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300000018

第18章

2.越高越买--吉芬现象

小梅是我们家的邻居,因为赋闲在家无事可做,和朋友到股市去过几次,受到那种气氛的感染,在股市上的各种名词和术语都没有搞明白的情况下,她就勇敢地冲进了股市。当时“长虹”正处于气贯长虹的大好局面,一股的价格达到了50多元,而且还在不断地冲高。小梅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在52元的高价位买进了2000股。可是好景不长,小梅买了没有多少时间,“长虹”就不是“长红”了,开始变绿了,而且一路下滑。小梅哪见过这个阵势,眼睛看着52元买的股票儿天的工夫就降到了46元,不到半个月亏损了1.2万元,心理防线被迅速突破,在45.8元的位置上全部清仓。但是小梅对损失的1.2万元总是耿耿于怀,虽然清仓了,但是不肯离场,反正也没事,每天依然和朋友到股市观望。嘿,“长虹”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又开涨了,涨到了48元,小梅这个悔啊,在左右权衡利弊之后,又倾囊而出全部买了“长虹”。就这样,小梅总是高买低卖一直走到现在,前几天看到她,听她说现在手中还有1000股“长虹”,现在的价格是4.6元,1000股不过是4600元而已。想不到10万元巨款,经她高买低卖地这么折腾,竟然这么快就没有了,真是可怕。

股票也是商品,人们都想赚钱,所以才到股市上去投资。但是要赚钱就必须尊重需求规律,要低价买人,高价卖出,才有可能获得收入。像小梅这样,没有股票知识,不懂金融常识,又缺少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就难免闹出高买低卖的笑话。而且股市上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不然经济泡沫就不会产生了。记得“上证”指数突破2000大关的时候,上海一天的交易额就达到了700亿元,现在指数只有1300左右,各股都纷纷跳水,价格下降了很多。价格虽然低,但是每天的交易量却只有几十亿元,两个股市上的成交量加在一起还没有达到峰值的十分之一呢!这种价格上升销量不降反升的现象在经济学中人们称为“吉芬现象”。

“吉芬现象”是吉芬爵士发现的。19世纪,吉芬爵士在爱尔兰观察到,很多贫困人家由于囊中羞涩,只好购买价格比较便宜的马铃薯充饥,很少购买可口的面包。这一年,马铃薯涨价了,人们可以用来买面包的钱更少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买更多的马铃薯。后来人们就以这种现象的发现者吉芬的名字命名了这种现象。是为“吉芬现象”。

生活中的“吉芬现象”还有很多。

比如2003年的“非典”期间,盛传大米涨价,而且大米也的确向上浮动了一点儿,于是很多人都纷纷采购大米,大米的价格更高了。一个从农村刚刚搬到城里居住的邻居,可能过去被挨饿吓怕了,一看大米涨价了,一下子买了20袋。那天回到家里,夫人还把这事当成秘密一样,悄悄地对我说:“大米涨价了,你和隔壁的邻居商量一下匀给咱们几袋吧!现在的大米更贵了!”我大笑,说:“用不着,不出两个月,什么都会恢复原来的价格!”结果还不到两个月,一个多月之后,“非典”被控制住了,大米又恢复了原来的价格。听说隔壁邻居买的20袋大米都生了虫子。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老爸的一个故事,他并没有学过经济学,更不知道什么“吉芬现象”,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吉芬”大跌眼镜。

1983年,爸爸退休之后待不住,自己摆了一个小摊。

接近春节的时候,他从湖南进了一些瓷瓶包装的白酒,进价只有1.5元,我老爸一看这么便宜,就标价3.00元。可是卖了一个星期,只卖出了2瓶。我老爸着急了,这500瓶白酒如果年前卖不出去,就要在手里压一年,怎么办?

