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9

第29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7)

对园林花木的种植与观赏,在我国有长期的历史传统。汉武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馀种植其中。梁元帝在子城(今湖北江陵县)造湘东苑,池中植莲蒲,池岸植奇木。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记述了宋代洛阳着名园林所植树木有栝、松、桐、梓、桧、柏,以及竹、葛、藤等多种,而记花,则至千种。“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且广。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花至百馀种。而又远方奇卉,如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之俦,号为难植,独植之洛阳,辄与上产无异。故洛中园圃花木,有至千种者。”而且北宋时,人们种花,要四季常开,以时时供人观赏。童雟《江南园林志》中引《西清诗话》记述的一则故事:“欧公(欧阳修)守滁阳,筑醒心、醉翁两亭于琅琊幽谷,且命幕客谢某者,杂植花卉其间。谢以状问名品,公即书纸尾云: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南宋赵翼王园中,花竹繁鲜,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后来的元、明、清的官家和私人园林,更是用尽心机,广植花木。

我国古籍中谈到花木的也不少,但涉及花木观赏价值、审美价值的却不多。据我所知,除明末文震亨《长物志》外就数李渔《闲情偶寄》了。《长物志》卷二为《花木志》,计有牡丹、芍药、玉兰、海棠、山茶、桃、李、杏、梅、瑞香、蔷薇、木香、玫瑰、紫荆、棣棠、葵花、罂粟、薇花、芙蓉、萱花、薝卜、玉簪、金钱、藕花、水仙、风仙、茉莉、素馨、夜合、杜鹃、秋色、松、木槿、桂、柳、黄杨、芭蕉、槐、榆、梧桐、椿、银杏、乌桕、竹、菊、兰、瓶花、盆玩等四十几节。文震亨特别注意花木配植的艺术布局和审美效果。他认为:“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李渔《闲情偶寄》之《种植部》洋洋数万言,如上所述,则更详细、深入地论述了园林花木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意义。

李渔论窗栏的审美价值

造园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创造园林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调动和运用一切手段,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普通的、现实的空间为特殊的、艺术的空间,变非审美的空间为审美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窗栏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李渔在《居室部》“窗栏第二”中作了专门论述。

当然,窗栏的设置在建筑中不只是为了审美,还为了实用。如果说在一般的房舍建筑中,窗栏的实用意义更为突出的话;那么,在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园林建筑中,窗栏的审美意义则更为突出。园林建筑中的窗栏,从来都是作为创造园林美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存在的。

对园林建筑中窗栏的审美意义,李渔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林建筑中的窗栏本身就是园林美的重要组成因素。我们知道,在李渔那个时代,窗户主要是用纸来糊,而不是使用玻璃。这样,窗户的制作,就要在窗框间作上许多窗棂,便于糊窗纸。窗棂的设计,既要坚实耐用,又要注意采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讲究美观。园林建筑中的窗棂设计和建造,如果不美,如果与房屋和总体园林不和谐,那就是对整个园林美的破坏;如果美,那就会使园林的审美价值增值,成为园林美的有机成分。园林建筑中的窗棂设计,特别讲究装饰美的效果,窗棂本身就常常是一个个美的图案。栏杆的设计和建造也同样如此。在李渔以前,明代计成《园冶》一书中,就特别注意到门窗、栏杆的装饰美、图案美。《园冶》卷三设计了数十种门窗式样,并附图示。如,方门合角式、圈门式、上下圈式、入角式、如意式、长八方式、轨圭式、葫芦式、莲瓣式、贝叶式、剑环式、汉瓶式、菱花式、梅花式、葵花式、海棠式、八方式、六方式、片月式、月窗,等等。《园冶》卷二专谈栏杆,说“栏杆信画而成,减便为雅”,所谓“雅”,即讲究美。计成也设计了笔管式、横环式、套方式、三方式、锦葵式、波纹式、梅花式、镜光式、冰片式等多种栏杆式样。李渔显然继承了他的先辈在门窗、栏杆设计方面的美学成果。李渔除了提出“栏杆以玲珑为主”之外,着重论述了窗棂的美学设计。例如,在他所设计的“纵横格”图下,作了如下说明:“是格也,根数不多,而眼亦未尝不密,是所谓头头有笋、眼眼着撒者,雅莫雅于此。”在说明“欹斜格(系栏)”和“屈曲体(系栏)”的制作时,也着重从审美角度(如窗棂的着色效果等)提出要求。不但窗棂、栏杆的设计和制作,讲究装饰美、图案美,而且李渔还把窗子从整体上变成一幅幅绘画。李渔设计了花卉式便面窗和虫鸟式便面窗。在制作说明中,李渔要求“棂不取直,而作欹斜之势;又使上宽下窄者,欲肖扇面之折纹’,“中作花树者,不失扇头图画之本色也”,又通过着色,将花树绘以五彩,“俨然活树生花”。这样,在游园者眼中,窗子便成了一幅幅扇面画。此外,李渔还设计了梅窗。此窗以老干作外廓,中间是两株梅树状的盘曲枝柯,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保留疏枝细梗而不加戕斫,在其上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

