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00000021

第21章 书生情色(2)

普通人的关怀与照拂是非功利性的。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成千上万个例子。我奶奶是个小脚的山里人,但却有海一样宽厚的爱心。从抗日战争起就接待山外来的官人,已接待了无数的革命干部。每有山外的下乡干部来,她总是倾家中所有,侍弄很好的饭菜,干部走了之后,她尚不知人家的名字。她很应该向官人们提一些要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一些同报;但她从未启齿过,她认为这样做是一件羞耻的事,有碍天地良心。她曾说:“客人上咱家里来,不好好待客,咱还能做啥呢?”她的话就是一句乡土哲学,有学问的人,可以诠释很长的一个篇幅。我亦能。但我不能去做,祖辈传给你的是一种生命密码,心灵破译便罢了。

所以,奶奶虽交了那么多大小干部,她的儿孙仍未走出乡土,仍过自耕自织的生活;生活得不算富裕,但都很乐观,整日里乐呵呵地,对外人不存一分芥蒂。只是奶奶已经老了,不能动了,整日蜷在土炕上,无声无息地等待着一个日子。外人进屋时,一双无神的眼亦会倏地亮起来;但她已无能力侍奉客人了。

我为奶奶伤心。

还有一个叫刘振祥的老人。他是个普通的退职老干部。我刚分配工作时,年纪极轻,离家又远,他怕我想家,晚上总是陪我聊一会天。他知道我爱好文学,便鼓励我写作。他甚至与一个叫土庭辅的老人一道,同我一起上《诗刊》社的诗歌刊授学院。他们是有一把子年纪的人,对新诗,不仅了无兴趣,而且“隔”得很;所以陪我学习,实在足为我提供一股精神助力,其用心良苦矣。后来,在写作上有了一点成绩,他又毫不犹豫地向区里领导推荐了我,所以,我能有现在的光景,他是奠基人之一。

至今我在仕途卜生活了十五六年,曾经也掌握过一定的实权,他却从来没张嘴要我做点什么,甚至未喝上我一瓶酒。每当在街头碰到他,我感到惭愧,颇磨不开面子,他却主动奔上前来,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嘘长问短,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近来,我被从实职上调下来,任一个搞文化的“闲职”,许多从前簇拥在身边的人渐渐远去了,不禁牛一种失落与孤寂之情。他却从电话簿上查到我的电话号码,热情地打来电话:“这有什么小好,人的成功,其根本就在于,适得其所,发挥优势。你是区内有名的作家,你不搞文化,谁搞文化?”

我心里热得很,泪水像一只肥白的虫子,在脸颊上蠕动。我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心里总有一种失去父尊的虚空;这时,我真想在话筒里叫他一声父亲,但还是止住了。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意:且莫说,且莫说,一说便俗。

这个话头就此打住吧,让我再说一说普通人的另一个性情,便是对别人的关怀与照拂,极为珍视,知恩图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文人说的,但文人只说不做,且层出不穷的是见利忘义、见利忘情之徒。真正心口如一、既说且做的是普通人,是生民百姓。普通人是人情厚土,是道德良心。关于这一点,我亦可以举出成千上万个例子。

彭文润是良乡地区梅花庄村的个体医生,他有祖传的治疗不孕的绝招。但那个年代,不允许他行医,他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改革开放之后,他得以开业,再加之朋友们的多方帮助,他的个体医院火爆异常,经他之于诞生的婴儿逾千逾万,并成为国际上一家医疗机构的名誉教授。功成名就了的彭文润却没有暴发户之态--他每年都向“希望工程”捐资,向地区的福利与公共事业捐款,已累计捐赠二十三万元。有人说他神经有毛病,他却说这是知恩图报:国家政策是他的护身符,广大患者是他的衣食父母。

日前,我去拜望他。他坐在一个旧几案上喝粥,就着一浅碟里的腌黄豆。他不疾不徐地往嘴里搛着黄豆,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仙风道骨,神态怡然。

还有我的一位叫刘军的同学。他家境蹇仄,事事靠他撑持。为了他弟弟考学的事,他求我帮忙;我正有着这个便利,所以,只用举手之劳便为他解了难题。如此,这便是一桩不足挂齿的小事。但他却念念不忘,每到春节,都要亲自送来年礼,十年有余,年年如期。去年,我对他说:“你是老兄,应该去看你;那么一点儿小事,承兄如此挂怀,我心不安。”他只是笑,一言不发。待到今年春节,他又如期到来,我便感慨不止:

“哥啊,你是年年给我送来教导。”

“什么教导?”

