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26

第26章 人物印象(1)

1.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巴金先生

昨天我与省作协同行,坐两个多小时汽车来到上海龙华孩仪馆时,各地络绎不绝的民众已拥满了每一个角落。出发前为了见巴金先生,我特意换了一身黑色,并且在马尾辫上戴上一个白色发夹。巴金先生是我敬仰的作家,第一次能见到他,心里悲与喜同在。所以一下汽车,我直奔大厅前排队,以至都没注意要在报到处签名。

我排在长队中,远远看见黑底白字:为巴金先生送行。心里便想,我是第一次来与巴金先生见面的。下午三点零八分,我终于见到巴金先生了。他架着眼镜、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躺在鲜花丛中,睡着了。我深深地为他三鞠躬。我的脚步挪得很缓慢,我要多看看巴金先生。这是我从小就熟悉的作家巴金先生啊!大厅里很安静,我没有听见音乐,也没有听见哭泣的声音。排着长队的人群默默地挪动步子,深深地練躬。大家仿佛怕惊动了熟睡中的巴金先生,步子迈得轻轻。大厅的左边,我看见了李小林女士,李小棠先生,还有其他巴金先生的亲属们。从进入大厅到走出大厅,只三分钟时间。但这三分钟时间,将在我心里永恒。

走出大厅,我依然久久不愿离去。我请同行给我在黑底白字“为巴金先生送行”前留念。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荣幸:我见到巴金了。我为巴金送行了。

广场中、大树下仍旧拥满着人群。人民的作家人民爱。这时光,人人都可以来与巴金先生见面。大家庄严肃穆,却没有眼泪。我望着路两旁一排又一排的花圈,想起14岁第一次读巴金先生的小说《憩园》时,就梦想见到巴金先生了。那时候我固执地认为,书中那个作家黎先生就是巴金先生本人。

巴金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给人间添一点溫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那时候我父亲的“右派”错案还没有纠正,看到这样的句子,心里一阵感动。接着巴金先生又在书中说我的心跟别人的心挨在一起,别人笑,我也快乐,别人哭,我心里也难过。我在这个人间看见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又看见更多的爱……”读完这部书,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落难父亲的爱。那种“爱”强烈地震撼着我。从此,我14岁的心里再不抱怨父亲为什么是“右派”,为什么让我们活得抬不起头来。

巴金先生在后记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是嚼着钞票活下去的,除了找钱以外,他还有更重要、更重要的事情做。”这句话,后来让我明白了他所指的含义,同时也影响着我,让我对自己的追求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与理念。

不多久,我们就要上车回杭州了。然而我迟迟不愿离去。我还想再看看巴金先生。尽管我知道,我一回到家里捧起他的书,他又回到我的视线中了。但这一刻,我特别想再看看他。我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仿佛越过无数个拥挤着的人头,就能再看见他似的,心里充满着期盼与凝重。

汽车的发动机隆隆地响了起来。我坐在车上,想起有一次听陈思和先生讲:“巴金晚年写《随想录》时,由于年岁大,手颤抖得厉害,每写一字都很痛苦。有时右手停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要用左手推一下才可以写下去。”我便深深地感到了一个老人的忏悔、艰难、固执与“以血代墨”的沉重。这样沉重的人生,老人度过了一辈子,却仍然紧紧守住不愿放弃。

回到杭州时,天已经全黑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耳畔一遍遍地想起巴金先生为之恪守了一生的誓言为了信仰,为了理想,我是可以牺牲我的一切的。”

2.让苦难变成海与森林

——记陈思和教授

最早读陈思和教授的书,已经是1998年了。那时候我刚从美国访学回来,第一次得到陈教授的赠书《黑水斋漫笔》,心里很高兴。望着他鲜活的签名与盖章,便由衷地感到一股温馨。正如他书中夹着的短信所言这年头最快活的事,就是读到朋友的作品了。”我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读完《黑水斋漫笔》的。《黑水斋漫笔》给我的知识量与信息量都很大。我在此书中知道他早年师从贾植芳先生,知道巴金这个名字刻进他的脑际,源于《憩园》中被妻子与大儿子赶出家门的杨梦痴瘦长褴褛的影子,在夕阳下慢慢移动,而他的小儿子寒儿为寻父爱的情节,震撼着当年同样年少的陈思和的小小心灵。从此,朦雎中的少年陈思和觉醒了。