其次,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不仅本身就是园林美的组成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转换器”而发挥作用。这里所说的“审美转换器”,意思是指能够通过窗子将普通事物转换成审美对象。李渔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以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这就是说,通过窗子的转换,由非审美的对象变成了审美对象。李渔是以湖舫的便面窗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他说:“此窗不但娱己,兼可娱人。不特以舟外无穷之景色,摄入舟中,兼可以舟中所有之人物,并一切几席杯盘,射出窗外,以备来往游人之玩赏。何也,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譬如拉妓邀僧,呼朋聚友,与之弹棋观画,分韵拈毫,或饮或歌,任眠任起,自外观之,无一不同绘事。”

为什么通过窗子就能把普通事物转换成审美对象呢?这种转换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这里包含着一个很深刻的美学道理,即窗子一方面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采取审美态度去进行观照;另一方面,窗子又为客体划出了一个特定的范围,使漫无边际的对象有了边际成为被窗子所限定的相对独立和孤立的对象,通过窗子,对象被隔离出来、强调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照的对象。在这里,窗子所起的作用与画框所起的作用相似。

更具体地说,窗子作为一种审美转换器,是通过它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实现其审美转换的任务的:一是窗子可以进行审美间离,一是窗子可以进行审美选择。关于窗子的审美间离和审美选择机制,我们先看看李渔如何论述。李渔在谈到湖舫便面窗的设计和制作时曾这样说:“……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虚者用木作匡,上下皆曲,而直其两旁,所谓便面是也。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是船之左右,止有二便面,便面之外,无他物矣。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李渔在这里所说的“四面皆实,独虚其中”,“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隔”;所谓虚者“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通”。通过窗子的这一“隔”一“通”,相互为用,既进行了审美间离,也进行了审美选择。

所谓进行了审美间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对象本身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就把对象中被隔的部分和通露的部分离间开来。那通露的部分处于某种相对独立和孤立的地位,因而也就与现实整体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严格地说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而这种心理距离,正是使普通对象变成审美对象的必要条件。就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也在对象与主体之间造成了距离,使对象与主体相对间离开来。本来,当窗子不存在的时候,主体就在现实事物、人物之中,主体与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浑然一体的;然而,一有窗子,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窗子里面是主体,窗子外面是对象,窗子把主体与对象分隔开来,使主体与对象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也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是使主体脱离现实情境而进入某种审美情境的必要条件,是使主体摆脱现实态度而采取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

所谓进行审美选择,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对象本身来看,当窗子发挥它的“隔”的功能时,也就意味着它把被“隔”的部分舍弃,把这一部分对象排除在审美观照的对象范围之外;而窗子发挥它的“通”的功能,也就意味着它把通露的部分选择出来,提供给人们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出现在窗框范围之内的对象(或者说被窗框所划定的那部分对象),正是进行审美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通过“隔”与“通”两个方面相互结合而实现的:没有“隔”,也就无所谓“通”;没有“通”,“隔”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被掩藏在窗框之外的那部分对象,绝不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了,而只是被阻挡在审美视线之外,不能被直接感知到。表面上看,这似乎减少了对象的审美信息量;实则不然。艺术总是以有限见无限。看得见的部分是有限的,通过这看得见的部分,唤起人们的想象,去体味、创造那看不见的东西、那无限的东西。所以,经过窗框的掩挡,人们可以更多地去想象窗框以外的无限空间,馀味无穷。相反,假如没有什么掩挡,使人一览而尽,可能反而兴味索然。就主体方面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也为主体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观照的角度。游园者透过窗子向外观看,一方面固然是受到了限制和约束,使他看不到窗框以外被隔离的景色;另一方面,如前所说,却也为他提供了想象的馀地,提供了更大的审美创造的空间。而且,园林建筑中通过窗子为游园者选择观赏角度,常常是造园者有意为他提供一幅立体图画,提供一处最佳景观。

总之,通过窗子的审美间离和审美选择,普通对象转换成审美对象,主体也从现实态度转换成审美态度,于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活动在窗前得以进行。李渔所描述的坐在湖舫便面窗前,“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正是通过窗子的审美转换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审美活动。

再次,窗子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景。李渔在“窗栏第二”中专列了一条,题目就叫做“取景在借”,而这一条的第一句话就是:“开窗莫妙于借景。”

同类推荐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热门推荐
  • 倾颜皇妃

    倾颜皇妃

    独倚栏,遥相望,飞雪连天归路茫,白了天地尽苍茫。望夜轻霜,惆怅几许,谁人还念旧时颜,却把水中残月当镜花。曼舞手中笔,轻抚怀中琴,清水独自望天涯。她是清水——他是天涯——她是众人眼里的危险人物,他知道,她是最受不起伤害的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可思议的圣剑

    不可思议的圣剑

    洛千幻作为一只宅,喜欢收集各种动漫游戏里的神器!被自己的损友坑到异界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变成自己所收藏的各大神器!叛逆之剑、绯红女皇、霜之哀伤、冰轮丸、千本樱、乖离剑、誓约胜利之剑、远离尘世的理想乡……这些洛千幻都可以幻化!“好吧,咱就是一柄不可思议的圣剑了,在各个世界中闲荡……”“其实想要使用我很容易!请和我交往吧!不管是谁都可以啦!”PS:本书为轻松欢乐向对ACG和卖萌吐槽敏感者慎入,还有主角是一只萌物……新坑已经正式上传,名字为《不可思的圣遗物》.
  •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为了抵抗黑暗兵团,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又火速来到了埃及,神奇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神奇、法老墓室、木乃伊的诡异、埃及艳后的瑰丽、坏博士的阴谋、黑衣人的凶狠都让这次埃及的大冒险带着神奇诡秘的光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机器大战的故事

    机器大战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