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200000030

第30章 《鲁班的子孙》的沉思(1)

王润滋的中篇小说《鲁班的子孙》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读者的注意。面对八十年代中国农村一场“父与子”的纠葛纷争,人们热烈地议论着,在这鲁班的忠实后裔与鲁班的不肖子孙之间,究竟谁更值得肯定?作品诱发人们思考的问题,说明了我们的文学在反映急速变革中的农村生活方面,正在走向深化。

作品和近几年流行的某些表现农村新气象的作品是有所不同的。它也写新气象,但它力图在掌握生活的复杂原貌的基础上去写新气象;它也注重揭示生活中的矛盾,但它并不把复杂矛盾仅仅提炼为由穷到富,由受压抑到挺起胸,由买卖婚姻到自由选择配偶,由对政策的疑虑重重到确信不疑……这样一些单线条的、纵向的对比式矛盾,而是在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的矛盾中去把握现实;它也写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但它并不廉价地无条件地全面肯定,而是写出新的经营方式中仍然包含着新与旧的纽结;它也在高声赞颂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但它同时写出了传统美德和传统的处世准则与发展中的现实关系的巨大冲突。对于这样的作品的评价,从概念出发的简单化的分析便显得不够用了。它不是单纯的颂歌,也不是无可奈何的挽歌,它是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中的一首交响曲。它有深刻的力量,也有严重的偏颇。它给我们的不仅是鼓舞,还有沉思。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期然地想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的一句著名的话:“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已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53-254页)当然,这段话与我们谈论的这部小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是需要郑重说明的。但是,从这段话所体现出来的伟大导师观察社会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他们解剖社会时站在时代思想的高峰,着重于从经济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深度及其相互联系来看问题的方法,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我们的农村也正处在经济变革之中,如果我们把眼光仅仅囿于经济和政策的范围,看不到经济变革对人与人关系的影响,看不到经济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冲击,看不到货币对感情的溶解,就不能认为是深刻的。应该承认,《鲁班的子孙》的作者的确没有仅仅把眼光集中在政策的优越和是否会“变”上,他至少是观察到了农村的经济变革对农村生活--物质的和精神的--是一场多么深刻广泛的历史性变动!其幅度之广,渗透力之深,决不是“由穷变富”这个外在现象可以全部说明的。黄家沟一村的“人望”所钟,具有温厚的“良心”和高超的“手艺”的老木匠黄志亮在沉思儿子秀川的变化时说:“儿子变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捏得走了样儿,这只手,多么大多么有力量的手。他自知扳不过这只手。谁也扳不过这只手。天上刮风,地上树动,儿子不过是片嫩树叶手,能不摇?能不动?随了儿子吧,顺了世道吧!”这只“手”是什么?就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这里确实如有的同志指出的,表现出老亮的某种“困惑”之感。但透过这种对他来说必不可免的“困惑”不正映现出了那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强大无比的历史前进的巨力吗?这个具体人物产生“困惑”一点也不奇怪,并不存在整个作品“在政治上”正确不正确的问题,黄志亮暂时也不可能“正确”,但他的“不正确”却非常艺术地。也是“正确地”表现了我们农村现实变革的历史必然性。

我觉得,《鲁班的子孙》的思想内容还是较为丰厚的。诚然,它着重描写了父亲黄志亮和儿子黄秀川在道德、良心、处世、为人上的激烈冲突,但是作者并没有抽象地描写道德;道德的冲突是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木匠铺的兴衰、政治的气候、城市里的某些不正之风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密切而不可分割。并不如有的同志批评的,是“失去了历史感”、“牺牲了社会冲突孕含着的历史内容”。我们只要稍稍注意到,黄志亮的这个“哥疼妹妹,妹疼哥,哥妹都孝顺爹”的靠传统美德维系着的融融乐乐的理想的农民家庭在经济变革中,由于“父与子”的巨大分歧(主要是对个体木匠铺的不同态度)濒于瓦解和解体的怵目惊心的现象,就不能不看到这个家庭的分化包含的耐人咀嚼的“历史内容”了,文学作品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采取解剖一个家庭从而起到解剖社会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艺术概括途径。问题在于怎样解剖?

