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00000017

第17章 骗保奇案,假律师雇凶杀妻(2)

陈建才和金小姐告别后,首先来到了一家花店,费了不少银子买了一束珍贵的黑玫瑰,然后直奔王玉兰家。王玉兰看见陈建才送来这么美丽的黑玫瑰,高兴得狠狠地亲了他几口。陈建才不禁露出莫测的笑容,而王玉兰只顾欣赏着花儿,根本没有注意到陈建才的神色。当时间到晚上6点半时,陈建才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微型收录机,打开并调到了音乐台,优美的旋律顿时回响在小屋。正在做饭的王玉兰从厨房探出头来,嗔怪道:“建才,干嘛呢?”陈建才将收录机的音量调到最大,然后走到王玉兰的身后,轻轻地揽住她的腰,垂下头来温柔地吻着她。这时,只听见收录机里,一个悦耳的女声深情的播报:“今天虽然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我想对王玉兰女士来说,却是意义非常的。陈建才先生今天特意为你点播了你最喜欢的《最浪漫的事》。在歌声中,陈建才先生想对王玉兰女士说:是上天安排了你我的相识和相知,当我第一次遇到你时,我就知道你将是我今生唯一的爱。兰,我只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给我这个机会,嫁给我,好吗?”

王玉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没有想到陈建才居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她求婚,又惊又喜。陈建才不禁紧紧的搂住王玉兰,呢喃道:“兰,嫁给我吧。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王玉兰早已经融化了,她只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我愿意,我当然愿意嫁给你!”王玉兰高兴得泣不成声。

晚饭后,陈建才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对王玉兰说:“兰,我已经想好了,我要给你买一份保险作为我给你的结婚礼物。怎么样,喜欢吗?”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中的王玉兰还没有回过神来,听说又有礼物,高兴得一个劲点头说好。王玉兰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成为自己未婚夫的猎物了,而她离死神也越来越近了。

2003年7月15日,陈建才带着王玉兰来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而当年陈建才和他的前妻也正是在这个街道办事处离的婚。当天下午,陈建才就迫不及待的领着王玉兰约见了保险业务员金小姐,上了意外伤害、大病、普通等多类型多项目的保险,保额共计150余万元,在受益人一栏,王玉兰毫不犹豫地填上了陈建才的名字,陈建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上这么大的保险数额,保险公司方面也不敢怠慢,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对王玉兰进行了体检。2003年8月初,王玉兰的体检结果出来了,证明她现在非常健康,一旦日后她出现了任何保险上所保项目的意外伤害或者疾病都能得到相当的保额补偿。当然,如果王玉兰意外死亡,150余万的保额将全部落入丈夫陈建才的口袋里。

这期间,虽然王玉兰也怀疑过陈建才给自己买保险的动机,但当她了解到丈夫为她花了6000多元的保费时,她便深信这是丈夫对自己爱的表现。恋爱中的女人都是那么神经质和弱智,这话用在已经有过婚姻经验的王玉兰身上依然很确切。陈建才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

陈建才开始四处寻觅杀手。8月29日,陈建才在街上闲逛,眼睛却不停歇地四处打量着,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这时,他注意到街头有一个年轻的男子在路边的长椅上打瞌睡,只见这个男子身材魁梧,四肢粗壮。陈建才暗自认为这个人选不错,于是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男子睡得正香,猛然被人搅了好梦,不禁满脸怒色,一把将陈建才推了个踉跄。陈建才一看,心想:“成,这小子力气不小啊。”

陈建才站稳后,给这男子敬了根烟,还陪着不是。陈建才看他脸色缓和了不少,便开始闲聊。聊着聊着,陈建才突然问:“兄弟,你胆子大吗?”

那个年轻男子嘴里叼着烟,斜眼瞅着陈建才,挤出几个字来:“大哥,什么意思啊?我这胆子,哼!顶多不就是杀人放火嘛!”陈建才一见他如此表现,越发觉得自己找对了人。陈建才瞅了瞅四周,压着嗓子说:“好,我没看错人。兄弟,帮大哥办件事,我朋友想办个人,为了争夺共同财产。事成之后,给你三四万块钱,干不干你考虑考虑。”

这名看起来20刚出头的男子原是外地来京的一个水果商贩,名叫王海涛。王海涛本来打算到北京做水果生意,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在北京这样的花花世界,王海涛带来的1万块钱,很快就挥霍得身无分文了,只好露宿街头,他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吃上一顿饱饭了。王海涛想回老家去,也没有路费,他又不好意思去讨饭当叫化子,只好晚上到垃圾箱里捡点东西裹腹,白天就躺在路边的椅子上养神。现在有送上门的生意做,王海涛不禁心动了,但他又有点害怕,这事情要是暴露了,自己肯定得蹲大狱去。干还是不干呢,王海涛犹豫不决。陈建才见状便与他约好,让他好好想想,想好了,明天晚上还在这个地方见面。说完,给王海涛留下了2块钱让他先买点饭填饱肚子。

