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500000011

第11章 拒绝,激情燃烧的岁月(2)

“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了。现在七十岁的人了,还这样,回到家就是进书房,看书、查资料、上电脑。家里的事他什么都不管,怎么都可以凑合。饭做好了,叫他吃他就吃。什么菜,烧得怎么样,他也无所谓,做熟了就行,好的赖的,什么样的都能吃。因为是南方人,不爱吃发面的馒头,不像我在部队上锻炼了好些年,米饭、馒头一样吃。但他是你做了我也吃,不过就是少吃点,决不说你这个做得不好,从来不说一句。”

“穿衣服,恨不能天天穿同一件,哪件拿顺手就拿哪件,冬天不知添衣,夏天不知减衣。我们家洗脸毛巾、洗脚毛巾,都分得很清楚,我是学医的么,对这些更讲究。可我给他讲一百遍,他都会弄混了。我把颜色明显分开了,他有时候还弄不清楚,他就不记这个,你怎么办?他一洗脸,我就紧张,得赶紧去卫生间看看,弄不好就错了。”

“小孩多大,什么时候生的,他也统统记不住,只晓得大概多少岁。他对小孩就一条,你给我好好读书,要听话,对人要好,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他把原则交代一下,剩下的就是娘的事。”

“你要问他多少工资,他也不清楚。大学毕业就是五十几元,这五十几元一直拿到1964年,人家研究生毕业早拿到近七十元了。我是副连级转业,工资也有79元。1977年全国开始调工资,他才调到76元。1979年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每月加30元,这回工资才超过我。我说你也不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烦不烦,要问你去问。”

“有时候,我要把家里的事情跟他说说,说半天他好像没听见。后来,我问他,你知道我在和你说什么事么?他说,啊,你再说一遍吧。我再讲一遍,他可能又坐到书桌边,去弄他的事情去了,还是没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可做他自己的事情,精神总是特别好,特别专注,记忆力好得我都吃惊,尤其是写个报告,从头到尾,什么数据都讲得清清楚楚。但在其他事上,他就不走这根筋啊……”

邓筱兰死心塌地去了地质所医务室,做一个万金油医生。

此后,同学们都说她可惜了,在学校里学得那么好,到北京后却一路走下坡路,后来还去过幼儿园当保健医生,又调到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医务所。可她的目的,就是为着离家近些,再近些,照顾好丈夫、孩子,打理好这个家。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可惜团聚在日后常常被一言以蔽之的“三年困难时期”。

1958年11月6日,毛泽东读到一份山东省范县(1964年划归河南省)规划三年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报告,里面如是描绘了那即将唾手可得的共产主义生活:“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毛泽东在该规划上批道:

“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太仓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

仅仅一年后,长时间工业冒进发展的势头,已呈强弩之末。粮食形势更为严峻,全国粮、棉、油产量连续大幅度下降,到1961年,粮食产量比1959年还减少一千亿斤,油料作物的产量,则跌过了1949年。全国粮食短缺,大饥荒席卷城乡,连京、津、沪一类的大城市,局势都在动荡之中——

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近两个月来,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调入的粮食都不够销售,库存几乎挖空了,如果不马上突击赶运一批粮食去接济,就有脱销的危险……”

一个星期后,中共中央再次发出为这些地方调运粮食的紧急电报,这时,北京的存粮仅够销售七天,天津十天,辽宁八至九天,而上海,已临近吃完上顿再无下顿。

家家户户备缸置盆,以一家人的小便,养起了墨绿色的小球藻,据说这藻类营养无比丰富,报章上也层出不穷地推出如何煮饭的新招式,同量的米在不同的招式下,能煮出更多的饭来……但这些,都未能阻挡住像沙尘暴一样蔓延开来的浮肿病,在所有的城市里,它都暴升为各种疾病之冠。

在国内几本流行的毛泽东的传记里,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件事:

