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200000025

第25章 《绿化树》主题随想曲(1)

一部必然引起争议的作品

从西北高原一个荒寂的几乎被人遗忘的村落里,突然射出了一道强烈的、巨大的、照人肺腑的艺术之光。它受孕于六十年代初期的饥荒岁月,却辉映于八十年代初期的蔚蓝天幕。虽然横亘着二十余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由于它揭示了具有哲理色彩的重大的人生主题,它的艺术力量依然象电流一样,迅速地通向了今天每个富于良知的心灵。但是,也由于它触及了至今仍然极其敏感的知识分子问题,也就造成了人们感受的空前复杂和认识的多种歧异。这就是张贤亮的系列中篇之一《绿化树》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反响。

它是拥有如此奇异的艺术魅力:它充满着荒原气息和犷悍之美,它绝妙地描绘了难以忍受的饥饿感,也出色地描绘了如火烈烈的感情;它以准确的瞬间感觉涂绘出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时代低气压,也以雄浑恣肆的笔墨传递出野性的灵魂的呐喊;它描写了知识分子精神跋涉的艰辛和马列主义灵智的光芒,也描写了一位带着“罪犯”镣铐的青年诗人从踽踽独行到在人民中寻求“超越自己”的根基……总之,它以现实的心灵化和心灵的现实化,带领我们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识的形象世界里。这个二十多年前的“世界”是畸形的,偏僻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人们不难从中寻求副某些典型的东西和时代生活的来踪去迹,不难进入一种苦难而又高尚的精神境界。

难道不是吗?主人公章永磷假如不是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右派”,他也就不会比别人更深刻地感到自己在当时存在的艰难;假如没有非人的待遇和可怕的饥饿,他也就不会一度意识到生存的虚茫和“悬空”;假如他不是被抛弃在严酷惨厉的境遇,也就不足以充分反映中国知识分子曾经遭受的不幸的巨大和特定时期生活悖谬的程度何等惊人了……

然而,今天的读者仍然有各种理由对这部小说提出分歧的看法。这种种看法无疑只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有人为之赞叹、倾倒;有人对之反感、嫌弃:感情脆弱的读者,陪着男女主人公一起流泪;冷静而克制的读者,则长于理性判断,指出漏洞;有人认为章永磷的“改造”是真实的、典型的;有人则认为章永磷的“改造”是人为的,是已被实践证明行不通的,不足为训;有人认为章永磷的苦难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有人则认为作者表现了对苦难的病态崇拜;有人认为作者概括了一类知识分子的追求;有人则认为作者贬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人认为是劳动人民拯救了章永磷;有人则认为作者盲目赞扬了体力劳动者的蒙昧;有人认为作者对极左路线极尽批判;有人则认为作者至今站在左的立足点上……如此分歧的看法,只能证明:《绿化树》是一部内容较为复杂的作品,它的主题具有相当的广阔性、多义性和丰厚性,同时证明,它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探索它的底蕴的感情的作品。仅此一点,也足可使它的作者感到欣慰了。

问题在于,张贤亮不是社会学家,而是诗人(广义的)。《绿化树》并不是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六十年代初期的社会生活特征,而只是以诗的方式再现了那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物的生存和抉择,命运和情感。何必要苛求一个小说家没有以全面的严谨的逻辑方式总结那个时期的生活,分析那个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部根源呢?这样的要求,事实上已经超出了文学批评的范畴。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把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把政策和思想的一般原则,当戚了文学批评的最重要的标尺。

我想,还是让我们尽可能地少纠结在诸如“思想改造”(指曾经流行的专用名词)、“知识分子是否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部分”、“与工农兵相结合”、“商品流通”之类的政治、经济术语上;不要从定义,而是从张贤亮所创造的形象世界里,去领受他究竟通过艺术形象要感染我们一些什么,也尽量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角度,看一看他的成功和失误吧!

