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300000024

第24章

起自草根的大树

美籍华人作家黄运基印象

提起他,我就满心温存。因为飘零异乡,找个肯跟你谈心的人实在不易。能够从容地闲话、从容地喝酒、喝到耳热心跳心性微醺、喝到能够敞开心扉说经历说人生谈感觉谈忧愤,就更不易。一般说是没时间,人人都在奔生活奔房子,哪有空跟你闲扯!一天到晚连觉都睡不足,谁又有那种细腻跟你谈感觉?可他不同,他总说我们有缘分,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对酒谈心,有时谈得遍体通泰,有时谈得泗泪横流。

人生似乎真的是由一个个不知怎么撞来的缘分结成的。十几年前,我的妻儿早已定居旧金山。一九九七年底,我终于要结束骨肉分离,拿到移民美国签证的消息很决传到关心我的朋友中。那时,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正在北京召开。一天下午,主持这个会议的张炯兄来电话说,旧金山的一位作家黄运基先生也来开会了,他已为我们约好明天下午见面,待我到了旧金山也好有个圈内的朋友。第二天我如约趋访。没想到我们竟一见如故,他给我介绍了旧金山和那里华人作家的状况,他让我做好到那边后忍受寂寞、忍受窒塞的心理准备一因为那是不同的纯粹英语文化世界。不知为什么,在我走出他的房间,走在落叶满地的友谊宾馆的院落里,心里升起的是一股落寞感。一九九八年初,我来到旧金山。第三天,他就来我家看我,后又请我去他家酒饭。不久,他邀我参加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年会。到了中国城的花园饭店,我竟像一下子回到了中国。与会者近百人,都是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一样地操国语、粤语寒暄问候,来者都是作家、画家、摄影家和文艺同好……他们邀我入会,继而换届选举。没想到运基兄不光是作家,更是加州政府和旧金山市府委任的政府翻译(后来得知,获此殊荣者不光要英文好,还象征着其他族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地位),他谦逊说称他作家总觉受之有愧,称他为老报人倒是名副其实,因为他曾先后做过《东西报》总编辑,独资创办过并仍然办着《时代报》、《现代文化人报》、《美华文学》杂志,成为随尼克松总统打开中国大门的首批美国记者,由他担任总裁的他的时代股份总公司一直承担着《人民日报》(海外版)美西地区的印刷发行。他的自传体小说异乡三部曲第一部《奔流》刚刚出版。鉴于他的成就与贡献,前几天,旧金山市长威利,布朗亲自命名一九九八年二月一日为黄运基日,以这样的成就和声望,换届会上文协的成员们也就众口一词选他为会长,我也被选为理事和副秘书长。

美华文协的工作也就逐渐推开,向旧金山市、柏克莱大学图书馆赠书,我们以他的小说《奔流》、我的散文集《浮生三影》的作者身份共同参加赠书式,为旅美着名华人脚家丁绍光主持画展、由我主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大陆新文学创作状况、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文学研讨会,……我们总是一搭一档,联袂出席。我看到,与美国人相处,他从感觉到语言到风度完全是一身潇洒,美国气派;与华人相处,他又谦让温和,一派典型的中国文人气质。我推想,他一定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子弟。可在一次我俩把酒谈心时他告诉我,他的祖父是首批来美的淘金客,他父亲一生都为一位美国医生做家庭厨师。

儿时,他曾在故乡广东斗门县放过牛、种过田,15岁时才被父亲接来美国。那是一九四八年,站在米格将军号油轮的甲板上,望着沧沧溟溟的大海和时起时落的海鸟,他曾编织过不少彩色的梦。未料,船一靠旧金山码头,他就落入美国麦卡锡主义者施行的对华人的歧视迫害中,同所有那时第一次来美华人一样,他被生生与父亲隔开,关人移民局设置在码头边的木楼里(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来美时也曾被拘禁此木楼两个星期,直到洪门出面救出经过两个多月苛刻的审查询问,他才被父亲接上岸。为减轻父亲的负担,他同父亲一起去那医生家洗菜洗碗。一次,父亲端菜时不慎将几滴汤溅在医生客人的身上,那客人挥起巴掌即朝父亲扇去!父亲不敢卢辩,却捂起脸去厨房饮泣。黄运基既哀其父之不幸,又恨其父之不争,他愤而出走,做过排字工人,进过中餐馆打工,后又应征入伍开往朝鲜战场。

