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100000014

第14章

一家公司的玻璃被打破之后——凯恩斯乘数

一场狂风暴雨之后,一家百货公司的几块幕墙玻璃被吹破了。公司投资了5000元将幕墙玻璃重新修复好。那么是不是GDP也因此增加了5000元呢?不是!GDP的增加远不止5000元。

我们来看一看GDP将因此增加多少:

假设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为0.8,边际储蓄倾向系数为0.2。就是说在国民新增加的收入中,有80%用于消费,20%用于储蓄。

装修公司在为百货公司安装幕墙玻璃的时候得到了5000元的收入,装修公司拿出4000元为公司添置了一台电脑,其余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存人了银行;电脑公司获得4000元收入之后,将32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将800元存人了银行;摩托车销售公司将3200元收入中的2650元购买了一套时装,将剩余的550元存人了银行……这个过程将一轮一轮地进行下去。最后,各个公司获得的收入之和将是一个远远大于5000元的数字。

这个最后的数字与最初的5000元相比而得到的比值,我们称其为“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按这个公式计算,一场暴风雨之后,由于百货公司的幕墙玻璃被吹坏,修复幕墙玻璃最初投入的5000元,由于乘数作用最后的总投资就增长到如下的数字:

5000×11(1-0.8)=25000元多出的20000元就是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投资。

人们一直都将乘数理论的创立归功于凯恩斯,其实,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原理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为西方国家从“大萧条”走向新的成长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甚至有人将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20世纪有两个重要公式,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公式:E=mc2(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另~个就是上述列出的凯恩斯关于乘数理论的基本公式。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数学公式异常简单,但其链式关系却成为“热核爆炸”的理论基石;凯恩斯的数学公式也非常简单,但是投资的乘数作用却成为“经济拉动”的原动力。

凯恩斯曾经就学于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穿过剑桥大学的数学桥和王后学院就是国王学院,在国王学院一个富丽堂皇的一角,被称为“凯恩斯角”。凯恩斯在国王学院学习、生活期间,经常和爱好学术论争的同窗好友或学生、学者们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辩论,他成为20世纪杰出的经济学家,正是得益于剑桥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的熏陶。

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就是他利用这一乘数理论公式,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消费与投资,各部门之间经济的相互联系。例如,乘数公式认为:某一部门与企业的对外贸易出口或某一部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带动与其相关部门或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而这种链式的经济关系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成倍数的增长。

但是,乘数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经济中各个部门必须都有相互匹配的生产潜力,能够满足乘数发挥作用的需要。仿佛一只用木板箍成的水桶,最短的一块板子决定木桶的容量。经济中乘数作用能够使GDP放大多少倍,是由整个经济中最薄弱的那节链条决定的。但是无论如何,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增加一次性投资,社会的有效需求必然也要相应地有所增加,而不管在哪个环节供给出现不足,国民收入的增加额都必然是投资增加额的一倍以上。

乘数原理在经济中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概念,在投资领域它被称为投资乘数,在财政领域它被称为财政乘数,在金融领域它被称为货币创造乘数,在外贸领域它被称为外贸乘数。但是,无论在哪个领域,乘数发挥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

个性化车牌为什么搁浅?一社会成本

前些年,杭州、西安几个城市为了根治城市“牛皮癣”--乱张贴小广告的现象,启动了“呼死你”系统,对张贴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持续呼叫,使他们的电话根本无法使用。这种治理手段的确使乱张贴的现象有所收敛,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城管和小广告张贴者的博弈过程中,一部分市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乱贴小广告的人为了对这种“惩罚”进行报复,他们在一些小广告上纷纷胡乱地写了一些无辜市民的电话号码,导致整个城市通信系统的混乱,导致了一些市民的反感。良好市容的维护面临着以牺牲一些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使社会成本增加。

