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17

第17章

潇洒苏东坡

在古代文人中,若论及作家个性与文章风格,苏东坡当属旷达潇洒一类。换言之,这位“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苏东坡传》,下同),这位“具有卓越才子的大魅力”、“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的大文豪,称得上是历代文人潇洒一“族”中的代表人物。潇洒者,“清高脱俗”(《辞源》)、“洒脱无拘”(《辞海》)之谓也。若依此义,则东坡犹甚。笔者祖籍匹眉山,有幸成为苏氏先贤九百年后的“同乡”,自幼耳濡目染,从长辈那里听到过许多苏东坡颇具个性色彩的传说故事;年长之后研习过一些东坡诗文,更对他潇洒的性格印象极深。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曾因“乌台诗案”获罪下狱。九死一生;随即贬官至黄州,担任弼马温式的团练副使,长达四年之久。古语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苏东坡谪戍期间的一些诗文,更能突出地体现他鲜明的个性色彩,即仕途坎坷中的旷达与潇洒。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仅八十五字,历来被认为是苏东坡的小品文杰作。试想,苏东坡以贬官流放的待罪之身,而能不戚戚于险途,不汲汲乎名利,不心浮气躁,不怨天尤人;于“解衣欲睡”之时,竟然有如此难得的好心情,偶为月色所诱,便突发奇想,欣然起行,寻友于寺中,信步于闲庭。而且,居然有如此雅兴,尽情发挥想像,将满庭月色“看”作“积水空明”,将竹柏树影“视”为“水中藻荇”。这是何等的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又是何等的任情率性,落拓不羁。此等胸襟与境界,岂是常人所能企及!“非我莫属!非我莫属!”苏东坡在心底里自豪地念叨。这便是苏东坡的“得意”之处,也是《夜游》的题旨所在。依愚见,此等境界,便可称做“潇洒”。同一时期,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进一步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东坡以其才华与性格的优势,故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逆境中活得超脱、潇洒,所以他“得”?到了千仞赤壁“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也得到了承天寺夜游中的况味,月光下的雅趣。这就叫做潇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潇洒,“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苏东坡语)的潇洒。假使换成另一个人,狭窄的心胸被一己私欲所雍塞,被名枷利锁所桎梏,贬官至此而耿耿于怀,忧谗畏讥而怏快不乐;那么,即使让他去赤壁和承天寺游上十遍百遍,纵然是风光千般绮丽、明月万般皎洁,他能有那番情致那番雅兴么?他能为世人留下脍炙人口的《赤壁赋》与《承天寺夜游》么?据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东坡在黄州夜饮大醉乘兴而作的《临江仙》词,因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竞被常人疑为不堪厄运而告别人世的隐语。于是盛传东坡夜作此辞,挂冠驾舟长啸而去,以至闻讯而驰书吊唁者不乏其人。

郡守徐君猷闻之,既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此语传至京师,连仁宗皇帝都“闻而疑之”,急遣徐郡守亲往察视,却见东坡“鼻鼾如雷,犹未兴也”。东坡闻此,辄“大笑”。坡翁所笑者何?他笑世人的浅薄庸常,笑他们的瞎忙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么连诗贵含蓄都搞不懂呢!酒后戏作,感物咏志,寄情江海而已,谁想到过跳海自杀来着?我苏某人酒照喝,诗照做,不是天天活得上好么?你们也太小看老夫了,哈哈!哈哈!一醉一笑之间,苏东坡这回潇洒得够“酷”。同样潇洒得也够“酷”的,还有那首“明写眼前景,实言心中事”的《定风波》词。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表现东坡鲜明个性的代表之作,“以曲笔直写胸臆……此足证是翁坦荡之怀”(郑文绰《大鹤山人词话》)。曲笔者,状写自然界寻常风雨也;胸臆者,抒发对世事“晴雨”之看法也--仕途、宦海中的阴风冷雨,司空见惯,何惧之有!君子坦荡荡,吟啸且徐行。至于坎坷人生、莫测风云,不过平平常常的“一蓑烟雨”,何妨随缘自适而顺其自然。雨急风骤的萧瑟也好,斜阳朗照的晴和也好,都满不在乎地只当作寻常气候,“回首”不惊,“归去”无憾,淡泊处之,坦然对之。待风停云霁之后放眼天下,不是“无晴无雨”本无事么?--应当说,这就是苏东坡面对险境厄运的“坦荡之怀”,也即典型的苏东坡式的旷达与潇洒。可不要忽略这首词前面的那一段小引。何年的三月七日?元丰五年也;何处的沙湖道?黄州东南三十里也。也就是说,此词写于东坡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弄清了它的写作背景,我们便容易领会其通篇的曲笔隐喻一语双关:看似一幅“山中烟雨图”,实则一卷“人生大写意”。风雨之中(尤其是“雨具先去”),有人被淋得狼狈不堪,有人却谈笑自若浑然不觉。“狼狈”与“不觉”,活画出两种人生态度,两种心理素质,两种不同的胸襟与性格。而“狼狈”的是“皆”(众),“不觉”的是“独”(我)。两相对照,苏东坡又在暗笑呢。嘻嘻,这点儿风风雨雨,算个鸟呢!瞧你们那副熊样啊,怕什么?躲什么?且看我竹杖草鞋,胜过那平川跑马;你听那穿林打叶风雨之声,恰似笙簧丝竹在为我伴奏呢。雨中承欢,岂可有乐而无歌乎?且听我边走边唱吧!且听我啸叫山林吧!呵--嗬!喔--哟!难得佯狂,今且佯狂!大风兮为我助兴,大雨兮为我壮怀。快哉!快哉!“非我莫属”!又是一个“非我莫属”!你不能责备苏东坡的佯狂孤傲,本来就与众不同嘛!你得承认他鹤立鸡群的那份自信,你得膺服他独领风骚的那份潇洒。

