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200000015

第15章 淫雨(1)

綦魁英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军委办公厅大楼。

一个小时前,他接到庐山打来的长途电话,告诉了彭德怀一行乘飞机回京的起飞时间和接站地点。他刚落实好接站车辆,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劳把他喊了去。

“綦秘书,你把彭总的文件收拾一下吧,保存好。”肖向荣脸色很难看,说话时嘴唇微微颤抖,看得出他在竭力克制着自己。

“出什么事了吗?肖主任。”綦魁英吃惊地问。

“刚接到中央办公厅通知,要把彭德怀同志在国防部的办公室封存。”

“为什么?”

“说是彭总在庐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啊--?”綦魁英不禁打了个冷站,“不会吧,这绝不可能!主任,彭总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谁知道呢!简直不可思议,几天的工夫,就突然……”肖向荣满脸愁云,摇摇头。

綦魁英,这位在彭德怀身边当了多年秘书的汉子,立在那儿,如木头一般。自己的首长一片忠心,半生戎马,怎么会突然犯错误呢?犯了什么错误呢?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他揣测不透。他想不通,他不相信。

电话铃响了。肖向荣接完电话,又告诉他:“中央办公厅通知,中央决定从明天开始在北京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揭发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问题。”

綦魁英简直是在喊:“彭总还没回来啊!”

肖向荣惨然一笑:“是啊,人还没有回来,任务就接上茬了。飞机比火车快,电话比飞机快,真可谓‘大跃进’、高速度。”

綦魁英收拾好彭德怀的办公室,竟不知自己是怎样走出大楼的。突然,不知哪根神经把他从麻木状态中刺醒,他反映手看了看手表:噢,别误了接站啊!

上午11时许,南苑机场。

一架专机在机场上空盘旋着俯冲下来,强大的气浪鼓荡起跑道上的黄尘,使得矫健的机翼变得混沌不清。随着越来越重、越来越低的马达的轰鸣,飞机沉稳地着了地,缓缓停了下来。

彭德怀由景希珍搀扶着走下舷梯,紧接着是浦安修、赵凤池等人。

綦魁英老远地跑了过去。此刻他想把装满脑子的问号在彭德怀脸上找到答案。他举起右手,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首长敬礼--就在这敬礼的瞬间,他看清楚了,首长那浓眉下的和蔼面容不见了,那厚而稍凸的嘴唇除给人以严肃威武的感觉之外,似乎蕴含着不可名状的苦衷和悲哀--准确地说,他仿佛害了一场大病,看样子很虚弱。

周围没有一个人吭声。尤其是景希珍,脸上笼罩着一片阴云,差点没滴下“雨”来。

綦魁英一句话也没说出来。他见彭德怀掏出手绢擦起满脸的汗,这才火烧天灵盖地诅咒自己:怎么搞的,连把伞也忘带了!天气这么炎热,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到呢?

彭德怀脱下上衣,他以上接了过来。彭德怀温和地向他点点头,但很快把脸转向一边,笑容瞬间即逝。若在往日,彭德怀每逢外出归来,一见面少不了开些玩笑:几日不见,彼此间觉得是胖了,还是瘦了?胖了,要警惕“横向发展”,以防失控;瘦了,要防止“比例失调”,有待充实--一席笑谈,如梅雨洒芳田般地将上下级诚挚的感情融为一体。

可眼下是怎样一种氛围呢?谁还有兴致开玩笑?那要说的要表露的感情都在相对无言的沉默中……

沉默中,太阳尽情地散发着光和热,越来越沉重的云慢吞吞地聚集着,近处飞机的轰鸣,远处火车的笛声,公路上汽车、拖拉机、马车的奔驰,头顶上不时掠过的鸟的啼叫……这蒸腾的热气里的一切,仿佛都在反衬着机场的沉默。

彭德怀径直向汽车走去。他的脚步沉重,坚实。

汽车开出南苑机场,驶向中南海。

直到吃罢午饭,綦魁英才把明天召开军委扩大会议的通知告诉彭德怀。彭德怀一边听着,一边扇着扇子,听完了点点头,看不出一丝惊诧的神色,仿佛全在意料之中。午休时他没睡,一下午没有出屋,一会儿坐下来静静地冥思,一会儿焦躁不安地站起来踱步。晚上,他想看看文件,写点材料。这时候,綦魁英不得不告诉他:办公室冻结了,办公室主任王焰、秘书郑文翰也随之“冻结”了。

他听后,心中火冒三丈,差点暴跳起来,但很快又强迫自己趋于平静。他想跟林彪打电话,可抓起话筒又迟疑了,末了还是把话筒放下了。

他要通了贺龙的电话。因为中央决定在林彪身体不好时,由贺龙主持军委工作。

他在电话中要求将秘书、办公室资料暂时借用一下,等写好材料就“奉还”。

贺龙当即同意了彭德怀的要求。第二天,王焰和郑文翰携带资料又来到他身边--旃坛寺办公室。

彭德怀对他们说:“我现在是高山上倒马桶--臭名远扬了。我只借用你们几天,实在委屈你们了……”

而他们却含着眼泪说:

“不,彭总,我们不感到委屈!”

