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000000011

第11章 闲话市场(2)

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的确,市场经济涤荡旧观念,摧枯拉朽,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还带来新的东西,带来一些有价值的精神素质。它们构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精神文明的重要因子。

譬如,市场经济带来某种自由、平等的心态。市场经济的体制度根本原则是自由竞争的原则,而这种自由竞争的原则与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具有一致性。用重重绳索把人的手脚、把人的思想捆绑起来,即不自由,反自由,是无法竞争的。

市场经济带来开放的精神。既然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自由竞争的原则,那么要自由竞争就必须开放。必须打破封闭,拔掉关卡,必须打开县门、省门、国门。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必然要求开放,必然要求中国走向世界。于是,人的眼界不一样了,人的精神境界不一样了。市场经济极大地拓展着人的精神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广阔、越来越高远的精神境界。

市场经济带来创新精神。市场经济既然实行自由竞争原则,那么它就必然提倡创新、崇尚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创造性力量和才能得到空前的解放和最大限度的释放。市场竞争逼得你必须不断地捕捉、感受、接纳新事物,不断地创新、出新、花样翻新,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地有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方法、新思维;不然,你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向来以“稳”着称,是一种“稳态结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多的是守旧、求稳,缺的是创新、激进,老子的“不为天下先”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对激进分子、革命者,人们常常侧目而视、避而远之;对争先者,人们常常讥之为“爱出风头”、“好表现自己”。中国整治激进分子、革命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叫做“枪打出头鸟”。针对中国的具体环境,面对中国传统观念,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创新精神、革新精神显得十分可贵。

市场经济带来个体主动精神。一般地说,市场经济更加高扬人的个体主动精神,便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面对市场,你必须时时意识到你是参加竞争的一个主体,你必须调动起你身上的每一分力量,发挥你所有的聪明才智,主动为自己创造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你必须勤奋、进取,主动去寻找机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环境,不允许你被动地等和靠。等什么呢?靠什么呢?如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你从生下来直到老死,都被预先“计划”好了,你可以等别人为你安排,可以靠别人替你思想,你可以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人为你“计划”,你没得等也没得靠,你只有靠自己。这时候,你会更清醒地意识到你个人的价值,也更清醒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便你实实在在地主动去实现你的自我价值。

市场经济体制为人们带来科学精神。从狭义方面说,从具体的形而下意义上说,搞市场经济,生产有竞争力的商品,不能离开科学,甚至不能离开最新发展的科学成果;从广义方面说,从一般的形而上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体制,最需要务实的精神,最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同于人文精神、哲学精神。科学主要涉及的是“知”,是回答对象是什么;哲学主要涉及的是“思”,它要对人、对与人相关的对象的意义进行思考、体认、领悟。因此,科学精神的要义是“对象是什么”的“知”;哲学精神的要义是“人和对象的意义怎样”的“思”,哲学精神根本上是人文精神。区别科学精神与哲学精神、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绝对对立起来。这可能与西方思潮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有关。其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有不同,但并无根本矛盾,也不截然对立。中国古人向来把修身养性与格物致知、把尽性与穷理、把诚与明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认为修身养性离不开格物致知,尽性离不开窍理,“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明诚,自诚明,明诚一也”。所谓修身养性、尽性、诚,即属于“思”、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所谓格物致知,所谓究理、明,即属于“知”、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

由此说来,市场经济虽然主要高扬科学精神,但与人文精神并非水火不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不是死对头,而是朋友。

(1994年)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事情总是有两面或多面,而不只是一面。市场经济带给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全是正面效应,而是至少还有另一面,即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可能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呢?试举数条,向你请教。

“利”的过度膨胀导致唯利主义和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以求利为其发展、运行的主要杠杆之一。这本是正常现象。如果一个企业不追求利润,不获取任何利润,它就活不下去,它就得垮台。合理的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产生“利”的过度膨胀,许多人往往把追逐利润的原则从经济活动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教育、科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家庭、爱情等领域,以求利作为人生的根本原则和最高原则。

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造成人的物化,人为物所役。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向来重视伦理(道德)理性而轻视工具理性。这就造成中国的科学落后。实行市场经济,为了适应竞争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把科技成就转化为竞争优势,这就使工具理性高度发展起来。但事物往往有两面,有一利即有一弊。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给社会,特别是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负面影响。工具理性所关注的是非人格化的逻辑关系,它以可计算的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拒绝一切价值考虑到介入。随着工具理性的强化与扩张,人本身也逐渐失去了主体性而被对象化:他似乎仅仅成为机器的附属物,除了服从技术规程之外,别无选择。作为现代分工体系中的一个角色,人的独特需要、情感,受到了无情的漠视。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仿佛成了技术社会,从机器大生产,到政治机构的运转,到处可以看到技术的专制。工具理性膨胀到技术专制度地步,就变成了对人本身的损害。工具理性升值,人文理性、伦理理性贬值;物升值,人贬值。人变成技术的奴隶,到最后,人也成了物的一部分,成了物。人没有了,正如弗洛姆所说,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个体原则的过度膨胀,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主义,造成个人与群体(社会)关系的失衡,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关系。传统的中国社会偏向于以群体消融个体、压倒个体,使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个性不能自由充分发展。这是其重大弊病。实行市场经济,推行个体原则,张扬个性,为个人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这是对以往只讲群体原则的匡正。但是,个体原则过度膨胀,以至于失去节制,就成了唯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就导致只要个体不要群体的另一种失衡。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甚至不惜损人利己,也似乎成了正常现象;人与人普遍隔膜冷谈、难以沟通,他们之间不再是手足兄弟,而是豺狼。存在主义的着名论断“他人即是地狱”就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

