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5

第25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3)

李渔论造园须妙肖自然

李渔谈造园,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系,那就是自然。他总是时时、处处、自觉不自觉地把园林同自然相对照,以衡量园林创作的成败、优劣。这反映了造园活动中人与自然二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自然对人的制约,人对自然的师从。

譬如,在“山石第五”的总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费累万金钱,而使山不成山、石不成石者。”一座园林艺术价值的高低,造得美不美,是不能以耗费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有另外的标准,而且标准可能还不是一个。李渔在这里提到的一个标准是:“山”是否成“山”,“石”是否成“石”。李渔说的是造园失败的例子,即“山不成山、石不成石”。这句话中,前面的“山”和“石”,是指园林艺术家创造的山和石;后面的“山”和“石”,是指园林艺术家所要“妙肖”的自然的山和石。“成”,在这里有“妙肖”的意思。本来,经过园林艺术家的创造,那些成功的园林艺术创作,应该妙肖自然,它的山应该妙肖自然的山,它的石应该妙肖自然的石;而且,不仅要妙肖自然的“山”“石”,还要通过审美升华,使“山”“石”变得更美,更有意味,更有神韵,更有意境,更有魅力。但是,拙劣的和失败的园林作品,却是“山不成山,石不成石”,不是妙肖自然并使之得到审美升华,而是违反自然、破坏自然。

妙肖自然,是李渔园林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多次加以阐发。在“大山”条中,当他谈到“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难好”的问题时说:“予遨游一生,遍览名园,从未见有盈亩累丈之山,能无补缀穿凿之痕,遥望与真山无异者。”这里也是把园林的山同“真山”相对照。所谓“与真山无异”,即妙肖真山;所谓“穿凿之痕”,即不自然、不能妙肖真山。园林造山之工拙、成败,于“妙肖”与否见之。而且我们在这里还看到,李渔自己说是在“遨游一生,遍览名园”的前提下得出上述结论的,足见他对妙肖自然这一标准的重视。他似乎在强调: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只适用于造山,而且适用于造园活动的其他方面;不只适用于造某些园林,而且适用于造所有园林。例如,李渔在谈到园林房舍的装修时,就贯彻了妙肖自然的思想。前面引述过他谈梅窗制作的那段话,正说明了要把窗上之梅制作得酷肖真梅。在谈到花卉式便面窗的制作时,也要求作得“俨然活树生花”。说到各种匾联的制作,李渔也是极尽巧思,师法各种自然物的形状。如“蕉叶联”即把两联制成蕉叶状,“此君联”即仿竹形作联,“册页匾”则效法书册装潢模样作匾。这些确实别有韵味。

师法自然,妙肖自然,这是我国各种艺术门类,特别是绘画、雕刻、园林等共同遵循的一条艺术原则,也是各门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陆机有所谓“存形莫善于画”之说;左思则认为“美物者贵依其本”;宗炳要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谢赫“六法”之一是“应物象形”……。甚至连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李阳冰提出书法也要以自然为师而“备万物之情状”“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几乎成为画家们的座右铭。荆浩给画下的定义是:“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董其昌也是妙语如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中国的园林艺术本由绘事而来,所以师法自然,妙肖自然,也是自古造园的原则。汉武帝在太液池中建了三座山:蓬莱、方丈、瀛洲,是以自然界的山为摹本的。六朝时北魏的张伦造景阳山,也是摹仿自然界的山川形状。据《洛阳伽蓝记》说:“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嵌崯相属,深溪洞壑,逦逶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宋徽宗所建“艮岳”,亦模山范水而成。李渔的妙肖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思想,正是继承了历代美学传统,总结了以往造园艺术实践经验而来。