悲怆而深沉的艺术批判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章永磷,现在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小说就从这里掀开了它的序幕。然而,劳动释放后的“右派”章永磷,真的自由了吗?是的,他现在可以在荒原上自由地跑来跑去,他可以为怀揣两个稗子面馍馍沾沾自喜,他还偶然地被指定为“班长”,但是,饥饿和罪犯,物质和精神,象双重枷锁,仍然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自由”在这里显得多余,他只有选择墙根面壁的自由罢了。阶级斗争的喊声由于饥饿引起的虚脱,已经变得暗哑而微弱,而“一切为了活”的“狼孩”式的欲望却加倍强烈地在章永磷身上突现出来。他曾是一位青年诗人,熟读古今诗篇,不乏幻想和联想的能力,可惜,在严酷饥饿和“右派”身分面前,这一切全化成了精神的碎片。一种人生的空漠感,或者如他所说的“象是悬浮在四边没有着落的空中”的感觉,占据着他的头脑。“万物之灵”的人,一时降到了禽兽的水平,哀呼着“祖宗有灵”,盼望着获得一小点充饥的食物。

这难道不是令人痛绝的现象吗?读者盛赞作者写饥饿感达到心理氛围的高度真实,使人恍如身历其境。可是,透过这种饥饿的描写,作者自有其深沉的寄托。人之区别于非人,就因为人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该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着的主体。可是,处在“改造”中的章永磷,这位“现实的个人”,早被剥夺了创造历史,改造环境,施展才能的权利;他的“改造”是赎“原罪”式的,他的劳动是无价值的。马克思曾这样说过:“吃、喝、性机能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它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问题的实质正在这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章永磷的单纯的求生欲望则使他与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人”暂时分道扬镳了。现在,他的可怜的知识和聪明,只能用来利用视觉误差多捞取100CC面糊,狡黠地用三斤土豆换五斤胡萝卜。他被抛出了正常的社会联系,丧失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的权利,他的灵魂怎能不严重扭曲、变形,带着精神奴役的创伤,向着自己的对立物靠拢呢?

令人费解的是,有人认为这样的描写是在贬低知识分子,是忘记了知识分子理应是工人阶级的成员。理由是,权衡知识分子阶级性质的标准应该是经济地位和为谁服务;既然章永磷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那他就应该“以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本身身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昂首挺胸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而小说中的章永磷却“安于忍受不公正的待遇和受压抑的困境”,这岂不是一种自我“贬低”吗?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超越历史条件的苛求。持这种意见的同志如果不是过分热衷于逻辑推理,也是对六十年代整个社会气氛、意识形态特征和价值定向缺乏感性的认识。并不是章永磷不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而是社会不让他“服务”,并不是张贤亮在贬低知识分子,而是那个时期的“左”倾政治在贬低知识分子。章永磷暂时只能在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所允许的情势下,在他的认识能力所能够达到的水准上,来认识他自己的境遇和地位。因为,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的,也就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认识自我。

当然,有的同志批评章永磷以过度卑贱、忍从和忏悔的心理认识自我,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细读小说将会发现,章永磷最初的思想里,缺乏明晰的通贯全局的主线,因而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文化以杂糅形态浮沉,--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造就的某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这种文化、心理影响不是用一个“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定性就可以消除净尽的。不管是谁,消化吸收全人类的智慧,都必须经历漫长的思想历程。而他耽于幻想,内心生活丰富多变,象飘忽的云,还没有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哲学观念。小说只是多次写到了他的怀疑和不满情绪,对“我何以落到这步田地”大惑不解,只能归之于家庭出身,对“批判”和“改造”消极地抵制而已。我以为这样的描写是比较切合“这一个”章永磷的心理真实的。否则,他就不成为章永磷了,而可能是某一个杰出人物--具有较为清醒的预见和超前的叛逆意识的“右派”也是有的。试想,如果作者离开章永磷的个性。他的骨子里的贵族意识残余和对不切实际的“自由”、“民主”的玄想,以及他的脆弱的神经和自私自卑心理,而在他的自我意识中不断掺入今天的认识和觉悟--对知识分子正确评价的抽象原则,那就不但违背了性格的真实,还可能因“拔高”人物而使人物变成某种思想的“号筒”。

