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00000005

第5章 飘泊之途(3)

朱毅一惊;“她干了什么事?”

昨晚李九连来找我,乃至一个人也可拉起一个《一小撮战斗队》的自由,赫鲁晓夫也是吹斯大林,很多现象,回到赣州家里。我才知道是她写的……”

朱毅吼道:“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呢?”

曾昭银无言以答。

他并不是个寡语少言的人。否则就很难解释,因此,从来只接过别人检查的“当权派”,今天交出了极诚恳、极深刻的检查;那些有关你却一辈子不与你见面的秘密“黑材料”,此刻在火苗里化为了灰烬;还有几个人也可组成一个《井冈山兵团》,在赣州地区革委会主任刘云与他谈了一次话后,还有无需再顾忌谁的权势和脸色,即时可以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氛围……这一切,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好像灰沉沉色调的梅雨季节里,西天上久违了的一束束明丽霞光,令人新鲜,令人痴醉,令人鼓舞。

“我在部队时接到一封匿名信,内容……有些反动。我不知是谁写的,便将信交给了部队。我决心按马克思所说的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他却疏忽了这一点,这类问题,一经在实践中触及:“反革命”中原来有假反革命,公仆里原来混有要主人抬轿子的“公仆”,“社会主义”原来并不是一把不会生锈的金钥匙,或许正因为它金光闪闪的门面,它若闹起溃疡,其恶化的速度和面积才不易被人察觉;而人,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需要自由地思索和呼吸。昔日无论是心态,还是生态,大抵被某种权力固定了的生活,无异于排得密密匝匝的罐头盒里的一条凤尾鱼……

于是,权力政治的神秘性便不复存在了。

一个金字塔般庞大的政治体制结构的权威,也开始了动摇……

1972年底,李九莲出狱后,她中学时的挚友丁成华问她:

“为什么你当时敢怀疑林彪呢?你是从哪方面想到他的头上去的?”

她说:

“还不是因为看到当时那样一系列的事情,才使我最终想到了他头上。你们下到乡下去了,不晓得当时的赣州的情况,那时候根本就不管政策。‘三查’一来,查出那么多坏人,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没有一点问题的人几乎没有。我就想,毛主席早就讲过要相信干部和群众的95%,这样一搞,不等于是拆自己的台?似乎干什么事都宁左勿右,有些干部明晓得这样对国家不利,可就偏要这样做,生怕自己犯错误,我觉得这只会败掉我们的国家。这样的人,下面有,中央会不会有呢?”

“我对林彪早有想法,早有警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怎么老讲这一套呢?他讲其实毛主席比马、恩、列、斯都高,但这个话只能在国内讲,在国外不要讲。我想,按你的讲话,既然毛比他们高,为什么又不可以在国外讲?想来想去,就觉得不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竟使得同样戴领章、帽徽的刘云在对待同一件事上,贬低马、恩、列,斯大林死了,他连斯大林的坟都挖了……这些疑虑天天在脑子里转,我的担心也就越多。”搞红海洋运动,我很反感。这哪里是尊敬毛主席?是败坏毛主席的声誉。后来又看过《二月逆流三十大罪状》,看到叶剑英、陈毅、谭震林他们大闹怀仁堂,对林彪不满。叶剑英用手拍桌子,那么大的怒气,我就担心林彪是利用‘文化大革命’搞宗派集团,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老前辈对林彪如此反感,说明林彪在中央不得人心啊!

“后来下放,城市居民下放,小商小贩下放……弄得我更悲观。下放时,在体育场送行,许多人落泪了。造反派不想下。老保也不想下。毛主席讲老弱病残者除外,而那时候就不管这些,要你下,你就得下。上头有斗争,有不满,下面又人心惶惶,我就担心。那时候快要开‘九大’,都公认林彪是最好的接班人,又要当党的副主席,我就担心,这个国家就要败在他手里了……”

回顾历史,与李九莲一样,当年那代青年人的所谓“信仰危机”,在很多成分上,正是从毛泽东的这一疏忽里痛苦地钻出来的。当他老人家意识到这一疏忽时,他撤回了这张“民意牌”,依傍起政治新贵与一小撮军内的野心家结成的“神圣同盟”,打算通过“三查”运动,迅疾收拾这块国土上已经出现的“异端组织”、“异端思潮”,以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政治秩序中去,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一方面,某种事物一旦从谁的怀胞里脱颖而出,它很快便会有自己的独立走向。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是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社会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是如此。一代人由多少年的“水晶瓶”式的教育,一朝“溃决”为“信仰危机”,这是必然的了!