“你是在告诉我:能为别人做点儿事,是幸福的;要想安安心心地消受这种幸福,只有多多地为别人做一些好事。”

普通人可写的事何止万千!但笨拙的笔,也只能写书这纸上的一二。但这已经足够:对别人关怀与照拂不求功利,得到别人的关怀与照拂知恩图报,这正是人类万种美好的根基与本源。为什么人们的好话与宣言说得那么多,市井人情却愈加浅薄,概因为人们漠视和忘却了这朴实而本质的语言,而沉陷于那迷乱而华丽的所谓现代话语。

在繁丽的世象中,我们可能什么都是,又可能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我们狂妄;什么都不是,我们痛苦。还是回到普通人中间来吧,还是安心地做一个普通人吧;那样,我们的幸福生活,便真正开始了。

4.我之于花

坦率地说,我是个不太关注花朵的人。至今,从未亲手养过一盆花,是一个可靠的例证。

1987年,同办公室的一个中年女同志,在办公室空旷的地中央,放了一大盆君子兰。花是她从家里搬来的,给办公室带来极温馨的家庭气息。

那花的叶片长得肥阔而鲜嫩,花开得也出奇地好,花瓣之红居然映红了人的脸。因为花的缘故,拉近了我与她的距离。她似乎不是我的一个同事,倒像是屋里的大姐。

她给花浇过水后,我便在适当的时刻给花松松土。因为同享一株花,侍花的劳作便不好意思让她一人做;所以,主动地与被动地,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牵挂。那花一天天长得好,我们的心情亦一天天地好。

后来,那女同志调走了。她想把花留给我,但我不太会侍弄花,怕将亮丽养成黯淡,还是让她带走了。

以为会想念那花朵,心情却什么也未发生般地平静。

有花在前,可以欢乐着花的欢乐;无花在目,竟也甘于无花的空茫。我不是花的多情者。

但我却是花的知情者、知味者,或者说,是个会品花的人。

我喜欢有药香味的花,比如米兰、紫荆。

米兰的药香较为浓郁,有一种致人昏蒙的感觉,是一种致幻药;内心不清净的时候闻之,让人感到心悸。紫荆是开在原野与山冈上的花,淡淡的涩味如风般轻爽,可以令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感情。比如爱情,普通人家的女子也是花,是紫荆类的花;亦有香味,因为不能香得纵情与开放,便有了涩味,紫荆花般涩涩的药香。戴望舒喜欢丁香花般的姑娘与丁香花般的爱情,其实亦是一种紫荆情结--因为他不识紫荆,丁香与紫荆一样,皆是淡淡的涩涩的药香。

为什么喜欢有药香的花朵呢?

这与我的生活态度有关一我不喜欢大喜大悲、大丑大恶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属于普通人。快乐中有忧郁,幸福中有苦涩,欢笑有泪光……这才是普通人的实际生活,亦是我喜欢并接受的生活。

我还喜欢开得寂寞的花朵。

比如山海棠与野水仙。

山海棠与野水仙都开在遥远的山里,开在山背阴处,或滴泉之畔。可以有水,也可以没水,只要有一丝水汽或一线阴凉。山海棠的花开得鲜艳,野水仙的花开得白亮;但都开得很寂寞,无人问津。

但寂寞之花,却开得很不马虎。风尘常侵袭这寂寞之花。风过后,花的枝叶并不欹斜;尘埃落定,花瓣与叶片之间竟会一尘不染。山海棠与野水仙,开得寂寞而自尊,寂寞而清洁,寂寞而温暖。

这是人都很少有的品格。

所以,从僻野山乡走出来的人,在滚滚红尘之中,贫穷却不自卑,平凡却不流俗,概因为有这些寂寞而高贵的花朵做他们的老师。

自然的陶冶胜于人的教化啊!

