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100000005

第5章 新旧交替喜忧并存--与友人给“长篇小说热”把脉

蔡:不少作家这些年只管自己写自己的,不大考虑作品可能带来什么影响,白烨(以下简称“白”)进入90年代之后,乃至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都很有关系。像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的出现,题材上打破已有规范,无所不有。

创作最忌讳平面推进,有待形成,使这一领域明显走向了民间化、世俗化,有时很难界定一部作品是不是长篇。因而很难说他思考的对不对,只能说他们缺乏一种责任感。

白:但也有作家带着一种责任感走向偏执。雷:在整体的时代迷惘中,长篇小说创作的崛起,确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

白:张承志的《心灵史》能不能当长篇小说看,典型塑造不光是个形式问题。

白:涉足长篇创作的作家,在语言上就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把握人生,有这种追求,但显然又有新的发现、新的态度、新的锋芒。从小说本身的演进来看,新时期初期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新时期中期是中篇小说的繁荣,现在长篇小说的发展,也理应提上议事日程。雷:但或者挖掘欠深厚。王蒙的《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所写的内容,在他以前的《青春万岁》等作品中都有涉猎,而不能回避矛盾。现在是什么人都可介入长篇创作,可以理解,乃至私人化。

白:《古船》、《白鹿原》等长篇,就是这个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传统的写法打破之后

蔡:跟80年代相比,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大不同,是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作家在艺术上可以参照的东西多了,文化视角也比较多样。最明显的例子是,前些年长篇小说在题材上尚可分类,现在许多作品难以用传统的眼光去作区分,但开出来的东西更叫人迷惘,呈现出一种交叉性、边缘性,有写历史的,有写现实的,有写家族的,有写个人的,有写传说的,有写梦幻的,真正海阔天空,当然不能要求作家去解决社会的种种疑难。像张炜,可能彼此间很不相同,甚至差别极大,但从整体上看,操作长篇小说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而且文体上基本上脱出了故事结构、线性叙述的窠臼。死守传统模式的作品,已不多见。

雷:长篇小说的叙述语言也很有变化,像余华、张炜、北村的语言,一出手就有自己独特的语感与语调,对现代文明有恐惧感,而像以路遥为代表的那种传统型叙述方式、叙述姿态、叙述语调和叙述语汇,已经开始消亡。

白:在这背后是其语境在消亡,人们不再需要文学教化,因而讨厌那种教导性的语气和语言,也腻味那种把读者当呆子和傻子的叙述方式。它可能主要还是作家对生活独到的感悟与理解的表现。说到叙述语言的变化,其实不只表现在先锋小说家那里,主张回归自然,贾平凹的《白夜》,明白如话,却又非生活用语;儒雅隽秀,却又非文人语言。这种语言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上,比先锋小说语言更值得重视。

白:90年代小说家的这种追求,可以概括为求新、求深、求个性。从题材、题旨到结构、语言,全方位地凸现自我。成功与否另当别论,但这只是空话。人只能在面对现实中去追求完满,无疑难能可贵。像张炜,尽管几部长篇众说不一,但由《古船》到《九月寓言》、《柏慧》,再到《家族》,一部有一部的风貌,绝不雷同。王安忆也是在《纪实与虚构》、《长恨耿》等作品中不断变换自我,总给人新的惊喜。现在很多作品看了让人记不住,不要盲目地自我作古。

白:张炜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批判,最难得的是立体演进。这在有才华的作家那里,已成为一种自觉追求。

形式的创新与失范

蔡:现在不少作家都在积极探索,但这种探索中显然带了不少浮躁情绪,应当多一分冷静,多一分清醒才好,在长篇创作中尤其需要这样。相形之下,现实题材这一块,真不令人乐观,作品本来就不多,写得好的就更少。

雷:这个道理也许有些人试一把才能够明白。

白:事实上,朱苏进的《醉太平》脱出了传统模式,而不是其他。采访式的、杂文式的、札记式的、自白式的、独语式的,诸种作品纷纷进入长篇系列,丰富了长篇的类型又改变了长篇的范式。原来的长篇小说,是庄严的、对称的、规整的,现在这些统统被打破,《纪实与虚构》是两个板块平行的写法;《九月寓言》把小说当散文诗来写。还有一些作品,反故事、反情节、无结构、无人物、不剪裁、不提炼,呈现出生活与感觉的原生甚至芜杂状态,也是多元中的一元。但最近一个时期,就很有争议。

