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300000029

第29章 不知何事萦怀抱(6)

坐在饭店的窗前,仍旧能够看见外头的电脑广告,也就是说,昔日的东直门仍旧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我要换个桌子,廖先生说这儿就最好,不用换了。在等着上饭的时候,廖先生对我说,老祖宗在修建东直门的时候并没有预算出东南地基的下沉,歇山式大屋顶刚度大,重量也大,特别是挂瓦以后,那重量更加速了东南地基沉降,所以修北墙时就发现柱顶斜了二尺,三分之二的榫头都拔出来了。您记得不,当时依您的意思是照原样插上,您说东直门城楼是东西对称的砖木结构,有围墙但不承重,承重的是东西中三排立柱,北面墙里的立柱实际就是浮搁着的。我说,从理论上说,您没错,可是您忘了明朝那个鲁班的故事了,鲁班为什么不压东南角,不压东北角,偏偏要压西北角呢?这就是地势使然了。纵然是民间传说,它也有传说的道理。修复古建,单单只是一个“修”不成,还要察山、察水、察地形,使建筑与环境达到一种平衡,这就是“天人和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这一切所依,是以昆仑为准的,天下山脉,祖于昆仑,昆仑山为天下第一山,是帝之下都,万神之所在,天之中柱也!要辨山向水脉,建筑设计就得认宗,认的就是昆仑山……

在这杂乱的汽车来往中,在这淅沥的雨声中,在一个小饭店的二楼,听着廖先生有关中国古建与昆仑山的议论,我感到了一种不为尘世左右的超然。一种囊括天地万物的大境界。世有“悲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的说法,而这和缓的诉说,这雨中的凝望。不正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没人相信,这思辨清晰、记忆准确、用典精辟的语言,竟出自一个记不清自己吃了几顿饭、辨不清金舜镡和金舜铭的老人,不可思议……

饭菜很快上来了。廖先生追不及待地抄起筷子,将刚出锅的热丸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填,滚烫的丸子在他的嘴里艰难地倒来倒去,烫得他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将盘子往我跟前拉了拉说,您慢慢儿吃,还有很多……廖先生不客气地又将盘子拽了过去,向着下一个焦黄圆润的丸子伸出了筷子……我不能赞美廖先生的吃相,也很难将刚才大谈“万神之所在,天之中柱也”的儒雅和现今的饕餮相联系。人,有时候实在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对此,最直接的解释是,廖先生饿坏了,他的确是从早晨就没有吃饭,他没有胡说。

一盘炸丸子和一盘饺子见底以后,廖先生吃饭的速度明显降下来。他打了个嗝儿对我说,我知道您是科学家,是大学问,您的祖先是皇族,黄带子,其实我也不是胡吃闷睡的庸俗之辈。有皇上那会儿,风水先生排在上九流的第四位,在师爷、大夫的后头,几千年的经验能沿袭下来,自有它沿袭的道理。中国的风水不全是迷信,它里头也有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这其中风水先生扮演着规划设计师的角色,这话我可记得还是您说的呢……

我当然不记得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想必是我那位四姐与廖先生有过这方面的沟通。我问他东直门北墙的柱子到最后是怎么处理的,他很奇怪地看着我说,您怎会连这个也记不得了?为这个咱们改了老祖宗的章程,用了新办法,扩大了榫头与柱子的接触面。改浮搁而变为插进柱础,再用1:2:3:4的水泥、土、沙、石灰加固柱基,那个东直门哪。就是经历八级地震也倒不了。是您说的,东直门从修建到今天是四百年,等再过四百年,经咱们手修过的东直门还要周周正正地立在北京,立在后辈人的眼前,到那时候咱们都不在了,但咱们的活儿还在。还在经受着时间的检验,后人的检验,这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廖先生突然变得很不好意思,好像做错了什么,说,您还让我就东直门地基的沉降分析和处理办法写过一篇文章,登在建筑杂志上,那篇文章“文革”让人抄了去……可惜了的……

我这才知道廖先生原来还有过文章发表,并不只是个当不上科长的小干部。廖先生回忆起这些时,尽管对文章被抄了去有些惋惜,但那美好与温馨,仍是毫无掩饰地溢于言表,那是一种充实,一种认可,一种舒畅,一种与老朋友共同经历又共享的愉悦……我不愿意破坏廖先生这种感觉,无形中在他面前扮演着另一个人的角色。

精诚由衷,可以感人至深。

向窗外看。外面雨色迷蒙,透过玻璃的水汽,我看到了那座“经历八级地震也不会倒”的城楼……

廖大愚噔噔地攀上楼梯,在这春寒料峭的雨夜跑得满头大汗。足见其焦虑、急切。紧接着上来的是廖先生的胖老伴儿,她夹着件大棉袄,跑得气喘吁吁,脸色煞白。

廖大愚见了他父亲,劈头一句就是:全家人找了您一天了!您倒好,在这儿下馆子!

