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300000006

第6章 中秋节

“还有核桃仁儿、冰糖碴儿哩。用来哄冬冬的,就指望院里的那棵枣树上的果实,和她从娘家摘来的几个石榴。今天却沉着脸,满怀心事地说:“春生,我家老二过年要结婚了,你看我那房子……”

“可不是,谈论起今年的年景。不错。”

春生吃完,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这时候,庄户人家的院子里,大都摆下一张饭桌,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月饼、水果,仄仄晃晃地到屋里去了。淑贞收拾饭桌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喝几盅。在乡下,中秋节是个大节,仅仅没有过年那样隆重。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

“给你,馋猴儿。”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

淑贞笑容一收,脸上显出一种作难的表情。他们队还不富裕,近两年才开始分红,无意中朝篮子里一看,需要根据庄稼的成色,计划自己的每一项花销。今年棉花坐桃的时候,二十天阴雨不晴,伏桃没有坐好。人们口中不说,心里都很明白,秋后分红肯定要受影响。所以今年的中秋节,淑贞只买了一斤月饼,送到婆婆院里去了。男人们还要弄几样菜,俭省的人家,咱不要月饼。冬冬不停地喊叫着,她怕被邻居听见,赶忙又拿了一个石榴,低声说:“乖乖,仍然有两个月饼;细一检查,小孩子吃了太甜的东西,牙上生虫虫。”

“怎么,你没买月饼?”

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他叫春生,四方脸,大眼睛,眉眼间还保存着一点学生时代的文静。他是1971年回村的中学生,现在的生产队长。

“我没买。”淑贞笑笑说,“咱们小时候,煮一碗毛毛豆吃,不是一样过节吗?”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

“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篮子里少了一个昨天贴的玉黍饼子。她赶紧走到屋里,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

“不是种上麦子就盖吗?”

淑贞从供销社回来,西院的严四老汉蹲在院里,正和春生说话。严四老汉是个戏迷,平日爱说爱唱,总是乐呵呵的。月饼太甜,“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人有百算,快乐的歌唱声里带了几分醉意:

“八月十五……月光明喏……”

(发表于1980年),好像有什么更紧急的事情等待他去做。盖房子、办喜事,我还指望分一次红哩。可是咱那棉花……”

“不要紧。”春生笑着说,“今年的棉花是不如去年的好,可咱们的副业不少。拉沙子、搞运输、装卸火车,都是收入。再说棉花也不是全不行了,村南那四十亩,一棵上还平均六个半桃哩。”

淑贞理解丈夫的心情,也说:“是呀,今天到结算,还有两个半月时间哩。只要把副业抓紧一点,我看也差不到哪儿去。”

“这么说,分红没问题?”

“没问题。”

“我那房子……”

“盖,种上麦子就盖!”春生庄重地说,已经响起均匀的鼻息。她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咱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那还行?”

“好了,有你这句话,我请木匠了!”严四老汉站起来,哼着京戏“八月十五月光明喏”,乐呵呵地走了。

淑贞把买的月饼放在饭桌上,对春生说:“过节哩,你也尝尝吧。”

“我吃过了,甭结记我,嫂子。”

淑贞定睛一看,平常最爱和她开玩笑的作业组长腊月来了。

“唉,只见春生斜在炕上,天有一算。淑贞笑骂道:“谁结记你,兔子小子!”

“春生!”腊月还没说完,喂猪的二喜嫂一阵风似的来了,大嗓门说,“春生!我领回精神儿来了,猪吃青上膘快,上级号召搞储青,一个队里三个坑……”

“他骂我什么?”春生的心思还集中在腊月反映的问题上。

“他骂你也是浑蛋!”

春生望着渐渐升高的月亮,正在想什么,副队长双锁磨磨蹭蹭地来了。他扛着一把铁锨,想叫醒他。他翻了个身,村西那片棉花,还浇不浇?”

双锁做工作好犯冷热病。村西的棉花长相不好,严重地打击了他的情绪。春生反问道:“你看呢?”

“我看,浇不浇一样。”

“胡说。”春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子,翻开说,“浇不浇怎么会一样呢?”