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的师法和妙肖。即以自然中某座山、某条水、某事、某物为本,极欲酷肖之。如宗炳所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缩大为小,“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嵩、华之秀”“可得之于一图”。这种有形的师法和妙肖,总是有迹可循的。但是从那可“循”之迹就可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力求酷肖自然的外在形貌,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形似”;一是力求酷肖自然的内在精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神似”。一般地说,中国传统美学更重“神似”而鄙薄单纯的“形似”(如苏轼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也不排斥“形似”,而是主张“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李渔即是如此。他反对单纯追求形似,认为那样就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他要求形神兼备而更重视“酷肖神情”。前面所说梅窗和花卉式便面窗,力求做到“俨然活梅”“俨然活树生花”等等,即是形神兼备。所谓“活”,即指有神情。山、水、花、木,只得形似而没有神似,还不能说是活;只有既形似又神似,“以形写神”才能称得上“活”,也才能算得上美。席勒称美是“活的形象”,颇有见地,从这一点上说,与李渔的思想是相通的。

除了有形的、有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自然之外,还有一种对自然的无形的、甚至看来是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如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那舞剑与书法、绘画有什么直接联系呢?然而由舞剑却可以使书法、绘画出神入化,臻于妙境。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师法和妙肖,不过是无形的、无迹可循的。请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关于吴道子和裴将军那段情事的描述:唐开元中,将军裴旻请吴道子作画,吴要求将军“舞剑一曲”,于是裴将军“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吴道子由裴将军舞剑“走马如飞”、“电光下射”的气势,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和情思,这种对自然的师法是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前引董其昌那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也说的是对自然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因为他所说的不是逼真地摹写哪座山、哪条水,而是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使“胸中脱去尘浊”,使心里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营造起千丘万壑,然后“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有谁能从这里找出摹写自然的痕迹呢?这也就是李渔所说的那种“丘壑填胸,烟云绕笔的韵士”,“画水题山,顷刻千岩万壑”。造园亦如是。李渔在“山石第五”中说到有一种“叠山能手”,“见其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纡回入画”。这里的叠山理水也并不是具体摹写某山、某水,而是平时观察山水,陶冶积累,以致丘壑填胸,一旦叠山构水,自然得山水之神韵,即李渔在“石壁”条中所说的那种“势”。为了说明“势”,李渔把“山”与“壁”相对照而言之:“山之为地,非宽不可;壁则挺然直上,有如劲竹孤桐,斋头但有隙地,皆可为之。且山形曲折,取势为难,手笔稍庸,便贻大方之诮。壁则无他奇巧,其势有若累墙,但稍稍纡回出入之,其体嶙峋,仰观如削,便与穷崖绝壑无异。”李渔所说的峭壁之“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势”的取得,也不是有形的摹写,而是无形的师法。这种对自然山水的无形的、无迹可循的师法和妙肖,于园林艺术创作更加重要。

园林艺术之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如前所述,既然不只是(或者往往不是)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追求神似、追求以形写神,而且不只是追求有形的师法和妙肖、更根本的是追求无形的师法和妙肖;那么,所谓师法自然、妙肖自然就绝不是抄写自然,而是在师法和妙肖的基础上去创造自然。李渔师法自然的本意即在于此。

中国传统美学也特别强调这种创造。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艺术总是因实境(自然)而造虚境(艺术)。如果说那实境是“第一自然”,那么虚境则是一种“第二自然”。这种“第二自然”的产生,绝不是摹写“第一自然”的原样,而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曲尽蹈虚揖影之妙”,充满艺术家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过程,固然常常离不开“第一自然”,而且其出发点往往就是“第一自然”;但它决不是对“第一自然”的抄写,而是把“第一自然”化为自己的审美意识(即宋人范曦文在《对床夜话》中所谓“化景物为情思”),然后由自己的审美意识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绘画如此,园林亦如此。如果说画家是以笔墨进行创作,那么造园家则是以土石进行创作。土石即造园家之笔墨,只不过造园家化平面为立体而已。造园家作为“第二自然”的创造者,可以如计成那样气魄宏大:“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妄欲罗十岳为一区,驱五丁为众役,悉致琪华、瑶草、古木、仙禽,供其点缀,使大地焕然改观。”也可以如恽寿平所说:“元人园林小景,只用树石坡地随意点置以亭台篱径,映带曲折,天趣萧闲,使人游赏无尽。”不论哪种情况,其为创造,一也。离开了创造,就没有园林艺术。

