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500000015

第15章 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3)

这些人都是悼念总理的,有什么罪?让我抓这样的人,我是不干的。”人民日报《丙辰清明纪事》中的这篇《一位胖警察》的短文,就是一件很精彩的艺术品,作者正是出色地作了剥开假象、显露真象的工作。第二,艺术家要做“集中”工作。譬如,艺术家如果在现实生活的许许多多个人物中,选中某甲作为自己艺术形象的模特儿,那么,他就要把某乙、某丙、某丁……身上所有、而某甲身上所缺的能够表现生活本质的东西,都集中到某甲身上,使某甲能够尽量完备地体现出某种本质、规律。列夫·托尔斯泰谈他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这样说:是的,我常常写真人的。以前在手稿中,甚至主人公的姓氏都是真的,为的能更清楚地想像我依照来写的那个人。只有当故事润色完毕以后,才更换姓氏……但我认为,如果直接写某一个真人,那写出来的决不是典型的——结果会是个别的、特殊的、索然无味的某种东西。我们正是应该从某人那里取来他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特点,并且用观察到的另一些人的有代表性的特点来补充。那时才会是典型的。

必须观察同样的许多人,才能塑造出一个特定的典型。这就是艺术家的“集中”的工作。第三,有时,艺术家甚至要“打碎生活,复制生活”。艺术家在观察、比较、研究、分析许多许多个别人物之后,常常觉得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足以体现某种必然本质。这时,艺术家就不以某甲或某乙作为自己的艺术形象的模特儿,而是杂取各家、重新创造一个人物形象。这个新的人物身上既有某甲、某乙、某丙,但整个看来又并非某甲、某乙、某丙……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是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几乎可以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大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已故文艺理论家何其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文研班讲课时曾经把这种创作情况称为“打碎生活,复制生活”,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自然状态的每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不能充分体现一般的必然的本质,但却能体现出本质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那么,艺术家为什么不能将有关的那许多个别的人物、事物在自己的思维中“打碎”,将那些能够体现本质的部分都揉在一起,“熔化”在一起,重新复制出某一个新的人物、事物,使之比所有那些自然状态的人物、事物都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本质来呢?

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创造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集中、概括——既是越来越深刻的本质化,又是越来越鲜明突出的个性化。从许许多多自然状态的人物中概括而成的艺术典型,绝不是某种“平均数”,也就是说,它不仅是量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质的必然性——体现出生活中的某种必然规律。如果能体现出必然规律,即使数量不多,也是典型的。例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所创造的拉赫美托夫的典型,高尔基在《母亲》中所创造的母亲形象,在当时都是不多见的,但却是典型的。艺术典型具有巨大的概括性,艺术史上的不朽典型,如堂·吉诃德、奥勃洛摩夫、阿Q,常常是艺术家对某一种社会本质和思想意义的伟大发现,常常可以作为如别林斯基所说的“普通名词”来使用,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英国作家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等等,他们所提供的东西,比当时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历史学家等加在一起所提供的还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特别是巴尔扎克所创造的典型形象、典型的生活画面,充分地、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

上述艺术家在典型化过程中的三个方面的工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突破个别、重建个别的工作。重复地说,凡是科学的认识过程,都必须突破个别,突破自然形态下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躯壳,不然,认识就不能深化,就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掌握现实生活的一般、必然、本质。但是,科学家、理论家突破个别,是扬弃个别,个别消失于一般的概念之中;起点是个别,是事物的偶然的现象形态,终点是概念,是概念所表现的一般的必然的本质。而艺术家突破个别,则是要重建个别,事物的一般、必然、本质进入到这个重建的个别之中;起点是个别,终点还是个别,不过是新的个别,是典型。对于艺术来说,个别是非常重要的。列宁说:“小说的整个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恩格斯称赞敏·考茨基:“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可以说,没有个别,就没有艺术。艺术正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现象表现本质,通过偶然表现必然。

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

艺术家的“突破个别,重建个别”的过程,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艺术创造中的艺术虚构或艺术想象的过程。狄德罗在他的《论戏剧艺术》第10节中说,从某一假定现象出发,按照它们在自然中所必有的前后次序,把一系列的形象思索出来,这就是根据假设进行推理,也就是想象。这是对于艺术想象的很好的说明。