陈思和的恋父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在他20个月的时候,父亲便“支内”常年居住西安。他随母亲、外祖父母与两个妹妹居住上海。父亲烟酒厉害,有时寄些钱回家有时就不寄。母亲毎月都愁家里的开销。14岁的他不得不担当家庭“主管”,由母亲给他60元左右,负责开销全家生活。小小陈思和要承担一个大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与三顿饭菜、房租水电费,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他承担了下来。这苦难的日子,引起我的共鸣。当读到他因为没有钱,只能买6分钱一只的酱麻雀权当是酱鸭时,我的童年的、少年的苦难场景,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书读到此,我与作者的心灵完全相通了。就像作者当年刻进“寒儿”与“杨梦痴”一样,我的脑际里刻着一个小小少年为全家的开销用空火柴盒分门别类地写着“房租费”、“水电费”、“菜金”等,以及他拎着一串酱麻雀时,那种想告诉妹妹权当是酱鸭的欣喜与苦涩的心情。

读罢《黑水斋漫笔》,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是一个海。于是我决定在这个海里,做一块海绵。当天便去图书馆外借部,借来了他著的《人格的发展:巴金传》、《马蹄声声碎》、《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这三本书我尤其喜欢《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它是我所看到众多巴金传记中最具个性和学术特点的作品。全书以“人格的发展”为主线,勾勒巴金前半生人格形成、发展与高扬的历程,表达经过“五四”洗礼的一代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风云变幻背景下,探寻真理、寻找道路的艰难历程。让我们看到作者笔下的巴金,是立体的、有着信仰与理想的。而这信仰与理想,又是极其真诚的。它使我们很平实、很朴素地接近巴金。它又为我们能够明白无误地解读巴金作品,开启了一把钥匙。

我漫游在《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中,在字里行间呼吸着;感觉着作者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用自己的智慧去明白、去接近巴金、懂得巴金的。懂得巴金多么不容易。作者能透过外表看内质,透过时代背景看思想深度,透过明白易懂的文字,看藏在语言背后的力度。特别当作者谈到巴金晚年撰写《随想录》时,由于年岁大,手颤抖得厉害,每写一字都很痛苦。有时右手停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要用左手推一下才可以写下去。我顿时感到了一个老人的忏悔、艰难与固执,这艰难与固执让我体会着老人“以血代墨”的沉重。这样沉重的人生,老人度过了一辈子,却仍然紧紧守住不愿放弃。不放弃,老人在痛苦中才能感到生命的疼痛、充实与力量。这是多么高贵的人格魅力,不由得让我想起老人晚年强调的“说真话”。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是陈教授1987年6月出版的一部纯理论著作。这许是他第一部理论著作。它让我看到当年一个青年学者用“整体观”的视角,探索与阐释中国新文学史的野心。我一章章地读下去,发现每一章都有着从“五四”到“新时期”的历史环节,它们不是局部的、某一历史阶段的问题,而是贯穿整个新文学史的现象。这对当时“西学东渐”,不少学者追随萨义德、德里达、海德格尔等西方热门理论家时,年轻的陈思和却有着自己的设想与对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探索。这不能不说其出发点与生命内核,都是在为后来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打下扎寒的基础。

我始终认为理论有别于评论,理论是创造思想体系的。而一个学者要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又何其艰难。陈教授的这本理论著作,不是大而无当的空头理论。它让我感到一‘实在,一种能够触摸中国新文学史“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关系,中国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思潮的关系,中国新文学当代意识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正如他在此书第68页中所说中国新文学每完成一个圆形的轨迹时,总是高于原来的起点,而不是封闭住自身。”读完全书,我并没有感到理论书的枯燥。这在于陈思和写得比较“贴”。他在阐述其观点的同时,总是有具体的文本实例,让读者有枝可依。即使写到西方文化在宇宙观上的差异,他也会写得比较具体而形象。这便是我后来一本又一本,阅读他的理论与评论著作的理由。