“我们只感到遗憾,怕是跟您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了。”

8月18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是:继续揭发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反党罪行”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肃清彭德怀在军队30年的“流毒和影响”。

毛泽东将这个会议交给了中央书记处主持,书记处委托军委办公厅、总政治部承办。地点选在中南海怀仁堂。

很明显,这次会议在庐山就定下来了。庐山的八届八中全会是8月17日结束的,8月18日紧接着召开这次会议,可见当时的气氛是如何紧张了。当时很多人私下议论:会议在庐山一杆子插到底多好!这样搞得人心惶惶,马不停蹄,气都喘不过去了,何苦呢?

会议首先传达了庐山会议精神。彭德怀、黄克诚到了会,依旧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彭德怀事先并不知道会议是如何安排的,便很坦率地主动做了检讨,同时表态,愿意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批判,肃清自己在军队各方面的“错误影响”。

然而,会议在进行过程中,与预期效果相距甚远。

在分组揭发批判中,很多人不发言,即便发言也很少涉及彭德怀问题,只是限于“浅表性”表态:拥护党中央的决定,要反右。他们无法使自己相信,人们素来敬重的彭德怀元帅、黄克诚大将会突然变成反党分子?尽管“意见书”的某些言辞有不尽妥当之处,但反映的问题是符合事实的,用意也是好的。很多人在私下闲聊时议论:就这样走走过场算了,别磨蹭了,下面有很多事还等着干呢!

将军们的想法太天真、太善良了。在流血的战场上,他们个个谋多智广,英勇善战,可是在“不流血的战场”上,他们幼稚得像新兵蛋子。

8月20日,柯庆施、陈伯达分别给毛泽东、***打电话,说“会议开得糟透了”,“彭德怀表面做检讨,暗地里在煽动军队向党进攻”,“他根本不服庐山的气,妄图借他在军队的地位翻庐山的案”。

康生亲自跑到毛泽东书房,请求毛泽东亲自出面扭转局势,要求军委扩大会议再延长,再扩大!

当晚,毛泽东召来***、周恩来、林彪等人,商量会议的进程。

晚上10点,中央决定会议延长到9月12日,人数由原来的140人增加到1061人,另增508名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据此,军委发出紧急通知:大军区级干部除留一名干部值班外,全部参加:野战军军长、政委及每个师来一名正职干部参加;各军、兵种正副职干部都参加,司、政、后也要各来一名干部参加;总参二级部来一名正职干部参加;军委办公厅处长以上全部参加。

与会者统统住在前门饭店。会场除怀仁堂以来,增设紫光阁礼堂作为分会场,拉线广播。两个会场统由大会秘书处管理。秘书处设有秘书、简报、警卫、总务四个组。罗瑞卿担任秘书长,谭政、肖华担任副秘书长。

大会要求参加会议人员务必一天之内到齐,22日开式开会。

8月21日,是大会秘书处人员忙得透不过气的一天。

一下派出18架飞机飞赴各地,将大会代表运到北京。秘书组组长邵英和总务组组长高克恭分别坐镇飞机场和前门饭店。飞机场,飞机飞起落下,落下飞机,往返不停,换人不换机;前门饭店,汽车你进我出,我出你进,犹如穿梭,换人不换车,以致闹出了互相接错代表的笑话。

8月22日,经过再次扩大的军委扩大会议开幕。毛泽东、***、周恩来均未出席会议。彭德怀和黄克诚被安排在怀仁堂,张闻天和周小舟被安排在紫光阁。

关于彭、黄、张、周的座位安排,曾有人提出单独在主席台前另摆上椅子让他们坐,许多人认为这样不妥,这样有法庭审讯的味道。经过一番争执,最后确定让他们坐在主席台前排的两侧。怀仁堂,彭德怀在右侧,黄克诚在左侧;紫光阁,张闻天在右侧,周小舟在左侧。