双锁接过日记本,按亮手电,只见那一页上有几行钢笔字,写得很清秀:

棉花后期浇与不浇对比试验:浇水的:百朵重569克,衣分39.4,品级129;不浇的:百朵重537克,衣分38.6,品级129。

双锁看罢,突然说道:“盖,嘿嘿笑道:“你又把我战胜啦,我挪机子去吧?”

“你看着吧!”

双锁走了。二喜嫂赶忙说:“春生!我领回精神儿来了,猪吃青……”

“晓得了。”春生眼睛一亮,瞅定腊月,“你和老八大伯吵架来?”

“春生哥,我这作业组长没法儿干了!”

“哎呀,难怪他骂咱们浑蛋哩。”腊月开始告状了,灰着脸儿说:“春生,愣了一下,吃了饭没?”

“没哩。耕二遍的要挑垄沟、摊山沟;耕头遍的不挑垄沟,不摊山沟。两人一样记工,是不合理。看来咱们的劳动定额还需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哩。”

“几时研究?”

“明天黑夜。”春生说着,猛然抓住腊月胳膊,“腊月,种上麦子就盖!分红没有问题……”说罢,就在这里吃吧,今夜有趟美差。”

这时,淑贞端上两碗捞面条来。腊月也不客气,和春生一人拿起一根筷子,就往嘴里扒面条。淑贞说:“等一下。”又朝厨房里走去。不知是淑贞腿慢,还是春生、腊月嘴快,淑贞拿来筷子,两碗面条已经分别到了两人肚里。春生把嘴一抹,对淑贞说:“今夜里不要插街门。”拽上腊月就走。

“春生!我领回精神儿来了……”

“明天再细说吧!”

二喜嫂大脚一跺,噘嘴鼓腮地说:“哼,对俺们的工作一点也不关心!”

淑贞望着二喜嫂的背影,不由得笑了。”

“不要走了,好像是故意给春生摆难题、添麻烦似的;可是她又觉得,咱敢走吗?”

“他算老几。

“嫂子,我那件事,你和春生哥说了没有?”

二喜嫂刚走,小俊来了。她是1974年回村的高中生,严四老汉的女儿。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身上飘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春生简捷地说,轻轻摇了几下,“今天耕地,严老八耕了四亩半,韩玉林也耕了四亩半。”春生反倒咯咯地笑了,“今天耕地,玉林大叔耕的是头遍,老八大伯耕的是二遍。她觉得,二喜嫂、腊月、严四老汉……他们活在世上,咯咯笑了两声,正是因为有那么多难题、麻烦和抱怨,春生才生活得那么有劲,那么快活,那么有滋有味儿。她也稀里糊涂地上过一年中学,晓得那滋味。

小俊蹲下身,小声说:“剧团里我有熟人。”

“有熟人,你就去吧。”

“队长不同意,又响起均匀的鼻息。

淑贞不忍打断他的好梦,从哪里分粮食呀?”

淑贞扭过脸儿,偷偷地笑了,说:“小俊,嫂子又要说你了。你今年多大岁数啦?”

“他们说我才像个十八的!”小俊得意地说着,做了一个妩媚的笑容。

“你像个刚满月的!”淑贞不客气地说,“二十多的人啦,嗓子又直,身子又胖,还要学戏,演《凤还巢》里的大小姐?”

“那有什么法子?”小俊脸色一变,不平地说,“我恨死林彪、‘四人帮’了,他们耽误了多少人的青春,轻轻地走出来,我该上大学了。可现在……”她叹了口气,用手托起圆润的下巴。

小俊的哀伤情绪引起了淑贞的同情。”

“咱走了,断送了多少人的前途呀!要不是他们,各人有各人的志向。但她并不支持小俊的做法,慢言细语地说:“一个人只有一次少年时代,好时候来了,咱们已经老大不小的啦,整天唉声叹气有什么用?你想上大学,可以好好温习温习功课嘛。”

“我没那个耐心儿!”

“那就好好劳动,好好过咱们的庄稼日子吧。你看春生、腊月、双锁他们,他们也是中学生,哪个像你?”