1959年底,几名休假探亲的警卫战士,奉命调查汇报农村实情。他们带回来农民吃的糠菜窝头,一路上窝头已经捂馊,交到毛泽东手里时,他受到震动。他用颤抖的手掰开窝头,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吃,这是农民的口粮,我们每个人都要吃……”

毛泽东拿了一个整窝头。咬第一口时,他眼圈红了,喉结上下抽动着,有些壅塞。咬第二口,泪花沾湿了睫毛。咬第三口,泪水已经哗哗地淌下来一…

1960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又有公开发表的文章称:这一年里,毛泽东七个月没吃一块肉,常常是一盘马齿苋(一种野菜)便充一餐饭;一盘炒菠菜就支撑着工作一天。警卫员替他按摩时,他脚背踝部的肌肤按下去就是一个坑,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浮肿病在蓬蓬勃勃地折腾了多少寻常百姓家后,终于挤进了紫禁城。

周恩来不止一次来劝说:

“主席,吃口猪肉吧,为全党全国人民吃一口吧!”

毛泽东神情黯然:

“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

修订本书时,偶然读到2006年第9期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这期杂志上刊载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张素华的一篇文章,内称:

有些回忆录为了渲染领袖的魅力和高尚的情操,不够实事求是。比如,有的在记述毛泽东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时说:毛泽东在国家最困难的日子里,曾经很多天没吃粮,七个月没吃一口猪肉,得了浮肿病。这些说法,遭到了毛泽东身边另外一些工作人员的反驳。曾经担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说:“我当时就在他身边。为了弄确实,我还专门打电话问当时给毛泽东做保健的医生和护士长,他们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如果我们让毛主席得浮肿病,那我们就犯了大错误,是严重的失职,中央也不会允许……他有一段时间不吃肉是真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营养还是有充分保障的。”

我当然不必去渲染欧阳自远——在1960年里,他是否吃过一口肉;或者他的腿上、脚背上的肌肤按下去也是否是一个个坑?

但我在心里暗暗地为这个家算了一笔账:

1961年里添了第二个孩子,全家四口人。欧阳的五十几元工资得全部寄给父母,这时,在永新乡间提前做着“赤脚医生”的二老,惨淡得非儿子接济已经活不下去了。邓筱兰则一回给母亲寄三十元,但不是个个月寄。此外,每月一定得存下五元,以防突袭的大病大灾。剩下的钱大约只有五六十元了,邓筱兰能让这个家抵抗得住像沙尘暴一样蔓延开来的浮肿病吗?

她告诉我,在这剩下的五六十元里,首先要先把粮食买了,再把发的油栗、糖票、肥皂票等东西给买了,然后每天都要扳着指头,精打细算。每顿下锅前,粮食都得称。大部分时候吃梆子面,就是玉米面做的窝窝头,或者熬粥。能有一点大米了,就想着给丈夫做一小碗米饭。肚子里没有油,一家人坐在一起时,彼此都能听见腹腔里那咕咕作响、无所凭依的虚气……

妻子说:现在想起来,那些看书、写书到半夜的日子,不知饥肠辘辘的欧阳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问欧阳,他说:当时哪家不是这样?有什么熬不熬的。

这种肚皮里清汤寡水乃至“水滴石穿”的感觉,在欧阳自远家,一直延续到了1966年。这时,地球化学所已从地质研究所分出来,并在当年5月全部搬去了贵阳。

看来北京的老百姓也有改善,菜市场里有时也可买到一点肥肉,每排一次队只能买三两肥肉,排上一天的队可以买到五六斤肥肉,熬成油装到瓶子里,然后托人带到贵阳可以吃好几个月。那时,欧阳每回出差到北京,这都是妻子交代的头等任务。

那年月,一家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一顿饺子。

包了饺子,两个男人——丈夫和二儿子先上桌,等他们吃完,剩下就是女儿跟妻子的了。有时就剩点面片,两个女人也吃得津津有味。儿子那时常常问妈妈:您怎么这样爱吃面片啊?