大会内容没变,先传达庐山会议精神,接着是彭、黄、张、周做检讨。

会议以小组讨论与大会批判结合着进行。小组以每个大军区、军兵种、总部划定。

总参谋部与军委办公厅是一个小组,被当做批彭、黄的重点。小组组长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成员有:副总长和各部、局长,军委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处长。大会特意派人到这个小组三番五次地督站,要大家从日常与彭、黄的接触中发现问题,深挖猛揭,从原则高度上批判彭、黄的错误言行,与其划清界限。可是,这个小组两、三天都没人发言。这时主持会议的万毅笑了:“既然大会一再要我们揭发批判,我们倒不如认真把彭德怀的‘意见书’学习学习,讨论讨论,看看他的意见有没有错,存在不存在‘右倾’、‘反党’问题。党的政策是有错必纠、知错就改嘛!希望大家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

万毅的这番“诱导”,一下子把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彭德怀的“意见书”是有理有据的。其中有两件事使大家的认识尤为深刻:

一次,军委办公厅组织机关人员到天津农村去参加水稻“卫星田”。刚下到田里乍一看,稻子果然长势喜人,稻穗上还坐着一个小孩,惹得大家赞叹不已。有的问:“这1亩地估计能打多少斤?”介绍人很自豪地说:“少说1万斤!”“成本怎样核算?”“成本……”介绍人脸红了,无言以对,看来是毫无思想准备。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是18亩地的稻子移到1亩地里,小孩屁股底下坐着一个太阳灯!如此弄虚作假,一下子打破了报纸宣传的神话。

还有一次,大家到河北省安国县参观人民公社的军事化编制和“共产主义”食堂。大家吃惊地看到,站在他们面前的是被急促的钟声和尖厉的哨音赶来的“老将班”、“铁姑娘队”和光脚露腚的“儿童团”。不到10分钟的受阅,就有几位瘦弱老人突然昏倒,有的妇女身下失禁,一些孩子哇哇地哭叫起来。这下算丢尽了当地干部的面子,当即下令把“队伍”轰走了。在路过一所破草屋时,一幕凄惨的景像使大家目瞪口呆:一位因偷吃了食堂一把红薯干的社员被关在里面,正大把大把地吞嚼着有人偷偷送给他的棉籽壳!而在公共食堂里看到的是几笼屉红薯干、一大锅稀拉拉的玉米面粥,连咸菜都没有。这就是“共产主义”生活吗?“大米白面”哪里去了?“鸡鸭鱼肉”哪里去了?当大家回到车上吃午饭时,才发现带的干粮早被偷走了。在临上车返回时,竟有一位衣衫褴褛、满面污垢的老汉带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给大家跪下了,老人嘶哑着嗓子喊:“老总,可怜可怜俺这小孙女,行行好吧……”正当大家慷慨解囊时,突然跑来几个人,把这一老一小赶跑了,说老人是“疯子”!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呢?它是否带有普遍性呢?”万毅感慨地发表见解,眼眶里有一股热流在滚动,“直说了吧,现在有人尽做好梦,头脑发昏,膨胀,眼睛只看着天上的‘卫星’,全然不顾地下百姓们吃苦受穷!我敢说,彭总的‘意见书’一点没错!谁要是昧着良心批就叫他批去吧!赞成彭总意见的请举手--”

万毅说出了很多人敢怒而不敢言的问题,“刷”!“刷”!“刷”!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把手举起来。

万毅郑重地宣布:“看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可批的,一致通过。我作为本组组长,代表大家意志,确定小组解散,大家各自分头学习吧!”

小组解散了,有人不安地对万毅说:“老万,你这样做,恐怕会招来麻烦啊!”

“麻烦?什么麻烦!”万毅以军人特有的直率说出憋在人们心头的话,“他们才真正找麻烦哩!一封正当的信竟闯下弥天大祸!虚张声势,轮番轰炸,斗争呀指头呀步步升级,真是岂有此理!”

万毅,一位东北讲武堂毕业的职业军人,一位部长,一位中将,在那样的形势下,敢于主持公道,仗义执言,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共产党人的良心,确属难能可贵。然而他面对的是以党的名义发号施令的最高决策人物,其行为无异于人们惯常引用的两句俗话:“拿鸡蛋碰石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失败是注定了的。他的言行早被密切注视。他刚一“表演”,一场灾难迅即落在了他的头上--他被作为“彭德怀的狗腿子”看管起来了。

与此同时,邓华上将又出事了。这位沈阳军区司令员、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是彭德怀的助手,直接同彭德怀共事几年,深知彭德怀的为人。他终于按捺不住正义的冲动,直率地替彭德怀说了许多好话。结果,遭到严厉批判,勒令他立即写出检查。

抗美援朝时的副司令员,现任总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上将,也被作为“彭的同伙”而点名批判。

接着,一个又一个“彭德怀的小爪牙”被打入另册。

会议的气氛变得愈加消沉而紧张。很多人恍恍惚惚,神容憔悴,胆颤心惊。他们为败北者的悲哀而悲哀,痛心疾首地议论着:耍枪杆子的斗不过耍笔杆子的,搞战术的斗不过搞权术的!

