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100000012

第12章 人缘(3)

苏桦还笑着。我掉过身,背对着他,假装和他女儿说话,任泪水直流,但不敢擦。我只好就这么用背对着他,头也不回地仓促离去。走出病房,我想,我就这么离开他了?就这么再也见不到他了?

连一句好好道别的话都没有说!

人生匆匆!

十七

我刚认识苏桦时,感觉中以为他生下来就是现在这样的经济学家。后来,听人说,苏桦是搞工业的行家。再后来,又听人说,苏桦熟知农业,50年代初就出过关于农业生产的小册子。再到后来,听说他战争时期宣传鼓动可有魅力了,当时姑娘们可崇拜他了。

我觉得,苏桦的魅力,是由对百姓、对人的关注,转而产生对事业的热诚,转而极其敏感地学习、接受新事物。苏桦说,越穷越“左”,越“左”越穷。1984年,当时任副省长的苏桦建议搞开发性农业。譬如地处大别山的六安地区,如果不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为商品优势,如果只能出卖资源,那么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可能把安徽山区变成“殖民地经济”。如今六安地区有规模很大的羽绒厂。六安的六县一市都养鹅,人称白鹅经济。更有造丝、服装等企业。

还是1984年5月,苏桦主持的办公会议上,确定了全省发展战略纲要。而后成立了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联合研究室。而后到阜阳、滁州、六安、宣州、宿县、五河、全椒、来安、天长、定远、固镇等县、市去咨询。什么叫咨询?有的县委书记问。

全椒县有个柴油机厂,1986年年产一万二千台。扩大规模,周围全是中学、酱油厂等。发展战略联合研究室帮他们选新址,论证投资、贷款、货源、污染、交通、用电、水源等事项。很多工序可给乡镇企业。1987年该厂在旧厂房就年产六万台。1988年新厂房局部使用年产十三万台。1989年准备达到年产二十五万台。

眼看社会科学转变为生产力,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们一个个找上门来要求咨询。

我在苏桦的一只抽屉里,发现了大约二十份聘书:中国合作经济学会顾问、《经济日报》经济人才开发函授部顾问、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顾问、省小城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省窗口经济研究会会长、省城市集体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等等。又发现一封密密麻麻整整十一页的长信。写信人叫孙超。他原先是安庆邮电局一个二十四级干部。1982年为安置邮局的知青办起商店。1984年看到农民卖粮难,异想天开地想帮农民把卖不出去的粮食外销。后来走出一条中国民间外贸的新路子。六年时间,没要国家一分钱,为国家做了五亿生意,创汇已达六千万,积累已逾四千万元。最近在海南与人合办了民间银行。我写过《孙超现象》和《论孙超现象》,但是追不上孙超的发展。我知道他长年要到凌晨才入睡。他听说苏桦重病,写来这样的长信,就得付出彻夜不眠的代价。信中说他这几日正谈判紧张,过几日即赶到(我回京后就听说他从海南赶到合肥看望苏桦了)。全信从1982年苏桦如何支持他办知青商店,历数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每一年中苏桦对他的鼎力支持,如数家珍!信后附着比任何药方都更能减轻苏桦病痛的关于这个民间公司最近的业务进展的一些复印件。

后来在医院里,苏桦对我说,孙超的信写这么长,真没想到,我看了真感动!只有孙超能写这么长的信!

最后一句,他几乎每个字都用的是重音。

十八

由孙超,我又想起前边提及的那个1987年12月24日。上午我和苏桦一起参加会,下午随他去安庆的同马大堤。有关几方面在这里争论防洪问题。那天苏桦很憔悴,但是一到工地,他敞开中山装,右手挥着,为他的讲话作着加强号,上着石膏的左手都好像活了。整整争执一个下午。我虽然听不明白,但特别佩服苏桦的才干和魅力。不懂也佩服!驱车赶回安庆宾馆。苏桦预定晚七点召开关于集体经济的研讨会。晚饭后散失在楼里楼外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准七点,像踏着时针进来似的,挨着围成一圈的沙发顺序坐下,顺时针一般。我印象里,苏桦召开这种会,大家认认真真地讲,认认真真地发牢骚。因为苏桦认认真真地记,认认真真地插话,会后认认真真地和大家商谈。

我记不得是几点开完的会,只记得会后我又上他那屋,回想起来,他的才学和品格滋润了、丰富了多少人的生命!过一会儿孙超也来了。再过一会儿又有三三两两的人来,我离开苏桦的屋,是24日,也是25日。因为是午夜零点。第二天吃早餐时,听人说苏桦坐早晨七点的车去芜湖解决一个什么工程的问题了。他这么赶,身体怎么受得了。他到一次安庆,连安庆的两个儿子都没顾得上见,只一个外孙女在24日中午来食堂买饭吃,坐在他身边。长得那么像。外孙女也不说话,只是微笑和吃饭。同时吃饭同时微笑。然后,外孙女还是微笑。然后,苏桦还是走了。

十九

走进苏桦家--当然,这位安徽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的家门是敞着的,看见院子里的竹衣架上,晾着好多只用过后洗净的小塑料口袋。这么小的食品袋,一般用过了都扔了。他家洗了还用。我想起小龚说的大塑料口袋。苏桦春节前问小龚家里都有谁,小龚说有爸爸妈妈。除夕苏桦就拎了一大塑料口袋的香菇和一大塑料口袋的桂圆送给他。他才明白,苏桦每年春节给秘书、司机等一人一份礼物。小龚不抽烟不喝酒,叫苏桦备礼的时候费神了。

我想,苏桦其实是一点都不宽裕的。他1955年就是十二级干部。后来降级又平反,还是十二级。三中全会后几次长工资,他让。直到去世,他只是十一级干部。呕心沥血一辈子,长过一级工资。