李九莲在最终导致自己杀身之祸的一封信里,作了充分地坦露。这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写给男友的第一封信--

昭银:

你好!来信收阅。我觉得此信供你作取与舍的参考较为合适。我以前未知你的态度,所以不便直言。今天我把我的思想情况向你说清楚。

一、对国家前途的看法:

经过半年多的复杂生活,碰到一系列事物,想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对国家前途发生怀疑,我不明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斗争,是宗派斗争还是阶级斗争?我时感到中央的斗争是宗派分裂。因此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生反感。对批判***,好像有很多观点是合乎客观实际的,是合乎马列主义的,又觉得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感到对***的批判是牵强附会。“文化大革命”已收尾了,与6586部队的领导们有了相异的看法。作者无缘采访刘云,很多“正确的观点”,和运动初期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差不多,本质一样,提法不同而已。因此,对今后的天下到底属于谁,林彪到底会不会像赫秃一样,现时的中国到底属于哪个主义等项问题发生怀疑。对“现行反革命”发生浓厚兴趣,对“反动组织”的纲领也注意研究。

二、个人打算。

马克思说过:“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势和表面的显赫,而是寻求那种不仅满足一己私利,且能保证全人类都幸福和完美的理想”。一天,我去帮你把她从家里叫出来就是了……”

“不是。所以不能保证自己不走向“反面”,成为“罪犯”,这是作了最终的估计。我之所以要抓住革命与奋斗两种观点不放,是以此思想作指导。故渴望生活中有同甘共苦、不因任何风险和耻辱而动摇、仍保持生活友谊者。因想到你,希望如此。这是我写这一封信的全部思想与动机。你见信后三思而决。

古人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我违背了,把心彻底完全地暴露给你。你是第一个听我说以上思想的人,望无论如何看信后即回信,且一定附回原信,当感激不尽。看信后,亦不用吃惊。很多人皆如此,只不过隐瞒了。事物总是变化的,人的思想随客观变化,这不足为奇。我也许是“糊涂”,也许是“幻想”,但不向你说清楚,问心有愧。

好!

此信勿传于他人!

你明白的人

1969年2月29日

另一方面,正由于新的动乱,由于支持造反到扑灭造反的政治策略上的突然变化,使那一代年轻人对于“文化大革命”有了渐渐清醒的认识。它决不是一场具有真正民主意义的革命,而只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已经穷途未路的封建专制主义,选择在地球东方的一次回光返照!真正的民主,与权力斗争无关,与暴力无关,与洪水滔天、水银泻地般的“群众运动”无涉。它首先意味着人民的权力,依据人民的愿望与利益来进行统治与治理。落实在国家制度上,它是一种人民可以通过预定程序修正错误机制的政治。

在1969年时,李九莲自然还不会有如许的认识。但是思维的坚冰已经打破,心灵上那座辉煌的大厦业已倒坍,她将要沿一条风涛迷茫的河流去飘泊,尔后,她将要在废墟上重建起一个属于自已的、也许简陋如茅蓬却亮着真理烛光的小屋,这是确定无疑的了……

中国啊,在那令人窒息的长夜里,你看到了那正在大地上暗暗涌动、汇聚的星星野火吗?

中国啊,在那芸芸众生的世界里,你发现了那正走去高加索山上、将任凭鹰隼啄去自己血肉与眼珠的志士吗?

曾昭银,此人是驻福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586部队85分队的战士。他原来也是赣州市三中高三的学生,《卫东彪战斗团》的副团长。此时,他接到李九莲的来信,距他从赣州参军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年4月,主动要求分配去赣南某偏远县份一个“共大”(全称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当教师的朱毅,为处理妹妹的婚事,但有事实为证:很快,他突然在街上碰见穿便装的曾昭银。他奇怪了:

“昭银,你怎么回来了?当兵一年就有探亲假?”

“不,我得了一场肝炎,身体不好,从部队上退伍下来。我正想去找你哩,你在赣州市朋友多,影响大,看在战友一场的情分上,你得帮忙给我找个合适的工作……”

朱毅仍有点奇怪,这小子参军前是市革委筹备组的负责人之一,怎么今天看矮了自己,还要我这个过路客给他找个工作?想归想,一向待人热诚的朱毅还是去跑腿了,很快,曾昭银被安排进了抽水机厂工作。

那段日子,曾昭银几乎天天来朱毅家,看他那副神不守舍、眉眼转悠的样子,朱毅觉得他一定有什么心事要对自己说。他却天天东扯葫芦西扯瓢,直到4月27日这一夜,他住在了朱毅家,才露“真言”“李九莲这样的人,文笔又来得,嘴巴又厉害,思想又纯洁。如果一个人搞政治,有她在身边当助手,了不得。朱毅,你看她怎么样?”此时,他蕴含复杂又有几分期期艾艾的目光,好似汽车前窗上的刮雨刷子,在朱毅的脸上扫了又扫……

朱毅自以为是敏感的:这小子,十有八九在打李九莲的主意,纠缠这么些日子,显山露水了,原来是来试探我的。自己是与九莲关系不错,赣州的原红卫兵头头大概都是知道的。这种关系,一是因为彼此在“文革”中相知较深,观点常常一致;也因为在省城上大学时,在江西大学读书的九莲姐姐像照顾弟弟一样照顾自己,他也就很自然地将九莲视如自己的妹妹。彼此的关系仅此而已。

朱毅答道:“什么怎么样,在赣州,除了×××外,还有谁能比得过她的?”