他听那些买酒的人说:这酒这么便宜真的假的?他就想,是不是看这个包装这么好,价格又这么低,不放心啊?怀疑是假酒?这样想着,第二天小摊摆出去的时候,白酒的价格就不是3.00元了,我老爸将价格改成了15.00元。老妈看了老爸对价格的改动就说老爸“发疯了”,3元都没有人买,15元不更是扯淡吗?但是“吉芬现象”出现了,3元一瓶没有人敢买的酒改成15元一瓶之后,一天就卖了30多瓶,老妈在后面一直偷着笑,说老爸是“妖精”。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老爸摸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已。很多有钱的大款都是这样,愿意买贵的,不愿意买便宜的。所以,为了迎合这些人的畸形消费心理,市场上就出现了18元一斤的大米,出现了上万元一盒的月饼,出现了28888元一张的圣诞票,出现了73800元一支的壮阳针,出现了镶着钻石的十几万元一个的比基尼……价格越高越有人追求,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炫耀、攀比,是虚荣心理在作怪!吉芬发现的爱尔兰人的“越高越买”是因为人们收入有限,买更多廉价的马铃薯是为了替代价格昂贵的面包,是因为贫穷;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畸形的越高越买现象和吉芬的发现在表面上看是一样的,也是追高,越高越买。

但是他们不是因为贫穷,而是相反,是因为富有,是为了炫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

看来暴发户和真正的中产阶级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

3.从卢卡斯的离婚合同谈起

卢卡斯批评罗伯特·卢卡斯因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这个世界着名的经济学家对那么多经济现象进行了“理性预期”,却没有“理性预期”到自己能够获得这个大奖。而他的胜过“女巫”的前妻却准确地预期了这一切。

卢卡斯与他的前妻丽塔·科恩于1982年分居,1989年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的时候丽塔·科恩提出:如果卢卡斯1995年年底以前获得诺贝尔奖,她应该分得奖金的一半。卢卡斯心里想,诺贝尔奖·哪里有那么容易,简直是开玩笑!所以就漫不经心地同意了丽塔·科恩的要求。时光飞逝,1995年10月10日,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传来了卢卡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动人消息!这一天离他和他的前妻丽塔·科恩约定的最后期限只有80多天。

卢卡斯不得不按先前的约定,将奖金分给前妻一半,卢卡斯为此后悔不迭。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强调:人们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人们会积极地去搜集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道消息和小道消息。

并根据这些消息加以分析利用,采取相应的对策。正像老百姓口中说的那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正反映了人们的理性预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卢卡斯虽然因理性预期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还是不够理性,他搜集到的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的信息可能还赶不上他的前妻。

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以及一个组织的经济决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对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不说别的,卢卡斯和他的前妻对卢卡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期就说明了这一点。

很长时期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居民的投资行为却非常谨慎,而居民的储蓄却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银行储蓄余额是4.6万亿元人民币,到2003年年初,银行储蓄余额就达到9万多亿人民币了12004年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的大关,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理性预期在发生作用。

人们已经预期到,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对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了,以后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了,住房、医疗费、失业保险、孩子的学费、养老金保险……都要依靠自己奋斗了,孩子上学需要钱,孩子结婚需要钱,孩子买房子还需要钱,生病需要钱,养老需要钱……不积攒一点钱将来靠谁来为上述消费买单呢?老百姓对未来的理性预期导致银行的储蓄不断增长,不断增长的储蓄导致消费严重不足,严重不足的消费又导致了生产的过剩,生产的过剩又导致银行利息的降低……

银行的利息越来越低,理性的经济人又开始进行理性的预期:利息这么低,还要收利息税,存钱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人们纷纷另外寻找货币保值增值的途径。这样,房地产经济开始火爆起来,人们不再存钱,人们开始购买门市房、住宅出租,以期获得稳定的收入,全国上下掀起一片房地产建设的热潮。

现在房地产有一些过热了,出租房屋也开始过剩了,国家又开始调高银行利息了,于是理性的经济人又开始了新的理性预期:房地产已经开始出现泡沫了!警觉的人们开始安全撤离房地产领域……

其实这些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都可能遇到的事情。我们正是依靠自己的理性预期来进行自己的经济决策的。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在尽可能地寻找信息的过程中,人们也会有“信息不充分”的现象,而且在对信息的处理反应过程中也会犯错误。但是,人们一旦发现出错就会及时纠正,因而不会犯系统性错误。所谓系统性错误就是所有人都犯同样的错误。在这个前提下,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所发觉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任何政策都是“只能暂时瞒过所有的人或永远瞒过个别人,而绝不能永远瞒过所有人”。这是理性预期的精髓所在。