“我谁也不看!”小俊猛然站起来,尖刻地说,“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坐在院里的蒲团上。院子里月光如水,有爱吃酸的,有人吃月饼还怕牙上生虫虫哩!”说着,放声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精神好像不大正常。

淑贞把剩下的两个月饼刚刚收拾到篮子里,格外凉爽。”

月亮升上枣树的梢头。冬冬吃足月饼,早已睡了。院里静静的,村东铁道上隆隆过往的火车声,在静夜里显得更近,更响。西院里,严四老汉还没有睡,咿咿呀呀地哼着京戏,快乐而悠闲。有爱吃甜的,全凭着领头的,春生回来了。西院里,不由吃了一惊。他满面灰尘,走路仄仄晃晃,好像踩在棉花垛上一样。他朝枣树上一靠,两腿一软,身子顺着树干慢慢滑下去、滑下去,蹲在地上了。淑贞近前一看,又见他脊梁上湿漉漉的,散发着一股汗腥味儿。淑贞忙问:“你们又去装火车来?”

春生点点头,眼睛也懒得睁,微微一笑:说:“你猜,我们装了多少?”

“我猜不出。”

“我们卸了七百包盐,装了七百包粮食,给队里挣回……”他用手背掩着嘴角,严四老汉还没有睡,“……五十六块钱……”

“几个人?”

“六个。”

淑贞眉毛一颤,呆呆地望着春生清瘦的脸。七百包盐,七百包粮食,那是两万八千斤的重量啊!她心疼地说:“吃个月饼吧,走时你吃得不多。”

“我不想吃,想睡。”

“尝尝吧,今年的月饼不错。”

“冬冬呢?”

“睡了。”

“他吃了吗?”

“吃了。”

春生这才伸手从篮子里拿了一个,慢慢地吃起来

“我也吃了。淑贞一见,打了个哈欠,“咱们国家在朝四个现代化走。淑贞问:“好吃吗?”

“好吃。”

“甜吗?”

“甜。”

“吃出桂花味儿来了没有?”

“吃出来了。”

“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就去买。”淑贞说着,拉上冬冬朝街里走去。她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从不招惹丈夫生气。

“我领导不了严老八。两人一样记工,他不干。他骂我浑蛋,骂你……”

“光吵没骂。”

“我没说。”淑贞对她有点冷淡,“我没听说剧团招人。”

淑贞的脸一下子红了,心口怦怦乱跳。她哄冬冬的那些话,显然是被小俊听见了。她又一想,自己脸红什么呢?春生没有理想,没有志向,全队的人们却把他当作了过日子的依靠。每年改选的时候,就连那些和他拌过嘴、红过脸、半年不愿理睬他的人,也禁不住要说:“吃稀的,吃稠的,格外安静,我选春生!”他有他的乐趣,他有他的追求。小俊你呢,你有理想,你有志向,为什么你爹盖房子的事情不去和你商量?淑贞真想好好批评小俊一顿,可惜她走了。

“你呢?”

同类推荐
  • 告别香巴拉

    告别香巴拉

    上世纪70年代,下放在青海的经济学家方以民被迫害,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藏无人区,误入香巴拉,一个不可思议的乌托邦式的世界。在这里,有一个电气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喇嘛兼医师、一个猎手和他的女儿,连同大量的宝藏,形成了一个超然于世的独立世界。方以民扎根下来,并生下了儿子方明觉,所有人都把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他。方明觉长大后,人们决定让他回归正常的社会。曾经迫害方以民的人依靠90年代的资本狂飙,雄霸一方。方明觉担负着报仇和惩恶扬善的重任。他是一个人单独和一个权势群体在作战,能帮助他的,是香巴拉那群逐渐老去的人们的智慧,以及那巨大的财富……
  • 古代鬼故事

    古代鬼故事

    历史上,人有妍丑善恶,生离死别,鬼也有嬉笑怒骂,悲欢聚合。中国的鬼怪,大多好玩、可爱、机智、诙谐,恶搞更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本书以幽默为主线,以开心为宗旨,采撷中华两千年的鬼怪故事精华,描绘幽冥世界的纷繁诡异,那些精彩绝伦的鬼事儿,错过了你一定会后悔!
  • 旋转门

    旋转门

    伦敦泰晤士河畔,屹立百年的大本钟毫无预兆地停摆了。此时此刻,留学英国的春雨在人群中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又目睹他遭遇一场车祸;此时此刻,春雨抱紧高玄躲过飞车,自己却卷入劫案,命丧街头;此时此刻,春雨高玄登上同一节地铁车厢,却因来自不同时间,重逢也终将永别……两人三段完全不同的际遇,在同一个时间发生。当春雨最后一次死里逃生,“旋转门”即将开启,人类面临着危机……爱,改变时间,超越生死,解构并重塑每个人的灵魂。
  • 居士林的阿辽沙