老伴儿一见廖先生,一把拉住,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喃哺地说:可找着了……你这是干什么呀你?真有个闪失怎么得了!

廖大愚没好气儿地对他父亲说,您再这么着可不行,能把一家子急死!廖先生大概自知理亏,嗫嚅着说,我是在和舜镡聊东直门的事情……廖大愚说,什么金舜镡,您看清楚了,她是金舜铭,金舜镡死了!上月死的,您没看报吗?上头有金舜镡的照片,画着大黑框子!想必廖大愚也是气得很了,竟将这本应避讳的事情在他父亲跟前一股脑儿端出。

廖先生用浑浊的眼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起了什么,也似乎什么没想起来,坐在椅子里半张着嘴,眼神有些发直,突然显出了一副傻相。激动中的廖大愚还在不容人插话地说个不停,他说上午他妈跑到前院,当着不少人说他爸爸不见了,有的人当时就要看看大师怎么通过特异功能找到老爷子去向。廖大愚说,这不是出我的丑吗?我知道他跑哪儿去了!发动群众找吧,派出所、公安局、急救中心,能想到的地方都找过了,就差给ll0打电话了。

我想,亏得廖大愚没拨ll0,否则大师找父亲还要动用警察,那面子实在是挂不住的。

胖老伴儿一边给廖先生换衣服,一边说她参加“传销学习班”回来,没见着老爷子,也没太在意,料想这下雨天也不会上哪儿去。等到她换好衣服做了半截儿饭,才发现家里一直没见老爷子,赶紧将炒了一半的菜撤了火,四处去找,找了几条胡同都没有,急得不行,不得已才到前院找儿子。大愚听到这儿就埋怨他妈不该去参加什么传销班,说那些搞传销的都是坑人的,专坑熟人,什么上线下线,通通扯淡。老太太说,你那些阴阳八卦就不是扯淡啦?爸爸是你爸爸,又不是我爸爸,我这一天天够不易的了,得看孩子似的看着他,一不留神就走了……说着就开始抹眼泪。

看来廖先生这种不打招呼的出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廖大愚烦躁地说,以后把后院的门加锁,省得老提心吊胆!老太太想了想,无可奈何地说,实在不行也只有这样了……

我想像着廖先生被锁在小院里的情景,一种凄凉与沉重由胸臆间泛起,命运的悲惨和可怜使我感到活着的无奈与身不由已,难道人老了都将遭此下场吗?廖大愚窥出我的心思,解释说,外人不知,看着跟好人一般,其实病得厉害了。我问是什么病,廖大愚说是脑萎缩,也就是老年性痴呆。没法治。我想,廖大愚的论断不是很准确。廖先生的大脑某一部分是萎缩了,但某一部分却是活跃的,充实而灵动。常人所不能及。

看到廖先生光着的脚,廖大恳赶紧脱下自己的鞋套在他父亲的脚上。这使我很感动,虽然成了大师,虽然要将他的父亲锁在小院里,但毕竟是个孝顺儿子。

廖先生一直傻愣愣地坐着,那眼神透过玻璃,不知伸展到了什么地方……那些往事都已升华散尽,凝成了看不见的纯净气体,连发酵的能力也失去了。眼前这些人,窗外那些景,包括那个广告幻化的东直门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空落的苍白,白得让人窒息,空得让人心寒……

夏家子女们决定将他们的母亲葬于西山。

安葬四格格那天,我和舜铨也去了。天下着雨。春雨细润,山路精湿。墓地坐落在西山东麓,透过稀疏的松枝可以看见玉泉山秀丽的宝塔和昆明湖闪亮的湖水,不远处有音乐家王洛宾的墓,有文学家金寄水的墓,四格格长眠在这里,当不会寂寞。看来,夏家孩子选择墓地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尽了心意的。

