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00000028

第28章 耶鲁博士,变身偷渡清洁工(2)

为了掩盖自己,沈镇林立即拿出了自己的书稿。正为出版社缺乏计算机方面的稿件犯愁的秦女士,在看过沈镇林“从美国带回来的书稿”以后,像发现了千里马一样兴奋,立即拍板决定出版。当然,她再也没有顾得上追究沈镇林护照等身份证明的问题。

1999年8月,回国创业的“耶鲁大学博士生”沈镇林应聘到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时年29岁。

美国知名大学的名头给沈镇林添彩不少,他不但忽悠了秦女士,也把出版社的同事们唬住了。当他拼凑的书稿顺利出版之后,沈镇林发现仅仅靠自己“创作”不但赚不到更多的钱,也难以在出版社出人头地。于是,他开始煞有介事地频繁与“耶鲁大学的导师和师兄弟”联系,请他们惠赐大作,当然稿酬是非常优厚的。就这样,沈镇林在加盟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在出版社编辑出版图书98种,几乎创下了出版社之最,当然,这些图书也为出版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到出版社不久,沈镇林便出任社长助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被任命为主管组稿的副社长。

当然,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些图书的组稿内情。这些图书其实是沈镇林从网络上扒下来拼凑而成的,而且,沈镇林虚构了图书的作者从出版社开出了巨额的稿酬装进自己的腰包。但是,整整两年下来竟然没有人发觉。

在出版社工作期间,沈镇林表现出非常强的组稿和编辑能力,很得秦女士等领导的赏识。由于秦女士对这匹“千里马”的一再推崇,沈镇林在出版社一度颇有影响力。尤其是沈镇林担任社长助理之后,尽管助理这个职务的权力可大可小,小的时候只负责上传下达,大的时候也可以代行领导责任,但沈镇林却把助理当出了社长的味道来。

2001年3月,到出版社工作不到两年的沈镇林被任命为副社长,负责编程类和网络类的中英文选题的策划及出版,并负责出版社日常事务的处理等各项工作。

其实,沈镇林在出版社飞黄腾达意气风发的时候,出版社曾经有不少员工提醒过社长秦女士要注意沈镇林的身份,但此时的秦女士早已把沈镇林当做人才和心腹,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了,后来干脆力排众议任命沈镇林当上了副社长。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中的三项开发任务:计算机知识普及系列、全国计算机考级教材系列和计算机动画教室系列。在沈镇林的策划下,由美国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网络专家和我国的网络专家“合著”了很多网络书籍,由于有外国名牌大学作招牌,这些图书在市场上成为畅销的品牌。

秦女士哪曾想到,沈镇林进了出版社后就没闲着,他在一年半时间,通过网上四处下载拼凑出版了98种计算机图书,并称这些书稿都是他委托耶鲁大学的导师和师兄弟等人撰写的。出版社按照沈镇林虚构的图书作者开出了54万元稿费,沈镇林全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因为沈镇林所采用的稿件均未取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或认可,出版社还曾收到美国某公司指责其侵犯版权的律师函。但是,这依然没有引起秦女士等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

不断升迁的沈镇林如果能够收敛自己,把自己隐藏得更深一些,也许他还能在出版社继续混下去。但是,沈镇林一方面剽窃他人的作品赚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另一方面在当上副社长之后,到处吹嘘自己的“美籍华人”身份。这位身份越来越悬的“耶鲁博士”逐渐引起出版社其他员工的怀疑。沈镇林的同事中开始有人尝试着在网络上查找耶鲁大学毕业生的名单,但是没有发现他的名字,有的同事还开玩笑地惊叹过“不会是假的吧”。不知是不是对沈镇林的身份存疑,虽然任命沈镇林为副社长的文件已经下达,但是上级单位对这个任命一直没有批复。

沈镇林的身份越来越受到同事们的怀疑,2002年5月,出版社内部人员向司法机关投递了揭发沈镇林虚假身份的举报信。

经过司法机关的调查,沈镇林的真实身份被披露。在侦查人员面前,沈镇林供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真相大白后,沈镇林意识到自己不能在出版社继续待下去了,2002年6月,他悄然地离开了出版社。

沈镇林虚假身份一事引起了出版社上级主管单位的高度重视,他们迅速组成了审计组,对沈镇林工作期间出版社的一切财务账目进行了审计。

随着审计的深入,沈镇林的问题也渐渐出现。侦查机关介入后吃惊地发现,原来沈镇林先后编辑出版的98种图书都是从互联网上侵权下载的学术著作。沈镇林贪污的手段,一是签订虚假组稿合同,然后以向组稿人支付组稿费为由,从出版社支领转账支票后兑换成现金并据为己有,二是将他在世都百货商场消费而开具的购物发票拿回出版社全额报销,三是将虚假的汽车维修服务费发票拿回出版社全额报销,并将报销所得据为己有。此外,沈镇林还涉嫌多次将个人消费的发票拿回出版社报销。这些项目总计下来,沈镇林利用职务便利,共侵占本单位公款共计人民币593430元。