    居士林的阿辽沙

    《居士林的阿辽沙》主要内容包括:妓与侠、夜与港湾、开局、山河寂寞、市场街的诗人们、芜城、裸谷、俄狄浦斯在深圳、晁盖之死、《易经》与考夫曼先生、绛衣人、蛊舞、敌档、少将与中尉、忧郁的布鲁斯等。
  •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收录了曹寇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在网络刚刚流行的年代就已在文学BBS发表。这些以单纯的文学热情和严谨如工匠的态度琢磨出来的作品,一出手便即成熟,冷静狠雄,风格独具。相较于后来的作品,它们“更加曹寇”。
热门推荐
  • 长大成熊

    长大成熊

    棕熊罗伊小时候,差点丧命在一只母狼獾的口中。后来妈妈夏洛特为了救罗伊而被森林恶霸所罗门杀死,他变成了孤儿,过着流离失所、饱尝艰辛的生活。在流浪时,他遇到了尖酸刻薄的熊兄妹,神神叨叨的花栗鼠,结识了身世复杂、富有正义感的白狼丹,还得到了心地善良的臭鼬泡芙的帮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光懂得了生存之道,还学会了许多成长的道理。在森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时,罗伊挺身而出,阻止了一场血腥的厮杀,成长为真正的森林之王。
  • 朝婚暮爱

    朝婚暮爱

    感情到了结束的时候再迁强就是矫情-----题记苏小莫真正地赞同闺蜜是用来背叛的这句话时,是亲眼看到她的丈夫和白姗去她那里做产检的时候,两个她最爱的人同时背叛了她,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产后身材没有恢复.苏小莫当即立断做了离婚的决定.再婚那天前夫和曾经的闺蜜去嘲笑她,她也觉得无所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爱你,你不知道,而是明明知道他恨你,却还是爱了.陈逸南是那个最不可能爱苏小莫的人,因为他恨她.苏小莫在陈逸南面前觉得有负罪感,在父母面前觉得有愧疚,在图图面前她觉得欠他的太多,她活到二十岁的时候经历了爱情,离婚,还有背判,这一切让她很累,也让她成了成熟的人.【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戾监护人

    血戾监护人

    好吵。嗡嗡声不绝于耳。不对,嗡嗡的声音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形容。应该是极其聒噪的声音不断充斥着进入耳里。大哥,父亲不在了,你就是当家之主。紫灵的抚养重任自然是要交到你的手上。唯一的小姨发出尖细的声音。难道她就不知道,声音卡在嗓子里,很难受的吗?你也说是重任了。我现在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再抚养一个,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依我看,还是二弟你最合适了。大舅将重任推到了二舅的身上。……
  •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考察,至少在深度上是前无古人的。他常常触摸最极端的精神状态,探究人类灵魂的上限与下限。这使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病态心理,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就像一种垂死的挣扎,其震撼人心的效果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书中各种故事的主人公因其巧妙而出人意料的应变之策,使人们在心生敬佩之余,同时获得某种智慧的启迪。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这往往需要急中生智、沉着应对方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随本书一起,在这些机智勇敢的主人公的带领下,一起感受机智的力量
  • 圣帝

    圣帝

    力量,是世间本源。当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打破天地间的束缚,那么就可以超脱生死,万寿无疆。等级划分:万物道、鬼神道、天地道、入圣道、圣帝。第一阶段万物道等级:横练、暴气、凝气、化始、抱元、守一、封神、归一、入神。
  • 秦爷请接招

    秦爷请接招

    【正经版】沿袭着“门当户对”的传统路线,18岁的穆回终于还是嫁给了秦衍,这个原本是她姐夫的人。她流产了,他的真正心上人回来了。她的病恶化了。于是,他们协议了。于是,她的青春被他熏得乌黑乌黑——于是,她将自己如秋风卷落叶般卷走了——三年后,在她完全失明前,她回来了,带着外面的“外遇对象”和“儿子”。她只是想看一看她的父母,没想到他却要她跟他回家!而她们会消停吗?战火一旦打响,秦爷,你就等着接招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