说自己是个不太关注花的人,却说了这么多关于花的话,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我是个不太在意外界事物的人。

外部世界,有时阳光明媚,风调雨顺;有时却寒冷如水,风雨如磐,是个千变万化不由人的存在。外部世界的强大与无序,对人是一种压迫,让人感到人生无奈、人生无常、人生如梦。这些感觉是有害的,它们蚕食着人最后的一点自尊,最后的一点意志与耐力。这最后的一点,是人的生存之花,失去它们,是十分可怕的。

要使作为人的自己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必须走向自身,走向内心--不对身外的一切抱有奢望,一切希望缘于自身,身外的东西我奈何不得你,你也同样奈何不得我;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这就是说,要过心灵的生活,即:过理性、智慧与思想的生活。

在这方面,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人类心灵生活的最灿烂的花朵;正如僻野山乡之人师承山海棠与野水仙一样,我的灵魂师承梭罗的心智之花。

梭罗使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后果之上;一切好事与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而我们却平静异常不被其左右。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梭罗还使我相信: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须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多年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使我神清气爽,内心妩媚。我虽没有亲于培育一株自然的花朵,却感悟到了心灵之花的至真、至善与至美。自然之花易凋,字纸上的、思想上的花朵,却永恒。

所以,我之于花,不见的,是花的颜色;亲和的,是花的品格。

5.我之于电脑

用电脑,我是典型的被动一族。

至少是在十五年前,北京作家集体“换笔”时,就有好几位作家朋友劝我“换笔”。但我一直不为所动。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一个业余作家,写作时间少,产量也少,不值得用电脑;另外,业余写作,走东串西,居无定所,也不易用电脑。因为那时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颇昂,工薪阶层也买不起,就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其实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我的写作习惯使然;我每写一篇文章,都是先打草稿,然后再恭恭敬敬地誊抄在稿纸上,并且边誊抄边修改。所以誊写的过程,就是再创作的过程。没有这道程序,我的文章就写不好,就没有自信。每当眷抄完了,看着工整清秀的稿面,有一种满足感,感到,文章发表不发表都无所谓,手稿本身就已经是一件艺术品了。所以,我的手稿承载着我的一种特殊的美学追求,氤氲着我的生命温度,是艺术生活的具体体现。况且,我骨子里固执地认为,一个作家,如果没有手稿,没有手迹,还算什么作家,那便成了作坊里的工匠了--书写本身就是创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如雕刻家用刻笔在质材上一笔一笔的雕刻。有好多作家用电脑写作,待出书时,出版商要附一则手迹,作家还要临时补写一张,让人感到很是滑稽。

祁晓冬兄有很强的事业心,在孤独中刻苦地进行着现代经济学研究,让我佩服有加,便乐意在他编辑的版面上发表文章。虽然文章发表之后影响面不大,稿费也很低;但文章赠知己,宝剑赠烈士的情怀,还是让我乐意把文章寄他。算是一种想约与鼓励,有一种惺惺惜惺惺的悲壮。

后来看电视的一个电脑节目,发现他还是个特邀主持,才知道他是个电脑专家。便感到,他虽然孤独,却并不落伍,比我现代得多。我便有些遗老的感觉,也想接触一下电脑。但我对电脑的感觉太迟钝,很久也进入不了状态,学了几天就放下了。后来我写民了几部长篇,仍然是手写,写得昏天黑地,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便向晓冬兄倾诉。晓冬兄笑着说:“我真佩服你的毅力,但你的生命消耗太大,你应该学会运用现代文明成果,节约精力,葆有旺盛的创造力。况且,使用电脑,应该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是现代生活的一张入场券;所以,不是你乐意不乐意学的问题,而是必须学的问题。”

