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900000015

第15章 书的时空投影(1)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本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艾萨克·阿西莫夫(作家)《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 用“未来入侵速度”选择“所为”

未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入现实,而我们对此却没有做好准备。这是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30年前于《未来的冲击》中提出的论断。现在,从两个超级大国变成一个强权后的不安世界、从克隆技术基因组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惊人发展、从艾滋病、SARS、疯牛病的神秘蔓延,都充分显示出这个论断的正确性。2001年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选编的《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一论断在媒体传播行业发展中的正确性。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详细阅读、跨越过去50多年历史的、关于媒体技术发展的文集。文集中收入的文章,仅凭作者的姓名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进行首先定义”的阿兰·图灵、创立了“控制论”的科学神童诺伯特·维纳、认为“媒体就是信息”的马歇尔·麦克卢汉、从“自私的基因”想到“文化基因”的理查德·道金斯、将“人性化界面”形象地描写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都是大家熟悉的“老”作家,不用多讲,他们对媒体行业的贡献,已经尽人皆知。而凡尼佛·布什、维克多·维坦查、威廉·吉布森和尼尔·斯蒂芬森等人的作品,则不一定被广泛的读者所知道。

凡尼佛·布什(Vannevar Bush)是美国工程师、发明家、教育家、政府官员、计算机技术先驱和二战中美国科技力量的领导,他在《如我们所想》这篇发表于1945年7月号《大西洋月刊》中的文章中,首次为战后美国科学的发展放言,提出了数字技术用于信息处理,甚至将超文本的概念首次公布于世。与任何一个科学家、工程学博士、政府官员的文风都相距甚远,布什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一个科幻散文,作者不但预测各种未来媒体技术发展的细节,还对战后科学技术将要起到的作用和美好的生活作出了推测。

如果说布什的作品凸现的是50年多前的人对未来的描述,那么维克多·维坦查(Victor J. Vitanza)的文章则让我们看到当代人如何梦想未来。维坦查被选入书中的作品总共有三篇,分别是《赛博朋克》、《赛博空间》和《超文本》,三个作品都写于1996年,是20世纪末尾对未来时代网络文化的最好描述。维坦查的文章与布什的文章迥然不同,前者充斥在文章处处的乐观主义情绪尤在,但某种对科技发展的无奈性、网络时代人类的渺小性、电子技术对人性的歪曲性混入了其间。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的预言家在50年之后,不得不面对悲观主义的未来。

如果你要想分析相距50年的两位作者在预测技术和未来生活方面的差距,就必须阅读一些中间性作品,而这其中,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于1984年的《神经漫游者》和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写于1993年的《雪崩》则清晰地显示出过渡性变化的轨迹。说实在的,我对熊教授选择科幻小说进入论文集曾经表示过震惊,终究这不符合学术规范。但是,反过来想到两篇小说在媒体发展史上的地位,则对这样的选择表示衷心的赞同。因为在我阅读过的一些文献中,两位作家的作品早已被科技领域广泛地引用,更被许多国家的政府用于指导科研发展的政策。他们对媒体技术走入了一种无法停顿的进步过程、这种进步又与权力控制相互联系、在这种权力世界的底层,人们期望找到解除压制的方法才进入网络等等的描述,已经极大地冲击了人们最初对网络技术及其伦理价值等的看法。

让我们回到早先的论述,中国的科技发展政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为什么不为什么,则将决定中国未来的面貌。笔者认为,从托夫勒的观点可以推论,寻找那些未来向当前侵入较多、速度较快的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在这方面,熊教授选编的这类文集还应该增加。当众多的未来向当前高速侵入的行业被我们找到,给中国科技发展政策的选择性参照物就会显现出来,这样基于未来学技术方式的战略选择,将给中国科研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充足准备!

2 大学生该读什么科幻书?

冈恩和叶永烈:以作品讲述科幻历史

读科幻小说不读历史不行。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科幻,可以弄清这一文本成长的脉络。在这个意义上讲,福建少儿出版社的6卷本《科幻之路》是非读不可的。

《科幻之路》最初是美国堪萨斯大学英文系的冈恩教授用来讲授科幻文学课程的作品读本,后来他干脆把这个读本丰富成一种历史性的文本序列。丛书的前4集,每本都有一个副标题,它们分别是“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从威尔斯到海因莱茵”、“从海因莱茵到70年代”、“从现在到永远”。以一个人开始到另一个人结束,这种编法,读者不用看也知道是在写史。文集的最后2卷,副标题的内容有所变化。第5集起名叫《地狱之门》,故事全部来自英国。大概编者认为,科幻小说发源于英国,而且,英国科幻文学的独特传统不能不使她占据整整一集的篇幅。对这一点我倒是完全认同。因为在我看来,富于思考性的英国科幻小说,的确比美国科幻或其他国家的科幻更胜一筹。我常常给学生讲,你要愿意将科幻划分成软性和硬性的两种,那软性科幻的代表作应该是奥维尔的《1984》,而硬性的代表就是克拉克的《2001:太空探险》。两本书都是以年代命名的,都是英国作家的作品。《科幻之路》的第六本起名叫《时光永驻》,里面的作品来自全世界。