走进苏桦的卧室,门边是一张写字桌。还是1962年在淮南化肥厂时,公家折价卖的。当时人家都付很少的款。苏桦叮嘱梅大姐,不占公家的便宜。结果交给公家九十元买下这张一头沉的旧写字桌。在当时,即使新的也最多五十来元。

我听说苏桦天天五点起床,在这张桌上读书、写作。夜里写文章如果过了清晨四点半,就再也睡不着了。桌旁堆着书稿。我早已读过他的着作《城镇集体经济研究》等,这次又看到他主编或和其他同志一起主编的几本经济论着。还有一些底稿。那是某经济刊物约请苏桦写的文章。苏桦为此专程调查了十七八个企业,除夕还跑郊区乡镇企业。一万五千字的文章写完后,那刊物的领导换人,不要此稿了。苏桦什么也没讲,只是珍藏着此稿。

1988年12月,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委员会提议,省社联授予苏桦写的关于城镇经济研究系列论文省社科(1978~1985)优秀成果荣誉奖。而苏桦,前不久还不无认真地对朋友说,他还是调到省社科院当一名研究员吧。

苏桦由一名工农干部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经济学专家,一名专家化的干部,一名党政干部兼知识分子。

桌子对面是一张木条拼成的床,一望而知是自己找人打的,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床上是一张极粗的凉席。一把破蒲扇,用布缝补了一圈边。我突然意识到,我后来上医院看苏桦,已经不太觉得病房条件太差。大约,习惯了这个家,就习惯了那个病房。

床边小柜上,放着硝酸甘油、阿托品、安定、速效救心丸等药。苏桦以为,他总是会死在心脏病上。

床头柜旁有一只玻璃断裂的老式五斗柜。上边醒目地竖着一个镜框,里边是周恩来总理身患癌症后的那张照片。当时我上哪家都看到这张照片。现在我上哪家都见不到这张照片。前些日子,苏桦又买了本《周恩来传》。夜里读着,哭了。不好意思地对一旁的梅大姐说:我老了。

周总理像旁,是苏桦和梅大姐年轻时的一张合影。这种镜框,我依稀记得小时候见到过。若不是这次又看到,我再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不成体统的镜框。

五斗柜旁靠门的墙上,有一只单人沙发。梅大姐坐在这只沙发里。沙发扶手上搭着一条毛巾,可以顺手用来擦泪水的。

我把这间屋子尽收眼底了。然后,我望着相片上的苏桦。

我说,苏桦年轻时真帅。梅大姐说,他可精神了。后来,他太累了。后来,他太累了。

二十

文章写完了。题目呢?想了想,应该叫:《人缘》。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热门推荐
  •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彩色绘图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孝和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革命并迅速地成长起来,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工厂领导工人群众闹罢工,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在狱中,他经受了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后在对敌人愤怒的斥责声中英勇就义,年仅24岁。故事真实生动,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诺诺以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佳成,我们能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相爱,没有束缚,这样承载了爱的飞翔便永不下坠。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媚迷天下

    媚迷天下

    她是21世纪的绝色校花,亦是九尾狐妖后裔。一朝穿越,你有甜言蜜语我却心系地球。逆天之行,爱过人,被妖爱,如梦。颇多荆棘。杀过人,灭过妖,玩过帅哥,弑过神。让这个世界在小女子的石榴裙下颤抖吧!
  • 等你在千帆尽处

    等你在千帆尽处

    推荐水瓶新文:深情高干文《浅唱离歌醉》http://m.pgsk.com/a/403271/保证好看水瓶最近开了一个读者群(210495988),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进门请敲砖:《千帆》或《浅唱》的任意角色名。*****************************************************************陆子溪,云盛集团的神秘总裁。曾经,一场政治联姻毁了他一生最爱。在斩断婚姻的枷锁后,要追寻的却早已物是人非。他背弃家族,孤身一人来到本城。在人们心里,他有着神秘莫测的背景,和超人卓绝的能力。本城倾慕他的女子不知凡几,却从未见他为谁停留。温暖迷人的笑容下,隐藏着一颗冷漠疏离的心……直到,他遇上她,不自禁的抗拒,却不由自主的沉沦。原来,早已冷却的心,还可以重新燃烧起来。新婚之夜,他把她拥在怀中:“你是我的,再也逃不掉。”她多希望,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秒。然而,就在新婚那夜,新郎却在柔情缱倦之际突然离开。第二天,她得到的是一份律师送来的离婚协议书。曾经以为深爱,原来只是一腔痴情错付?再见他时,他拥着身边清丽的女子:“认识下,这是我太太……”~~~~~~~~~~~~~~~~~~~~~~~~~~~~~~~~~~~~~~~~~~~~~~~~~~~~~~~~~~~~~~~~~~~每日最少两更(一般上午下午各一更,得空就会尽量多更的)各位亲,写作很辛苦,路过走过,不要忘记留下些痕迹喔。求评论,求收藏,求月票,统统砸过来吧。
  • 帝屋

    帝屋

    抢最好的宝贝,泡最美的妞,学最逆天的招式,神魔玩于我掌,鬼怪踩在我脚,横行妖魔乱舞的龙州谁敢拦他?可他却偏偏有一位同样受黄帝青睐却走上霸道的兄弟,誓与他逐鹿天下,王道,霸道,天下谁主?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
  • 原始动力

    原始动力

    低调的超级黑客隐身市井之中,扛着网游代理的伪装,秘密的与中外顶尖黑客作战,打着捍卫网络世界的和平的旗号,成为了黑客中的传说哥!翱翔天空的雄鹰固然令人羡慕却被人驯服于牢笼之中。只有那夜色中的蝙蝠,才是真正自由的飞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