在那里,当他看到美国兵滥杀无辜的种种残暴时,他愤而抨击批判那战争,结果招来了审讯、服刑、失业……这一系列的人生跌宕歧视迫害,迫得他思考,迫出他无尽的话语,因为有话要说,所以要办报,要写作。这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他卷进世界性的狂乱与理想的时代大潮后理性思考的结果。四十年来,他始终实践着他的人生思考。他的写作也就从新闻到文学,从感性到理性,从不平的呐喊到历史的拷问到哲学的思辨。这拷问给他洞开了创作的空间。他意识到,直到现在,以美国生活为题材的华文文学仍未超出留学生文学的范畴,而美国华文文学更广袤的天地在于从草根到大树,旅美华人从淘金到创业到矗立于美洲大地的历程中。于是他高扬起草根文学的大旗,从实践到理论,他呐喊着、奔走着、创作着。他的主张和实践首得文学评论家张炯的认同,他认为草根文学为美华文学开创了写作的新格局,赋予美华文学新的意义,继而,山东大学中文系和同济大学杜邦文学院也相继聘他为名誉教授和特约研究员。

刘荒田是一位经历平朴、为人淡定的人。他从广东省台山县中学高中毕业的时候,正是1966年文革的初期。与那代知青一样,他先下乡插队,继而抽调为民办教师,之后在县里当一名小干部,又之后娶妻生子;不同的是,他与生俱来地钟爱文学,读大量的书,古书新书,家藏的东抓西借的凡能找到的他都读。他写诗,写了大量的诗。当历史走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妻子家人的呼唤,也是他心里一种莫名的声音的呼唤,他和妻抱着一岁的女儿、领着六岁的儿子走过罗湖桥,飞过太平洋,来到旧金山。然而这里并没有锦衣华屋,没有供他写作的一张书桌。妻靠他支撑,儿女靠他抚养,他身无长物,只能一头扎进中国城的中餐馆打工。之后,他从中餐馆到西餐馆到如今所在的旧金山最着名的五星级酒店。从三十二岁到五十二岁,他的职业始终没变,当维特儿,端盘子。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见过很多世面一给克林顿、江泽民和不少来过旧金山的国家元首端过盘子。他收人不菲,用他调皮的儿子调侃他的话说:老爸这盘子每年能端回五六万美元!就靠这盘子,他已供自己的一双儿女先后从洛杉矶加州大学毕业。如今,儿子已成为某高科技公司的经济师,女儿又远赴香港学中文去了,就靠这盘子,他已在旧金山日落冈买了两栋两层小楼的住宅。

从这个层面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他家的发展史也大体勾勒出了华人打工族从奋斗到立足到安定富裕的面貌。可他不是一个易于安分的普通打工族,他的心性和气质注定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追求的作家,这也就注定他陷入不停顿的心灵的奔突精神的寻找文化的拷问。开始,他的诗歌宣泄一腔的乡愁和失落,是一位在北美华文文坛无人不知的乡愁诗人。继而,他又将散文当成抚慰精神的驿站,其散文《独处的下午》细腻人微又一泄千里地写出了他初来美国时的状态和心境:在那个很平常的下午,他忙中偷闲得了次休息。他走进电影院,看了电影《荷兰先生的乐章》。他看到垂垂老矣的荷兰先生不得不告别他执教了三十年的讲台,此时,礼堂的大门开了,台下坐满黑压压为他送行的师生;台上,要他指挥的演奏者都是他三十年中教出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摇动着一头银发,从学生的喇叭、双簧管、大小鼓和提琴,不,从他宽厚的胸膛里,奏出了此生的华彩乐章!看到此处,我哭了,忘情地大哭,我的日渐变硬变钝的心,被春雨般的泪水浇得酥软,我敏感得、多情得一如青春。这就是那时他精神世界的另一层面。荷兰先生的命运撩起他对自己永难兑现的生命期许的伤悼(他也教过书育过人,有过诗般的理想,他希望在文学的天空找到自己的星座、,荷兰先生最后的华彩乐章更衬出他精神迷失的悲哀,他成了真正的边缘人:一方面,他是闯荡异邦的为人夫为人父的壮年男子,他要实实在在打工实实在在赚钱实实在在地养家糊口;一方面他又是不甘稍停地驰骋于理想与诗情的中国文人。他不甘堕入形而下的柴米油盐,他要形而上地舞出自己事业的一片天空。在两难中,他的灵魂毫不停歇地被生活的大锯锯着,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就是这大锯锯出的心灵飞沫。