那年月,邓筱兰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老二时是1961年。丈夫开会去了,是同事送到医院。同事回来通知他,你爱人生小孩去了,人在北医三院,才六克血色素,营养不良啊!你快点回家,给她煮点吃的送去,哪怕煮两个鸡蛋也好。他当即照办了,赶到家,好容易找到点吃的东西,烧好了送来。又花了四元钱叫了辆出租车,把妻子、儿子接回家,这是丈夫头一回奢侈,让邓筱兰记了一辈子。虽然回到家,剩下的事,还得她自己做了,他上他的班。

那年月,欧阳自远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不管他腿上、脚背上的肌肤按下去是否有一个个坑,但我想,在当代已经被很多中国人遗忘了的“三年困难时期”里,他用一双无形却每一条掌纹间都溢满智慧的手,给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的亿万年历史,按出了一个又一个无形的“坑”来。

1963年,欧阳自远完成了《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一书,因“文革”爆发,延至1974年问世。他在书中推测,在十八亿年到二十亿年前,自然界某个区域铀元素富集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形成天然核反应堆。

后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专家在非洲加蓬共和国的一个叫奥克洛的地方,发现并证实了这种现象。

侯先生特别高兴,他说这点可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事实证明,侯德封不仅是一位勇于开拓、提携后进、功德双馨的科学家,而且,从他多年来支持、安排欧阳自远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左奔右突,蜿蜒前进,可以发现他思想异常敏锐,对日后中国国防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超前的预感。

同类推荐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妖面皇后乱世妃

    妖面皇后乱世妃

    也许是听到了声音,那半陷入昏迷之中的男子,挣扎了一下,微微睁开了双眸,灵璃儿顿时觉得天地万物都不存在了,她眼里就只剩下了这双眼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浅岛夏不宁

    浅岛夏不宁

    浅岛有无尽《深海》,浅岛再也没有《后来》。《浅岛夏不宁》是一篇网络小说,后出版成书,由气质才女蓝碎碎以深情谱就。“花火”记忆中最肆意疯狂的青春岁月,挚爱乃劫不复,放纵迷失归途,她心里装着的那个少年早已物是人非。
  •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狼,也是有感情的!重生为狼女,是她的幸,还是不幸?命运兜兜转转,要怎样去安排?得尽天下宠爱,却又颠沛流离,历尽时间冷暖苦寒。江山多娇,美人如玉,韶华如梦,沉醉红颜!无数奇迹般的邂逅,那些如传奇般的爱情,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只愿,繁华过后,花好月圆,伊人执手,静好如初!
  • 娘子不准逃跑

    娘子不准逃跑

    一朝穿越成王妃!她以为他不好女色所以在他面前毫无防备,却没发现某人的眸光似虎!直到某夜她眼中的断袖王爷用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断袖之时,她才猛然发觉,他明明就是一匹不安分的狼……(轻松宠文)
  • 农女袭来

    农女袭来

    【正文完结】现代作家零点穿越,感受她在现代没有的温暖;种田?没问题,姐刚好是农科出生,这点问题不算问题。没吃的?没问题,不就是吃的吗?小问题。没银子?小问题,姐刚好培育出新的育苗,明天拿去卖了吧!小妹,有人来偷咱家的菜啦!神马?老虎不发威,你真当姐是吃素的?
  • UFO之谜

    UFO之谜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有关UFO的一些传说,很多见诸当年的报刊,诸如“空中奇遇”,“神秘的失踪”,“天外来客”等等。美国政府两次成立科学家小组,对UFO资料进行研究,民间也成立了许多UFO协会组强。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UFO吸引了全世界所有人们的关注目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些有关UFO之谜逐步被人类解开,但仍有许多UFO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书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如果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关注和探索UFO之谜,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