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200000028

第28章 偶晴(4)

墓地,一股穿透骨髓的悲凉袭过周身,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沉进远古洪荒的宁静里,连山间的潺潺流水也像弹奏着一支凄楚的曲子。沙砾堆成了一排排坟茔,风雨熏染的黑色的岩石便是为死者树起的墓碑,钢钎凿刻的简短碑文记载着死者的名字和生平。

这些坟茔大都是象征性的空壳。在可怕的滑坠和骇人的山崩中,死难者已永远留在了大山的怀抱里,与大山融为一体了。可歌可泣的是,在死神向他们猛扑过来的时候,他们无所畏惧地向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极限发动挑战,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言便走到了生命的心头……

他默默地读着碑文,读着一个个站立着的故事。

他鞠了一躬又一躬,表情严肃,神思悠远。

他也许想到:在这人烟稀少的大山腹地,花的季节转暖即逝,工程竣工后,这里很快重归冷寂。一同进山的战友又要开拔到别处另辟战场,却只留下他们中间的几个,默默地僵卧在大山里,再也见不到亲人的面,再也看不到战友们捧献的鲜花……靠着广播、报刊、文件才对“三线”工程略知一二的人们,有谁知道在这无名的山脚下,还有这么一片孤零零的坟茔,里面长眠着原本活蹦乱跳的生命?

活着的人哪,千万不要忘记,和平的年月里仍有牺牲和流血!千万不要践踏献身者留下的果实啊!

濛濛细雨,把古老的县城染得郁郁葱葱。一直陪同彭德怀视察的建委副秘书长杨焙,特意叮嘱景希珍:“彭总近日太疲劳了,昨夜又跟县委和有关厂矿的同志谈了个通宵,让他好好睡一觉吧!”

吃早饭时,景希珍习惯地将一个馒头和一碟咸菜盖进一只碗里,等彭德怀醒后再让他吃。

机警的景希珍轻轻推了推他的房门,门却没锁。景希珍马上朝床上扫了一眼:啊,人怎么不在了?

景希珍、綦魁英、赵凤池即刻分头去找。

他到哪儿去了呢?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他们在人头攒动的大街小巷寻找着,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似的。最后在一家药店里找到了他。他正向售货员打听一种药,他说他嗓子痛得厉害。

见此情景,景希珍又喜又气,上去一把拉住他:“唉呀,我说你这老头,就差张贴寻人启事了!害得我们鞋底子都快磨破了,你还有点组织纪律性没有?”

綦魁英和赵凤池在一旁忍俊不禁,也故意拿腔捏调地说:“算了,念他是初犯,给个警告得了,下不为例!”

彭德怀连连点头:“好,好,我诚心接受,诚心接受。”

三人问明原委,陪他去了医院。

经诊断,他呼吸着感染,高烧39.5℃,至少需要打一个星期的针。

彭德怀一听,急了:“我的病没那么严重,我已经买好退烧、治嗓子的药了,一吃准好!”

大家一起劝他回成都休息,他坚持不肯,执拗地说:“在农村,像我这般年纪的人,还在犁田哩!”接着近乎央求地说:“你们和我一道度过眼着这段最忙的时候吧!恐怕只要3年,大‘三线’就会变样。请相信我彭德怀。那时候你们可以再调动一下工作,去住住学校,或调回部队都行,脱开我去好好干!”

三个人没有了言语。

“彭总,我们担心您的病……”

他从口袋里掏出药,往嘴里扔了两片,硬是干吞了下去,一挥手说:“我的身体好着呢,从来不吃药,吃点药可管用了!放心吧,能挺住!我来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再看看当年走过的长征路,看看红军拼杀的旧战场。”

于是,他又继续启程,视察了石棉矿后,来到了当年红军抢渡的大渡河。

大渡河水流湍急,吼声动地。彭德怀站在河岩上,挥舞着手臂,大声对陪同者们说:“就在这里,这条河,当年差点要了我们的命。可到后来,它又帮了我们的大忙,国民党军队追上来了,我们已经到了河那边,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去了。船工帮助红军,就是不帮国民党。从此,我们算彻底摆脱了蒋介石亲自指挥的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他大声喊着,好像要压过面前如雷的涛声。

景希珍等人好奇地向河滩走去。他马上在后面嚷:“不要下水,河里是雪水,冷得很呀!当年我们军团的几个鲁莽汉想游过去找船,头一下跳下去就再也没有上来……”

涛声中仿佛响起了《大渡河》的颂歌,雄浑、苍劲。

大渡河畔英雄多!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通过强大的电流和频率从高空传播给大地--石棉县城的高音喇叭正播放着中央电台播出的姚文元、戚本禹等人批判“三家村”、“燕山夜话”的文章,毫无例外地扯到为罢了官的右倾机会主义翻案问题。批判的声浪大有要盖过大渡过的怒涛之势。