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的艺术形象出发吧。

在作品里,黄志亮怀抱的传统的美德与变革中的现实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他的道德观是什么呢?他认为一个木匠,必须具备两条:一条是良心,一条是手艺,缺一不可。他的“良心”又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乡亲父老之间的情义高于一切,“记着,天底下最金贵的不是钱,是良心!”他一生都恪守着这种做人的信条,赢得了黄家沟乡亲的敬重。恕我直言,他的人生哲学的核心还是一个“义”字,是从自古以来的农民英雄豪杰的“义”继承过来的东西。然而,随着作品情节的发展,特别是当年挨了批判一怒之下出走的秀川回来之后,黄志亮一生恪守不移的道德良心就以“父与子”的矛盾的形式,与现实尖锐地发生了抵牾。尽管他和他的几个徒弟情同骨肉,但他们朝夕相守的大队木匠铺还是随着“大锅饭”的结束而倒闭了;他的“良心”挽救不了几位徒弟各奔东西谋求生路的局面;尽管他给心爱的义子秀川从小就灌输了做人的信条,尽管儿子至今也对他十二分的孝敬,可是秀川已经心猿意马了,“良心”比不上金钱的诱惑,爱情也感化不了儿子“冷酷”的心了;尽管儿子刚进家门的夜晚,不乏天伦之乐,但是旧的家庭秩序已经结束,新的不和谐的秩序开始了;尽管他还死死地抱住鲁班的古训不放,但这古训在经济变革中已经再也没有昔日的感召力量了。在忍无可忍的情势下,他在暴怒中扭下了儿子的木匠铺的“价目牌”,表现了一个鲁班的忠实子孙的巨大义愤和凛然正气,乡亲们也为之衷心感动。但是,他可以摔掉“价目牌”,却摔不掉“价值规律”,挡不住经济变革的历史要求。多么悲壮!多么可怜!多么虔诚!多么可笑!我觉得,在这些具体的描绘中,在哪怕是从侧面表现的我们农村生活中新的经济因素,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心理状态中,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色。作者虽然是不无怅惘地,却又是不得不正视并写出这种新的现实。作者虽然对良心、道义、义愤掩饰不住地肃然起敬,但他没有回避和否认,在现实的经济规律面前,这些传统的高尚的激情又是多么的脆弱!后来,我们看到,作者不得不承认,德高望重的木匠班头老亮,丢掉了“主事人”的实际地位,“让位”给精明强干的儿子秀川了。这个“位”自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政治上的“位子”。但这个小木匠铺里的人事沧桑,“主事人”位置的移易,难道不是一件中国农村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事变”吗?

我认为,作者的现实主义的清醒和某种深刻性,还表现在对黄志亮精神上由自信、优越而一步步坠入惶惑、衰弱的过程的揭示上。不能说黄志亮所怀抱的良心道义不宝贵,不高尚。事实上,黄志亮身上体现的道德观念,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道德的凝结、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道德美是不会消失,不会摇碎,更不会泯灭的。但是,道德观念象一切意识形态一样,必然随现实的发展而丰富发展。黄志亮的“良心”固然可贵,假如这“良心”是与“大锅饭”,“穷过渡”之类连在一起的时候,那就“良心”越发扬,就越与今天的现实抵触。黄志亮爱乡亲父老,爱他的不管是笨拙的还是聪明的徒弟;可他固执地认为,只有恢复大队的木匠铺,把富宽,德忠等人重新拉回来一起吃“大锅饭”,才叫做有“良心”,这就不能不使“良心”和义举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对立面。当然,要让老亮放弃三十年形成的“良心”,等于抽掉了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极为困难。可是,现实决不因为他的“良心”而改变自己的轨道,现实毕竟比他的“良心”更有实力。他扭下了“价目牌”,除了撵走了儿子之外,又撼动了现实包括儿子的思想的什么呢?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神圣的道德激发并没有得到现实的理睬。这个人物的心灵历程和精神活动的过程,是包含着比较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

有一个问题也许是每个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的:在新的经济政策面前,广大农民无不为获得了自主权而欢天喜地,为什么唯独这位老亮师傅郁郁寡欢,愤愤不平呢?这合乎逻辑吗?他又不是“大锅饭”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又不是大跃进、割尾巴风潮中的带头人,而是无辜地受过不少批判,可他的思想“弯子”怎么就那么难以扭转过来?按说,责任制和允许个体开业的政策,是他的盛大节日到了,他怎么反倒惶惶不可终日?这合乎情理吗?诚然,他那名闻遐迩的手艺和名望,再加上儿子秀川的虎虎生气,再添上女儿秀枝的整饬家务,他的日子还不是烈火烹油般红火?他放着大福不享,到底闹的是哪门子别扭?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释,这部小说能否成立也就成为问题了。

