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600000017

第17章 我有一个梦(2)

杨福家讲追求,就是把不可想象的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追求,再追求,追求卓越。一如马丁183;路德金的着名演说:我有一个梦。

“在中国的土地上办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我的梦想!”

和平鸽飞起来了。向前,向前,向前的曲子响起来了。而我把“向前,向前,向前”,“翻译”成了追求,追求,追求。

杨福家说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代表一种机会。

什么机会?和平与发展的机会。

徐亚芬抬起美丽的眼睛看一天和平鸽。

人什么时候最美丽?充满了理想和激情的时候。

我有一个梦。

梁祝在情人节

有一篇介绍周迅的文章,讲到漂亮女人往往有安定的生活,和一颗非常不安定的心。

中国最浪漫的情人祝英台,其实最是有安定的生活和不安定的心。

于是有了梁祝合穴冢。

于是有了国内独此一家的爱情主题公园——梁祝文化公园。

公园里,一对情人穿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戏装站在流水小桥上,一位摄影师让梁山伯拿起折扇指着前方,让祝英台拿着团扇和梁山伯看着同一个方向。可是此梁山伯祝英台,不是彼梁山伯祝英台,终是不那么契合。摄影师无法把他俩的视线调到一起,只好让他们别看空中了,看河吧。

看河?他们问。

河里有鱼!

这是2月14日情人节。祝英台好容易作十八相送状拍完一张,这才下得桥来,粉色戏装下,亮出了尖尖长长的皮鞋头。

祝英台又掏出数码相机让梁山伯为她拍单人照。不过情人节毕竟应该凡事成双,他俩走到一方写着“缘”字的大石前。想,怎么用自己的相机把他俩都照进去呢?

我对梁山伯说我来给你们照。我心想我从北京到宁波,这是有缘千里来数码,给你们再添一点缘分吧。

情人节这一天,情人们都祈求缘分久久。梁山伯梁圣君庙前,一对对情人买了香,朝庙拜上几拜,再把香插进大香炉里。我听见一个情人在说插两遍。我不知道她是说“插两边”还是“插两遍”。又来一对小情人,男左女右地互相握住对方的手,又一起握住一柱香,然后东南西北地拜上一圈,然后把香插进香炉。我把刚刚听来的教他们:“插两遍。”两位小情人赶紧把香再插一次,完成了两遍,然后阳光灿烂地对我说谢谢!

我笑,不过我好像不应该和这样一对恋爱中的宝贝开玩笑。事实上情人们也不知道这个插香,这个拜有什么讲究。有一个情人自圆其拜,说:拜了就好。

庙前一碑上有四句诗:

梁山伯庙去烧香

拜拜多情祝九娘

年少夫妻双许愿

不为蝴蝶即鸳鸯

然而如今的多情祝九娘,更多不是用烧香而是用现代的手段来“爱”她们的梁山伯。《东南商报》2月14日报道,宁波联通西门口营业厅,情人节前这两天不少女人来打印语音详单,检查夫婿有没有情人。这两天消耗的打印纸比上月同期增长了大约一倍。

我想起王菲很叫响的一首歌《不留》,随便摘几句——

我把电影票留给你把座位留给他

我把烛光留给你把晚餐留给他

我把情节留给你把结局留给他

我把水晶鞋留给你把12点留给他

我情愿什么也不留下再也没什么牵挂

如果我还有快乐也许吧

王菲每一次的爱都是全身心的投入,都是化蝶式的。她这样的祝英台一定不会去查手机。

“我——爱——你!”有对情人站在公园的同心园中间喊。2月14日,是情人节,是爱情最大化。梁山伯大喊着“我爱你”把祝英台举起来。现代的梁祝不用化蝶,不用在十八相送的时候还绕来绕去,他们会当着全世界喊我爱你,也会在节前去查手机。

宁波人,又爽气又实际。

爱上他危险危险

暗褐的肤色,木雕般地烙下岁月的痕迹;浓密的胡子,竹根般地支起万般思绪。他站在那里,着一袭单色的黑衣,真个的是简炼而充满了内力的竹根雕或木雕。

和他相对无言地站着的,是屈原。屈原自上而下一身一泻千里的线条,飘逸而超然而悲壮而仰天长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们就这样站着,心性相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的中间,隔着一条汨罗江。因为这世界上有他这个知音在,屈原就没有投汨罗江。

我不觉走到汨罗江里——走到他俩中间,我望着屈原再走不动。一块天然浑成的木,只刻了一个头部,江风就吹拂起屈原宽大的衣裳,江水就随着屈原吟唱——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下下而求索。

然后才看到屈原脚边有一块小牌:《楚魂》。

当然,他题的。

我叹曰:这是我见过的最震撼的木雕了。

他不说话。

根雕木刻怎么会说话呢?

