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000000025

第25章 人文随笔(1)

1.行走的哲人--关于余纯顺

近来,我临睡前的功课,是轮番品读两本书--《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余纯顺风雨八年日记选》。我时而依照余纯顺的记述对照地图觅其踪迹,揣其境遇,为其担忧;时而被他描绘的自然奇观和人间至情所感染,与他一起欢笑一同掉泪。

对于余纯顺,现在社会上一般都拿他当探险家、冒险家看待,这也许有一定道理,他孤身负重步行,历时八载,走过了近八万里的风雨路程,所经历的绝境、险境,所忍受的饥渴、寒暑,以及多少回的命如悬丝,无数次的死里逃生,直到终于魂断罗布泊,都是常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更遑论亲身去践履。于是称他为“壮士”、“英雄”、“大探险家”的就很多。然而,将“壮士”一语用在他身上很确切吗?或者再加上一句“从肢体到心灵双重强健的壮士”,就准确了吗?“走西藏”一书的序是余秋雨写的,据说“余纯顺展览会”的前言也用的是此序。我则忍不住要感慨了,余秋雨的散文,一向以史述、传奇、知识的人情化和文化的观照见长,但个体生命的体验明显较弱,他的不大能感受余纯顺,也许是必然的。我认为余秋雨没能很好地理解余纯顺。不错,余秋雨对余纯顺敬仰得很,连呼“壮士”不绝,很有点像古代的书生见了黄衫客之类的大侠不断揖拜的样子,但却掩不住心灵的隔膜。余秋雨似乎没有注意到,余纯顺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他的价值主要不在探险,而在人文,在于从物化的威胁中寻觅并遨游一片精神自由的天空。余秋雨还从余纯顺是上海人,为上海人增了光这一点作了发挥。其实这一点也不必过分渲染。上海的朋友根据余死后面朝东方,证明余对故乡的刻骨深情和至死不忘自己是个上海人;近来更有余纯顺纪念塑像在上海建成,这些都可以理解,地域文明和乡土观念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倘若以为余纯顺只是以身为上海人而自豪,或万死不辞壮行中华只是为了改善世人眼中的上海人形象,那可就太冤枉余纯顺,太缩小余纯顺的意义了。我倒想问一句:余纯顺既然那么眷恋上海,为何又要不断地“逃离”大上海,宁可让生命永远在旅途中度过呢?

其实,余纯顺的身体并不惊人的健壮,他留了一部大胡子,为的是吓退歹人和恶狗,他也感冒头疼,也肠胃不适,一遇到海拔四千米以上,也会憋闷欲死,他不是徒以体格茁壮称雄的“壮士”,也不是天生的“走路机器”。诚然,他有超人的意志,有不可思议的自律能力,他以徒步的形式,把人的体能和耐力发挥到了极致,但这恰恰证明,他并非体能上的超人,而是精神上的超凡者。毫无疑问,余纯顺是商品时代的一个奇迹,他本身则应视为一个哲人,一个用自己的双腿和大脑碰触最严酷的生存,并用全部生命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等关乎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的行走的哲人。

面对余纯顺,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他到底在寻找什么,他要破解什么,他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极端的苦行方式?他是自虐狂吗?现在的一些人,物质的占有欲永无餍足,物质的利用率惟恐不充分,而余纯顺却只需一顶帐篷,一只睡袋,一瓶净水和一包压缩饼干;现在的一些人,决不肯离开都市这欲望的万花筒半步,而余却甘心隐身于雪山激流之间,总是独自一人疾行,并不以为孤独;现在的一些人,千方百计享用文明成果,有飞机不坐火车,有宾馆不住土屋,而余却坚持徒步行走,在万难忍受和不可能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也决不坐哪怕一小段汽车,且常常夜宿荒原、涵洞,不以为苦;现在的人,纷纷进入市场陶醉于喧嚣,而余却逃离市场自甘于寂寞。他的吃苦精神和坚忍意志,恐怕连最虔诚的佛教徒也要自叹弗如,他把人的物质需求压缩到了极限,又把人的精神韧性发扬到极限,他有可能让人想起中世纪的隐士,苦行僧,想起复古主义者和反文明者,然而,他与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应该说,余纯顺时时都在破谜,而其本身则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谜。