他的规劝,使我有了电脑意识,我开始准备购置电脑。我打电话通知晓冬兄,让他帮我选择一种好的电脑型。他说,你来吧,我会给你选一台既经济又时尚的电脑。儿子听说我要买电脑,比我还要兴奋,“早就该买了,有了多媒体装置,CD、VCD和电脑游戏真是酷毙了!”他的兴奋引起了我的忧虑;市井上的电子制品乌龙混杂,污人眼目的东西很多;一旦置备了电脑,你不可能整天监督孩子的操作,稍有失查,孩子便被污染了。所以,儿子引起了我的惊警,这个电脑还是晚办一些为好,等他长大了,有独立的判断意识了,再办也不迟。

置备电脑的事就搁下了。我依旧用笔写作,且文章愈写愈勤奋,发表量比有些专业作家还大。这时,我认为,使用不使用电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现代意识的标准,只要头脑不旧,常能思考新问题,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也算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我身边有许多人买了电脑,但他们多运用的是电脑的娱乐功能,智力的开发项目几近于无;所以,电脑在这些人手里,只是个“玩艺儿”,并不是高级的智能伙伴。从他们身上看出,没有电脑也不是很遗憾的事。没电脑的日子过的也心安。

几年过去了,单位来了一位新领导。他是一个具有现代思维的开放型领导,他把提高干部的现代化办公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丁作来抓。他为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操作。起初我并不太介意,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我发现,机关干部除我以外都狠劲地学电脑,原来单位要把能不能使用电脑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内容。我受到了震动,因为自己在哪方面都不比别人差,如果只因为不会用电脑,就落在别人后面,真是得不偿失。

被逼之下,我开始学电脑。奇怪的是,不出十天,电脑的几项常用功能基本都掌握了,并没感到吃力。所以,不会电脑,真不是一个智商问题,主要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不能自己解决,社会会不由分说地帮你解决。因为现在是电子时代了,时代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有文化的人。

说实在的,学会电脑之后,我感到它的快捷,虽然能节省人的力气,但在一些深刻思考面前,它往往会辞不达意。比如文字处理,写小说,因为是平面的形象思维,手下的表达几乎就是脑子的表达;但一些思辨文章的写作,思索总是与手下的点击相脱节,必须用笔墨的涂涂改改才能把思绪拽出来。所以让我感到,传统的往往是深刻的,现代的很可能是浅薄的。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也许偏颇,但真实。虽然文字处理已很娴熟了,但写思想随笔时仍找不到“深刻”的感觉,便仍是手写初稿,再用电脑打过,颇有“脱了裤子放屁”的味道。但没有办法,因为许多编辑朋友已习惯看打印稿,往往对我厚厚的手写稿提出抗议,甚至以拒看相“威胁”。晓冬兄比较宽容,只要我表达需要,手写打印随之。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意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

    《我的阿猫阿狗朋友》记述了人们与猫狗之间感人肺腑的真实曲折故事,以纪念那些给我们带来快乐、爱、启迪的沉默而真诚的动物朋友。内容丰富多彩,分为三辑,或来去匆匆,传奇一生;或乐趣融融,温馨美好;或生命感动,发人深省。《我的阿猫阿狗朋友》将人对动物的态度视为拷问灵魂、提升生命的一个尺度,号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热门推荐
  • 调皮宝宝迷糊妻

