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0600000011

第11章 羌族舞蹈(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羌族舞蹈,尤其是惹木那耸瓦舞这种以女性为呈现主体的舞蹈,多以胯部律动为表现形式,大致上也是民族艺术其原始性和纯粹性的体现。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中,以女性胴体的展现为多,并且从表达效果上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对女性的描绘,人们的审美意识大多偏好丰满、曲线,特别是以突出女性的胯部美为特征。这同原始时期主射猎、畜牧生产方式的游牧民族以丰满、肥壮为美的意识是一致的。羌族也是由农耕部落发源,通过漫长的迁徙、融合,随着住居地的空间变化而发生的生产劳作方式的转变,最后以农耕民族的面貌留存下来,却仍保留了原始初期的不少特征。由羌族民歌《丰收之歌》改编的舞曲,其舞蹈中出现的左腿跪蹲胴体轴向转动,是对羌民围着丰收的玉米包搓粒的情景的再现;起舞的妇女们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通过屈膝和胯部的转动向观众模拟了在堆满粮食的晒场上筛簸谷物的情景。羌族舞蹈中的胯部动律仍保持了羌族先民妩媚中又不失豪放、粗犷的性格及原始的审美观念。同时,胯部往复转动的韵味之所以独特,与后来生产发展的羌族精美的服饰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羌族女性腰带上坠着长穗、串珠和各色彩带,慢歌快舞踏步动胯,腰间的串珠和彩带随着胯部往复转动时,别有一番柔美的韵味,给观众带以视觉上的享受。另外,羌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地带,长期行走崎岖山路及上下独脚楼梯的生活习惯,也是形成羌族舞蹈中胯部和脚步关、开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遗留的因素,关于羌族的繁衍发展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而这些神话传说中大多与形态柔美、面容姣好的仙女或女神有关,这使得羌族传统民间舞蹈在保留了不少的原始文化色彩的同时,偏好对女性美好特征的模仿和赞美。惹木那耸瓦舞尤其强调胯部的动律,女性表演占其重要地位,舞蹈动律较其他羌族舞蹈更富有特点和魅力。

三、羌族惹木那耸瓦舞的传承价值

“瓦尔俄足”节日在羌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内涵,包括其庆典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仪式歌舞惹木那耸瓦,对羌族民间歌舞艺术的起源和艺术价值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古老的原始体态符号特征对羌族其他舞种,包括后来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自娱性传统舞蹈“萨朗”的发展、演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保留和继承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是文字记录或文物珍存,像由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敦煌遗书》便完整地记录了唐朝时期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商贸往来的具体情形;一种是通过民歌、音乐、诗词等为载体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藏族活体史诗《格萨尔王》便是这一类型的有力代表;还有一种则是通过肢体表达,类似茶道艺术,以及民族民间舞蹈都是借由肢体而不是语言向外传递信息,诉说情感的表达方式。

羌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中,有很多族群都是由古代氐羌人通过迁徙、征战、通婚、融合以及繁衍的方式发展而来。不仅古代氐羌人的血脉分布甚广,分支众多,不少出土的文物也显示其悠久的发展史在艺术方面对华夏民族的重大影响。前文所述1973年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与1995年青海宗日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人纹彩陶盆,都有力地证明了羌族舞蹈艺术的悠久历史。两件舞蹈纹彩陶盆均在青海出土,而青海正是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氐羌部落民族系统的势力范围内,大范围的考古文化系统虽然不能与某一民族文化直接画等号,但又在物质基础上体现出了不可独立开来的民族黏连性。由于羌族内部独特的演变发展形式以及其文化特性导致该民族未能有文字典籍的存留,且至今仍靠口头传播实现信息交流,因而这个民族的原生文化大多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从而留存了下来。

羌族惹木那耸瓦舞是因“瓦尔俄足”节日的产生而盛行的,是源于一种原始祭祀仪式的艺术形式。诚然,艺术是不能与仪式相提并论的,尤其是在现代人看来,仪式的实践者,都是些墨守成规的人,通过固有的程序循规蹈矩地重复着祖先留下来的遗训和成书的条条款款。而艺术的实践者却恰恰相反,当人们谈论到艺术家时,他们那种自由奔放、放荡不羁的风格和形象总能跃然于眼前。尤其是舞蹈家,其飘逸的身段与富足的仪式典律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然而,类似产生于原始仪式的艺术遍布全世界,比如藏族的“羌姆”,就是与宗教结合的寺庙仪式乐舞;再比如古希腊的“春天之舞”,不仅是原始人对食物和后代的祈望,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发展出了现代希腊戏剧……通过“瓦尔俄足”的开展程序,不仅能为我们清晰地展现惹木那耸瓦舞这一民族艺术的基本程式与历史脉络,同时也为我们厘清原始艺术在现代文明中的传承价值提供依据。

通过在现代文明社会对原始艺术的保留和继承,可以帮助现代人找寻对传统文化已渐渐失去的认同感。

现代文明社会中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快速生产和快速遗弃,如此快速消费的方式让现代文明很像一块远看遍地是黄金的沙漠。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这片文化沙漠中很难汲取到滋养其生命的水分。如果把现代社会比作文化沙漠,快消品的大众文化便是其沙漠中的绿洲,绿洲在沙漠中可见,可数量有限;由于其分布的地域不同,被其滋养的受众也是有限的。