虚假身份由此变成了刑事案件,立即引起各方面重视。因为在任用沈镇林的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及工作的严重失职,秦女士被上级单位免去了职务。为了尽快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出版社迅速向公安机关报了案。2004年3月,公安机关决定对沈镇林涉嫌职务侵占一案立案侦查。

2006年1月的一天,当沈镇林刚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走下飞机时,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公安人员擒获,该案随即被移交给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继续侦查。

出生在江南的沈镇林,不但拥有各种欲望,而且他把自己的欲望化为强大的诈骗动力,并且毫不遮掩地攫取着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他不但忽悠了赏识他的秦女士,也最终把自己忽悠进了监狱。这也许是沈镇林没有想到的悲剧。

沈镇林让我们想到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塑造的人物方鸿渐。方鸿渐回国求职经历坎坷,最初靠“岳父”帮忙在银行做职员,之后去大学混了个副教授也被解聘。尽管方鸿渐可悲,但并不可恨,他毕竟没有四处行骗,买来个假博士也尚有羞耻之心。但是,沈镇林不但懒得去买个假文凭,还把自己在浙江乡下种地的父亲吹嘘成拥有豪华游艇的“美国富豪”,他从互联网上剽窃了别人的文章拼凑出书,不但骗来副社长的职务,还骗了59万元。沈镇林这种赤裸裸的骗子嘴脸,估计会让钱钟书先生大跌眼镜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钱老先生估计也想不出能有这么能忽悠的人来。

短短两年之内,从一名清洁工成为一个出版社的副社长,可惜的是,这只是一个充满荒唐的骗局。骗子沈镇林的故事很简单,甚至有些老套。无奈之余,我们只好发问:骗子为何得逞?

公诉机关指控,2001年至2002年间,沈镇林采用与出版社签订虚假组稿合同的手段,以向组稿人支付版税为由,将54万余元稿费和5万元公款私吞。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外表文质彬彬的沈镇林当被法官问及学历时,沈镇林特意强调自己“在国内是高中”。对于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沈镇林将所有罪责推到当年引荐他的出版社社长秦女士身上,他多次辩解说“钱都是秦老师给我的,我只听秦老师安排。”甚至购买私人用品到单位报销,沈镇林都说是“秦老师允许的”。沈镇林的这些话,让秦女士不禁心寒,也终于让秦女士看到了沈镇林这个骗子的“不仁义”。在庭审过程中,秦女士出具证言否认自己知道沈镇林的这些行为。

经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两次审理,法院认为,沈镇林身为国有企业中负有经营、管理职责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本单位公款,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依法应予惩处。2006年11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终审判处沈镇林有期徒刑13年。同时,判令在案扣押人民币36万余元发还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责令被告人沈镇林退赔人民币22万余元,发还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同类推荐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热门推荐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本书是一部永恒的励志经典书,也是一部成就梦想的成功秘笈。书中用通俗质朴的语言为读者揭秘成功者需具备的几种特质,其中包括:不放弃、靠自己、有坚定的信念、拥有积极的心态、使用正确的语言、相信直觉和奇迹、淡然处世、为致富做准备……只要有了上述积极心态和信念,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您招手!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妃不如妾

    妃不如妾

    成亲两年,他就要纳王侧妃。而与以往纳妾不同的是,这次他是真的上心了。她不知道这一生还要看着他纳多少侧室进门…她不想像娘亲一样,拥有的只有王妃这个头衔。可是她却无力阻止。侧王妃一进门,王府从此平生波澜。面对他一次次的责难,她默默忍受下来。最后,王妃的头衔终于从她身上卸去。而她没想到,今生她真的能离开王府,离开他。这次,她要活出全新的自己。当他提出要她回去时。她只想告诉他:“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大婚当日,他当着众宾客的面,深情款款的对着她叫着别的女人名字说:“宝儿,我真想化作你无名指上这颗戒指,这样我就能套住你的心一辈子。”这厮人前明明还在走温柔深情硬汉风,谁知道人后邪恶本质被揭露。“不准再去做那种不着调的工作。”“boss大人,你这分明就是职业歧视。我无非动动嘴皮子,而你……”“呵……钱多多,真有你的,你还真是演戏的行家……”话未说完,某人神色诡异的向她逼进……
  • 不为帝王姬:君心我独宠

    不为帝王姬:君心我独宠

    她原本是北国高高在上的篱姬公主,原是北国第一美人,却被那个冷酷的男人毁掉了家园;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而却成了他肆意欺负的工具,是他毁了她的一切,她要复仇,为了所有的亲人和惨死在南风手中的子民,柔弱的篱姬为了复仇成为了南风身边的女人。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