然而我生性怯懦,多年来与陈教授的交往并不多。除了给他寄我的新书,便没有什么联系了。读他书后的一些感想,一些观点,也一直藏在心底,一年年积累。我知道陈教授很勤奋、很用功。他自小遵循“黎明即起”的古训,为让自己不睡懒觉,十几岁时便苦读得有点儿自虐。毎天临睡前必喝一大杯白开水,不到“五更”,非醒来入厕,接着就披衣而起。他常常敲自己的警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他看来,睡个懒觉便是何等的堕落了。

2001年初,我买到陈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此书是大学中文系必读之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史的写作格局,将文学史知识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在对具体作品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以文学史多元化的整合视角,对作品做出多义性的解读与途释,从而探究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强行整合下曲折地延续、生存与发展的流程,力图将文学史成为一部知识分子的灵魂史。显然,这是一种陈思和在杭州文化史文学观的体现,它所强调的是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观。书中有不少作家图片,以及作家的简介,读之感到亲切。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都是作者近些年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我对他那篇《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尤其感兴趣。作者谈到从抗战爆发到1949后,到“文化大革命”这40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特殊阶段。战争因素深深地锚入人们的意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和思维方式。当带着满身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事业后,文化心理上依然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作者准确无误地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本能排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讲述了现当代名著12部。《狂人日记》、《生死场》、《电》、《雷雨》、《边城》等,其中也谈到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关于教学,让我想起陈思和自2001年9月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在半年时间内就做了两件实事:一、改革系务,实行系务决策民主化和公开化。建立中文系内部局域网,将系里所有决策计划上网公布;将所有牵涉到职称评定、出国讲学、进人留人的事情全权交给学术委员会,由民主投票决定,再成立全体教授会,共同策划系里事务。二、课程改革,重新建立以原典精读为核心的中文系课程计划,计划在中文系一二年级阶段共开设20门原典精读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套扎扎实实的“看家本领”,不讲宏大叙事,老老实实读文本。

陈教授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学上的改革,他还出任《上海文学》主编。这与他崇尚巴金有关。他说:“巴金不仅仅是作家,他还是出色的编辑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他一生。”当然陈教授之所以受聘出任刊物主编,首先是对《上海文学》20多年坚持纯文学道路的钦佩,其次是源于对把一生献给文学的已故前任主编周介人的怀念。同时他有自己的主张与理念,并一定要像巴金一样,给文学作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第一次见到陈教授,是他来杭州“浙江人文大讲堂”演讲前。那天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我一下出租车,便远远地看见陈教授站在大厅里等候我们。他与图片上的形象没什么两样,但他的个子比我想象的高。我们就坐在宾馆大厅的咖啡厅里闲聊,此时咖啡厅只坐着我们三个人,很安静。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都有一种见过的感觉。

我女儿今年考上北大中文系,陈教授赠她一本《谈话的岁月》。我们的闲聊就从我女儿的学习、弹钢琴、写小说开始,聊着聊着,时光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两个小时。陈教授第二天一早要演讲,我们便起立合影留念。告别时我说明天我们一定来听您的演讲。”与陈教授见面,只感到时光匆匆。我满脑子想着他一整套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如: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文化形态、潜在写作、共名与无名等文学史理论新概念。本想与他好好探讨,见到他时却只字未提,留下深深的遗憾。第二天上午“浙江人文大讲堂”,近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倾听了陈教授关于《人文教育的位置》的演讲。我与女儿都是第一次听陈教授演讲,只觉得他的演讲流畅、朴实又幽默风趣。什么是人文教育?陈教授的观点是没有人文理想是不行的。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世界就是心灵世界,也就是人性的世界。”这些天我又从图书馆借回来了陈教授的《不可一世论文学》,及他与杨扬编著的《90年代批评文选》,很想读他2004月4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草心集》,该书有他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母亲的手》。亦有他的导师贾植芳与师母感天动地的夫妻情,还有怀念杭州籍作家无名氐先生与论述鲁迅的《野草》等。说起鲁迅’我的思绪就跑得快。鲁迅20年代不在教育部做官,靠赚稿费为生。《野草》是鲁迅转型期的作品。它的语言旋律与节奏感,使人感到时而铿锵、时而悠扬、时而跳荡急促、时而舒缓沉重。这节奏感无疑是鲁迅灵魂游离了躯体的杰作。