传统文化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可以在沙漠里生存,而沙漠却不适宜其永久生存。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则是驼峰,骆驼身上的驼峰数量有限,无法再生产,并且驼峰一旦被使用,骆驼的生命就终结了。

消费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快速生产及快速消费使人们对新事物接受和遗弃的周期越来越短,而旧的习俗和充满繁文缛节的仪式则渐渐被简化的现代特性所替代,人们在囫囵的文化吞食中失去了对保留传统民间艺术必要性的辨识。艺术形式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应该是比人的生命更加不朽的。与京剧、昆曲以及藏戏等艺术形式类似,羌族的惹木那耸瓦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传播范围更加小众。但是,作为华夏民族璀璨文化之林里的一块瑰宝,羌族的惹木那耸瓦舞在大众视线范围内还没有闪耀出其应有的光芒。古老的惹木那耸瓦舞或者比现存的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民年纪更长,但“惹木那耸瓦”这个名称跟随进城务工的羌族人走出大山被外界广为人知的机会并不多。作为一项具有典故的完整祭祀仪式,在“瓦尔俄足”节日中,参与舞蹈的妇女们通过将原始的农耕、狩猎、婚嫁、丧葬等行为编排进舞蹈动作中,借舞蹈动作再现远古时期男耕女织、五谷丰登的和谐生活;在舞蹈过程中重新体验原始生活中动人心弦的激情,是作为仪式性的模仿,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舞蹈背后隐藏的关于祭祀“萨朗女神”的美丽传说不管是否真有其事,都作为热情善良、追求美好的民族性格写进了羌族艺术以及羌族人民的精神中。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文化内涵都通过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指导方针,进一步阐明了民族优秀艺术作品对于唤醒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凝聚民族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品质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价值。在文化方针政策指引的环境下,保留和传承羌族传统的惹木那耸瓦舞不仅具有族群性,还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指向。

其次,通过现代文明社会对原始艺术的继承和保留,还可以帮助现代人统一原始艺术与现代文明审美的趋同。

原始艺术的创造者是远古的祖先,原始社会时期传播与表达的单一决定了情感传递和留存的局限性。虽然科技处于尚未萌芽状态,可作为人类心智的进化却从未停止。通过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不难看出,原始的祖先已具有了较强的心理感知能力,对外界事物的直觉感受不一定比现代人差,这从原始人将储水的陶罐以对自然事物的模仿从而通过艺术造型的方式呈现不难看出。关于“萨朗女神”的传说不仅体现了羌族远古时期的原始祖先对风雨雷电云日月等自然现象拟神化的敬畏,同时也因为拟神化的思维导致了人们对天地万物种种虚幻的构想。由此而产生了类似“仙女”或“女神”这样的神灵,并天真单纯地寄望在神灵的指引下远离现实的苦难从而追寻长顺的美好。神话传说赋予原始艺术形态的是神秘感和超越常规的幻想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更习惯用直白的唱词喊出“羊角花儿开遍山野,幸福的生活美满和谐”这样的想法,而不会在日常的娱乐活动中有编排地唱诵“敬山神”的仪规。而各方神灵正是少数民族所认定的自我族群繁衍发展的民族精髓,换句话说,正是通过对神话传说中神灵形象的幻想、事迹的传诵以及在约定时间所举行的集体性仪式,帮助同一聚居区内同样生活背景的人们找到自我身份确认的方式。现代社会中喜闻乐见的歌唱、舞蹈以及绘画艺术,包括民间技艺的手工制作,无一不是从原始祖先那里继承而来,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和载体有所增加或变革,但没有哪一样艺术是脱离于某一历史时期而单独成就,被称作“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也是有原始文化的精神内涵支撑起其庞大的身躯的。所以,对原始艺术的保留和继承,并不会让我们在精力或技艺方面消耗更多的成本,通过原始仪式中的原始艺术的保留与传承,在给大众以普及的作用同时,不仅能帮助减少传统文化因现代眼光而产生的误解,缩小现代与历史的审美差距,这样反而能让现代的艺术工作者领悟到更多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出路有所启发的灵感。

对于能够使用语言的人类来说,舞蹈是一个肢体表达重于语言述说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艺术形式通常不会受到语言文字的限制,所以包括生物学家在内,谁也不敢断定动物界是否就没有舞蹈的存在。因此,对于没有文字留存的羌族来说,文字反而没有成为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发扬的劣势,口传身授的传播途径不仅使得受传者必须通过模仿和反复的实际练习才能对其内涵有所领悟,同时也给受传者以及观众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通过模仿从而保存下来的动作使得羌族民间舞蹈语言处处体现出原生体态符号的实质。体态符号可以承载的信息含量是非常丰富的。通过体态符号,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形成与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探寻属于这个古老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内核。通过口传身授这一形式的传承过程也不难看出,对集中体现体态符号的羌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也成为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工作中无可替代的关键环节。