第二天晚上,陈建才在老地方找到了王海涛。一见面,王海涛立即表示自己已经想好了,没有问题。于是陈建才就领着他来到了一间小平房,打开门,告诉他:“这个女的一般是晚上十一点左右回来,到时候你必须事先进入这个房子,躲到床底下别动,一直等到夜里三四点钟的时候你再出来,不管她在床上是什么姿势,你必须一刀扎中她的脖子,不能让她出声,然后再沿着伤口来回划几下,把屋门锁上出来,到屋外我就把钱给你。”陈建才还明确的告诉王海涛,无论如何,一定不能留活口,那个女的必须死。交代好所有陈建才预想的杀人情节后,陈建才告诉王海涛,三天之后,就在这个平房见面。

9月2日,多疑的陈建才又犯起了嘀咕,说他去过那间平房,发现屋里一面墙上的窗子和隔壁屋是相通的,而窗户现在是用报纸糊的,只要有一点声音,隔壁就能听见,所以不能在小屋动手。陈建才告诉王海涛明天早上在一个公共汽车站等他,他们一起到那个人家里去下手。陈建才让王海涛一定要事先准备一根一米长左右的绳子,到时候紧紧地勒住她的脖子,只要坚持两分钟就行,而用什么刀他会给王海涛准备。

9月3日上午9点半,陈建才和王海涛在崇文区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碰头,然后一起坐公共汽车到了亚运村一带。1个小时后,陈建才带着王海涛下了车,走了大约二三十米,来到一幢六层的灰楼下。在一楼,陈建才将一把尖刀递给了王海涛,接着两人走上二楼,陈建才四处窥探,看二楼有没有人。然后他们又转身下楼,陈建才敲了一楼一户的房门。一位女士应声出来开门,这位女士自然就是王玉兰。此时的王玉兰对即将到来的杀身之祸浑然不知,依然用充满爱意的目光迎接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毫无戒心的王玉兰把王海涛当成是陈建才的好友,热情地将两人一同迎进屋里。王海涛趁机仔细的观察这房子的构造,一间客厅,一间卧室。王海涛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陈建才向王玉兰介绍,说王海涛是他的朋友,今儿想到车市去买车,顺便来咱家坐坐。三人闲聊了一会儿,陈建才找了个借口将王玉兰支了出去,命令王海涛:“待会儿你掏出绳子来勒住她脖子,不能让她出声,等她没气了再补两刀。”

过一会儿,王玉兰回来了,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坐在卧室里的陈建才向客厅里的王海涛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动手。王海涛一个箭步窜了过去,趁王玉兰不备,从她身后猛地用绳子套住她的头,刚套了一半,王玉兰就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出于求生的本能,她用双手拼命抓住绳子,大声叫喊起来,并把头从绳子里退了出来。王海涛赶紧把王玉兰的嘴死死捂住,不让她出声。王玉兰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陈建才听到王海涛已动手,就从卧室飞奔过来协助王海涛,他使劲摁住王玉兰的双腿,冲王海涛低声吼道:“你这个笨蛋,怎么没套住?快拔刀!拔刀!”王海涛急忙把刀拔了出来,在王玉兰的腰部乱扎了十几刀,鲜血一下子喷射了出来。王玉兰的身体一阵痛苦的扭动抽搐,一会就没有了动静。

陈建才俯下身去试了试王玉兰的鼻息,确定她已经断气了。陈建才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催促王海涛赶紧走。王海涛洗了一下手,走出王玉兰的家门,陈建才紧随其后,他将装钱的塑料袋递给王海涛,两人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分头离开了。

这一天,本来是王玉兰43岁的生日,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也成为了她的祭日。

王海涛拿着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长了这么大,虽说也干过一两件坏事,可杀人却是从来也没有干过的啊。今天居然杀了一个人,王海涛一想到那鲜血淋淋的场面,浑身就起鸡皮疙瘩,身体不住地发抖,止都止不住。自己杀人了,真是太可怕了。杀人可是要偿命的啊。王海涛越想越害怕,他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可是又能躲道哪里去呢。王海涛只觉得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他提着塑料袋看也没看,随便跳上了一辆不知开往何处的公共汽车。从此,王海涛开始了担惊受怕的逃亡生活。

9月6日晚,陈建才在街边“巧遇”到了保险公司业务员金小姐。陈建才看起来精神不好,委靡不振,金小姐便关心地问道:“咦!这不是陈先生吗?您这是怎么了?”

