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700000022

第22章

采访手记(7)

弱势群体是一批值得认真关注的群体。在我国贫困地区,几年前启动的希望工程成为农村弱势儿童们的福音。但是,作为城市中的弱势学生,却少有关注,有些灯下黑的意思。然而,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却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宏志行动,使城市中的弱势学生得到社会的关爱,在美好心灵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被人们称之为城市中的希望工程——

李金海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由他创办的宏志班经过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已经成为北京建设精神文明教育系统一道亮丽的风景。宏志班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中国社会躯体最敏感的神经,无数的爱意如泉水般汩汩汇流,激动感动心动的汁液挥洒得遍地皆是。于是,李金海本人也成了新闻人物。然而,熟悉和深知他的人都说,金海是最不喜欢出头露面的人。那么,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驱动一个默默坚守的人搞了这样一个大动作呢?

1993年,李金海所在的学校和怀柔县碾子乡碾子村搞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城乡学校手拉手。李金海带着本校的一些老师和学生来到了大山深处,试图与当地的学校手拉手。然而,说是手拉手,当对方把手伸出来后,李金海却发现,城市的孩子们很难和乡下的孩子真诚相握。

乡下的贫穷令城里的学生们大惑不解。中午,大伙凑在一起吃饭,却有几个当地的学生靠在墙边,似乎在享受中午的阳光。他们不吃饭。问为什么不吃,说是没钱,买不起。问为什么不带饭,说要带饭,干的带不起,只能用瓦罐带稀的,嫌麻烦,干脆中午不吃,饿到晚上回家一块吃。这话让城市学生大吃一惊,同在蓝天下,咫尺却天涯,怎么有这等事?于是学生们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说:他们没有饭吃活该,谁让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计划生育呢?

手拉手拉出了李金海的心事。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同情心,没有一个善良人所具备的情感。这同样是一种贫穷,一种情感世界的白色沙砾绵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但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老师只注意分数,学生也注意分数,家长更注意分数,教育部门则凭分数论高低、排座次。这样就使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别的都漠不关心,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冷漠的学习动物试问,一个不懂感情的人,一个除了自己别的什么都不爱的人,能会爱祖国、爱人民吗?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根本不会爱祖国、爱人民,那么,我们花那么大的气力去培养他干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出一个没有感情的冷漠的科学家,不如培养一个善良的人。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纳粹德国服务的科学家,制造出多少屠杀人民的武器,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是远比分数更重要的。

城市孩子情感的触觉苍白无力,对城市之外的另外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不屑一顾,说明我们教育体系的某些缺憾。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情感世界丰富的人,不会不同情弱者,不会不关心他人的疾苦和痛苦的。

李金海认为这正是城乡学校手拉手深刻意义之所在。这是一门深刻的国情教育课,要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了解中国,不仅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更要让他们知道有些地方还很贫穷和落后。而这些并不是和他们了无关系。国家培养他们,正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改变不尽如人意之处,并不仅仅是享受祖国的繁荣和富强的。要让孩子们明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李金海把大山深处的石碾子乡当成了一个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再教育的课堂,而石碾子中学就成了最好的教育基地。苦难是人生的最好的教材。那些苦孩子就是一本书。李金海提出帮助同龄人,共圆读书梦的13号,让城乡孩子们结成一个个对子,真正把手握起来。

一个初一的学生其父是个出租汽车司机,家里条件不错。刚入学不到一个学期,便把班上的同学轮流请到饭店撮了一遍。结对子时,或许是他对乡下孩子的概念印象不深,同学们都给对子带了一份小礼物,什么钢笔、日记本、球拍、巧克力糖等等,而他什么也没带。当他和对子认识之后,他被深深震撼了。乡下孩子的纯朴、善良和贫苦都使他惊奇不已。他不相信仅距百公里的这处地方竞这样穷。看着对子眼睛流露出对别的孩子的礼物羡慕的神色,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哭了。回到家里,他逼父母当天夜里敲开李金海的家,讨要对子的地址,第二天就买了一大包礼物给对子寄了去。

所谓帮助同龄人,共圆读书梦,是因为有的乡下孩子因家庭困难而无力上学。不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即使学校和乡政府采取严厉措施也难以抑止越来越大的辍学率。比如村里的农户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猪,但你就是把猪都赶走吓唬他,他也不一定上。但这些孩子却听对子的。城里的孩子一封深情的信,就会使乡下的孩子热泪盈眶,并马上背起书包上学。他们说,我们冲着广渠门中学的朋友才来上学的……

广渠门中学从石碾子中学选了10个年收入在150元以下的特困生,把他们接到学校,提供衣食住行和学习费用。同时,又以这十个特困生为精神酵母,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矫正情感品行的误区。

广渠门中学被北京市教育系统评为支援山区学校的先进单位。

或许从这时起,李金海就有了将来办宏志班的想法……

李金海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委员会委员。由于这种身份,他经常到一些学校视察了解情况。一次,他来到一所私立学校。这里有空调,有席梦思软床,有高级沙发,有可口饭菜,有四季高档服装,还有学校门前宛若长龙的高级轿车。在学校门口,一个学生从汽车里钻出来,后面跟着为他背书包的父亲,要进校门时,学生回头对父亲说:我这个月不回家了,你给点零花钱吧。多少?父亲问。3000学生想也没想就随口说。做父亲的二话没说就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子,点足了3000元给儿子。儿子接过钱,塞到书包里头也不回就进了学校……