提到冈恩,还应该讲讲他和中国科幻的关系。从很早起,冈恩教授就在他工作的堪萨斯大学定期举办的青年科幻作家培训班。我国的吴定柏、江云生等翻译和作家都曾经当过这个培训班的学生。冈恩还非常关心中国科幻的发展。我在芝加哥美国科幻研究会年会上发言时,他还特地赶过来聆听。1997年,他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和成都两地举行的“国际科幻大会”,并欣然主持了针对王晋康作品《生命之歌》召开的研讨会。

回到《科幻之路》上来。我个人认为,这套丛书对大学生系统性的认识西方科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青年作家杨平在读这套系列的时候曾经告诉我,他看每一篇都觉得很“激动”。我想这个用语非常恰当。你把整套丛书读完了,世界科幻把戏中80%的手段也就都知道了。这就是我的科幻课程为什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阅读它的原因。

仿造冈恩的编法,中国作家叶永烈也在福建少儿出版社编辑了一套中国版的《科幻之路》。这套丛书也分成6卷,规模与冈恩的选集相当。丛书的名称是《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选集的各卷也分别赋予一个标题和主题。第1卷从清末选编到建国前,具有大量的早期中国科幻史料。第2卷从建国选到“文革”结束。从这一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新中国科幻特点的形成。第3卷到第5卷全部用于表达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结束这段时间。编者的意图是总结整个世纪中国科幻的发展。第6卷编辑港台作品,以示丛书对华语世界的整体关注。

我个人认为,叶永烈的这套丛书的前2卷非常值得阅读。两部分对中国科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非常好的梳理。文集的“代序”又对整个中国科幻发展史进行了回顾,这对愿意了解中国科幻过去的读者有极大的帮助。但在涉及当代科幻文学、特别是世纪之交科幻的发展方面,内容显得苍白,选题也比较牵强。这也无可指摘,毕竟编者已经远离科幻文坛许多年了。

星河和韩松:“新生代”和新世纪

要想了解中国科幻文学在90年代及其以后的发展,我强烈推荐大学生阅读星河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幻新生代精品选》。这本约55万字的选集,将近10年内中国科幻文坛发生的主要现象进行了概括。这是一部明显让人感到现代主义正在逐渐消亡、后现代主义正在逐渐产生的选集。全集充满了交杂、重叠、混乱和不和谐的景象。

我不想一一列举新生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熟悉科幻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他们所了解的那些重要面孔:韩松、王晋康、刘慈心、潘海天、柳文扬、杨平、刘维佳等,还有编者自己和另外很多人。我只想说,把这么一大群从所有角度看都非常不同的作者全部“杂陈”在一起,文本的编选本身就有“拼贴”的意思。

在我的记忆中,新生代好像是北师大的青年作家杨鹏最先提出的。很快,另一位发源于北师大的青年作家星河成了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言人。虽然星河写过大量文章论述新生代的含义,但对于“新生代”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应该怎样定义,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我在给这部选集撰写的前言中认为,“挑战性”可能是新生代的特征,挑战过去存在的一切,挑战当前存在的一切,挑战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可能是这个流派的中心特点。无论怎样,关注中国科幻不关注新生代,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即便是“新生代”也是会衰老的。新生代作家也在成长。中国呢,就更是在变化之中了。反映新世纪中国科幻状况的第一本重要作品选,我推荐韩松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这是一本囊括了21世纪第一年中国内最优秀作家最优秀作品的选集。

韩松是当今中国科幻界最被看好、也最为独树一帜的作者之一。他的小说与经典西方科幻小说、传统中国科幻小说都不一样,他开创一种将西方科幻精神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的全新类型。与星河相同,韩松主编的文集也在作品之外,增加了大量导读和背景资料。

刘慈心是韩松选本中的“主打作家”。一部年度最佳作品选,破天荒地一次选入单一作者的4篇作品,的确非常具有勇气。但读过之后,你不得不服气,因为每一篇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个人认为,刘慈心是当前少有的能将高深科学融入动人故事之中的作家之一。我特别喜欢他那种一瞬间就从中国最偏远的地区将镜头拉倒银河之外的“视角变动”,在这种变动中,作为宇宙中一个“微粒”的人,获得了非同寻常的位置确认。也恰恰是因为他的这一手,在我看来是凸现了科幻文本的独特美感。选集中还选择了潘海天、刘维佳、赵海虹等其他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家。我特别推荐读者看看韩松选集中前后增加的评语和导读。这些评析和导读,横跨科幻、文学、历史、文化等许多领域,行文肆意,放荡不羁,形成了这本选集的另一个独特景观。

从冈恩和叶永烈的历史视角,到星河的流派视角,再到韩松的年度视角,文集编选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对读者了解科幻世界的历史和现状,则没有任何差别。最近几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业异常繁荣,无论是国内原创还是翻译作品,都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期望读者详细关注各大报刊的科幻评论。此外,我的个人网站“幻想的边疆”也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书帮助。

3 乌鸦嘴还是预言家?