进行科学研究,作理论思维,也是需要想象的。列宁说:“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紧接着这句话之后,列宁在括号中又强调:否认幻想也在最精确的科学中起作用,那是荒谬的。列宁还在《怎么办?》中以赞赏的态度引用了皮萨列夫谈幻想的一段话:“差别有各种各样,我的幻想可能赶过自然的事变进程,也可能完全跑到任何自然的事变进程始终达不到的地方。在前一种情形下,幻想是丝毫没有害处的;它甚至能支持和加强劳动者的毅力……这种幻想中并没有任何会败坏或者麻痹劳动力的东西。甚至完全相反。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这样来幻想的能力,如果他不能间或跑到前面去,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只要幻想的人真正相信自己的幻想,仔细地观察生活,把自己观察的结果与自己的空中楼阁相比较,并且总是认真地努力实现自己的幻想,那么幻想和现实的差别就丝毫没有害处。只要幻想和生活有联系,那幻想决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引了这段话之后,列宁说:“可惜的是,这样的幻想在我们的运动中未免太少了。”

这就是说,想象、幻想,并非艺术所独有。这种间或跑到事变的自然进程前面的幻想,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甚至可以说简直为人们所必需。桥梁工程师在建造大桥之前,必须先在自己的想象中把它“建造”起来;宇宙飞船在登上月球之前,宇航专家们早已在想象中作过数次登月旅行了;科学研究中的假设,都是带有一定想象成分在内;我们要解决一个理论问题,也要作出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推断、探索、假定,这些都是想象。问题是,科学著作或理论著作本身,最后不能由想象来构成;一座大桥或一座巨大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本身,也不能始终只是想象或幻想。科学中的假想成分是为了帮助对实际事物获得精确的掌握,必须经得起事实的验证,必须以已知的许多科学定理、定律作依据。或者可以说,科学研究和理论工作中即使需要幻想、想象,也是十分清醒、冷静、理智的,决不能任凭感情的烈马到处驰骋。

但是,艺术想象却不同。艺术家所想象和虚构(“艺术想象”与“艺术虚构”,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但在艺术创造的范围内,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通用的,因为艺术家在创作中进行艺术虚构,也就是根据生活本身的逻辑,把形象思索出来)出来的人物、事件、环境等等,按情理可能有,但现实中却找不到。在现实中,和艺术典型相像的人物肯定相当多,譬如,某某像谢惠敏,某某像李双双,某某是林黛玉型的人物,某某是薛宝钗型的人物,某某是唐·吉诃德,某某有阿Q气,但是,如果真的想按门牌地址去找谢惠敏、李双双,或者去考证林黛玉、薛宝钗生前遗物,那肯定是不会有结果的,将来也再不会有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谢惠敏、李双双降生人间。如果有人真的要求艺术典型在现实中兑现,他不是神经不正常,就是不懂得什么叫艺术真实。而且,艺术真实完全可以是世上所无的东西,艺术家可以通过虚构创造出人世间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物、事物、环境。例如童话里的会说话的动物,《西游记》中的孙猴子、猪八戒,《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神曲》中的地狱和天堂,等等。如果科学著作写成这个样子,将一文不值;但作为艺术,却不失为优秀的作品,仍然有艺术的真实。

在艺术中,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是辩证统一的。虚构是为了真实。虚构的不是本质,而只是表现本质的现象,而且正是通过这个虚构的现象才能更充分更完满地体现本质真实。艺术真实就是在虚构形式中的本质真实,是真实与虚构的统一。在艺术中,既不能没有真实,也不能没有虚构。虚构而不真实,或者真实而不虚构,在艺术中都是要不得的。不真实的虚构,是对本质真实的歪曲,是对生活规律的破坏,这是虚假的艺术,没有任何生命力,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艺术。“四人帮”搞的就是这类玩艺儿。不虚构的真实,不通过想象对自然形态的东西进行集中、概括,那只是自然主义的低级的真实,也是我们所不赞成的。

那么,怎样通过艺术虚构达到艺术真实呢?