是的,对一个社会主义作家来说,即使处理历史题材,也应该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高度上进行重新评价。但是,我们切忌拿今天的思想方式改铸昨天的人;我们又要切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章永磷啊,在你的心未被真理的光芒照亮之前,在你的躯壳未被旷野的风吹醒之前,你混沌,你迷惘,你不管熟读了多少诗篇,却不能理解自己和祖国的命运,你尽管有勇气偷糨糊吃,却没有足够的胆识发现生活的悖谬。历史还没有到让你真正发现自己的程度。可是,你的存在方式,你的扭曲的灵魂,你的年轻的却报国无门的心灵,还有你所在的荒村生产力的极端低下,这一切,难道不是对“左”倾错误最深刻、最痛切的艺术批判吗!

哲理化的严峻的人生主题

如果认为《绿化树》的题旨仅仅是对“左”倾错误的深刻的艺术批判,耶充其量只是接触了这部作品丰富的、有机的主题思想的一根重要支脉罢了。在我看来,《绿化树》的主题是由三条不可分割、筋肉相连的思想脉络构成的。这三条脉络是:对“左”倾错误的贯彻始终的批判锋芒;对“超越自己”的崇高人生境界的向往和求索;对蕴藏于劳动人民中的原始美和淳朴人性的热烈札赞。正是这三股思想的合流,交融渗透,相补相生,形成了《绿化树》强劲蓬勃的思想冲击力。

我不能同意说《绿化树》是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这一提法。“思想改造”这一专门术语,是经过长期“左”的思想的曲解后所遗留的产物,也是一个曾经伤害和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感情的用语。这个用语,有它特定的历史演变的涵义,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直到它今天的消亡的全过程中,它意味着唯血统、唯成分论,劳动惩罚、不信任,永无休止的检讨、没完没了的赎罪,甚至“文革”期间被打上了宗教式的苦行主义的印记。对于这种“思想改造”,从它的内容到形式,就应该象对待两个错误估计一样抛弃之,淘汰之。

可是,有的同志为什么总要把《绿化树》和这种所谓的“思想改造”联系在一起呢?从章永磷的客观处境来说,当时的政治生活所强迫他进行的,正是上述这种“思想改造”;而从张贤亮对章永磷的思想历程和心灵变化的具体描写来看,倒是恰恰否定了这种“改造”,而肯定了另一种真正的主观世界的净化和改造、人生境界的提高和人生信念的建立。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必须划清。倘若张贤亮还是依着多年的陈规老例,大写所谓“虚假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脱胎换骨”之类的呓语的话,那我也会同意某些同志的意见:《绿化树》在继续宣扬“左”倾思想,作者的双脚还深陷在极左路线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从小说的“题记”来看,作者要写的是一部总题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的系列中篇,而这部书的中心内容则是“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如果这也是一种改造过程的话,与上述所谓“思想改造”完全是两回事。我认为,在这些话里多少体现出作者的一种哲理追求。那就是,不论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还是任何一个处于具体社会联系中的个人来说,都面临着一种改造--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最终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者,则是真正超越自己,获得了成为全面表现自己本质的人的一种完美体现。这样的“改造”和升华,岂不是比那种长期流行的“思想改造”的观念的内涵高得多,也深刻得多吗?所谓主题的哲理化也就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普遍性和相对真理性。正因为章永磷的生活道路中包含着某种永恒价值,才使它能够激动今天千百万不同职业、不同经历而思索着“活着为了什么”的人们。

小说在写到章永磷借糊窗户打“糨子”做煎饼吃了之后,黑夜降临时,有这样一段“自我反省”……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我妒嫉,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但在黑夜,白天的种种卑贱和邪恶念头却使自己吃惊……看到了我灵魂被蒙上的灰尘……可怕的不是堕落,而是堕落的时候非常清醒……活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活?现在我是一切为了活……我这种家庭出身的人,一生的目的都在于改造自己,那等于说我不死便不能改造好……