什么是社会成本?社会成本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全社会为它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包括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次经济活动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外部不经济,则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产生外部经济,则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同样地分析可以用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外部经济带来的利益),外部经济影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市场经济社会里,任何一种政策的最优态都是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正如孟德斯鸠在《波斯人的信札》中说的那样:“最完善的政府,是能以较少的代价达到统治目的的政府”。对于交通事故的私了政策,城市的“呼死你”系统,个性化车牌的使用等,对于这些政策运行所带来的其他社会成本的增加,都缺少必要的考虑。制定一项政策的时候,首先就要预防社会成本的增加,而不是在这些社会成本已经增加时来反思我们的制度设计。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些时候推出的“个性化车牌”事件。这一政策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美国的车牌就是执行的这种政策,它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地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充分地避免腐败。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就搁浅了呢?难道是“橘生淮南”吗?其实关键还是对这项政策实施过程的一些细节缺乏必要的考虑。比如由于随便选择车牌的字母组合问题,它导致了社会标识系统的识别混乱,但是如果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对此作出规定,将一些字母组合排斥在选择范围之外不就可以了吗?商标法不就有这样的规定吗?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重要的是法律规章的制定者、制度的设计者考虑的是不是周全。如果政策漏洞百出,没有综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全面考虑到实行以后产生的各种新的因素,社会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应当综合考虑社会成本,不能为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利益而牺牲了其他的社会合法权益。

社会成本问题是由经济学家科斯在1960年最早提出的。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率先提出了社会成本的概念,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在他的著作中,社会成本就是私人成本加上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私人成本会等于社会成本,但没有交易成本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科尔内则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出发,把社会成本定义为“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这些现象一部分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也有一部分涉及心里的感受,是无法用货币来度量的。

他认为对社会成本的考察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生产内部的实物投入,即生产成本;其次是外部成本,它并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企业或非营利机构的账目上,如随着生产能力利用的提高,事故可能增加,工人健康可能恶化,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加剧等,为防止这种状况对生产的影响,要有一些“预防性”的开支,这就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第三是社会成本的分摊,如政府机构的经费支出等;最后,反映大量经济现象的人们的意向、满意度和普遍感觉。一种是边际递减的社会成本,如与生产能力利用低水平相关的失业以及可能伴随的犯罪、暴力和自杀;另一种是边际递增的社会成本,如与生产能力高利用度相联系的其他领域的“瓶颈”、“短缺”以及对社会消费的负面影响。科尔内所要说明的是:“不应该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社会生产能力的最大利用。如果当趋近于生产能力完全利用时,边际社会成本已经超过边际社会效益,达到这一点就是不值得。”我们国家频繁出现的“矿难”,动辄死亡上百人,不就充分证明了科内尔的英明预见吗?

社会成本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成本的准确测度是很困难的,但这种探索问题的方法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我们可以设想,拥有同样的技术并生产同样产品的两个不同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应该是一个给定的数,而在现实中这两个企业的成本又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是社会成本的差异。正是社会成本的差异决定了竞争力的差别。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这种不同,它们所承担的义务、责任和负担也不同,付出的社会成本就有很大差别。

比如中国的国有企业,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单位组织”。作为单位组织的中国国有企业不但承担经济功能,也承担社会和政治功能。国有企业为实现其非经济功能所付出的成本,我们在此也权且称之为社会成本。这是对于社会成本概念的一种比较狭窄的定义,与已有经济文献中的其他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借助这个概念能使我们考虑到企业经济活动或非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也能够借此考虑到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之后的成本支出问题。

倘若将社会收益的“一部分”当做国有企业的成本支出,那么,这部分社会收益的多少,便取决于国有企业在我们所说的社会成本方面支出的多少。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中,对于企业内部职工来说,私人收益的获得,可能是眼下最重要的预期利益获得,这就与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行逻辑相矛盾。仅仅靠道德规范来保证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一致,或者企业职工利益与整个国家利益的一致,在现实中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国家来说,企业利润率的上升与税金的如期缴纳,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自身来说,能够将有限的销售收入转化为显性福利或潜在福利支出,就可以使企业内部职工的货币收益或非货币收益最大化;另外,国有企业还得顾及其内部所办集体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否则,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集团会施加无形的影响;尽管国有企业要步入市场或已经顽强地步入市场了,但其与社区之间的那种命运共同体结构,也使其不得不关注某些社会问题,使社会成本变成了企业成本。所以,在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这一制度化利益结构中,能够促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就是将国有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以企业社会成本的形式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福利,这既符合企业内部职工的福利需求,也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合理消费”。

尽管社会成本的计算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社会成本也不是根本无法计算。中国科学院于2005年推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报告计算了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2.5万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将达15万亿~16万亿元人民币,为2000年GDP总量的2倍,平均每年支付约3000亿~3500亿元。

从西班牙焚烧事件说起一外贸依存度

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的东部城市埃尔切发生了一起纵火焚烧中国鞋商仓库的事件,他们声称中国商人抢了他们的生意,声称中国的廉价商品使他们的工厂纷纷倒闭。更早些时候,印尼还发生了哄抢中国侨民财产、砸毁华侨商店、焚烧华侨汽车的恶性事件,俄罗斯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在欧洲、美国也接连发生反倾销调查之类的贸易摩擦。是不是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贸易摩擦多发期的时代?