出于对这首词的偏爱,我于是产生了一个“偏见”:世人欲学潇洒(假如潇洒能学的话),最好先读此词。不妨书之于案头,或悬之于壁上,不时揣摸研习,或可有所裨益。须知,苏东坡作此词虽已遥隔千载,当今之昌明盛世虽已迥异当年,然人生途上的风雨晦明,“沙湖道”中的泥泞坎坷,就广义而言则仍为人世之“必然”。我们是力求潇洒地做到“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呢,还是如苏东坡当年的“同行者”,被难以逆料的突发风雨淋得落汤鸡似地狼狈不堪呢?对此,我想每个人都是难以回避的。由此而想到,潇洒之于人生,还真真是至关重要呢。其实,承天寺“踏月”与沙湖道“遇雨”,似可引申为人生境遇的两大象征。一夜一昼,一晴一雨,或可代表漫长岁月中的命运变幻,与纷繁人世中的悲欢沉浮。关键在于,有没有苏东坡那样的气质与内涵,有没有那一份“遇雨”时的从容与“踏月”时的悠闲。从容与悠闲同出一人,犹如并蒂之花同开一树;而这棵树的名字,就叫做“潇洒”。苏东坡的潇洒个性,究其成因,首先来自他底蕴深厚的学养与超乎常人的才气。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文豪,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意境醇厚,格调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是豪放词派的开派人物,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列于宋代四大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他还是文人画的开先河者,尤善画竹。总之,苏东坡是一个全才。说到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人的潇洒,虽发乎其外,而实则是一种“内功”。

因此,苏东坡的潇洒,是一种学识渊博与才华横溢的自然流露,是学养、器识等“厚积”之后的“薄发”,是修炼到家的“内功”的外化,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语)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喷吐。若“升华”而为诗词文章,则往往是炉火纯青的艺术珍品,多能脍炙人口而流传后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的潇洒,是其身处坎坷命运与政治逆境之中,一种出类拔萃的优秀性格的“结晶”。苏东坡所处的时代(尤其是晚年),新、旧党争,祸起萧墙,他生存于夹缝,蹭蹬于仕途。他曾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皇帝的“侍读”;也曾被诬下狱,远谪边地,由黄州而颍州,而惠州,直到六十二岁垂垂老矣,还被贬到天涯海角地处蛮荒的儋州。令人叹服的是,命运的大起大落,并未使他消极颓唐,一蹶不振,而是更加砥砺意志,彻悟人生;更加精研学问,焕发才情。漫漫长夜中支撑其精神者,很大程度上便是性格中的那一种与生俱来的潇洒与旷达。换言之,是性格中的潇洒“救”了困境中的苏东坡,也“成就”了命运坎坷、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东坡自由奔放、卓尔不群的个性,必然与刻板的政体和冷峻的现实发生冲撞;而“潇洒”,便是这种撞击迸发出来的火花。潇洒之于他,既是缓冲的技巧,又是生存的艺术;是苦涩中耐嚼的橄榄,是汤药中疗病的甘草。苏东坡这种“雪侮霜欺香益烈”的寒梅品格般的潇洒,于命途多舛中更显其难能可贵。总其一生,苏东坡称得上历代文人潇洒群伦中独树一帜的佼佼者。研究苏东坡的潇洒,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无疑地,对于当今学界文苑中的后之来者,为文为人,都不啻是一种有益的借鉴与隽永的启示。

