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400000011

第11章

我的师傅熊待诏说他跟他的师傅只学了几手简单的“武活”,但“男活”样样都会做,“女活”也懂得个八九不离十。

我认为在咱们这山高皇帝远的偏僻村子里,有一手“男活”就够了。可师傅却鼓着眼睛对我说:“徒弟儿,你咋能不学‘女活’呢,‘女活’才关键才难学呢,你不学,将来肯定要落伍的。为什么说要落伍呢?现在有一句口号,那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不懂‘女活’,那半边天就不是你的了。往后去,说不定‘女活’比‘男活’还吃香赚钱呢。咱们这世道,谁能说个准呢?艺不压身,学会了,放在肚子里,一不要饭吃二不要衣穿,你怕个么子?所以说啊,徒弟儿,你要有眼光呢。你虽然长得矮,背又驼,但只要有远大的眼光,就能弥补你又矮又驼的缺陷。你只要记住我这句话,肯定会受益一辈子。”

有些事还真让师傅说准了,如今的“女活”啊,可真比“男活”还时兴还赚钱。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却说我师傅让我既要学好“男活”,又要学好“女活”,还准备毫不保留地把他只懂得简简单单几下招数的“武活”也要教给我,在他的督导下,我就作古正经地开始学了。学这些技术活路前,师傅让我做的第一件最重要最见功夫的事,就是在石头上磨刀,既磨剃刀,也磨剪刀。

在磨刀前,师傅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如果把刀磨不快磨不好的话,你这剃头的艺就不必往下学了。他还让我记住什么“石头磨得两头低,走遍天下无人欺”,“石头磨得两头翘,走遍天下无人要”之类的顺口溜。

于是,我就撅着个屁股天天学磨刀。刚开始,我真的纳闷不懂,我又不是学杀猪,把刀磨得那么快那么好干什么?甚至还有一股子抵触情绪呢!后来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仅不误砍柴,更不误剃头。如果刀子钝,在人家的脑袋上磨磨蹭蹭,搞得缺头洼脑,大半天也弄不出个半点名堂来;要是刀子快,锋利无比呀,嚓嚓嚓,唰唰唰,不仅动作潇洒,灵活自如,剃出来的头呀,也一个赛一个,简直就是呱呱叫。

师傅丢给我一块磨刀石,交待两句磨刀法:“下力得法,轻重均匀。”然后就让我自个儿既琢磨又使劲地一天到晚磨。他说看我磨得好不好不必每次试刀,只要过段时间看那磨刀石就行了。如果磨刀石中间被磨平而两头稍低一点的话,这就是“石头磨得两头低”,说明我磨刀的功夫到家了;如果磨刀石磨成了两头翘的凹形,便是“石头磨得两头翘”,那就说明我磨刀还没入门。

刀磨好了,我却不能操着磨得锋利的剃刀上阵,师傅担心利刀伤人。

师傅第一次让我捉刀,将满肚子的理论付诸实践,递给我的竟是一把缺了口的钝刀子。给我充当实验品的也不是大人,而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小男孩对剃头本身就不怎么愿意,一见是我,马上带哭腔嚷道:“不要驼哥跟我剃,俺不要驼子剃……”

我第一次出手会弄出个什么花样来,本来就惴惴不安呢,又拿着把钝刀,心跳顿时加速,而小男孩糊着一把鼻涕哭天哭地叫来嚷去,弄得我更像一只遇到了刺猬的狗,畏畏葸葸,无法下手。没想到师傅亮出了他的绝招,掏出一粒糖果递给小男孩说:“乖,驼哥剃头有糖吃,要是老子给你剃呀,屁都没有一个呢。”小男孩见到稀罕之物,不禁破涕为笑,就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伸出袖子揩了一把鼻涕,又抹了一把眼泪,就驯顺地将脑袋低在那把缺而钝的剃刀下。

我学师傅的样子,围着那颗小小的脑袋鼓足干劲、排除万难、认认真真地大干一番,流了一身臭汗,也不知这汗是急出来的,还是累出来的,反正剃完后背心湿溻溻地一大片,风一吹,凉飕飕地打了一个哆嗦。

剃完后师傅既没表扬我也没批评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冷落,不管怎么样,无论好歹,评说一番,总比屁都不放一个让人心里要舒服一些呀。

后来师傅才告诉我,不做声就是批评,而他担心我第一次操刀就受到批评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就闷在心里不做声,让我自个儿去咂去品。

最有趣的要算那个小男孩了,以后每次剃头,都指定要我,然后“糖糖”地叫个不停。师傅哪有那么多的糖果给他吃?只有不让我剃,由他亲自上阵。

有一就有二,自从给小男孩剃过第一次头后,一有机会,师傅就把我推到第一线,让我理论联系实际地大干一番。刚开始,他呆在一旁还不放心地看着我,后来,索性不管不问,放手让我干下去就是了。这样一来,他比原来轻松省事多了。