4月16日至20日,毛泽东亲自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彭真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决定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另外成立相应的机构。

康生在会上发言:“1964年,我曾经向主席讲过,吴晗的《海瑞罢官》和庐山会议有关,同彭德怀问题有关。我们说对了一句话,做对了一件事,并不值得夸耀,也并不证明就领会了毛泽东思想。我向主席讲了吴晗的问题,也没有意识到文化大革命这场斗争,是和反党反社会主义作斗争。但是,我们林彪同志一知道这件事,就提出了政变和反政变问题。他对主席的思想是领会得很深透的。”

彭德怀当然根本无法得知这些来自权力最高层的“内情”。

他仍然沉浸在对长征足迹的寻觅之中。当他打听到当年为红军摆渡的船工中还有一个健在,就马上去拜见了老船工。他在和老船工一起回首往事时,竟然还记得当年与这位老船工一道摆渡的是3人,另外还有一老一少。

老船的眼睛已经昏花,连声问他尊姓大名,问他怎么知道得这样清楚。

彭德怀说:“老同志,我是当年的红军战士,今天是代表那些乘你们的渡船过河去的所有红军战士来看望你,感谢你!”他捧着老船工的手,向他行了个鞠躬礼。接着便又关切地问:“你现在怎么样,吃穿不愁吧?”

老船工脸上掠过一丝忧色,但很快消失了:“托共产党的福,托毛主席的福,比起当年,自然好多了。那年你们从这儿过,我现在想起来也觉得险呀!对岸白狗子的枪子儿泼水似的,几条破船就在人家的枪子儿底下晃荡,不是你们,谁敢过呀?你们前脚走,后面国民党的中央军十好几万就到了,那时我就想着来日的天下一定是你们的。国民党军队后来还到处抓摆渡的人,我们就跑了。等回来一看,房子被烧光了,好些人被活活扔进河里……”

彭德怀深沉地点着头,好久才抽回思绪说:“是啊,让乡亲们吃苦了。”

两行浑浊的泪水从老船工那凹陷的眼睛里溢出。他再次打量了一下彭德怀,说:“这话我听得老熟,你到底是谁呀?快告诉我……”

彭德怀仍然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好说的呢?活过来的,大都成了功臣,成了将军,成了领导人,而死去的,又有几个人留下名字?在死去的战友面前,那些争名夺利的人实在太低下了。自己的名字呢?当年那么耀眼,如今却又被当做一团废纸扔进垃圾箱,唉,不提也罢。

他只说自己是当年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并一再说:“老同志,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就说吧,不用怕。”

老船工这才一五一十地将自家的困苦和忧愁倾吐出来。

临走时,彭德怀从自己衣兜里掏出30元钱,默然塞在老船工手里,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老同志,我代表当年的红军战士,表示一点心意。钱不多,请收下吧!”

谁知没过多久,这件事便构成彭德怀在四川收买人心的突出事例。他得知后,勃然大怒:“混帐话!收买人心,我们给了人家什么?红什么能把人家收买了?当年人家是拼着一条命把我们送过河去,红军走了,敌人对他们进行疯狂的报复,人家又蒙受了多大的牺牲?我们给多少酬谢也报答不了人家的恩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彭德怀一路上不知背诵、哼唱了多少遍领袖笔下这雄浑、豪迈、铿锵有力的词句。

艳阳5月,彭德怀一行在云贵高原视察。在参观沿途一些战略基地的同时,他又顺路去看了一些长征走过的地方。

在一个密云欲雨的天气里,彭德怀率先登上万山丛中的一座高峰。他指着云雾缭绕的山下,对景希珍他们说:“我们就是在这山下面召开过一个极其重要的紧急会议。有了这个会议,才有我们的今天,才有中国的今天!你们知道这山下是什么地方吗?”

大家异口同声:“知道,遵义!”

他笑了笑,说:“要记住它,它是我们的革命起死回生的地方!”

尽管此时,天不作美,下起了濛濛细雨,然而伴随着雨声和千山万谷发出的轰呜声,是一位在那个“历史的紧急关头”建立殊勋的人对那页珍贵历史的沉思与回顾:

“……中央军、湘军、黔军、川军、滇军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没有路走罗!论兵力,不到人家十分之一;论武器装备,我们是‘叫花子扛麻杆’,有人主张调头回湖南去,可是那条路已经证明走不通,损折了好大一支人马才转到贵州来,北上的川北,和四方面军会师,倒是个出路,可是敌人在长江岸边摆了几十万重兵等你哩。”

“怎么办呀?这时候,我们把毛主席请回来了。毛主席拿出办法来了。他说,往西去,过赤水河,摆出一个到川南、滇北去的架势,然后来它个回马枪。我们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这样做了。”