余纯顺的一身,首先集合了物质的极端匮乏与精神的极大自由的两极化倾向。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他的行为,确乎具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思想,健全心灵,弘扬祖国壮阔河山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虽做不到像他那样,却要大力肯定他的精神价值的原因。但是,从哲学意义上看,仅肯定这些就不够了。我以为,他是个浪漫主义者,他要用艰巨实践把现代人日益退化了的体能、清新的感官、逍遥游般的想象力重新修复,他亲近大自然,并那么善于发现自然的神性,面对自然,澡雪精神,涤荡灵魂。如他造访海拔近五千米的海子山时,称其为“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他说:“当我快要接近那寒气愈加袭人的湖边时,便再也不敢多近前一步了。那幅画面是:后景,是高耸入云、晶莹肃穆的雪峰;中景,是深不可测、万年静卧的冰湖;前景,则是孑然一身、目瞪口呆的我。”在圣湖前,他展开了飞腾的想象,最后说:“在地球表面,有很多颗这样的‘眼泪’,但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脑海中,总忘不了我曾在那么艰难的路程中,在地球表面最高的高原上,如此真切地看过、并感受过的那一滴‘眼泪’。”他还说,我们人类,只有在这种意境中,才会在宇宙观方面变得更深沉,才会了解生命的底蕴并持一种既珍惜又达观的态度。

但余纯顺并不是出世者,更不是逃世者,他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愤世嫉俗。他的内心温柔,善良,敏感,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和民主精神。他从不居高临下地指斥什么,甚至对窃去他钱物的恶徒,也少有怨尤之词。他的行为方式是最个人化的,他的心灵却时刻普爱着苍生。他用超世的行迹表达着淑世的热肠。他在雪后的清晨,看到一个藏族老奶奶一步一颤地走向牦牛群挤奶,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谓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不顾险象环生,把四位无依无靠的藏族少年带出了八百里泥石流,那挥泪分别的场面何其感人。我以为,余纯顺具有博大的人道关怀和慈悲心肠,对人民,他总是尽情地礼赞,如他在走遍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及中尼五条天险路后说:“西藏人民,是世界上善良智慧的人民,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不可多得的土地,我为能在今生亲近过这些人民,了解了这片土地,而感到自豪和荣幸。”

余纯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答案似已露出端倪,他在寻求大真、大美、大善,在险峻的自然中,在质朴的人民中。他好像是说过一句“做当代的徐霞客”之类的话,不少人也就据此将他的理想定位于徐霞客了,但我没怎么看出,徐霞客的名气如何吸引了他,我倒是看到,在自然的瑰魅面前,在人民的厚爱面前,他怎样一次次流下了热泪。翻越二郎山的前夜,他已弹尽粮绝,少年王洪忽至,将一张纸放到他掌心,他打开手电看时,原来是张面值一百美元的纸币(原是少年的舅父返内地探亲时,送给外甥买摩托车用的),少年还说“明天,我帮你将车推过山去”,遂迅即离去。读至此,谁人能不感动?余纯顺写道:“许多年来,我一直苦苦寻找的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朴实真挚的情感,在这个地方,竟储存得这样充分!”

余纯顺确乎是在没有任何人指派,没有任何名义,不需要任何回报,也不追求任何轰动效应的情况下,用双脚重新丈量了祖国大地,尤其那些人迹罕至的边陲绝塞。他提供了关于这些地域的具体而微的气候、地貌、物种、道路、生态、文化、民族、宗教、风习的种种第一手资料。这无疑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但我想这不一定是余纯顺的深层动机。特别耐人寻味的是,他不像唐僧取经那样,有一部具体的“经”等在那儿,让他受够了八十一难去取。因而,我始终认为,他的全部目的,是探索怎样使人变得更美好,于是他格外注重发现人类宝贵的情感、道德和理想的价值,特别注重感受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他说:“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如偈语,如哲言。但他在即将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有人为他添置了精密仪器,并为之办理了无限额长城卡和牡丹卡的时候倒下了。人们的好心无可非议,但我记得他说过,“休整比走路还累”,因而这似乎同样耐人寻味。

一九九六年十月

2.为谁写作

为谁写作的问题是一道永恒的难题,它激发着、诱惑着、困扰着、检验着千百年来一切弄文学的人。人的欲望形形色色,写作的动机也各式各样,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别,写作的目的也有广狭之分。为时代、为人类、为济世、为正义、为真理、为艺术、为爱情、为宣泄、为嫌怨、为兴趣、为玩世、为虚荣、为社会、为人生、为自我、为金钱、为心灵慰藉、为红颜一笑、为一鸣惊人……要把它们研究个一清二楚,几乎是不可能的。写作的品类有多么纷繁,写作的动机就有多么复杂。有时,作者说的不是他做的,做的却又不是他说的,这并非他存心用宣言欺世,而是他也未必真正明白他的动力。譬如,他说他要补天,看的人却说他在掘墓,你说他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有时,他好像知道他为什么而写作了,其实他知道的只是多重动因中的一个动因,甚至是表层的动因。譬如,他说他的诗是专为他的情人而作的,却沟通并且打动了千万男女,被认为抒发了时代的情绪,你说他的动因是什么?