其实呀,剃头这行尽管有学问,精路深,可让我一学就是三年,还要搞个一年的出师实习期,这时间也太长了一点。以我的聪慧,不是吹牛,四年的学问与功夫,一年绝对拿得下来,并且还可以干得轻轻松松、漂漂亮亮。后来,我将这憋在心头的话忍不住跟师傅说了,师傅听后沉默了一阵对我说道:“这是规矩你知道吗?徒弟儿,家有家规,行有行规,不由我说了算,大家都是这个样子,乱不得套的。乱了套,就无法收场了。”我心里仍然不服,难道只让我学一年或两年的艺,天下就会乱套?还无法收场?什么东西、什么事儿无法收场?鬼才相信这样的屁话呢!当然,这些话我只能憋在心里自个儿说,站在师傅的角度想一想,也能理解他的一番苦衷。

在我学艺、出师的四年时间里,一直卧病在床的师娘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过,只是将躺卧的地方换了一下位置,由土砖垒砌的床铺换成了几块木板拼成的简易棺材,然后从师傅的家搬到了高高的青山上与松树为伴。

而在这四年时间里,外面的世界,更是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了不得的大事,最重要的有三件,一是打倒了“四人帮”,二是恢复了高考,三是农村分田到户。

“四人帮”跟我隔山隔水,我跟他们从来就不熟,只晓得他们四个人的名字,叫做什么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简称王张江姚“四人帮”,所以他们是上台,还是倒台、垮台、塌台,对我来说,兴趣都不大,他们的事儿我知道得少,也懒得关心懒得说。

我最感兴趣的是恢复高考,再也不兴公社、大队推荐上大学了,只要你有本事,考试成绩好,就可以读大学。只要一想到这点我的心里头就滴血,如果我不休学,而是继续读下去一直读到今天,我驼哥哪怕再驼再不美观,只要成绩好,一样可以上大学,一样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说不定真的应了我的大名之意--治国安邦呢。只可惜,只可惜呀,我小来失学,长大无用,唉,空有一腔报国之志,空怀一腔聪明之才,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损失,严格地说,是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一大损失呀!既然国家、社会都损失得起,对我个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一想,我就想穿了,不再痛苦得寻死觅活了。

对我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分田到户这一政策的开展与落实。

家家户户,分田分地,不禁使我想想了背得滚瓜烂熟的毛主席诗词《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两句:“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就那么多土地,分来又分去。世事如棋局局新,天没变地没变,可地上的人却不住地白云苍狗、变幻莫测,不是生老病死,就是换了主人。

李家坪以生产队为单位,重新测量田地,按照人头,将田地分等列级,平均分配到户。我自然也分得了一份,可我肯定是无法下田种地的,只有沾父母的光让他们代劳了,但我也不会白吃白占白花,我有手艺,艺不压身,我就要出师独立了。一旦自立门户,白花花的银子、金闪闪的票子,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我的荷包呀、口袋呀。每每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咧开嘴巴笑。

一天,我心悦诚服地对父亲说:“爹,还是你看得远,我出师后真的不担心没有活干失业了。”父亲嘿嘿嘿地笑道:“可不是么,都不兴在生产队记工分了,也不一年结一次账了,你跟人家剃头,就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买卖了。”我说:“是的,我最担心的就是怕跟师傅划范围,闹得伤和气,现在好了,人家可以自由选择待诏师傅了,凭本事吃饭,人家找我,瞧得起我,就给他剃;不找我,拉倒,我也不勉强。那些顾客,再也不必局限在我们李家坪村了,隔壁的严家嘴村、支家口村、排闸村,只要他们愿意,我都可以跟他们剃了,嘿嘿嘿,我不必担心没有饭吃饿肚子了。有一份手艺,感觉可真好。”

于是,我就一天天眼巴巴地盼望着早日出师,自立门户。

四年光阴,说慢真慢,过的时候一寸光阴一寸光阴地捱,像一条蜗牛似的在地下爬呀爬的,慢吞吞地人都等得快长霉了。要说快呢,也真快,一晃悠就到了头,回头一看呀,怎么喝拜师酒的事儿就像昨天才发生似的呀?是的,一眨眼,我跟师傅,就要喝出师酒了。

出师酒的酒宴还是摆在我家,比四年前的拜师酒还要隆重。这回不仅杀了鸡,还秤了肉,买了鱼,准备了一瓶包装精美的“黄山大曲”高档酒。

上次拜师我敬了师傅一满杯散装白酒,只敬没喝。这回呀,我敬师傅时跟他碰杯,当地一声响,他喝了,我也喝了,都是脖子一仰,一饮而尽,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喝酒,辣得我喉咙像冒火,但我心里高兴呀,也就不在话下了。后来师傅倒过来敬我,我不敢承当,他说今后我们都是平起平坐的同行了。父亲在一旁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也赶紧说道:“就是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呀,您老永远都是我的老师傅!”师傅一听这话,更高兴了,说:“就冲你这句话,我也要敬你一杯。”我只好做出一副无法承当的难受样子,其实呀,我心里那个乐呀,要不是憋着,差点都要笑出声了。跟师傅碰得当地又是一声脆响,我又是一饮而尽,师傅自然也是一口干清。两杯下肚,脸上开始发烧了,脑袋有点晕乎了,我不敢再喝了,再喝就真的要失态露出我的一副真实嘴脸了。