在羌族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羌族的基本社会关系组织形式都是以母系氏族的结构和框架作为支撑。惹木那耸瓦舞的传承与发展是跟母系氏族妇女主持氏族集体家务和社会活动存有密切联系的。至今羌族生活中仍保留着一些母系氏族特征遗存的痕迹,比如在家族中保留母舅对事务所具有的权力,在“瓦尔俄足”节日庆典中男性代表只能是具有“舅舅”身份的人出席;男方在婚嫁时不一定非得是娶妻过门,也可到女方家做“上门女婿”;在子女姓氏方面也很宽容,不一定严格遵照父系社会的规则,子女可随母姓等。据口传资料显示,羌族最高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也有女巫师的出现。汶川绵褫一带就有女巫师的传说。“歌仙节”这种礼仪舞在一般的礼仪活动中少有出现,如逢寨内一年都没有遇人凶死,以示吉利,便由寨内年老的女性跳此舞以示庆贺,其舞蹈只以胯部动作为主,故使舞蹈风貌显得格外古朴、典雅、优美动人,特别是胯部往复转动的韵律,更能反映出古羌人原始的审美情趣。

惹木那耸瓦舞独特的胯部动律特征不仅充分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在母系氏族背景中浓郁的社会色彩渲染下的群体活动表现,同时也体现出羌族人对原始母系文化崇拜的遗存特点,在这样的语境下,保护与传承羌族惹木那耸瓦舞对深度挖掘古羌民族母系社会的文化内涵以及女神崇拜、女性地位演变,包括族群内部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认等课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之,作为通过舞蹈这一肢体表达的活态文化,羌族传统仪式性舞蹈惹木那耸瓦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中也对研究世界民族进化史、文化演变史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研究西部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一统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融合的活标本。

同类推荐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村姑

    天下第一村姑

    新时代淳朴善良的好姑娘张小菇,终于穿越了,她来到异时空的大明朝。这个似曾相识又非常陌生的时代,有美酒佳人,也不缺小人鬼蜮;有风花雪月,也不乏盛世隐忧;有任气侠客,也有隐士君子;有慷慨悲歌,也有壮志难酬,变局之下,成为临江府红石村小小村姑的张小菇,如何演绎一番悲喜故事。自江南到江北,苏杭到京师,张小菇别无选择。上有老衰高堂,下有问学幼弟,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弃田亩之事,奈何偏偏刘家步步紧逼,咬上身来。张小菇自然要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终究改变不了许多事情。就如某个才子,某个佳人。张小菇民女一人,也做不来后宫争宠,也看不上庸俗富贵,但前世的女强人,纵使小小村姑,也要成为天下第一村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魅王霸爱小妖妃

    魅王霸爱小妖妃

    童年,应该是“童言无忌”,但是对于她,却是寂寞与疏离,徘徊在生死之间的。远离欢笑,远离童真,被腐朽困顿,生活如履薄冰。现实的残忍中,除了爱自己,还能爱谁?于是她成了一株冷眼看世间的罂粟花,孤傲而自负。她爱钱,因为谁都不可靠,只有钱才最可靠,没有安全感的她要大量的金钱满足自己缺失的安全感!他喜欢美男,从小为了任务而生,看美男,泡帅哥就成了她执行任务时唯一的苦中作乐的游戏罢了!……
  •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中多个饱含快乐、阳光的小故事,融趣味、悬念和哲理于一体,用睿智的语言告诉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态才能找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帮助你走向人生的顶峰。
  • 嫁时衣

    嫁时衣

    不是说重生到古代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前卫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吗?古代的人不都是连烤肉和火锅都没吃过,听到“床前明月光”和“明月几时有”就痛哭流涕感动不已吗?美少年美青年美中年们不是应该哭着喊着扑上来求包养吗?>_<~~都是骗人的……重生了之后一样要起早贪黑的上学,一样要学这学那,一样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样要为将来嫁什么人而犯愁——既来之,则安之吧。她没有胡思乱想的功夫,她要认认真真的,给自己缝好一件嫁时衣。
  • 我家夫君超腹黑

    我家夫君超腹黑

    前世惨遭渣男小三算计,一朝穿越,她发誓再不做包子!傻子?废物?家族的耻辱?姑娘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绝美反击战!灭渣男,斗小三,整治恶姨娘,惩治毒姐妹,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做当世的强者,第一召唤师!!“想娶我?那你有什么本事?”白倾倾挑眉反问。北冥琉华潋滟一笑:“撒得一手好娇,卖得一脸好萌,专宠一位好妻!”“……”世道果然变了,连腹黑大灰狼也学会撒娇卖萌了,那绵羊们如何生存!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调包公主重生记

    调包公主重生记

    前世的她,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36岁撒手人寰……前世的她,重新来过?,红颜祸水颠覆四国……后世的她,在火刑之下惨死,涅槃重生,被迫易嫁10次,历史惊人相似,绝世之姿挑起七国纷繁战火,她历尽人世沧桑,前世的她,悲欢离合,……前世的她被世人指为狐狸精,诛连母族二百六十四口获腰斩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