我想,为时代、为人类、为社会、为正义而写作确实存在着,为真理、为大众、为人生、为艺术而写作也确实存在着,它们是浩浩主流,不然,一部文学史也就不会如此地波澜壮阔,奔腾激荡了。事情的复杂性在于:为自己与为他人、为心灵与为外物、为自我与为世界、为形而上与为形而下,常常被非此即彼地对立起来,使问题纠缠不清,莫衷一是。其实,绝对的为自我或为心灵是不能成立的,否则何必还要写还要发表?但是,文学又是绝对离不开为自我和为心灵的,否则谁来写和写谁的体验?可见,这个问题的根子还在作家主体身上。

现在,我更想探究的还是今天作家主体的心灵矛盾。我感到,如今蚕食创作生机和危害作家身心健康的弊端主要有两个,一是为金钱的写作,一是为角色意识、职业意识所遏制的写作。也许因为进入商品社会的缘故,金钱的身价百倍,为金钱的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作家要生存,要吃饭,就不能不考虑金钱,获取金钱,这没什么不光彩的。但是,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却无法将恢诡奇妙的精神劳作凝结其中,也无法公平估定特殊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价值,相反,它为了统一它的市场尺码,不得不无声地消蚀着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将其纳入市场的价值规律,使之物化。于是,真正的作家一生都难以回避与金钱搏斗,都在生存与创造的悖论中争夺空间。为了生活,他必须记住金钱;为了进入创造灵境,他又必须遗忘金钱。

曾有人断言,伟大的作家决不会为钱而写作的,我以为此话未免过于绝对。事实是,不少大作家,如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为生计所苦,为债务所困,为出版商所逼,曾不得不发疯似的写作。可贵的是,他们确实是被钱驱上了紧张写作的轨道,但一进入创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拐入另一条轨道--为人生、为艺术、为心灵而燃烧的轨道。因为他们终究是真正的、伟大的作家。为钱是外力,为人生、为艺术是内力,是实质。其实,当时被钱驱上写作轨道的写作者何限于他们呢,人多得很,但大多数都在这轨道上散了架,被压垮了。所以,值得警惕的倒是,当金钱紧紧扼制了某个作家的注意力,成了他的内力和一个个追逐目标时,这个作家的主体便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吞噬,直到个性和灵智的消泯,其人堕入平庸的匠人行列。一个时期文学的想象力、创造力明显下降,同调产品像换季服装似的轮番上市,就很可能是金钱捆绑文学翅膀的时刻。一个时期的文学主义林立,新口号迭起,而创作方法却又始终十分单调的时候,也很可能是金钱大面积削平创造活力的时候。这几乎是没办法的事。无论在政治捉弄文学的年代,还是金钱重压文学的今天,好作品总是极有限的。但对今天的文学来说,金钱并非只有负效应,倘若一个作家面对金钱的压力,敢于张扬道德理想和展示文化批判的锋芒,他的作品就能获得奇特而宝贵的价值。反抗物化与发现人,永远是当代创作的永恒价值所在。

另一种危害也不可低估,它隐藏在不少作家的心底,不便明说,却暗中抑制着心灵的自由。这就是怕被人遗忘,要竭力证明自己,为扑灭、改善、提高某种舆论而拼命写作的心态。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会有此隐忧。作家是一种称号,并不是一种终身制的头衔、身份、职位,更不是护照。当作家富有灵感和创造力时,他是作家,当他丧失了灵感和创造力时,他实质上就不再是作家了,作家之称不过是他曾经拥有过创造力的证明。作家职业化造成的最大错觉是,一个人一旦被人称为作家,就以为自己天然具备终身写作的才能,似乎任何时候都可以像工程师、数学家、八级钳工们一样以专家的姿态出现。这其实苦坏了许多作家,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创作数量,哪怕重复自己也要保住牌子,有时不得不做样子给人看,有时一面写作,一面揣度评论家会怎么看,评委会怎么看,不但累极,下笔也不自由。比较而言,即使为爱情、为报复、为发泄而写作者,虽未免褊狭,却因投注的爱憎格外强烈,倒有可能产生某种尖刻的魅力,而仅为维护职业形象和适应外在意志的写作,往往连这点魅力也不可能产生。这还不足以令人感叹吗?社会分工过细和职业角色的固定化,是异化的重要因素,某些作家之所以不断膨胀着字数的体积,却提供不出任何新鲜东西,盖因于此。作家的称号其实是个残酷的称号,它永远与自我否定联系着,它不容你有片刻的固守和休息,表面上四周宁静而温馨,没有鞭子驱赶你,但是,你若不能吐故纳新,不能扩张视野,不能有所发现,不能焕发新机,你就会感到极大的不自由,只能靠虚假的动力支撑。