在一期大会简报上,登出了某军军长揭发的“20根黄瓜”事件,成了攻击彭德怀“伪装朴素”的唯一炮弹。这位军长在揭发中说:此事有人证,当时经办者是西北野战军管理科科长高克恭。

被编在总参小组的高克恭借故自己是大会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参加小组会。当他得知此事去申明时,“20根黄瓜”事件已经上了简报。他怒不可遏地骂起来:“他知道个屁,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王政柱都可作证!”

他找到大会秘书处,讲起“20根黄瓜”的由来:

1947年夏,西北野战军以强有力的攻势,迅速收复了马鸿逵匪部侵占我三边的全部失地。7月13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靖边县的张家畔,决定后天在此召开团以上干部会。彭德怀要王政柱副参谋长与管理科的同志分头准备一下。

战争年月开会,准备工作很简单。王政柱找到科长高克恭商量:“近来部队接二连三地打仗,指挥员们很辛苦,这次开会应该把生活搞得好一些。”高克恭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伙食改善问题包在我身上,明天就让炊事班的同志到街上看看。听说这里的羊很便宜,买上一只,让来参加会议的首长们尝尝荤。”王政柱马上提醒说:“但要注意,可不能搞得过分了,不然我们在一号(指彭德怀)那里谁也过不了关。”

一大早,炊事员杨应国就上了街。他先买了一只羊牵了回去,然后又到了街上转悠,看还能采购一点什么。转来转去,街口摆的一筐黄瓜吸引了他。他想买几根做凉菜,可又怕首长批评。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高克恭走过来了。他便喊道:“科长,你快来看,这儿有黄瓜。”

高克恭上前一看,果真是一筐又嫩又鲜的黄瓜。一问价钱,每根要两千块边币。

“噢,就是贵了点,两千块差不多能买半斤小米呢。”高克恭自言自语地说,“买回去非挨一号的批不可。”

高克恭犹豫了。

杨应国把嘴噘得老高老高。

同类推荐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热门推荐
  • 花开无叶

    花开无叶

    她,为了再和她相见,在佛前苦苦求了五千年的彼岸花…从小不同的经历,从公主到打工小妹的经历……原以为不会相信任何人,却被他感动……无法无天、无拘无束却在爱情面前变得那样的懦弱……支撑起妈妈昂贵的医疗费却无法原谅父亲的残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用心管人

    用心管人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就都容易解决,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前妻不可欺

    前妻不可欺

    为保儿子,她百般算计,重返恶魔身边,笑靥如花,只为盗取他的优良基因……目的达到,她摇身一变,带球携子成为首屈一指的集团继承者!算旧账、玩前夫,直叫他措手不及:陆总,前妻好欺么?
  •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无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出自己的风采呢?本书通过发人深省的语言告诉每位女性朋友,不要再为那些百般挑剔的男人而活,因为女人可以决定一切。或许你现在还不敢这么想,但是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做女人!本书告诉女性朋友,不要小看自己,女人原本可以决定一切。可以爱男人,但是不要一切都指望男人。不为爱情而活,爱情往往会更幸福。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带着每位女性朋友,从改变观念开始,一步步“激活”自己各个方面的潜力,为自己赢得事业、爱情、友情多方面的幸福。”
  •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当穷到掉渣的贫民女生和有着王子病症候群的五大美男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敢相信有着美丽外表的贫民女生成为五大美男的狩猎目标么?恋人租赁,情书大使,美男花茶。神秘事件背后是谁在操作?丘比特之箭会降临她与谁?是腹黑到极致的他,还是摘下眼镜就变妖孽的他?
  •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人不靠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靠谱,基本没有什么靠谱的时候。富家千金周同同爱上了无业游民小屠,而小屠深爱的女孩阿然却满脑子都是狂热的电影梦。在阿然的怂恿下,小屠利用同同对自己的感情骗到一笔投资,并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准备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从编故事到筹备工作再到正式开始拍摄,大家从玩世不恭的瞎掺和渐渐变得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小屠无法自拔地卷入了与两个女孩纠缠不休的感情漩涡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剧。当闹剧般的电影摄制过程进入尾声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