在满屋的根雕木刻里,不少人最赞叹《楚魂》。而我,觉得最好的一件,是创造《楚魂》的他本人。

他如果站立不动,实在就像他创造的所有这些木雕里的一种。

而且是用千年文化百年苦难刻就。

有一条木雕的船,在大风浪里颠簸。船上的鱼篓,是空的。他指着鱼篓说:艺无止境,我觉得到现在我还是空的。

其实,十几年前他的作品已经在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登堂入室。他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金奖有四十多项。2003年的国家级展览上,一共6个金奖,无记名投票,揭晓时评委们一看他一人得了3个。为了平衡,减去他一个金奖。从6个金奖里评精品奖,他又一人独得两项。

宁波象山的张德和,人称金奖专业户。但他觉得,他的鱼篓是空的。

我看到一个竹根雕。那繁茂蓬乱的根须,正好是浑然天成的茅屋,秋风大写意地把茅草刮个东倒西歪。几个小人无助地在躲避风的肆虐。一块标牌上写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他那一块块的标牌,那点晴之笔,那文化含量,常常令人心颤。尽管,他的鱼篓是“空的”。

他1990年起,就不卖他的艺术品了。他说他愈是钻进去,对做生意就愈来愈不懂了,对做生意的兴趣一点都没有了。

他是真钻进去了。他一个人钻进深山老林,和树根面对面。他对着树根这么看,那么看,这么问,那么问。树根们早就修炼成精,摇身一变,变成坐卧祥云的女神,长袖飘拂的圣人,一个个人象叠影那样向他展现着张力、活力、冲击力、想象力。他们向他走过来,向他压迫过来。

是的,是压迫。

他们人多,他们一个个都超凡脱俗超乎想象!而张德和,是一个人,他要和他们每一个人对话,他又来不及听他们一个个说话。他的心,感受着他们的神韵;他的脑,默诵着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根须发。

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他和他们是同类,是知己,是心的互动,是情的交融。他怎么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了?他什么也听不见了。

当然,他们每一个形象,只有他的眼睛才能看到,只有他的大脑才能创造。如果是别人,觉得那不过是——树根。

他在少数民族区的村子里,一连几个月地和树根们切磋、吟咏,他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动。尽管他有突发性耳聋,但是树们的语言,他用心都能听懂。

他让树根们住到他象山的家里,他和树们的对谈,就黑夜白天地叫他苦思叫他嗟叹。

他知道精神如果一直兴奋,他的身体很难支撑。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对树们就是朝思暮想有说不完的痴话。

我很不恰当地想起了小女生组合183;183;E的歌《波斯猫》:

爱上他危险危险

不爱他思念思念

张德和说,竹根和树根,是他的两个情人。

张德和的竹木情深,叫我觉得他呼吸的空气里,都一定充满了树根和竹根。

张德和从小和竹子一起长大。他祖上5代以下都没上过学。他读到小学三年级,家里也没钱供他了。他上到600多米高的山上去砍柴,一天半砍一担。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起床,走8里地去卖,卖掉一担柴,可以拿到一角七分钱。

其实大人砍一担柴可以卖到2角7分,可是给他这个10来岁的小孩只有1角7分,有时还就不买你这小孩的。

他再顶不住了,他哭。他怎么才能攒足钱交学费哪?

他终于在600多米的山上一共砍了68担柴,凑足了那一个学期的学费。

小学生张德和,拥有的并不只是苦难。他还拥有一句话,是的,小学老师的一句话:“我要把张德和培养成一个人才。”

从此他知道,他要做的事不仅是砍柴,而且是成才。

后来他知道,他的成才之路离不开那一学期68担柴。

他至今苦读各种书论、画论、诗词、散文。他从一开始的工多艺少,走到后来的工少艺多,甚至让人觉得诺大一个树根,他只在一角寥寥几笔,就使整个树根有了神有了魂。

于是有了《楚魂》。

于是我听说象山领导要在最好的景区拨一块地,让张德和的树根竹根们有个美丽的归宿,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想,或许,多好的陈列馆,馆里有多少的竹雕木雕,于张德和,还是一只空鱼篓。