创作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是自由。由于创作主体的复杂性和时代生活的丰繁性,作家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势必千差万别,但不管写作的动机有多少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心灵自由的幅度。仅为金钱的写作和仅为维护职业形象的写作之所以使作家沦入平庸,就因为离自由日渐遥远了;而自由的获得,则永远离不开反抗物化与更新主体、不断发现时代与发现自己。灵感与浮躁无缘,急于证明自己于状态有碍,好的作品总是放松与紧张的产物--放松乃非功利境界,紧张是不可抑制,一吐为快的冲动。在为什么而写的问题上,自古至今断难整齐划一,但自古至今所有成功的、优秀的、伟大的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创作心灵自由的产物。

一九九五年九月

同类推荐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良弃妾桃花多

    无良弃妾桃花多

    她是卓家的三小姐,过去的草包花痴三小姐,最大的本事便是闯祸丢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欣赏调戏美人,男女不限,婚嫁当天被拒入门,结婚之日亦被休,一夜之间,弃妃之名传遍天下,所有人对其不齿嘲笑…天下乱,销烟起!对敌人她杀戮决绝,对真心待自己的也必定倾情相待。当母亲被害,昔日的草包花痴小姐挺身而出,她执剑一指,蔑笑群雄,美人醉卧沙场,运筹帷幄之中,笑看天下风云。◇他,司徒冥,人人畏惧的冥王爷,皇上竟然将一个无能花痴的草包女子指婚给他,真是可笑,那样的女子怎么可能入得了他的眼。◇他,司徒烨,优雅神秘的四皇子,温和外表下的一颗心却冰冷决绝,却只为她倾国一笑融化冰山。◇他,第一大世家的背后掌控者,轻笑明眸下隐藏着所有的冷酷,却在见到她的那一刻,迷了眼融了心……一抹异世的灵魂,搅乱一池秋水!!◆【Part1】“我要休妻!!”一声暴怒喝道。眉角轻挑,女子一脸淡然微笑:“三殿下,我们还没拜堂,花轿还在您府门前停着呢!”◆【Part2】拍卖会上,某女努力的报价竞拍绝美男子!“该死!!你买这个男宠想干什么?”男子脸庞一片铁黑,暴怒,“三百两,这个男的我要了!”“四百两!”轻璇展露倾国微笑:“我一介女子买男子有何不可,只是我还不知道殿下原来还有这样的喜好!”过程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00简介无能,文文比较精彩!!推荐好友强文:【第一庶女】爱心果冻【一品盲妃】无知小佳【邪恶贤妃】白猫黑猫【名门少奶奶】蝴蝶酥【—天命皇妃—】红粉胭脂【下堂王妃值千金】盛世风流【六岁郡主九千岁】姐伤不起00和朋友们建的群:堕落大本营1群:153626181(已满)堕落大本营2群:78658414堕落大本营(VIP群):94693593注:此群只加VIP读者,1群的VIP读者也可以退1群认证进这个群!!敲门砖:莫零零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无良弃妾桃花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能成功?马云、史玉柱又是如何能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关键是他们拥有非同一般的心理素质。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得不读的一本关于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书,让你从容应对人生。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被动的接受上司的命令,也不一定非得符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
  • 情倾太虚

    情倾太虚

    汗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到地上。女子衣衫褴褛,白色的中衣已经染红且无法蔽体,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还有带伤的肌肤,暴露在炎热的空气中。只是女子丝毫不顾鞭打在自己身上的铁鞭,仰起头看着那不远处的四方小亭,一抹不怕死的笑容缓缓溢出。“住手!”不远处的亭中,一声娇呵带着火星儿传来。扬着铁鞭的男子听到,喘了口气,停下了手中的鞭。这七月的天,果真热的燥人……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如果时光有姓名

    如果时光有姓名

    某男:你喜欢回望从前,我接受;你喜欢逃避故人,我接受;可是你不喜欢我,我不接受。叶采薇(大脑缺氧ing):纳尼?某男(穷摇款咆哮):我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叶采薇(大惊失色状):那你是……馒头?某男(无力ing):对,我是馒头,你吃了我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人谓我爱长安,其实只爱长安某”。所以啊,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其实真相是,叶采薇爱的不是年少的时光,而是时光里的那个少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