在理性预期理论问世以前,人们是靠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构造的计量经济学制定经济政策的。这种预测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依据过去,计算未来。好比是刻舟求剑:

行船到江心的时候,不小心宝剑掉到了江水之中,剑的主人为了能找回宝剑,就在船上将宝剑落水之处刻下了一个标志。等到了对岸的时候,剑的主人从刻下标志的地方潜入江底,寻找宝剑。船已经从江心行走到了江边,这个人却依然从刻有标志的地方跳到江里寻找宝剑,的确是迂腐透顶。但是,想一想,根据过去的经济数据来预测将来的经济数据,这和刻舟求剑不是如出一辙的迂腐之举吗?时间发生了变化,技术发生了变化,政策发生了变化,执政者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而且预期本身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根据过去的东西来预测将来,根本就是关公战秦琼式的离奇故事,是没有意义的。

卢卡斯认为,在预期和现实相互关系的视野内,理性预期和其他预期观点的突出区别在于,理性预期理论考察的结果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的一致性。虽然在无数人组成的现实社会里,情况会比较复杂一些,但是如果整个人群按着同一理性方式去形成预期,那么结果就必然和预期的结果一致。

也许个别地看,会存在误差,但是正误差和负误差会互相抵消,预期值一般是接近客观现实的;另外,为了尽可能地使预期接近客观现实,要有效地利用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理性预期还要充分运用模型和经济理论,保证理性预期和模型、理论的一致性。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为我们打开了预期经济的一扇大门,不仅为人们开创了一门新的经济研究的理论,也为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寻找到了一个更符合客观现实的模式。

4.为什么同工不同酬--效率与福利

都说美国人的收入高,那么到底高不高,比我们高多少呢?他们的薪酬为什么高,我们的薪酬为什么低?

1999年我和朋友们到美国考察的时候,曾经向美国人了解过他们的收入情况。和我们一起同行的有一个翻译,她哥哥在美国工作,已经取得了绿卡。他在一个大学里搞研究工作,每月的收入是3000美元左右,他的夫人也和他在同一所大学,是实验室的实验员,每月的收入是2000美元左右,教授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每天做完实验,所有的实验器皿由她洗涮清洁,这样她每月额外增加500美元收入,两口人每月所有的收入在5500美元以上,合人民币4.5万元以上,全年收入合人民币达到55万元以上。

比中国一个不错的私营企业老板的收入还要高出许多。

做同样的工作,在中国的收入如何呢?根据《经济学、家茶座》精华本罗仲伟的一篇文章《人文社会科学精英的择业取向和收入预期》提供的数据,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能达到1.3万到5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是比较合理的。收入预期在这个范围内的博士研究生,多达46.55%,就是说有一半的博士研究生,其收入都在5万元以下,还不及美国同类研究人员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呢?为什么同工不同酬?

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其实这并不难解释。

同类推荐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热门推荐
  • 弃妇哪里逃

    弃妇哪里逃

    想我一现代女性,有知识,有头脑,有手段,懂情趣.即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我这种千百年难遇的奇女子,竟然被老公给踹了?!踹了就踹了吧,大不了让你光着屁股滚蛋,咱带着"宝贝"另觅良人.可咱还没将伟大的计划实施.竟然挂了,这一挂不要紧,竟然挂到了莫名其妙的年代?!不可一世的安平王,咱可不稀罕,冷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咱又不欠你啥.包袱款款,老娘走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品宫女千千岁

