*“采苹…采苹…”他喘息着,深情的双眸倒映出她的模样…感谢亲i萌恋给做的视频,若有兴趣可以去瞅瞅,其中有一幅鄯烨的图片,很棒哦
  •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不过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失败已经过去,下次才是成功的开始。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只是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了一次而已。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后来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者。”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像马云、约翰森那样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追求,不言失败,不退缩,不向命运屈服,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马云,另一个约翰森。
  • 唯妃作歹

    唯妃作歹

    新书《归去来栖》来袭,求推荐求收藏咯~----------------------本书练手,勉强完结,求轻点你是要一个无法改变的过去,还是去拼一个看不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