一本书的历史

2000年的那个世纪之交跟1900年有多少种类似,可能只有未来的历史学家才能说清。在过往的那个世纪到来之前,人们欢呼世界正在走向永久的和平,资本主义前所未有的活力点燃无数对未来的渴望,而科学的发展已接近尽头,只需要填补一些小的空白,整个世界的图景就完全清晰。

所有这些,都在1999—2000年重复着。苏联解体所造成的两极世界的崩溃,美国无限强大所导致的对世界的极度控制,使富足与和平再度看起来那么接近。早先几年,美国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就已歌唱民主所导致的人类大同已经实现;而《科学美国人》杂志编辑约翰·霍根撰写的《科学的终结》则指出,在这样的时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只要修补小的漏洞就能完成人类认识世界的伟业。在跟西方世界步伐和方向都不相同的中国,庆祝邓小平“两步走”完成了外国人数百年历程的“第一步”之后人们载歌载舞,相信已经脱离了贫困,即将摆脱从1840年开始的那段屈辱的历史,走向辉煌。

然而,在这样的众声喧哗中,谁也没有发现一本叫做《2066年西行漫记——或火星照耀美国》的科幻小说集,羞羞答答地出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的书摊地铺里。它的销量很小,作者在长达20年的时间中也没拿到任何稿费。

书的外观透露出出版社对该书的犹豫:制作极端简陋,封面七拼八凑。然而,封面上两副直视未来的反光眼镜和一条“关于我们时代的寓言和我们未来的预言”的广告词却展示出作家的雄心与野心。

就是这样一部看似跟盗版差不多的正版作品,引出了一段在未来的科幻文学历史上必须提及的故事。因为,当2011年这部作品再次被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改头换面”引入书刊市场的时候,一些人才注意到,小说中所谈论的超级电脑网络、西方金融危机、东方中国的崛起、中美国经济结构的产生、软实力的对抗等都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作为资本主义繁荣象征的世界贸易中心,已经在它被拉登的恐怖袭击摧毁之前被彻底摧毁!

乌鸦嘴中的象牙白

新版《火星照耀美国》,是一本不同读者阅读能得到不同体验的作品。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未来的2066年,世界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彻底倾斜。美国由于无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断送了前程,而来自遥远中国福地的少年围棋手唐龙,则肩负了拯救美国的任务。他带着国内人民的嘱托,牢记领导提出的八字方针,期待将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无私地奉献给伟大的北美文明。遗憾的是,历史的发展有自己必然的趋势,即便中国派遣各种民间力量试图拯救美国以进而拯救世界,但覆灭的参数已经确定。巨大的洪水、恐怖袭击、大型计算机“阿曼多”的网络崩溃、新南北战争,使美国的衰落趋势势不可挡。失去了国内信息支持和人民支持的唐龙不得不孤身奋斗,跟同样生活在美国的日本、韩国、伊朗、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地区的孩子一起自我拯救。

同类推荐
  •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介绍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增强农民生产管理的本领;二是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三是介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做出消费决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介绍饮食保键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热门推荐
  • 贵女凶猛

    贵女凶猛

    秦念此人,娘家背景过硬,自身条件优越。看似是做妻子的上佳之选,实则是逼急了会弄死前夫的可怕女人。所以她的第二嫁会闹成什么样子,满京的贵妇都擦了眼,等着看故事。
  • 神武鬼剑

    神武鬼剑

    马腾携带鬼剑士技能降临异界,他是废材?强大仇敌?在全职鬼剑面前都是浮云!异世强者准备接受他的鞭挞吧,更有超级神器灵犀戒指陪伴左右,武功秘籍,神兵利器只要实力提升,戒指便会为他送上!一个带着鬼剑士技能的穿越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炼器销魂

    炼器销魂

    在炼魂的世界,魂师是超越了众人的强者存在。魂师中的皇者,尊者,更是强者之巅。而这个世界里的炼器师,拥有的不仅仅是普通魂师的战斗力,更掌握着大量的珍稀材料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巨额财富。作为一名优秀的炼器师,萧魂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里,踏平阻碍,问鼎至强,跨越巅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龙之殇语

    龙之殇语

    沈轩,祖辈是殇芒大陆的人,穿越到地球,到了他,又重回殇芒大陆。肩上负着沉重的担子,恢复武侠宗,统一殇芒大陆。龙力传承,龙族秘辛,一百零八个宇宙,天界的掌控者?天界,神魔两族与龙族又有怎样的瓜葛?其中,又会繁衍怎样的爱情故事?
  • 重生之大风水

    重生之大风水

    她,魏小沫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一朝重生,风起云涌。生带素女血,拥通灵之术。后有得道先祖,享九宫飞星权。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有着魏氏血咒。魏者,半鬼也。那,又何妨。灵童阴女为她开道,河图洛书为她所用,且看她调教冷面师兄,踹翻巨子,驯服战争之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梦回中国古城

    梦回中国古城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