记得陈思和写过《三论鲁迅骂人》一文,他对鲁迅的了解与理解都是透彻的。他说:“我有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庆幸:幸而中国20世纪文学有了鲁迅,就如同欧洲的20世纪文学有了卡夫卡。后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压抑与绝望,而前者则对本国的精英们梦寐以求的西方现代化的样板左一为林白抱着深深的疑虑。似乎只有鲁迅才敢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一种哪儿也不向往,没有第二的空间也没有第二的时间,就只是牢牢地粘在现实的土地上,与种种鬼魅死缠烂打,并由此,升腾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灵魂。”这部《不可一世论文学》的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作家心迹探讨,有论述王安忆、阎连科、张炜、莫言、韩少功、林白的小说。下编:跨越世纪之门,是一些“序”文。

同类推荐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魔记

    魔记

    他们的命运,以及那些幸存者,通往死亡陷阱的暗黑地穴,都因某个现实的意义而再次苏醒,黑暗,这或许本不该成为永存的记忆,命运并不是任何人所能左右,光明,那是一个无法抗衡的使命,六本带血的日记,没有人会相信,它将改变所有,只存在于一个毁灭的城池,包括那段史话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富贵皇后

    富贵皇后

    一步错,她害死一生里深爱的男人,那一夜,血流成河,那一夜,她看着曾经温暖的目光转为仇恨的冰冷,不许死!那是他死前对她的惩罚,让她永远都无法解脱,日日夜夜承受痛苦的煎熬。他是风炎王朝最高贵的帝王,她是后宫之中最卑贱的皇后,身体的凌辱早已经没有了感觉,心已死,千疮百孔,他的折磨羞辱与她不过是一种解脱,是她一身罪孽的惩罚。后宫,她漠然的活着,直到发现那惊天的秘密,一切一切,扑朔迷离的缠绕在眼前,那原本已死的人再次归来,掀起血雨腥风,她的痛苦折磨又是为了什么?帝王无情,到如今,她才知道,她不过一颗棋子,可是他们是不是太小看她了,她这个曾经为爱而生的女子,曾经风炎皇宫最可怜的皇后,却在刹那之间,风华绝代,她冷笑傲世,她武功卓绝,她拥有这片大陆之上,即使是帝王也羡慕的财富和权势,两个昌盛王朝的后位等着她挑选,那也要看她是否愿意当他们的皇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少恋上俏秘书

    冷少恋上俏秘书

    读者群:63450393苏莹是个乖巧的女孩子,在一次无故被公司解聘后在心情郁闷下跑到了酒吧,喝多的情况下被下了药带到了宾馆,下药的那却临时有事走了。伤心过去的苏莹在一夜间什么都没有了,但是生活还是要生活,调整好情绪后重新找工作……
  •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她,不惜穿越时空,寻找前世纠葛;万蛇之王,等她千年,终于盼得她的魂魄归来,红尘滚滚,千年痴尽一生;他,轮回千年,只为一世得到她的爱,却不知伤她最深的人便是他自己;前世的救命之恩,回报的是给予她的真爱,不离亦是不弃;嗜血的帝王、温润如玉的帝王、万蛇敬仰的王;她,到底为谁而来?她,前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 花开若惜莫相离·全本

    花开若惜莫相离·全本

    风信子的花期过后,若要再开花,需要剪掉之前奄奄一息的花朵。所以风信子也代表着:重生的爱。忘记过去的悲伤,开始崭新的爱。——————————————————————————————白以晴和许泽在双方父母眼里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殊不知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结婚两年来他不曾在家里过过夜,各自的同事好友也未曾知道他们是已婚。——————————————————————————————一纸婚约拴着两个无心的人,他在外有爱人,她在家独享清静,需要时两人配合演演戏。——————————————————————————————她有过一段爱情,无疾而终,爱情终将敌不过现实。本以为这种波澜不惊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切冥冥中自由安排,他们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面对婆婆的抱孙心切和冷眼相待,安之若素的她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