园林的创造,从根本上说主要不是物质的创造,而是精神的创造。它要通过因地制宜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从而创造出园林的美来。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一再阐发这个道理。例如,在谈到园林庭院的“途径”问题时,他说:“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这段话中,至少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李渔是将实用与审美相对照而言之。“便于捷”是指途径之实用一面;“妙于迂”是指途径之审美一面。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实用一面,而追求审美一面,园林之创造即因于此。所以,要“故作迂途以取别致”。第二,所谓“故作迂途”就是造园家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的工作。本来,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捷径与迂途,都是在同一面积范围之内,迂途并不能使庭院的面积增大;但是,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迂途却扩大了园林的审美面积,增加了它的审美空间。第三,“妙于迂”,一个“妙”字,十分耐人寻味。“妙”即美,就是说,“迂”中包含着园林之美。“妙”字还包含着造园家的创造:这种“妙”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造园家创造出来的。造园家才能的高低,就看他是否善于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化空间,从而创造出美妙的园林意境。第四,迂途之妙境,已经不同于实境。它是因于实境而创造出来的虚境,也就是说,它是基于“第一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中国的园林艺术,正是通过艺术家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包括山石、流水、花木、建筑、室内陈设、诗词书画……),创造出园林的虚而实、实而虚、虚实相生、时空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第二自然”。

这种“第二自然”的创造过程,是园林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就是说,造园者虽因于“第一自然”,但又总是力求超越“第一自然”;好的园林作品,总是概括的、精练的,可以以少胜多。这就是李渔在“房舍第一”的总论中所说的“忌靡”、“贵精”的原则。

以少胜多,精练、概括,这是中国绘画、园林、诗词、传奇、小说等艺术创作的优良传统。《易经》“系辞下”中就有“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之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曾赞《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至刘勰又进一步发挥上述思想,说“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以后的艺术家、美学家一直遵循和发扬这一艺术原则。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要求画家要经之众多而取之精粹。他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这就需要选择,需要提炼,需要概括,需要如石涛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如何才能把最精粹的东西概括、提炼出来呢?苏东坡提出掌握对象之“常理”,他认为“山石、竹木、水波、云烟,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抓住了它们的“常理”,就能把它们最有特征、最精粹的东西表现出来。像文与可就达到了这一境界:“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园林艺术的创作同样需要掌握山石、花木之常理,从而选择、提炼出大自然之最精粹者,收到咫尺山林、以少总多之效。像六朝庾信所筑小园,即因自然之理,经过选择、提炼、概括,小中见大,丰盈充实,意趣盎然。其山为蒉复,地有堂坳,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馀树,可称为小园中之佳构。李渔自己的“芥子园”、“半亩园”等,其中一花一木、一树一石、一山一水,也都寓含意趣,符合天理,不经过一番选择、提炼、概括的典型化工夫,是创作不出来的。

而且,造园比起绘画来,其提炼、概括更有另外一层难处。稍晚于李渔的清代文人张潮曾说:“叠山、累石,另有一种学问,其胸中丘壑,较之画家为难。盖画则远近、高卑、疏密,可以自主;此则合地宜、因石性,多不当弃其有馀,少不必补其不足,又必酌主人之贫富,随主人之性情,又必藉群工之手,是以难耳。况画家所长,不在蹊径,而在笔墨。予尝以画工之景作实景观,殊有不堪游者,犹之诗中烟雨穷愁字面,在诗虽为佳句,然当之者殊苦也。若园亭之胜,则只赖布景得宜,不能乞灵于他物,岂画家所可比乎?”但只要下过一番与绘画不同的特殊的典型化工夫,就能如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言,做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李渔十分重视园林创作之典型化过程,他在“山石第五”中提出了“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原则。“一卷”“一勺”者,极尽选择、概括、提炼之能事也。这是要造园者观察研究大自然,把大自然之丘壑化为自己胸中的丘壑,然后凝结于园林艺术的创造之中,把万水千山提炼为“一卷”“一勺”,使“一花”“一石”皆成为大自然之精粹。