真正的艺术家,脑子里想着的都是这一个创作或是下一个创作。

这一个或下一个之前的,就没有兴趣去想及了。

所以只有空鱼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站成一本古谱

我一到,他们就奏乐了。

乐声一起,时光就倒流了。

流进民国,流进清代,流进明代。

明代朱元璋每年正月都要在宁波观海卫一带举行祭祀活动,用笙箫管笛、鼋胡弦琴这四竹四弦,再配以铃锣钹板演奏宫廷音乐。到清乾隆年间,再到民国,会古曲的民间艺人都是村里的至尊。

到上个世纪50年代,古曲流失。1952年,一位叫施良坤的老人,找到一个15岁的少年韩新高,说这些古曲若是不传给后人,就要烂在他一人的肚子里了,他死了也闭不上眼呵!

韩新高学了15年,到1957年被招工走了。

40年过去了。

1998年清明。施良坤老人的坟前,十几位老人为施老先生演奏古曲。他们来自7个大村,平均年龄70岁,带头的老者叫韩新高。

韩新高,1997年退休后,师傅施良坤的话就纠缠着他,缠绕着他:不能让这些古曲烂在他一人肚子里!

观海卫这带,毕竟有古曲的因子,韩新高为乐队起名叫承古轩,意在承古。就有一位80多岁的孙大炳老先生托人找到他,说有要事相告。韩新高赶到孙大炳家里,但见孙老先生双目失明,双脚难行,他双手颤抖着摸索着打开床头一个暗格,然后双手更加抖动着,递给韩新高一本旧旧的蓝皮线装书,上有一行字:“民国15年手抄古谱。”

韩新高打开古谱,里边是手抄的近百首古乐:《香罗带》、《松竹梅》……

孙老先生失明的双眼里涌出热热的泪:我家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这本传家宝没有丢失过,我不想带进棺材里,送给你这个有心人吧!

这本古谱,韩新高足足翻译了4个年头。

《古船》、《十番调》……一曲《下山虎》,432拍,108板,每每译到最后,发现多一拍或少一拍,又要重来!

前后2年,才把《下山虎》一拍不差地用简谱译完。

韩新高说,好像雕玉器一点一点磨。

现在,这十多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就在为我演奏《下山虎》中的一段。打板的是一位83岁的老人。大裆裤,黑布鞋,站如松,人如钟——像钟摆那样准确无误地打板。我一来,他们就演奏,他就站中间打板。

我都不记得我和他们,或者说他们和我有没有打招呼。

因为,既然知道我是来听古曲的,他们就奏古曲了。不招呼,不客套,就这么随便散站着演奏了。

好像,他们已经演奏了不知多少年头了,从明清,从民国一直演下来。

好像,他们就是古谱的化身。这些老者一站,就站成一本古谱。

他们面无表情——古谱怎么会有表情呢?

他们的神,他们的情,都化在四竹四弦、铃锣钹板里。他们看着的简谱,都是他们用手一字一字抄写的,那么工工整整,工整得好像一无表情,工整得叫人感觉神圣!

他们每周在这里奏古曲,然后分散到方圆十多华里的7个大村。这本蓝皮线装古谱,就散落到7个大村里了。

他们每周都汇聚到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只要他们站到一起,那本蓝皮线装古谱又装订成册了。

那位83岁的老者,一板一板地打着,《下山虎》一拍一拍地奏着。我的泪水在心头涌涌着。

我深深地、深深地向他们说:谢谢!

精雕细刻的欢乐

在宁海县城关镇吃晚饭的时候,城关人叫我要尽量多吃,晚上去村里看元宵节,需要很好的体力。

我想,闹元宵么,闹两小时还是闹半小时,那是乘兴而行,兴尽而归的事,也无所谓累不累。

我们的车开上一条乡间柏油路,就停下了。怎么了?堵车了。堵车了?我伸出头去看前边的车流,真堵上了。我把脖子像拉杆一样一节一节拉到最长,也还是看不到头。看车牌,浙B的,浙B183;E的,浙B183;D的,宁波市的,宁海县的,奉化县的,小轿车,摩托车,还有三轮车,手推车。摩托车上都是两三人,开车是男人,殿后是女人,中间是他们的小孩。男人是前锋,女人是后卫,小孩是宝贝。感觉中,一个个村的人都搬上了摩托。一个个摩托家庭,今晚都抱成团地去闹元宵。