“桃文化”琐谈

细细想来,中国人还真有着解不开的“桃的情结”。在众多的果木花卉中,惟“桃文化”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非同侪者如梨、橘、柑、柚、荔、椰、橙、李等辈可堪比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桃天》的名篇:“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经·周南》),多么美好的意象,历来认为这是一首在婚礼上演唱的祝贺女子出嫁、新婚幸福美满的喜歌,祝福她婚后如桃树一般开花结实--花之灼灼,叶之蓁蓁,实之累累。婚姻事大,关乎“终身”,而以“桃天”起兴,亦足见桃的至关重要。桃是有情之物,还见于“投桃报李”等成语,“桃园结义”等典故,“蟠桃盛会”等神话,“以桃拜寿”等民俗,以及“桃花潭水深千尺”等诗句。说到诗,还可随手举出古人以桃花为题的诸多吟咏,如“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唐·杜甫(铯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自居易《大林寺桃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唐杨凭《千叶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宋。汪藻《春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明·唐寅《桃花庵歌》);“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清·马日璐《杭州半山看桃》);“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清·袁枚《题桃树》),等等。有关“桃”的故事、典故,更如汗牛充栋般,散见于历代典籍与俚巷民间。韩非子《说难》中有一篇“分桃”,讲的是宫中女子弥子瑕因年轻貌美而得宠于卫国国君。有一次在果园里游玩时,弥子瑕吃到一颗桃子很甜,就没吃完,把剩下的一半给卫君吃。

卫君说:“她多么爱我啊!她吃到好吃的东西便‘忘其味,而让给我吃。”后来弥子瑕红颜渐褪而色衰爱弛,卫君因一点小事不如意,便怪罪她道;“你从前好生无礼!竟敢将吃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行为没有变,是卫君的爱恨变了。这个故事给人以哲理的思索,使人想见封建君主爱憎好恶瞬息易变、喜怒无常的专制与霸道。推而广之,生活中“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事例并非少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有一则“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晏子是齐国的宰相,因三位勇武过人的将军(“三士”)一时无礼”,而施计杀之。这“计”很奇特,那就是怂恿齐景公送二桃予三士,让三人“计功而食桃”,用“人多而桃少”挑动三人的内部矛盾,使其始而争功自傲、继而惭愧自责,结果纷纷自杀身亡。故事中“三士”因区区“二桃”而死于非命似乎有些夸张,然而这里的“桃”却应当视为物资(利禄)与精神(功名)的象征。中国人的内讧与窝里斗常常因功名利禄的纷争而起,此定律似乎自古皆然。我们姑且不论晏子因小事而施计杀人是否过于狠毒、有失“贤相”风范,也不论“三士”之死是否合乎逻辑,暂且当作一则“寓言”来看,则“桃”的隐喻、象征意义是极为丰富的;这故事也是饶有趣味的。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后世影响很大。“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而当渔人想走完桃花林(“欲穷其林”),探究到底时,便发现了一个山洞,并由此洞而进入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全新境界,这就是着名的“世外桃源”。作者以多彩的笔墨勾勒了(实则是虚构了)一幅为避秦乱而远遁深山、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自耕自足、怡然自乐的农耕图,一幅良田美池、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乡邻和睦友好的太平图。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自是寄托了乱世文人对盛世太平的渴求与向往。千百年来,不仅作品传为名篇,而且文中描绘的情景成为历代文人精神寄托的终极所在。这篇名文,以“桃花源”为题,开篇便描写了那片美丽的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后世诗人以“桃花源”为题,亦多有吟咏。如宋·范成大的“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似武陵人”,宋·陆游的“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宋·谢枋得的“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宋·周必大的“万点红随雾浪翻,犹疑身在武陵源”等。