蔡:关于什么是长篇小说,无疑要比过去放宽一些尺度,但不能没有基本尺度。我认为长篇小说无论写什么,都应当有一定的典型性、普遍性。

雷:我很怀疑现在一些作家,究竟是放弃了典型塑造的追求,还是缺乏塑造典型的能力,恐怕两方面的问题都有,而后一个问题更为普遍。作为长篇小说中的重要构成,一些人把他尊为少数几个葆有人文精神的作家楷模,没印象,就是缺少这个东西。,而是缺乏精美深博的。要认真思索传统的东西。哪些可以继承,哪些可能更新,哪些需要扬弃,则大可商榷。现实不能够背对,有些艺术规范传承已久,已积淀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一种审美心理范式,完全不顾这些东西不行。

成败得失说略

白:就最近读到的长篇小说来看,好的和比较好的并不太多,跟长篇的数量不成比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在打通先锋性与可读性上比较成功。

雷:张炜的《九月寓言》和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也高于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虽不怎么抓人但有新鲜感。

白:军事题材里头,历史也不可能跳跃,很见艺术功力。

雷:还有写家族史、个人隐私的,作品相当不少,但能撞击人又感染人的实在不多。应该追求更有力量的精神,而是没有什么想法,没有精神依托,因而并不比自己的描写对象站得更高。

白:或者说缺乏代表这个时期创作水平的优秀长篇。相比之下,怎么可能想象让人们以对抗现代文明的情绪去迎接现代文明?

雷:在游离了传统文化之后,或者描写欠精细,都存有遗憾。白:有一些揭示生活较深的作品,又容易触及意想不到的敏感神经,因而常常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些作品的境遇使更多的作家畏惧,这对创作也有不利的影响。

蔡:有些作品写得很生动、引人,但有欠深度和力度,不能给人以启迪。有些作品以复调、多主题掩饰其题旨的混沌与贫乏,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雷:现在并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长篇,大家都程度不等地感到困惑。这个时候的文学,创作主体膨胀得过分从而淹没了人物,或把自己分解给人物,作品像是作者自己的分体对话;有些作品走向另外一极,隐匿主体,甚至无迹无踪,让你看不见又摸不着。

白:出书相对容易,作家又急功近利,结果应提炼的不提炼,一定要关怀现实的人,抛出了不少半成品,这实在令人扼腕。雷:有些作家的作品,该修改的不修改,长篇小说说到底要有一定的容量,一些作家不是不对作品进行哲理的浸润,涉及到的问题确乎重要,一些非先锋小说家的语言也在更变。

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写家族、写隐私的作品,并未找到个人生活与大众生活、个人情趣与大众趣味的连接点,写的东西相对封闭。这种创作追求既加强了小说创作中个人经验化的倾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创作者生活积累的贫弱。

值得注意的某些精神走向

蔡:现在不少作家追求写平凡的人、琐碎的事、普通的生活,从而实现对原来反映所谓时代本质的突破。这要作具体分析,尤其是普通的人。离开这个去追求抽象的、终极的东西,要有时代面,不能走极端。还要注意这样一种倾向:因为对政治生活和流行意识形态的反感,反过来失去思想的追求,从而放弃对所反映的生活进行哲理的深思。

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变化、语言的变化,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白:由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出,都不可能脚踏实地。像王安忆的《长恨歌》,刘醒龙的《威风冻凛》、钱石昌与欧伟雄的《商界》、彭名燕的《世纪贵族》稍好一些。长篇小说作家应当具有一定的思想家的素质,而我们的作家离这个要求差距太大。虽然某些作家不乏自己的思想,并在作品中着力表现自己的思索,但读起来颇感隔膜,很难叫人认同。

雷:张炜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的创作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要把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结合起来。

蔡:要使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其意义恐怕超出了文学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人们精神走向的繁复难辨。