一切安置妥当,正要砌封墓穴时,只见一人打着雨伞,顺山路踽踽而来。待那人走近,大家才看清是廖大愚。大愚捧着一捧紫丁香花,说是应他父亲之命,来为四格格送行的。舜铨说,这么大的雨,实在不想惊动别人,只是来了几个至亲……廖大愚说他本来不知道,是他父亲今天一大早就让他来的……夏家的孩子们对大愚表示出了显而易见的冷淡,这让我和舜铨有些尴尬。

舜铨说了不少感激他父亲的话。

我则一直在思索那个萎缩了的大脑是如何推算出今日的活动的。

廖大愚怀里的花沾着细密的水珠,散发出幽幽的清香,突出了墓地的冷寂,让人感到了留恋与哀伤,那是一种发自心的深处的绝望和难以道出的酸涩,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和默契。望着墓碑前的花团锦簇,大愚不好意思地说,花是自家院子里摘的。他们的院子里没别的花。只有紫丁香,紫丁香是四格格生前喜欢的花。夏家的孩子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母亲曾经喜欢过什么紫丁香,大愚说是他爸爸告诉他的。大家都觉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花朵不便再说什么,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不可追溯了。廖大愚将一枝丁香丢进即将封严的墓穴,那湿润的淡紫的花儿轻轻地覆盖在四格格那朴素的骨灰盒上。我的心一阵悸动,认为廖大愚这有意无意之举实在属于鬼使神差,料也不是他父亲告诉他要这样做的。

当然,这样很好。

廖大愚把怀里剩下的花围着墓碑撒了一圈,朴实无华的丁香和墓前那些美丽的花卉相比,显出了难以伸展的羞怯,显出了谨小慎微的不安……淡泊相处,可以维持久远,丈夫重知己,不为别的,就为那故旧的离去,为那相知相通的情愫,为那深处埋藏的无穷尽,走进这难耐的尴尬,走进这细雨尘烟,以慰藉死寂的魂灵和自己长久的沉默。

丁香依旧,良友难逢。

……我感到了沉重。

下山的时候,廖大愚悄悄对我说,他父亲从东直门回来就病了,现在每天靠点滴维持,人虚弱得连话也不想说了。父亲好着的时候,他老嫌父亲唠叨,不知饥饱,没完没了地吃,如今想想很是后悔。他巴不得父亲能再说、再吃。然而一切似乎都不可逆转,父亲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了。

我无言,回望那些紫丁香,丁香已不可见。

分手时,廖大愚说:我父亲让我告诉你,你“朋友”的骨灰应该撒在昆仑山。

昆仑山……

同类推荐
  •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恢弘的大汉?绚烂的大唐?静谧的大宋……如果说,历史有道门槛的话,任何人都不过是槛外痴人,企及遥望。拈起脚尖,伸头探望,总能于门缝问窥及些许的意境,宛若发现新大陆般,惊喜连连。现在,就在这窥望中,让我们的思绪走进另一个美妙的天地……
  • 成人礼

    成人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内容丰富,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风格多样,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套书阵容强大,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微风一息

    微风一息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帝御山河

    帝御山河

    宇宙轮回,纪元幻灭!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不断毁灭,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不断消失,周而复始,始而复周,从不更改。无论甘与不甘,愿与不愿,在这恢宏的命运面前,无数慷慨激昂的英雄和心有不甘的巨擘都汇入了滚滚的时间长河,灰飞烟灭!到底,是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又到底是谁在主宰神魔?在无数个纪元轮回之后,天帝陨落,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走出了大汉皇朝的边陲地带,一往无回的奔入了这浩瀚的历史长廊之中……——“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我这一生,绝不碌碌!”——杨纪。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遇鬼

    重生之遇鬼

    有一就有二,遇上一个鬼就会遇上第二个。为了避免再次遇鬼,林凛不得不成为了专业捉鬼店诡舍的一员以求庇护。可当一连串的惊恐遇鬼经历之后,林凛发现自己好像碰上了个专门坑她的大BOSS招徕各路牛鬼蛇神来吓唬她,把她整得惨兮兮的。卧槽,难不成她前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导致今生有此报应吗?
  • 剑霸三界

    剑霸三界

    战神之女降临人间界!魔族使者扰乱萨恩帝国朝纲!两界通道20年内开启,三界之战临近!这三个消息以魔法阵特有的远程传播能力,从萨恩帝国传往其他四个国家,同时传递的还有另一个消息——五大帝国必须团结起来共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