同类推荐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热门推荐
  • 小白赚钱宝典

    小白赚钱宝典

    世界上有一种倒霉叫无妄之灾。叶晓夏不过出门领个毕业证,转头回家居然欠了一百六十万的高利贷! 妈妈咪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闪腿可以不可以?什么?腿要被打断? 那,那,她老实还钱总可以了吧。 什么!有人定了游戏仓! 可以退不?什么?不可以! 那,那,她用游戏还钱可以了吧。 可是,可是,能不能告诉她游戏要怎么玩? 群号:91158210,敲门砖:作品里任意人物名字。
  • 符箓少女种田记

    符箓少女种田记

    林幼娘的优势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好活命。画笔在手,符箓我有。前面帅哥你慢走,养在乡下别院,本姑娘见你骨骼清奇,姑奶奶要收了。且看美术系小妞变身超级符箓少女,一朝穿成大户人家不受宠的大小姐,炮灰嫡女大翻身。神马?你是我哥?那啥……亲哥哥,种种灵田修修仙,见到亲妹子先赏个红包玩玩吧,太少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吧
  •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中国特色的养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古今著述繁多,但完整遵从《黄帝内经》知识体系之作罕见。笔者忠于《内经》的本意,梳理、构建、还原其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构建《原理篇》和《实践篇》,为大众养生提供原理与实践指导。 全书立意在于唤醒世人:现代医学“消灭疾病结果”的思路和把人体当“战场”的野蛮疗法,正在残酷考验人体自身的五行平衡能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游戏

    游戏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之所以一直吸引着养犬爱好者的眼光,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迷人又聪明,个子虽小,但勇敢、忠诚且富有感情。但这些,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 铗侠蛱

    铗侠蛱

    犯下连环命案的邪魔“鬼蛱蝶”在沉寂许久后再次现身,此次除了受害女子,连大名鼎鼎的霜剑游侠荆浩风也命丧其手;濯门弟子甄毓奉师命协助六扇门追查“鬼蛱蝶”,孰料看似简单的案子笼罩着层层迷雾。甄毓始终徘徊在真相之外,难以触及案件内核,无奈之下,只得向好友钩赜派弟子华玄求助;都料匠梁郁秋看似平凡无奇,孤独偏执,游离在世俗之外,实则暗藏惊天之智,在“鬼蛱蝶”之案中扮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正是他布下的惊世迷局,将所有查案者摆布如傀儡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良赐婚

    不良赐婚

    穿越穿出恶夫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咱还不能埋怨,为啥,这可是皇上赐的婚,闻以蓝郁闷,天下的皇帝都有一颗媒婆的心啊。父亲一心向恶,贪得无厌,扰乱朝纲,惹得世人恶骂,成为太师嫡女的她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处处惹人注目。大婚之日,没等来新郎,却等来了野汉子,光天化日之下让人抢自己的新娘,自己却在一旁领着众人看戏,笑得发抽。想离婚?问皇上答不答应。想出走?先给爷找了暖床的小妾再说。想寻死?行,反正你死了财产都归爷。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有一个不良老公,另附送极品亲戚一打。老四媳妇啊,家里花销不够,你能不能先给垫下。弟妹啊,听说你爹在买卖官位,能不能给嫂子我弟弟弄个空缺,什么?你爹不做这个,骗谁呢,不愿帮忙就直说,装什么清高。四少奶奶,你的耳环好漂亮,借我戴几天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暴发!她本想低调为人,处处惹让,换一世安乐,然退让迁就换届不到任何该有的尊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治暴才是良策,看我如何在悄无声息中驯服恶夫,一手当家。这是一个忠臣与妄臣的联姻,这是一个有志女青年与一个纨绔子弟的结合,不良的组合,不良的婚姻,然,真是如此吗?精彩片断:晴天霹雳,他的媳妇竟跟别的,别的女人亲嘴了,李承浩混身僵硬,抖着手指向她:“。。。”,说不出话来。“让开。”“你你你.你不守妇道。”“没功夫跟你胡扯,人命关天,闪一边去。”闻以蓝道。一旁的公子哥们笑道:“嫂子好生厉害,亲两下就能救人,四少赶紧让让。”“再说,小爷撕了你们的嘴。”他一声怒吼,捏起袖角冲上前,朝她嘴上胡天海地的擦拭。第七十次爬床失败。“蓝儿,咱们都心意相通了,怎么还踢我下床。”“说,你今天天都干什么呢!”“.没,什么都没干。”“那个香香是怎么回事?”“冤枉啊,是她找上我的,我马上让人赶她走了。那现在可以,嘿嘿!”“不行。”“怎么又不行?”“取经还九九八十一难呢。”碰,李承浩倒地不起。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