同类推荐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骗局

    骗局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有一个词叫“机会”。他的青睐,有一个词叫“缘份”,他才是偶像,很自圆地说。前一个词很中国,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明星明星,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缘分。任何事情,成了叫发,是大众情人。而机会,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
热门推荐
  • 黑白

    黑白

    故事围绕着陶羊子与围棋息息相关的生活展开,通过围棋写人生,通过个人写历史,题材独特。深深发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这部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描写了棋手陶羊子跌宕的一生。本书讲述江南多雨的小镇,是陶羊子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蒙养成了他童年孤独、敏感的性格,也形成了他水般柔弱、水般坚韧的棋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水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霸元决

    霸元决

    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杀与被杀是永恒不变的法则。一部残缺的武学功法,一个被认为是“废物”少年。看他如何闯荡世界,突破桎梏,掌控苍穹!
  • 我的老公是阎王

    我的老公是阎王

    冥傲天,地府伟岸的冥王,阴冷无情,嬉闹无偿。听闻他千年前极其宠爱她他的王后,千年后一场浩劫,地狱之花曼珠沙华一夜之间全部凋谢,心爱的王后消失,冥王从此沉睡,醒来之后忘却所有。【宠溺篇】“冥王,王后娘娘跟几个小鬼打架,打输了,正......趴在地上哭呢。”某侍卫向正在画美人的某阎王禀报道。某王眉宇一挑,“传令下去,谁敢赢王后娘娘,统统送去十八层地狱。”画面上呈现出某女趴在地上,双手捶地的痛苦样。*花芊儿,现代都市女郎,圣母般纯洁地怀孕了却不知其爸爸是谁?被迫与相爱的男友闻人阎分手,十月怀胎生下男婴,一夜之间竟变成一个五岁的男孩----冥焰。冥焰殿下来到现世,随着冥焰的出生,圣灵引诱冥王的灵魂附身于车祸昏迷的闻人阎身上,从此闻人阎即是冥王。【冥焰篇】“判官,抱抱。”冥焰忽然张开手臂,朝着他可爱的笑笑。胖嘟嘟的脸庞鼓起,看着实在是想让人咬一口。一双大眼像月牙儿弯弯,额头上的若隐若现一朵艳红的花冥焰扭着胖胖的身子,开始撒娇,手里还是不肯放开判官的胡须,“焰焰的娘亲在凡间,焰焰要去找娘亲。”(一对一,有宠有甜有搞笑有小虐,带点玄幻色彩,但生活在都市时与一般都市文无异,前半部分发生在现代都市,后半部分转移到地府地宫。)---推荐禾子完结旧文《闪婚老公亲一个》---完结文《冷少,夫人来袭》
  • 与神婚:狂恋三千年

    与神婚:狂恋三千年

    他是高高在上的十二祖巫,生性凉薄,为人厉狠,那放诞不羁的外表下,只愿为一名女子痴守他本是下界一名小小地仙,温润暖心,医术超群,在下界三千年,只为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她原本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偷,一次任务失败,糟小人暗算后,流落到了异世。成为了凡界大国的“九公主”,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边的两人,却因为她顶着一张与那女子极为相似的脸而钩在一起……
  • 贤妻造反

    贤妻造反

    前世为贤妻,却遇中山狼。 杜霜醉善良一世,却不得善终,醒来后她自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手刃天下如涅槃:王妃绝色临九天

    手刃天下如涅槃:王妃绝色临九天

    【已完结!】她,本该带着秘密死在现代,却意外穿越。一身杀手功夫,足睥睨天下。他,本该一世清欢无忧和乐,却未离命运。背负一身谜团,信手负天下。他,绝色天下,冷酷之下,却是对她的无限柔情,前尘许他又负他。她和他聪明无双,他和她共许江山,看霸道王妃,绝色皇帝,天真名士,谁得天下,谁许真心。
  • 考场

    考场

    以一对情人关系为切入,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爱情”阴谋的浪漫面纱。刘汉民与张群看似“情”不可遏,却又被貌似清纯不俗的“情”所绑架,踏入人生的另一考场。张群要刘汉民的儿子为自己女儿高考,自此条件一出,围绕这一额外的情债,身心备受折磨。最终的情人关系也演变成一本情侣间患得患失记忆的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