在艺术虚构中,一方面,艺术家必须突破个别;另方面,艺术家又必须重建个别。所谓突破个别,就是要突破自然形态下的个别。自然形态的个别,当然也是一种真实存在,但那是现象真实,艺术所要反映的,却不只是现象真实,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本质真实。如果艺术家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现象真实的躯壳之内,那就会走向自然主义。自然主义者就像还未孵化出来的小鸡,他们无力啄破现象的蛋壳,永远看不到外边的大千世界;自然主义者是近视眼,他们只能看到自己鼻尖下面那点生活现象,但看不到现象下面的本质,只好照抄这点生活现象;自然主义者虽然也有翅膀,但不会飞,只能在生活现象上面爬行,留下自己的浮浅的脚印;自然主义者也叫嚷着真实地描写生活,但因为他们不会概括、集中,不进行艺术的典型化,所以他们描写的只是表面的偶然的现象真实,总是丢掉了本质真实;总之,自然主义的弱点之一就在于不能“突破个别”,总是局限于生活现象的表面的真实,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有人说,如果自然主义地把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的对话一字不改地记录下来,那我们不但会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会觉得它不及一位大作家写的同样的对话来得自然,虽然那位作家也是以实际所有的作根据,只是稍为加工了一下,去掉一些,把另一些前后调动一下,再加上一些这对青年心里在想而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所以那些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们总是坚决反对自然主义。罗丹说:“你们要真实,青年们;但这并不是说,要平板地精确。世间有一种低级的精确,那就是照相和翻模的精确。”托尔斯泰也坚决反对把生活中所碰到的一切偶然事物都描写进去。因此,要进行艺术虚构,首先就必须突破个别。但是,突破个别,是否会脱离了生活真实?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譬如,齐白石画大虾,腹部的小腿只有六只,而事实应有十只,这不是不真实了吗?这确实脱离了一点现象真实,但齐白石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虾的透明的质感或弹跳的动感,其结果,获得了更高的艺术真实——更充分地表现了本质真实。在艺术中,这样做是应该被允许的。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很懂得这个道理,他在《诗学》第25章中说:“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理的可能较好。如果说宙克什斯所画的人物是不可能的,我们就应该这样回答:对,他们理应画得比实在的更好,因为艺术家应该对原物摹本有所改进。”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合情理的可能”,就是指的自然状态的非本质的现象或假象,而“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则是指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体现本质的现象——艺术真实。艺术真实虽然也许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不存在的,但因为它体现了本质真实,所以比那些现实中虽然“可能”,而不能充分表现本质的自然状态的“不合情理”的现象要好。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认为:在艺术虚构中,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总是相对立、相矛盾的,似乎越是脱离现象真实就越能获得本质真实。如果真有人这样想,那就是一种误解。其实,在通常情况下,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总是统一的。本质真实总是在现象真实中存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真实才能存在。艺术家也总是以一定的现象真实去体现本质真实。艺术家不能只顾本质真实,不顾现象真实。如果完全不顾现象真实,也就不可能表现本质真实,而且必定损害本质真实。所以狄德罗要求按照它们在自然中所必有的前后次序,把一系列的形象思索出来。这就是说,艺术虚构绝不是对生活现象的故意弄虚造假,绝不是主观随意性。如果艺术家为了本质真实,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对待现象真实,那么艺术虚构就太容易了。实际上,艺术虚构的困难正是在于:它既要突破现象真实,而又不脱离现象真实;现象真实是起点,也是终点。在艺术虚构中,必须把突破现象真实与重建现象真实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辩证统一起来;同时,通过这种“突破”与“重建”;把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辩证统一起来。“突破”“这一个”和“这许多”现象真实,正是为了“重建”“那一个”典型的现象真实,使之更充分地把本质真实表现出来。重建的那个现象真实,如果是违反常识、违反起码的生活逻辑,就成为虚假的现象,也就根本不可能体现本质真实。艺术虚构正是通过“突破”和“重建”,使本质真实与现象真实在艺术中得到统一,也就是在虚构的现象真实中,艺术家才能够“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地表现本质真实,这就是艺术真实。典型形象就是成功的艺术虚构,也就是成功的艺术真实。