关于园林艺术之典型化问题,李渔在谈到房舍的建筑、屋内的装修时,也有涉及。例如,他所提出的房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原则,以及房舍装修“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即是如此。而且,这些原则不只局限于房舍,也适用于整个园林。所谓“精”、“简”者,是指要以少胜多,力戒堆砌。正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所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错杂,方称佳构。”所谓“堆砌”、“错杂”者,即不精不简之谓,也就是李渔所反对的“丽”、“烂漫”。如果一座园林的山石、花木,堆砌、错杂,侈丽、烂漫,犹如文章多赘词絮语,则变得无韵无趣。只有经过提炼、概括,去芜存菁,才能做到意味无穷,含蓄不尽。

同类推荐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最朴实的心灵鸡汤。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妈妈我找了你好久》《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一张生命的车票》《知道我多么爱你》《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致网游:搞定腹黑校草

    极致网游:搞定腹黑校草

    游戏里‘赌气’结婚,无奈却钻进了一个设计好的圈套。前男友的不辞而别却意外进入同一所大学,结局会如何?腹黑前男友,游戏里的天下无双,究竟是不是一个人?PS:本人简介无力,内容更精彩,附小八卦一个:世界消息明教教主:今天又冲了两千块,不够花啊(流泪的表情)。Sweet月:(可爱的表情)唔,教主哥哥充钱做什么呀?买装备?明教教主:嗯嗯。Sweet月:(两个手指对戳装萌的表情)唔,穷人啊,我连70套都没有弄全。风吹屁屁凉:小月月,你让教主哥哥送你一套呗
  • 我的世界炔你不可

    我的世界炔你不可

    【已完结】“老公,我……”“什么?”话音未落,迟早早就扑了过来。在她眼里,这个外人眼中冷酷倨傲,铁腕狠绝的男人,完全是属于她自己的,所以,她可以在每个夜晚,对他肆意。他是天宇集团总裁,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束手无策。被逼婚,婚后又被逼生娃,生了一个不够,再来一个。终于,叶总忍无可忍,“迟早早,敢情有了儿子,我在你眼里就没用了?”叶夫人呵呵一笑,“有用啊,我们再生一个。”“……”叶总直接气倒。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巨象

    巨象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八卦王妃

    八卦王妃

    八卦有风险,便宜莫轻占。她不过一时贪念,便被强行捆绑可恶相公一枚,从此,她跌在婚姻坟墓里,爬都爬不出来。他们的故事,由乌龙开始,却以亮瞎狗眼的结局收尾,简直堪比盗版小红帽!她居然能与大尾巴狼共舞,老天,你还能再狗血点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特工之凤绝

    逆天特工之凤绝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拥有异能的神秘特工,不属于任何国家和组织,专门调查人类认知以外的事物。一次任务她掉进了时间的缝隙,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她都注定是女王,看她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狂妄是她的特权,邪佞是她的本性,美貌和智慧是她的武器,睥睨大地,也只是需要她的一个意愿而已。
  • 后寺鬼事

    后寺鬼事

    乱了,一切都乱了。死人,到处都是死人,不是一个个,而是一片片,死人如遭遇了风暴的麦田般,尸体堆积盈野。妖魔鬼怪,全都跳了出来。平日安静的农村化为了妖魔的集中营,妖现身人间,鬼杀人害命。谁能拯救天下,挽回这个小小村庄往日的宁静?看一个普通的学生如何带领一帮热血的青年,与强悍的鬼怪相抗衡,打破千年前留下的诅咒。看似普通的小小村庄,却隐藏着一个千年前绝世强者遗留下来的秘密,这个秘密成了无数妖魔争夺的焦点。一个片小小的激浪中的树叶,任风吹雨打,飘零难耐。
  • 穿到古代拐美男

    穿到古代拐美男

    什么?穿到古代见美男?这可是某云的一大人生梦想呐。可是第一美人潘安颠倒众生,带来麻烦不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