曾昭银注意地听着。脸上泛起了几分失望之色,似乎还有什么不满足。

在朱毅内心看来,在气质、性格、学识上,曾昭银与九莲并不是很匹配的。出于对九莲的关心,他想证实一下,对方流露出来的东西,到底是属于一厢情愿,还是业已有了实际的进展?

他也试探着问:“怎么,昭银,她不理你呀?她真不理你,曾昭银被任命为赣州地区工代会常委。,我有一件事……”

曾昭银欲言不止。又是那种雨刷般的目光在打量着朱毅。也许是被对方异常的专注给惕惧了,终于,他不说了。

五年以后,朱毅才意识到自已低估了这个眼下与自己睡在一张床上的年轻人。

曾昭银接到李九莲的第一封信后,他很快将信交给了部队政治部。部队政治部又即转给赣州地区革委会保卫部处理。

如同任何事物都能从两面去看一样,此举也是如此:曾昭银交出这样一封信,自然表现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这样在风口浪尖上涌现出来的战士不提拔,还提拔怎样的?他收到这样一封信,自然也展露他与写信人关系不是一般,如此嚣张气焰的“反革命分子”,今天才交出来,以前你的革命警惕性喂了狗?这样不是思想上的共鸣者、便是政治上的糊涂虫的战士,怎么还能在解放军里呆下去?遗憾的是,部队的领导,偏偏采用了后一种思维方式,他被很快作退伍处理了,这结果,大抵是当初他没有料到的。

那段时间,曾昭银几乎天天来找朱毅,无非两种可能:要么,真是在感情上试探对方,若真与李九莲无什瓜葛,自己已经背上“黑锅”,那就干脆“黑”对“黑”,力争与李九莲结婚,并请朱毅帮忙。要么,在政治上试探对方,在众人里李九莲应该受他的影响最大,既然已经把李九莲抛出去了,那就干脆抛彻底,连她的“同党”也一起抛出去,以改变自己的逆境……

人是复杂的,又是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年代,至今也难品味出曾昭银当时究竟是出于何种心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不过伺机而动?能明确的只有交出信的后果--

1969年5月1日,赣州地区革委会保卫部查抄了位于赣州市陈家巷七号的李九莲家。

在她房里,抄出同年元月至4月14日写的三十余篇日记。保卫部认定李九莲写给曾昭银的那封没有署名的信为反动匿名信,搜缴的李九莲日记是反动日记,于同年5月15日,以“现行反革命罪”将其正式拘留审查。

5月1日,李九莲被带走的几小时后,曾昭银气喘咻咻地来到朱毅家。

“李九莲被抓走了……”

毛泽东主席是精通兵家韬略的。他“放手发动群众”,搞“大民主”,打“民意牌”,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内在机制上的严重缺陷与种种特权的愤慨,引导到对他本人有利的党内斗争方向去了。

同类推荐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热门推荐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爹爹

    绝色爹爹

    只有二十二岁的少将军竟然有一个十三岁的私生女,九岁就能种下种,难道她爹爹是超人?这也就罢了,他竟然宠的这个女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几乎到了宠溺的极限。一道圣旨下来,吴国来和亲的绝色公主,放着太子皇子不嫁,非要嫁他,他竟抗旨不尊,为了什么?大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从此柳承铭和柳纯儿这两个名字也就名扬天下了,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名扬天下分两种,一种是美名,一种是臭名,没有悬念,他们绝对是后者!【领养区】一号女主---柳纯儿由亲亲2422771313领养!一号男主---柳承铭由亲亲加菲猫520领养!男配一号---莫岩由亲亲隋欣彤领养!推荐漠漠的现代宠文《盗婚--邪性老公》:http://m.pgsk.com/u/2614090771这是漠漠刚注册的新浪微博,亲亲们有空可以去戳一下的,其实我也没时间玩,汗滴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世界上一位CEO、经理人、企业家、营销总监,以及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物质有兴趣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长尾理论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知,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这几十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涛生云起

    涛生云起

    英翔伤势初愈,做为职业杀手,被派往敌人的心脏……他被最好的兄弟误会,却不作解释。他被卷进异国的政治漩涡,遭到酷刑折磨,却沉默到底。当最后的胜利到来,他却悄然离去,隐于幕后。他是沉默的英雄,是永远不为人知的刀锋。
  •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一个红楼的梦,不论你梦中是谁,但总少不了林黛玉。她的泪为谁流…她是懦弱还是隐忍…她是小性儿还是率性可爱…她对真爱的追求有多少,对真情的追求有多少…她能否跳出历史的背景和框框,为自己的追求无谓的付出…她将走向何方?是匿迹江湖?还是隐于朝堂,做个千古一后…····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柔弱的双肩能否担负起这重担……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能得着一生真爱……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还会有忧伤……做了皇后,她,会怎样?……~~~~~~~~~~~~~~~~~~~~~~~~~~~~~~~~~~~~~~~~~~~~推荐自己的文《狂情二少》《红楼之玉错》另推荐落叶孤单之文《邪皇宠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