同类推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热门推荐
  • 明星难降:妖妻撞进怀

    明星难降:妖妻撞进怀

    小时候,她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幸就是拥有一双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东西的手,她不禁一次想过,是否她的父母将她遗弃,就是因为她的双手,小伙伴的咒骂、害怕和孤立,让她明白,不能让别人知道她的与众不同……而今,她的心愿小小的,只希望赚钱养活孤儿院的一家子,找一个好男人,平平淡淡的生活着,然而老天好像并没有听到她的祈祷,慢慢的,她发现,除了赚人钱,她还能赚吸血鬼、皇帝僵尸、狐女、猫妖的钱……他说:“笨女人,你怎么能笨的这么无可救药。”他说:“笨导游,不要每天都用刘海遮住你的眼睛,这样会看不到路。”他说:“第一次撞进我怀里,就把我的心撞伤了。”她说:“我不是你家养的小狗,需要时逗逗,不需要时扔在一旁,陪伴对于我而言是最重要的。”她说:“不是心甘情愿给的,我宁可不要。”她说:“爱情还你,骄傲还我。”她说:“你一直说爱我,可是却从未用心待我,我从不说爱你,做的点滴都是为了你。”
  •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本书包括仪表礼仪、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座次礼仪、电话礼仪、礼品礼仪、宴会礼仪、西餐礼仪、节庆礼仪等章节,告诉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社交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其内容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在职场上如何表现得彬彬有礼,可供职场人士作为礼仪基础要点来阅读掌握。举止有方,在仪表礼节方面赢得领导青睐。...
  • 妖女狂妃

    妖女狂妃

    她是现代律师界的新宠,只有她不想接的官司没有她打不赢的官司。她心理学博士,却是未来的黑道女王近身搏击、暗杀、样样全能,还是个智商300的天才她离经叛道,专做别人不敢为之的事,却无意被自己手下一颗小小的炸弹炸得灰飞烟灭了。一朝醒来却成了凤翎国最小的十七公主的身上。传言这十七公主终日戴着一张黄金面具,见过其真实模样的全都死于非命。传言十七公主刁蛮任性,一点不如意就要砍人脑袋!传言这十七公主性情阴晴不定,满腹草包,胸无点墨!可是这面貌不清的十七公主喜欢上了南瑄王,请皇上赐婚!南瑄王拒婚,成为北冥国的笑柄,最后还被情敌推入荷花池给淹死再次重生,傻气尽去,星眸闪耀,灼灼其华!安分守己从来不是她信奉的宗旨,有仇必报才是王道。生活就是要充满惊险才是真正的生活!本文女强!女强男也强!强强对决!《誘宠傲娇小尤物》by清洛妃《带着女儿嫁豪门》by小小懒鱼《大神,不可以》by沐清妃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提高自身修养,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逆天狂女

    重生逆天狂女

    当忠诚和信任变成杀她的利器,她有幸成为新型实验的第一只小白鼠。她,玉情,第一高手死不瞑目重获新生。七岁的女孩再次睁眼,一切从此改变。冷静暗藏嘲讽的睿智眼眸睥睨天下,唇角轻轻浅浅的淡然微笑冷酷无情。异能提早苏醒,神秘戒指空间奇异开启,注定了她此生的不凡!开公司,倒珠宝,修异能,只为成为人上之人!精彩片段:“亲爱的,听说奥莉新出了一批钻戒?人家特意去买了一只,送给你。”办公桌前,某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男人,双手撑住桌子,身子前倾,一双桃花眼含情脉脉的盯着某个工作狂女人。某女人手下的笔轻轻一划,流利的签下自己的名字!“艹,这是给爷留了多少文件!”“情情~好不好嘛?”男人见女人不理他,红唇微微嘟起,两个拐了不知多少个字的弯儿从嘴里吐出来。某女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好看的眉毛微微拢起,一双大眼看向男人,轻轻眨了眨,“你刚刚说什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逆狂徒

    武逆狂徒

    平庸无奇不是错,自甘平庸错上错。虽偶得机缘恩泽,却承武道天途,逆改乾坤。注定形单影只,孤寂孑身,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也被整个修真界视为第一大恶人,修真界败类的他又该如何在夹缝之中求得一念执拗?斗战神尊那只死猴子是他拜把子兄弟,跟月宫仙子前世有渊,今生有缘。开外挂,天人合一,游离天道,践踏诸天。终有一天,终有那么一天,我会死的,你们别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