可喜的是他没被锯倒,这要感谢他的毅力,更要感谢文学本身一是文学使他得到了及时的疏解和自疗。相反,他磨炼出了更多的成熟与清醒。他不自恋也不自卑,不怠情也不因循。不管过得多不如意,他从未在生活与文学的大野里倒下。他像膜拜宗教一样膜拜文学,在膜拜中写作,在写作中寻找,在寻找中救赎。终于,他的视野一步步开阔从伤悼一己的失落惆怅到放眼观察离析东西方文化的长短优劣,他的胸襟一步步拓展一从抒写个人命运的叹息到宇宙生活价值的追寻。他的写作一步步老到,从感性到理性,从激情的燃烧到冷峻的思辨,到从容淡定,到幽默放达……这变化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是物质的不再贫瘠使他有了淡定幽默的余裕,而淡定幽默又使他迈入一个成熟超迈的境界。这不是我凭空得出的印象,他生命变奏的历程是在他已经出版的《北美洲的天空》、《唐人街的婚礼》、《纽约闻笛》、《纽约的魅力》、《旧金山浮生》、《旧金山小品》等十多部着作中写出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即将一次性推出的他的《远看红尘》(三部禀系列散文将会告诉你他如今的生活状态与思考状态。

荒田的丰富不是我的一篇短文能写尽的,这篇小文如同摘取大海里的一朵浪花献给读者,也许能让人们有个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印象?

同类推荐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热门推荐
  •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家境突变,强遭退婚,莫小暧的生活危机四伏。十年前的狼狈少年,炫目回归,手上却多了一纸合约……为期一年,她必须留守他身边。于心底的男子,她闭上心扉断了念想。上一辈的恩怨,他一并算在她的头上,在今后的追逐中他们彼此还能否换回重来一次的机会?
  •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娘亲,可有见过‘惊艳盗神’外带个‘贪财奶包’一起穿越的吗?她是洛将军府的嫡出小姐,那只妖孽好漂亮。“娘亲,见过穿越的,隔壁有颗玉灵珠我想要。”“抢了。”某男凤眸一眯将她压在身下:“女人,那夜盗我种还记得否。”“盗了。”“啥时候的事?你干嘛?”女子护胸,他是身份神秘的灵水国太子。这片大陆一夜间崛起了一对‘煞神’,男子一字一句说:“我要攻回来。”“娘亲,下面那个女娃在跟我炫她新衣服”“扒了。”
  • 混沌神的后现代生活

    混沌神的后现代生活

    宋君因为和女朋友分手来到天下第一险黄山散心,因为不慎跌入悬崖,不仅没有死反而得到了宇宙第一神诀,从此踏上茫茫的征服七界之路。两大旷世异宝,化为一人之体,历经种种磨难,在旷世异宝的帮助下最终成为宇宙的主宰者。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同名电视剧由钟汉良、马天宇、孙怡主演。少年时情之所起,此生便不再敢忘。若爱是羁绊,那么,她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画地为牢。霜雪吹满头,也算是白首。凉生:我们重新开始吧,就当现在,你十七岁,我十九岁。好不好?程天佑:我爱你,这就是我们之间最大的门当户对!姜生:我挡不住我的心我的爱情,它们在暗无天日里滋长,独自痛苦又独自幸福!钱至:我在医院里求婚,只想让你知道,从此,无论生老病死,我必不离不弃。八宝:我哥负责脱衣,我负责舞,柯小柔负责娘。程天恩:我久久也放不下的人,就在这一刻,放下了。爱了那么久的爱情,不爱了。宁信: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被他爱过的女人!我也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被他爱着的女人!
  •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幽灵阶梯

    幽灵阶梯

    一桩发生在乡间别墅的命案结束了瑞秋和侄子、侄女的度假讨·划,也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牛活。死神的阴影从他们踏进别墅的那一刻起就未曾褪去。面对命案后侄子的突然失踪,侄女的闪烁言辞,瑞秋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两个年轻人与这桩命案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问天之道

    问天之道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之中走上了修仙之道,走遍天地人三界,闯地府、上天庭,追寻天之道的旅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