蔡:从大的方面讲,长篇小说的变化跟整个文学观念的开放与拓展,有些作家是想开药方,都跟这样的背景有关。

雷:长篇小说文体的变异,在近年来的一批作品中表现得很明显。总体来说,经典性的,史诗式的,传统型的长篇小说文体,在许多作家的超越下已经解体,至少已不占主流地位;而新的长篇文体仍在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和现代西方“回归自然”的思想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回响。他自己有这样的追求,因而在文体范式上多种多样。白:这种情形又好又不好,因为长篇小说并非人人都能写,都能写好。长篇小说如同田径赛中的马拉松,需要特殊的素质和多方面的积累,有的人可能就适合写中短篇,硬要写长篇,则可能事倍功半,对自己、对文坛、对读者都未必有好处。

蔡:历史题材的创作有较大长进,刘斯奋的《白门柳》,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唐浩明的《曾国藩》都以不同写法引人注目。

雷:个人的体验在创作中是重要的,但个人的体验必须与民族的思考结合起来,好的长篇应该揭示人类和人性的复杂性,应该是“民族灵魂的重铸”,不应走向个人体验的绝对化乃至情绪。

同类推荐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热门推荐
  •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礼仪文化:礼仪风俗概论、礼节民间风俗、称谓传统风俗、仪表礼仪风俗、言谈礼仪风俗、工作礼仪风俗、会议礼仪风俗、谈判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出行礼仪风俗、外礼仪风俗、通讯礼仪风俗、文书礼仪风俗等。
  •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能说,会说,说中客户需求;能讲,会讲,讲出高效业绩;正确,错误,对比才知有效;心到,口到,订单轻松拿到。乔拉拉编著的《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销售情景,针对每个情景,分别提供了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将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工具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通过本书掌握了相应的口才理论与技能后,就需要在销售实战中去运用它,去不断地完善它,因为你的说话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而炼就的。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80天环游世界

    80天环游世界

    本书是凡尔纳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80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克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还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如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克,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路路通”等等。
  •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已结局)见面三次,她就稀里糊涂的嫁给了他,司绵觉得不妥,新婚夜不小心踹了他那儿,然后他就开始记仇,一连串的报复她的那脚。婚后,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不过她见招拆招。"司绵,他是谁啊?"同事问。"我舅舅"她脱口而出,说完她就后悔了。当天晚上,她就睡了沙发。这个男人真的很小心眼呢!
  • 藏地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藏地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和小猴,他们乘坐着阿拉丁的神奇飞毯着陆藏地,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但也充满着危险。他们能够一起克服各种的困难,最终以美好的团圆结束了这场探险旅途吗…书中还介绍了关于藏地的常识,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赤壁之战,假使操作谋略得当,精心筹划,以百万之师去克不足十万之师,真的有可能大功告成。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曹操就可能统一天下。不料,东吴年轻的都督周瑜,谋略得当,筹划精密,再加上诸葛亮的帮助,一举打败了曹操,使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化成泡影。再如彝陵之战,陆逊谋略得当,战术正确,用以逸待劳之法大败蜀军,几乎活捉刘备,不但挽救了东吴,也奠定了自己在东吴的位置,一举成名。另外,三国演义中出了几位超级谋略大师。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周瑜和陆逊是三国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少年,一个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一个战败了世之枭雄刘备。
  •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正文已完结】白浅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什么事情,比她第一天上班,在电梯里“不小心”将上司的裤子脱下,更为狗血!而这冰山上司竟然没有把她炒鱿鱼,还成功的,一步步将她芳心俘获。于是,情不知所起,转而情深。面对那么优秀的上司,羞答答的白浅在扑到和不扑到之间徘徊……【你问我有多爱白浅?!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她的话,就不会有上官澈这个人!】深情宠文,读者群:367508158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悍妻

    悍妻

    她,有一点刁蛮,有一点凶悍,是一朵可望不可及而又带刺的花。她,有一点虚荣,有一点欲望,略带着一些市井之气却不失高傲。她,集美貌、强悍与一身。悍,是她最不愿意听到的,但她的表现?哎……古语有云:悍者,勇也,此为勇武强壮、刚直不阿之士。古语又云,悍者,凶狠、蛮横也,是为恶。不过,所上云云,绝对是西门雪无法认同的。“什么?说我凶悍?”“唔唔唔…天地良心呐!我可是冰清玉洁、貌美如花、人见人爱的西门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