李金海正好目睹了这一幕。他感到愤怒。

这样的孩子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吗?不,他连资产阶级接班人都当不成。在英国有一所首相学校,是专门培养英国上层贵族子弟的,然而,学校里冬天不生火,一任寒风刺骨;夏天,教室里没有电扇,更没有什么空调,使热火的七月溽热难当。难道这些老牌贵族不比我们刚刚暴富的大款们有钱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还有美国的西点军校,这是专门为美国培养将军的,他们的训练难度令人咋舌,有些甚至是非人的、磨难式的。还有日本的一些学校,专门设置一些苦难和挫折的课程,以锻炼人的意志、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者尚且知道温室里绝对培养不尚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竟然有这样的教育呢?这种以享受为荣,以享乐为人生快事的教学环境,会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带来什么呢?

李金海又想起了另一类孩子。

数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李金海刚把学校的事情安排好,一看表,已经11点多了,急忙蹬车往家里赶。此时街上人已稀少,下过雪的路面很滑,尖利的朔风掠过楼群,吹得满耳都是凄厉的啸声。然而,就在这令人思归的风声中,却有一句英语从不远处的电线杆下传来。

李金海着实吓了一跳,以为是碰上了一个迷路的外国人。以他一个中学校长的经历,和外国人单独相处的机会是不多的,他缺少这方面的经验。然而,待走的近了,见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一个苦读的少年。

李金海把车子停下来。教师的职业习惯和中学校长的习惯使他不得不停下来。教育工作者天生喜欢那些好学上进的学生,就像林业工作者看到一株秀木那样,他是很难挪动步子的。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家?你是哪个学校的?

为什么不在家里复习功课?

李金海关切地问了许多。学生很谨慎地回答了许多。学生说,他的父母都是下乡知青,至今还没有调回来。按照政策,他可以回京上学,可是却没有地方住。他只能临时挤在一个亲戚家。亲戚家居住条件不好,子女又多,晚上用电时问太长他们不高兴,只得就着路灯复习功课……已经好长时间了,路灯成了他的台灯,虽然高点,虽然暗点,虽然马路上冷点,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当马路少年得知眼前和他进行冬夜长谈的就是重点中学的校长时,他含着泪请求道:李校长,把我收下吧,如果我每次考试得不了前三名,你把我开除……

李金海果真收了他。

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金海想到了马路少年这一类的孩子。现实对他们太残酷了。如果我们只强调市场经济只讲钱,不认人,有钱就上学,没钱就走人,那么,这类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孩子就会被关在我们的学校之外……若是这样,何以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

李金海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同类推荐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热门推荐
  • 独宠千年之傲妃重袭

    独宠千年之傲妃重袭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向这片大地的时候,夜晚的宁静便被打破。阳光与清晨的露珠一起在叶梢舞蹈,使这片本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森林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光晕。天空逐渐明亮,越来越热烈的光芒努力地想要透过叶缝照向下面的土地,奈何层层叠叠的树叶如同一张天然的帷幕,固执地让大地与天空隔绝。本该是虫儿懒洋洋晒着太阳哼着歌儿的森林中却安静得连风吹的声音都听得见,让人心中平添无数恐惧。远……
  • 霸汉第二卷

    霸汉第二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听音,河岸的最初端(全本)

    听音,河岸的最初端(全本)

    黑夜,灯红酒绿的光亮从身边的划过的风声中穿梭倒退,乌黑的街道上飞快奔跑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她大口大口喘息着拼命往前跑去,周围的一切都不在她的眼睛里……银色的路灯、彩色的招牌、紫色的伞……那些从身边擦过的事物像流线似的飞快移动,看不见任何影子。她必须跑,拼命的跑!以最快的速度跑……身后那些穿着黑衣的男子们如果追上来的话,等待她的将会是地狱式的折磨!忽然脚下一痛什么东西绊在了踝处让她来不及反应就直接跌倒在了地面。挣扎着要从地面爬起来的时候忽然一个身影挡住了宛若玉盘般大小的圆月。敞开的衣领,阴柔的五官,高大的身影,散发着淡淡茶香的气息……站在眼前的这个绝美如罗马雕像里出来的男子像午夜的吸血鬼一般伸出手抚上她的下巴,黑色的西装将他的淡淡的气势衬的非常彻底:“姐姐……你逃什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混世妖妃

    混世妖妃

    她本是一个玉帝和王母最疼爱的义女,只因无意中救了魔族的太子而被贬下凡尘。当她在人间混得风生水起,迷倒大片帅哥之际,身边却出现一个帅的掉碴的美男,可这家伙为什么这么讨厌,总爱欺负她。她决定了,要讨厌这个家伙一辈子。可是看到他受伤,心里却该死的痛。什么,他不是人,那是什么生物,妖精?不,就算这讨厌的家伙不是人,她也选中这个家伙了。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人性的特点,曾仕强教授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其实不难。
  • 倾世毒女素手天下

    倾世毒女素手天下

    亡国恨,杀亲仇,丧子痛。她是西越倾城公主,却错把豺狼当良人。三年屈辱,浴血重生。她本就是尊贵至极,岂容他人凌辱践踏。时光倒回,她步步惊心,只为护她的国,保她的亲人。还有,复仇!曾经纯真任性的小公主,双眸再次睁开,已是地狱之中爬出来的浴血凤凰。不择手段,双手沾血,也无怨无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