“果然,敌人中计了。各路大军叫喊着‘杀捉朱毛,杀尽赤匪’猛扑过来,他们还得意呢,却不知道他们的算盘珠是由毛主席拨动的。这时红军已经钻到敌人屁股后头,第二次打回遵义。在敌人还搞不清红军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们吃掉了他12个团,打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解脱了危局。”

“要不是毛主席胸有成竹,用兵如神,恐怕我们在这条路上就很难走出来了,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他回忆着,讲述着,任满脸的雨水抽打着。

他凝视着脚下这曾被战友们用热血浸润过的泥土,仿佛还能感觉出它的余温。他指着身边屹立着的一块大岩石告诉大家,一位和他一起上井冈山,又从井冈山一道走出来的战友就在这块大石头旁流尽了自己的血!

“他就是我的好助手、参谋长邓萍同志。他是一个革命性很强的角色呀!一听到枪声,简直能飞起来!那是一场恶战,敌人就是从这儿冲上来了。他身中数弹,直到死他手中的枪还喷着火焰。他的血染红了石头。我从他手里端过机枪,枪管烫手,我就脱了衣服包起来打,叫敌人付出几倍、几十倍的代价,偿还血债!”

不知是由于对死难的战友过于怀念,还是由此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他的情绪非常激动昂奋,话像连珠炮一样:“堂堂男儿,洒尽一腔血,真是人间快事!我从来不怕死。可是,那些人硬叫我‘三反分子’,我何罪之有?叫他们去问问毛主席吧,毛主席最了解我彭德怀。我彭德怀有错,可也有功,功一面,错一面,总可以吧?但不能说我革命一面,反革命一面,那样说,我不服?”

他站在流过战友鲜血的大山之巅,面向北方,面向北京,流着泪,呐喊着,呐喊着……

然而,彭德怀纵然千呼万唤,纵然歇斯底里大发作,中南海是绝对听不到的。这时的毛泽东正在信心十足地指挥着一场亘古未闻的大革命,他要把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新中国作为“旧世界”推倒,而那些曾和自己一样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正是这个“旧世界”里亟待清理的“残渣余孽”。

就在彭德怀沉湎于长征路的日子里,中央政治局正忙于召开扩大会议。

5月16日,会议通过了这场革命的政治纲领--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说:“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段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段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我们对他们的斗争也只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关系,而是一个阶段压迫另一个阶段的关系,即无产阶段对资产阶段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

18日,林彪在会上做了半是“天才论”,半是“政变经”的长篇讲话。

林彪别出心裁地搜罗了一大串古代的政变事件,有的出自稗官野史、戏曲小说乃至民间传说,如贺后骂殿、传位于四子之类,他竟也当做信史津津乐道,以卖弄学识渊博,为他的夺权理论找根据。

林彪虔诚得像个朝觐的清教徒,热泪盈眶地宣布:“毛主席活到哪一天,90岁,100岁,都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就在林彪在会上发表充满血腥味讲话的这天凌晨,北京东郊火葬场,火化了一具瘦削的尸体。死者是中国共产党早在1944年出的第一部“红宝书”《毛泽东选集》的主编,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副书记的邓拓。因为他是“三家村”黑店的老板,在运动初期即遭到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刻毒的辱骂恐吓。这位“笔走龙蛇20年”的党内才子,抱着“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条,在留下自己的绝笔--一封撕心裂肺的遗书之后,毅然告别了人世。

同类推荐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是谁撑一把油纸伞,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热门推荐
  • 怎样处好婆媳关系

    怎样处好婆媳关系

    中国有句谚语:“婆媳亲,全家和。”这说明,婆媳关系的亲密无间是家庭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因此所有的婆婆和儿媳妇都有必要好好学习一下“婆媳如何相处”这门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人生必修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烈焰魔妃:废物五小姐

    烈焰魔妃:废物五小姐

    她本是全球最嗜血的特工,却无意间怀孕,为了孩子她决定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却被最爱的男友打了黑枪!穿越后成为砝码大陆镇国将军府的五小姐,在这个崇尚魔法的国家,她却被告知身体内没有魔法元素,体质极差,无法习武,到处遭受欺负!但凰凌的驾临改变了这一切!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重识朱重八

    重识朱重八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朱重八就睡在我的旁边,在红巾军已经干了整整两年了,朱重八却依然只是个小卒,没有任何的长进,他好像很满足于现在每天一日三餐吃饱,晚上呼呼睡好的生活。照他这样下去,估计等谁灭了元朝,朱重八同志还依然是个小兵而已呢。该怎么办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界乱世佳人

    异界乱世佳人

    她甘愿接受它,相恋却不能相守,接受不同的生存环境,在炎息大陆却被视为渎神符号,不一样的经历让她收获一份无心插柳的恋情,在另一个世界被视作荣耀的符号,只是这样的爱情真的有未来吗?,为所爱之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