有个女人,拉着近乎正方的小小的板车。车上坐着4个孩子。两个七八岁的孩子,紧紧抱着两个大约二岁的小孩。在这样车顶车、人挤人的路上,连七八岁的小孩也变得这么懂事、这么有责任感。

走去的人流里,不少肩上骑着孩子,怀里抱着孩子。那些怀里的孩子,怕是只有一岁吧?裹着棉抱裙,那也冻吧?这么小的小孩也带出来?当然得带出来,元宵节一家人就得像汤圆那样团团圆圆么。

我从汽车顶窗朝天空看去,一个彩色的礼花正以我这车为中心地覆盖下来。当然这是一种视觉的误读。一个礼花,又一个礼花,从顶窗望天空,倒像在看一个硕大的万花筒。

只是,怎么听不到放礼花的声音?也听不到鞭炮声?哦,是长长一条街的汽车、摩托的马达奏响一部元宵节交响乐的序曲。仔细听去,才能分辨出马达轰鸣中夹杂的鞭炮声声。

有一个走着去的村民,干脆一屁股坐到我前边一辆轿车的后车厢上。反正车也开不动,他是得逍遥时且逍遥。

我觉得好像所有的人、所有的车都不急。

除了马达在忙乎,所有的人都是安宁而有序的。

都在享受这份密集和拥挤。

或许,元宵节不仅仅是看灯,看灯之前是看人。看人们过节的好心情。

只是,这么多的人,拥到一个村里去,如何挤得下?朋友说,这个人流会分到不同的村里去的。各个村子用自己的方式过元宵。

终于到了前童镇。

出奇的安静。

巡游队伍到这头还有一小时呢。有人提着兔子灯,有人啃着甘蔗,有人放鞭炮,有人嚼梨膏糖。黑黑的街上,只有红灯笼是亮的。从街的这头到那头的一只只红灯笼,好像把一条街串了起来。远处一方店牌,被灯笼照亮了:“古镇客栈”。联想到路上看到的一家店,叫“龙门客店”,我就想起《新龙门客栈》那部古装武侠片。

看着那“古镇客栈”。我真觉得好像时光倒转走进一部正月十五看花灯的古装片里了。看花灯的时候往往会走丢,会演绎出各种故事。“你别走丢了呵!”朋友一再叮嘱我。

“古镇客栈”这四个字的出现,把现代,把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隐去了。虽然我刚才还看到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看到现代社会生存的各种必备,但是此刻,“现代”隐去了。只剩下千年持续的红灯笼,叫人读不懂年代的红灯笼。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热门推荐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 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100个好习惯

    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100个好习惯

    本书采编了100个寓意颇深、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和精妙易懂的点评,能够让孩子们从中悟出道理,帮助孩子认清生活中的问题,促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纠正影响健康的不良恶习,教会孩子们如何守护自己的身体,帮助孩子们锻炼意志,鼓舞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乐观向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南非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南非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田健三郎倒卖毒品配方的计划失败之后,受到了博士严厉的训斥,为了完成扩展黑暗兵团的计划,博士再次派遣田健三郎带着大胡子和老鼠眼一起到南非首都去寻找一个大宝藏,传说在这个宝藏内有着数不尽的财富。莱恩、米娜和卡奇带着猫头鹰巴布和魔法杯再一次登上了寻找宝藏及追捕田健三郎的行程……
  • 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说话是一门学问,办事是一种才能,会其一可立身,会其二可出众。好口才,会办事,是现代人成功的不二法门,幸福的必备杀手锏。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此书可以让你在生活中左右逢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蛇蝎倾城妃

    蛇蝎倾城妃

    他害她亡国,却又阴差阳错救了她。江山美人亦不能同时拥有,他不得不为国舍她;她,是他一见倾心的女子,却奉命去杀他。凤冠霞帔、红烛摇曳下,他不识旧时相识,无法挽回的伤害后,才惊觉他的心早已在多年前沦陷。为弥补曾经的伤害,他倾尽全力,可她的心,却早已不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关门,放妖王

    关门,放妖王

    自从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同居表哥,韩以璇的生活渐渐开始不可预测!竟然可以穿梭到远古神话世界?帮后羿射日,随神农尝百草,和妖王谈谈恋爱,和神仙斗斗法术!韩以璇的小日子渐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喂喂喂,她家什么时候成了妖窝窝!韩以璇怒吼了一声:“关门,放妖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