如何调节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防止个体原则过度膨胀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主义,是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和难题。

(1994年)

市场经济:利与欲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其消极面讲,它利用的正是人原始的利己心,是人对物质享受似乎永远不会满足的贪欲”。这话一针见血,但须细致辨析。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利己和贪欲向来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总是和恶联系在一起。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性善,一个主张性恶,但他们的分歧是对人性本然状态是恶是善的看法截然相反,而对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并无冲突。好利、好声、好色、好味,他们都视为恶;仁义礼智,他们都视为善。今天人们的善恶观念与古人相比当然有所不同。对于人的合理的利己行为和正常的欲望的满足,并不能笼统认为就是恶;但是利己一旦以损人为前提,欲望的满足一旦造成社会的危害,则必“恶”无疑。所以,“利”和“欲,要有一个限度,过了那个“度”,才构成恶。应该说,市场经济利用的是人对“利”和“欲的追求,并以此为杠杆刺激经济的发展。

关键就在于那个“度”不好掌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难题。各种道德规范的确立,各种法律条文的制定,就是为了保持那个“度”。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那个“度”更是难于把握。旧的规范将破未破,新的规范将立未立,这也是造成目前社会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说,从事物的纯粹状态、理想状态说,市场经济所用以作为发展杠杆的“利”和“欲”,应该可以是中性的。但是,事物的纯粹状态是不存在的,理论与实际总有差距。事实上,市场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利”,往往多少带点损人利己的性质,而那“欲”也往往与“贪”相联系。这样,市场经济在其现实状态上,在其实践运行中,免不了给人带来“利”、“欲”的膨胀,这种膨胀就可能给人的精神世界、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人要活着当然少不了“利”和“欲”,当然不可能没有“利”、“欲”等等物质层面上的需求。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在于他还具有高于“利”、“欲”等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古今中外许多理论家论述过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很难说他们的论述都是科学的,但他们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大都强调人的精神层面。孟子认为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有“善端”;荀子以“群”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富兰克林认为人天生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马克思则特别强调人有意志、有意识的特性;卡西尔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或者说人是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总之,日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他有着动物所根本不可能有的精神世界、文化世界;人类社会越发展。人越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人的这种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就越丰富、越广阔。“利”和“欲”当然也不是不能进入这个世界,但是,当它们进入这个世界时,也须被人的精神之光照亮。例如,“食”变成美食,“色”变成爱情,原来只是物质需求,现在充满了精神(审美)意味。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利”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与“义”相联系、相制约。“欲”也不单独存在,而是与“理”相联系、相制约。可见,以“利”的追求和“欲”的满足为运行杠杆的市场经济,又与上面我们所说的有相一致或并不矛盾的地方。义与利,理与欲,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都可以形成和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关系,所谓的精神文明,就是这个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总体精神风貌,或是标志着这个世界的一种精神发展的程度。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文明,总是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德”,一是“智”,而以“德”为核心。“德”包括伦理道理、人格、情操、价值观念以及一整套价值体系等等;“智”包括中国儒家所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德性之知”类似西方人所说的价值理性--人文理性,“闻见之知”类似西方人所说的科技理性--工具理性。“德”与“德性之知”同当前人们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内容相一致;“闻见之知”则与科学精神相一致。由此看来,我们所说的精神文明可以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同却并非水火不容,只能以“利”的追求和“欲”的满足为运行杠杆,同时市场经济运行终究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相当大的距离;而当“利”、“欲”膨胀时,必然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1994年)

同类推荐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第一次见面她以佣人的身份出现,却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看过他的裸照,并表示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再啰嗦小心我堵住你的嘴!”“那你来啊!”于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放大的俊脸,还有唇上柔柔的触感。当他们发现两家的渊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话养生

    大话养生

    五行是生命演化的一个永恒的演化密码,是生命演化总的设计框架。作者不是用常规的大科学来证实或证伪中医理论,而是从中医理论内蕴的生命演化观入手,从阴阳五行等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奥秘。在现代发生学与进化论的科学领域里,诠释中医理论,藉以反馈中医理论的构建与演进,其研究意义是显然的。
  • 绝色嗜血狂妃:凤杀天下

    绝色嗜血狂妃:凤杀天下

    本文女主腹黑强大,傲视天下,现代嚣张,异世照样狂傲。她是冷面狂傲的特工杀手,却被人背叛穿越成废柴四小姐。新生的她女扮男装,惊采绝艳,一举跃为绝世天才,让天下无数男女为之疯狂!谁又知道,这一笑惊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竟是……她?【爽文快更,你敢不敢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异世大陆,危机重重,可怕的亡灵生物围城,让原本繁华的都市陷入死寂。雷恩是王城中的见习骑士,临危不惧,集结好友杀出一条血路!神秘的赏金猎人,温柔的圣地美女,陪他驰骋天下!斗气,魔法,上古强者遗迹,助他蜕变成神!他撕破虚空,冲出迷雾,毁天灭地,执剑而立,成为一代枭雄……
  • 三界转乾坤

    三界转乾坤

    魔王临世初破晓,古远伊始现灵士;万古不朽化修罗,天上人间御神剑;源灵神光破邪魔,血魔秘典斩万魂;三世寂寥隐苍穹,纵横三界转乾坤。他生于大陆最强势力,却因为家族的灭顶之灾,从小离家。离家的他,总在被欺负中度过,甚至,唯一的亲人也惨死在了他的眼前......打击之下,他决心修炼,立志成为大陆上的强者,终有一天,他要回到家族之中,亲手杀了那个夺走他的爷爷生命的人!少年的目标很简单,少年的心却是执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