“我们家出事了。”陈建才如丧考妣。

“出什么事?”金小姐着急地问。

“我爱人王玉兰让人给害了。”陈建才仿佛要哭出来。

金小姐大吃一惊,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前两天不还好好的嘛。”

“唉,我也不知道。”陈建才皱着眉头,看起来十分痛苦。

“你爱人出事的时候你不在场呀?”金小姐着急地问道。

“都是我不好,如果我在的话,她也不会出事了。”

“她现在怎么样了?在哪个医院?你怎么不到保险公司报案啊?”金小姐担心的是保险的事情。

“人没了,我哪里顾得上啊。”陈建才的眼泪仿佛要流出来。

“警察找过你了吗?你到公安局报案了吗?”金小姐问。

“当然找了,问我情况。”陈建才说。

金小姐告诉他:“陈先生,你别着急,按照常规,这事首先就要查你,我们公司也要查,因为你是唯一的受益人。”

“是啊?怎么查都不怕,反正我不会亲手杀害自己的爱人啊!”陈建才一副漠然的样子,似乎仍然沉浸在丧妻之痛中。他呆呆的望着金小姐,金小姐心也软了,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陈先生,只要不是你杀的,保险公司肯定给赔。”

“那理赔需要什么材料?”陈建才装作毫不在意地问道。金小姐告诉他:“这需要公安局的证明材料,保险公司也要查,不会很快。我给你在保险公司报案,你就等通知吧!”

陈建才回到家中后,一想到马上就有150万元的巨款将从天而降时,真是高兴得无法形容。他关上了房门,一把扑到了床上,手舞足蹈,开始做他的春秋大梦了。而陈建才又怎么会想到梦很快就要醒了。

王玉兰在家中被杀害,警方确定是他杀。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的时候,保险公司也展开了调查。

而陈建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逃亡的王海涛被公共汽车带到了河北农村,他不敢出现在人多的地方,也不敢回老家,只好跑到偏僻的乡下,借宿在农家。王海涛努力想摆脱那可怕的一幕,可是无论如何,他都忘不了王玉兰临死前痛苦的挣扎。王玉兰那痛苦狰狞的面孔总在他的梦境里萦绕,无法抹去。恐惧和后悔的感觉将王海涛紧紧包围,让他日日夜夜寝食不安。尤其是在电视中看到孙红雷在电视连续剧《征服》中扮演的黑社会头目刘华强最终被警方抓获的时候,联想到这个电视连续剧的原型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河北省,王海涛越来越害怕,他深知自己最终将无法逃离法网,而自己的良心也会永远在地狱里受煎熬,投案自首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2003年9月13日,即案发后的第10天,憔悴不堪的王海涛终于来到朝阳公安分局自首。自首后,王海涛如实交代了他的犯罪过程。当日,陈建才立即被公安机关拘留。2003年10月17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杀人罪批准逮捕了陈建才。2004年2月19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对陈建才依法提起公诉。2004年3月3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离奇的杀妻骗保案件,等待陈建才和王海涛的将是法律无情的制裁。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建才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被告人王海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后,陈建才提起上诉。2004年11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了一审判决。

同类推荐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热门推荐
  •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是车辐先生九十岁高龄时推出的美食著作。书中自称为“好吃嘴”的车老,不仅把他多年来总结下来的川菜绝活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们,而且还收录了不少车老写的名人谈川菜的文章。书中将车老早年发表过和未曾发表的关于川菜的文章收入其中,用川菜表现老成都的文化。既有川菜的具体做法,也有川菜的故实旧闻,既有名流交往中的美酒佳肴,也有蕴藏在饮食中的文人雅识与情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妾身惶恐

    妾身惶恐

    男主是猫,女主是鼠,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谢樱樱像是一只双目赤红的兽,不看前方满路荆棘,不看左右风景如画,更不回头看走过的泥泞,她只是不停地往前走,被打着往前走,被逼着往前走,最后终于自己站起来往前走。
  •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

    什么!感冒了吃个药,睡一觉就直接睡到了古代,好吧我只有接受。什么!弄了半天还是个架空的,就这样吧反正穿也穿了。家里孩子多也就算了,好歹有个做师爷的爹不是吗?什么!家里的状况可不太好,还好这家里的爹娘民主,家里人手还算多,不是吗?我们来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了。************************************************* 另已开挖新坑一个,<诸玉在傍>欢迎大家踊跃跳入!!!o(n_n)o ************************************************* 基本在每天20:00~21:00更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穿越时空:逃妻你别跑

    她,一个21世纪的大一学生,因前世救了一只狐狸,而被穿越到了明朝,更阴差阳错的成了别人的替身新娘,身处迷惘的她,一心只想回到现代,在新婚之夜的晚上,她挟巨款逃跑了。处于朝纲不正,奸臣当道的年代,让原本的天真烂漫被抹杀,所幸,她的身边还有他的爱。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