类似这样内省式的潜意识活动,大量充塞在《绿化树》的篇章中。章永磷忽而忏悔,忽而自责,忽而怀疑,忽而清醒,他在自我意识的深海里浮沉,在灵魂的广场上激烈搏斗。这样的描写不但造成了特殊的心理氛围,而且剖示了当年二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巨大精神苦闷,这种自剖式的方法,就象筇竹寺的罗汉撕开了胸前的皮肉,让世人来看清他的心一样。鲁迅先生曾经称赞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说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真正的洁白来”。《绿化树》何尝没有这种严酷的“拷问”呢?

同类推荐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是谁撑一把油纸伞,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热门推荐
  • 舒云残风卷

    舒云残风卷

    她是青门门主,她是朝廷大员之女。她有三个跟随者,她还有一个不知是敌是友的情人。他是朝廷命官,他身系几股势力。当他做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问题。她为了他难以抉择。而他,终究要在爱与不爱,道义与礼法中选择。
  • 超级销售明星的成功秘诀大全集(超值金版)

    超级销售明星的成功秘诀大全集(超值金版)

    它不仅能教给你成为一名优秀推销员的全套本领。也会带给你诸多的人生启迪。,本书精选、荟萃了世界上各行各业超级销售明星们的经典销售传奇故事与成功秘诀。在此书中,你可以尽情领略销售明星们妙的语言、丰富的知识、灵敏的反应、精湛的技巧……《超级销售明星的成功秘诀大全集(超值金版)》借此阐述了成功销售的方法与诀窍,不仅有大师级人物的真实案例和经验感受,还有理论支撑,可谓既是一本实战指导书,又是一本入门必读书。同时,你既可以把它当作销售圣经来读。也可以将之作为人生指导书来读;可以把它奉为圭臬从中吸取养料,也可以从各位销售明星身上获得前进的动力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古医传人、慵懒腹黑的顶级特工,穿越成为丑陋痴傻的废柴少女。想!害!她?白夕云眯眯眼,看谁阴死谁。一路女扮男装,一面扮猪吃老虎。左手契约神兽坐骑,反手施医救个牛人。偶尔扫荡藏宝秘地,顺便坑坑天下英豪。素手风云,揽尽世间风华无限;轻狂浅笑,一袭红妆君临天下!——已完结小说《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 死亡三叹

    死亡三叹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造梦空间

    造梦空间

    天地经由六千八百年已来,由于狂风暴雨的忽的袭来,它造成了混沌空间未知世界的最终形成。未知世界,是不祥之物,无畏勇士和魔术师之外无人涉足,由于传说他们来到这里,不料此处为怪物繁晰之地,几经周折他们遇到了商队,那么在这茫茫的混沌世界又有多少离奇事在等着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华莱士最为著名的著作,它所揭示的财富原则,深深影响了包括拿破仑·希尔、斯蒂芬·柯维、罗伯特·清琦等励志作家在内的几代美国人,成为奠基性的世界财富名著。《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与《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并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财富著作。在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界,《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那本小绿书”(因其初版时为绿色封面),并已成为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的经典教材。至今,这些课程已经帮助全球的众多公司提高了数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这些课程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生代的百万富翁。
  • 腹黑爹哋假纯良