    一品宫女千千岁

    无意中在家中摔个跟头,国际级的医师容蕊芯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回到了三十年前富贵之家,并且副带一枚拖油瓶!从小失去亲人的容蕊芯重新获得温暖的家庭,打算当米虫的她决定带着宝贝儿子过一生一世,谁知,莫明奇妙出现的英俊帅哥——上校将军把她的伟大心愿搅得稀巴烂。当灰太狼遇上小绵羊时,真得会等着乖乖让他吃么?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且看小绵羊是怎么变成红太狼吧!就算是钢铁咱也要把它给绕指柔了。链接:【她】21世纪最古老的越女派第八十一代少掌门。一个身怀绝技的现代服务员,却意外飞进了古代皇宫大院。请看睿智绝色宫女,与古人们斗智斗勇,乐此不疲。她步步为营,拒绝为妃为后的尊荣,却以一品官仪身份瞰俯后宫。【他】一国储君,温文尔雅的面具下是他,冷漠无情的本质。唯有对她,才会有最纯真的迷恋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妄动她者,杀无赦!【他】皇室暗卫,护主是他永远的使命,隐于黑暗是他永恒的生活。人生如若初见,心失何处。第一次,他希望能够站在阳光下,能够不为使命,只为她。【他】江湖圣君失踪,掀起了武林血雨腥风。太医院内却悄然多了一抹最年轻的身影。纵然无果,他也希望守候。只为她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伸出一双援手。【他】花名远播的二皇子,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做痴情。为了博她欢心努力学习练功,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为了博她一笑瞬间解散自己后宫美女。为了……【片段一:】“给我一张白纸可以吗?”纤纤玉手指着案台上的一叠白纸,嫣然巧笑地问。“可以!”萧弘瀚眼底一片痴恋,已经迷失在她倾城一笑之下。“怎么样,这千纸鹤好看吗?送给你!”抬起那双琉光溢彩的眸子,墨晓蝶浅笑轻言,可爱地厥起粉嫩娇唇。萧弘瀚望着振翅欲飞的千纸鹤,温柔问:“晓蝶,千纸鹤有什么寓意吗?”“它代表思念,可以说是思念或者怀念一个人。”粉脸染上晕红的人吱吱唔唔地回应。【片段二:】“白杨,你确定帮我?”墨晓蝶拧着眉头,心中犹疑着该不该把他拖下水。“晓蝶,只要你需要,我义无反顾,你要的药我马上配给你!”白杨深邃的眸子痴痴望着眼前的人儿,俊脸扬起灿烂的笑容。“好,谢谢!”墨晓蝶垂下了目光,假装什么都没有看到,淡雅地道谢。【片段三】“为什么要救我?”墨晓蝶不解地瞅着初次见面的冰块美男子。“不为什么!”玄末按住流血不止的伤口,咬紧牙关,语气透着冰冷。“你叫什么名字?”“玄末!”
  • 一级安保

    一级安保

    有着亚洲之鹰美称的白然,因为神秘人构陷,化名李起前往中国听海市成为一名普通的保安寻找事情真相。缺少高科技武装,缺乏后勤,他还是亚洲之鹰吗?伴随中国的发展,国际大盗、暴力组织、杀手集团等等看见了中国潜在的商机。外强内虚的中国安保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书冲榜,收藏、推荐、点击一个都不能少。(七本VIP完本,虾之经典,不可错过。)PS:谁还诽谤简介和书名烂的,一律抓成小小龙套写死。
  • 红飘带狮王

    红飘带狮王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火武大帝

    火武大帝

    他以最极端的方式去残害身体,五脏六腑被整得极度扭曲,血液骨头被虐的承受力已突破临界点,吞火淬体!然而他所经历的这些将成为走上大帝光辉之路!保证完本,热血!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飞碟探索30年

    飞碟探索30年

    将《飞碟探索》自创刊起,30年来的所有有关飞碟的尘封的或最前沿的珍贵资料悉数整理披露,首次集结成书权威曝光!40万字精华、经典记录,近百位专家、发烧友目击、研究纪录,并配有数百幅珍贵飞碟秘照,向读者系统、全面、直观地解读中外飞碟探索之旅。维基解密、霍金理论、地下实验、争议目击、神秘劫持……起源!事件!风声!秘密!真相!国内第一飞碟杂志30年研究精华结晶!为您一一探秘飞碟及外星人的前世今生。这是一本足以让飞碟“发烧友”大呼过瘾的飞碟圣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