    调皮宝宝迷糊妻

    楚雨,绝色容貌,倾国倾城。生于豪门世家,祖上三代,男儿众多,她成为家族的千金小姐。在大婚之年,父亲为她钦点了一桩婚姻!这样的爱情她不要。她要自己寻找幸福!然而,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迎面走来的男人可能更看重她的财与貌。楚雨,奇丑无比,她来自边远山区,学历不高,渴望活出精彩!好不容易没有公司嫌她丑陋,应征进去做了个替补秘书。却不想,这位总裁大人竟然帅得让人眼蓝,酷得让人心碎…冷寒,帅气的冷面总裁,面对自己的丑女秘书,实是无法专心工作,只因为她常常出其不意的恶作剧……冷无双,闪动着机灵敏捷的大眼睛,第一次到总裁办公室,就被楚雨的丑陋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却不想,因为楚雨的一个意外事件,而和她结下不解之缘……冷无双——爸爸,我只要雨妈妈!冷寒——其实对女人,我已经厌倦!楚雨——也罢,我就以这丑陋的容颜,实施我的猎夫计划…&&&&&&&&&&&&&&&&&&&&&&&&&&&&&&&&&&推荐:苦情儿:《妖娆太子妃》夏草青青:《老鸨王妃》夏草青青:《我得负责》雪落暄:《魁首猎爱》白色娃娃:《冷王子的甜心公主》明千晓:《流氓皇后》美娃:《混血小天使》推荐晗晗的文文:《嚣张宝宝总裁妈》都市完结
  •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十七岁,他得到了她的身体,让她成为他的芭比娃娃,他的专属玩偶,不能拥有任何情绪的玩偶。而她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心遗留在他的身上。二十二岁的她,依旧是他的玩偶,依旧深深地爱着他,可他却要和别人结婚。可她还是深深的,傻傻的爱着他。因为她知道,爱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幸福,她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他。。。二十五岁的她,再次见到他,他则化身为魔鬼,将她再次囚禁在他的身边,狠狠地折磨她。不仅再次摧残她的身体,更深深的伤害她的心。还在她的身体埋下一颗“种子”。原以为,他会因为这颗“种子”而留在自己的身边。可最后她才发现,原来他的心早已不在自己的身上。他有的,只是埋怨和报复。。。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这一次,她要永远的逃离他。。。咖啡喝完了,可以续杯。。。爱情没了,是否能续爱。。。咫尺有爱却不伤害、爱在唇齿却不咀嚼.他们的爱,究竟能不能回来。。。精彩剧情;“莫宇浩找你什么事?”莫子轩开口问道,语气依旧是那么的冷漠。“他要我做她的女朋友。”她依旧不舍得骗他,只因她爱他,深深的爱着。“答应他。”“什么。。。”安雅乐不确定自己所听到的是真的。“答应他,努力让他交出宇轩集团的一半继承权。”莫子轩的语气依旧冷漠。“为什么。。。告诉我,我到底算什么。。。”安雅乐发了疯似的对莫子轩吼道。为什么世界上的人都看见我对你的爱,为什么只有你看不到。。。“我的芭比娃娃,我的专属玩偶。”他依旧那么冷漠。。“只是玩偶吗?”安雅乐泪眼迷蒙的望着他。“仅此而已,难道你还想要别的。”看见她的泪水,他转身离开。怀孕??“子轩,你跟她结婚,那我怎么办?”安雅乐的小腹已经略吐凸出。“你?还是照样留在我的身边。”“那孩子呢?难道你想要让他成为私生子?”“你的孩子?他也不配拥有名分。不要想太多,安心静气的将孩子生下来就行。”。。她的孩子,。。不配拥有名分。。。瞬间,眼泪决堤而出。。。你给不起名分,我给的起。安雅乐拿起一个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我答应你,跟你结婚。”。。。。本文过程虽然贼虐,可结局绝对精彩。。。。文是天天更,律儿不弃坑。。。亲们放心。。呼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V文律儿可以保证每天至少一章,而且每周要是花花钻钻其中的一种超过二十个,律儿就两更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除了适用于旅游专业学生和英语导游,还可以成为外企员工、涉外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工具书,读者可以此书来学习如何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来练习英语口语。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古玉灵缘

    古玉灵缘

    上古灵玉跌落凡尘,引起了人世间剧烈的动荡。在这纷乱的战争年代,群魔乱舞,人间生灵涂炭,天界众神渡劫,冥界怨声载道,谁又能顺势崛起?谁又能独霸天下,俯首苍生?魔前叩首三千载,回首红尘不做仙。小船驶,影相随,来世修得自由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