    腹黑爹哋假纯良

    她是暗组织里享负盛名的第一神偷,外号夜猫,一如猫一样慵懒贪睡任性。他是游戏人间风摩万千少女的长的帅气、又有出众的幽默感,最优秀的绅士。比虫子更让韩泰熙厌恶的是什么?就是和别人谈恋爱!打从娘胎起就是单身的韩泰熙自小就没仰望过男人,一心只想策马江湖,快意人生。却不曾料,遇上这孩子一样的男人后。。。比不和女人上床更让知名人士段三少恐惧的是什么?就是和女人结婚!自打见识两个发小结婚后的惨淡人生,他就更加发愤图强,誓将单身进行到底。Sex游戏,那点在床上的破事,谁放感情了谁就是loser。可那个和他意外ONS的女人竟敢。。。士可辱,不可欺,敢欺他,他要她好看!本没有交集的两个极端在情路上误打误撞,是否猿粪天注定?抑或,只是月老一个不小心的游戏?精彩狗血喷饭片段:朗朗装X耍宝记:朗双手叉腰仰天狂笑,“哈哈哈,老子终于比你们牛逼一回了。”宇:“他有病吗?”齐:“你有药吗?”郎:“乃们这是赤果果的羡慕嫉妒恨,看在俺们小帅份上,我不和你们一般见识。”***“切!”机场耍赖记:“你当真要去?”“比珍珠还真。”“你不后悔?”“绝不。”“好!”朗朗摊倒在地,扯着她的裤管撕心裂肺的嚎:“老婆啊,你卷走了我的末期肺癌救命钱跟汉子跑,你让我和还要吃奶的儿子该怎么活啊!”看官指指点点,某人黑线。。。***“你好狠的心呐,拿我解毒了,拍拍屁股就走了,还卷走我的矜贵优质的。。。”“。。。。。。”“你,你若是不负责,我,我就找根面条上吊去。”“你确定你真是个带把的男人吗?不是伪的吧。”朗怒,愤起把裤一拉:“俺是纯爷们。”***@-@本文轻松诙谐幽默,不喜者绕路兜圈,云就挥手恭送了,咳~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腹黑爹地假纯良》
  •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二婚缠绵:老婆是个宝

    郭嘉人生最灰色的时光遇上了许诺,本来她以为,他们会相亲相爱,直到白发苍苍牙齿掉光,也会一样手牵手走过明媚走过暮霭,谁知,看见许诺跟别的女人躺在一张床上。。。凌修洁在郭嘉14岁的时候就见过她,可她却不知道他。郭嘉二十一岁,他把她调到身边当秘书,不动声色护着她混日子,原本想着日子就这样也不错,谁知,死丫头酒后乱性把他强了,凌总裁于是怒了,死丫头吃了他不用负责?抓回来,这次怎么着也要跟她没完没了。。。这是一个倒霉催的豪门千金的血泪成长史。这是一家母女两人感情的蜕变升华史。精彩片段:片段一:某女很有乐感,唱歌很好听,某总裁无意间听她唱的开心,抱住她又是亲又是啃的哄诱,“小妮儿,再给爷唱个!”某女暴怒:“丫的神经病,滚一边去!”某总裁不死心,推到压住。于是,男女大战,惨不忍睹。。。。片段二:四年回归,某女第一时间来到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找某总裁。只是,一推门,就见一前凸后翘的风骚女人正往某总裁身上扑。某女怨念,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不该来啊不该来。某总裁看见某女脑袋一懵,一个不注意被风骚女人扑个正着,暴怒,冲着门口的小女人吼:“女人你死的啊,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公被人占便宜你不知道过来帮一把啊?”某女傻兮兮的“哦”一声,某总裁以为懂了,谁知就见她小手一挥,某只小糯米团子从她身后蹦出来张牙舞爪又是叫又是闹,玩儿的开心极了。片段三(目测在番外)某日,某总裁从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家伙那里听来五字箴言“酒后吐真言”。某总裁脑海当中某天小女人醉酒的状况闪现,忒滴不甘心。于是,趁着当晚月黑风高,某总裁有意让某只小女人喝懵。“说,我是谁?”某总裁晃着高脚杯威逼利诱。小女人醉眼朦胧,傻笑连连:“老公!”“最爱的是谁?”“老公!”就这,某总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笑的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的将小女人抱到卧室“正法”,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圆满了!¥温馨提示:正剧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