2008年我国的出口额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1428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中国出口额达到12016亿美元。德国作为欧洲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从2003年后就一直稳居出口额全球第一的宝座,2009年德国年出口总额却只有112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8.4%,中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这些数据背后无疑有金融危机的原因。

看来这个数据也并不是那样令人乐观的啊!为什么呢?因为你喜了,就一定有人忧了,摩擦也就不可避免。

曾经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人过圣诞节,一家三口彼此赠送礼物,礼物打开之后令三个人大跌眼镜,三件礼物上面都赫然印着:“MADEINCHINA”。儿子把礼物一扔说:“我们美国人都干什么去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商品的确已经走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2004年我们在全球贸易的排位已经升至第三,对外贸易总量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在此期间,我国外贸依存度也经历了一个迅速上升时期,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60.2%,2004年伴随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外贸依存度达到了80%的程度。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准,中国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热门推荐
  • 宁负天下不负卿

    宁负天下不负卿

    她,让皇帝倾心,让权倾朝野的王爷动情。她,却被二人无情推入权利纷争的漩涡,直至死亡的边缘。他说:“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要做朕的女人!”她,究竟是皇兄的宠妃,还是出塞的和亲公主?她,甘愿隐姓埋名只为做他府中一名不起眼的小妾,在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含笑远望遥不可及的鲜红喜字……他却说:“你只不过是本王的掌上玩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事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长夜里又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冰冷的长剑,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能不负前世那三千回眸,那一眼惊鸿又是否缘定三生……
  • 情人法则

    情人法则

    半价罗!!!!!!他说他喜欢她,却利用卑鄙的手段逼她屈服,做他所谓的女伴。清宁嘴角扬起一抹嘲笑。不得不屈服,但是,根据她规定的法则来。不然,天皇老子她也不理会。洋洋洒洒的十条法则,是她无法反抗之余为自己争取的权利。纠缠了两年,不再是他的极限——三个月。清宁以为,自己跟他,会这么一直走下去。但是,他却告诉她。他厌倦了。她的眼中,不再平静,已经沾染了属于他的涟漪,他看上了别的女人。“你当着全场的人大声说出来,我就相信你,如何?”南烈一依然笑着。这副楚楚可怜的模样,骗了他两年,她的演技,还真是比好莱坞的专业演员还精湛。清宁抹干自己的眼泪,只要离开这里,什么都好。“我席清宁,爱南烈一,很爱很爱。我发誓,我说的是真的。”清宁大声说了出来,将自己的脸,更加埋入他的怀抱。推开怀里紧紧抓住自己的女人,南烈一在她耳边低喃:“好好享受这次难得的机会。”双手一推,在她惊惶的望向自己时,推她下水。清宁一个不备,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一片虚无。整个人,仰后掉入水池,一头长发,随着她的后仰,飘散开来,平静的池面,溅起巨大的水花。清宁整个人,沉入池底,只留火红的身影,犹如鲜血般,弥散开来。南烈一站在池边,看着池底挣扎的女人:“你的爱,我相信,但是,我已经厌倦了你。你的心,”南烈一举起一只手,做出一个揉碎的动作,“我已经不要了。现在冰冰,才是我该关注的人。”清宁苦笑。再聪明的女人,即使冷淡如她,也掉入他编制的甜蜜陷阱,万劫不复的滋味,终于轮到她来承受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前世情缘啊,怪不得这辈子还纠缠不清哩~且看这场爱恋如何伏笔那个时代的他,将军,身披铠甲冷冷扫过。那个时代的她,丫鬟,粗布衣衫眉眼弯弯。丫鬟配将军,不协调啊,尤其是个爱做春梦,满身冒傻气的丫头,她也没办法,老娘生就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德行,大将军,您呢,爱搭理不搭理,姑娘我是看上你了,大不了我对着你色眯眯一辈子好嘞。泡上冷酷傲慢将军,没点道行还真不行!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作者梅吉,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的是一场地震引发的爱恨纠葛。情缘也好,孽缘也罢,起于灾难的青春和爱情,终将走向何方?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