出师的隆重不仅仅在于酒宴,还在于师傅带来了一个新做的木头箱子,那里头装着一应的理发工具,而且全是崭新的,这是师傅自个儿掏腰包为我购置的。师傅按他的想法搞了一个交接仪式,他双手捧着这个崭新得散发着淡淡的木头香味的剃头箱子,尽量挺直腰板,做出一副严肃样子。我学他的样子,也尽量挺直腰板,可不管怎么挺,都是一个驼背,好在师傅并不计较,我便在想象中挺直了腰身,双手去接那个木箱。

就在这时,配合这一交接仪式的老四李治家在屋外点燃了一挂五百响的鞭炮。“噼哩啪啦”一阵响,突然间我感到自己好伟大,这鞭炮不是为别人炸的,而是为我驼哥李治国炸的啊,专为我一个人的呀,这可真是从未有过的殊荣啊……在一阵陶醉得无以复加的恍惚中,我从师傅手中接过剃头箱子。箱子沉甸甸的,比师傅那个旧箱子还要重,一想到师傅至今拎着的还是一个到处裂缝的破木箱,而他却花钱专门为我做一个新的,所有行头也是新的,我的心里好感动,一感动鼻子就发酸,鼻子一发酸不争气的眼泪就要往外涌……

在闪烁的泪光中,我仰头瞧着师傅,双腿发软,恨不得当场跪下,跟他磕两个响头。可师傅及坐在一旁的父亲母亲都没有要我跪下的意思,我也就硬着腿子,没有多此一举。

鞭炮声引来了一群看热闹的小孩,他们在地上寻找着那些未炸尽的鞭炮,点燃后冷不丁“砰”地一声响,同时扯开嗓门叫:“嗬,驼哥出师啰!”“瞧,正经八百的驼待诏呢。”几个机灵的小家伙还临时嚷出些顺口溜来编排我:“腰勾背驼学理发,遇到高个就抓瞎。”“背驼腰勾学剃头,遇到姑娘就发愁。”“驼子驼来学待诏,遇到和尚就糟糕。”

他们叫得我忸忸怩怩地颇有几分难堪,同时,我又在心底希望他们不住地叫嗓门还大一些,那样的话,他们就成了我不用花钱的义务宣传员,全村人都晓得我驼哥今日出师了,就会有人来找我剃头了,生意会不请自来呢。

出师酒喝后第二天,我就不再像根尾巴那样跟在师傅后头做他的影子当徒弟了。这辈子,我做过两次别人的尾巴与影子,这别人不是别人,一个是我哥哥李老大,另一个就是我师傅熊待诏。我也升级过两次,前一次是哥哥李老大死后我在家中由老二升为实际上的老大;这一次是出师酒一喝,我摇身一变,一夜间由徒弟升格为师傅,尽管我是一个驼师傅,还有人叫我小师傅、矮师傅、嫩师傅,但总归是一个师傅了。

我拎着个剃头箱子,独立自主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始走村串巷地吆喝了。我刚出道,别人不了解,还有人凭主观想象,将我的手艺与不甚雅观的外形挂钩,想当然地认为我的技艺跟人一样歪歪扭扭、疙疙瘩瘩。不是我吹牛,四年来,我已将剃头这门技艺修炼得相当娴熟了,如果不有意藏拙的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我师傅熊待诏了。可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啊,生意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还得我自个儿现身说法,向人们展示真我的风采,亮出一手过硬的本事才行。我要努力争取别人的信任,哪怕就是不收钱也罢,给人家剃几个像模像样的样板头,立几块活生生的广告,树几个响当当的品牌,争取一批信徒,鼓吹鼓吹,往后去,事情就好办,生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上门来。

经过一番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年以后,我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打出一片红彤彤的江山--在方圆五里的范围之内,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为什么说是客户呢?因为一家中只要有一人承认了我接纳了我,那么这户人家所有男人(女人有时也剪剪头、修修面,这种情况极少,可以忽略不计)的头就全由我承包了。

由于有了一批固定客户,我的收入也较为稳定起来。一般来说,散客是当场收费,而固定客户则半年一收,将剃头对象分为大人与小孩两大类型,以人头多少结账。大多都能及时缴纳,也有家庭实在困难的,只好让他们拖着。而拖着我也不能不给他们剃头,都乡里乡亲的,只要人家瞧得起我,我也不能太势利以钱来衡量一切。有的一拖就是两三年,我也照样笑嘻嘻地跟他们照剃不误。

于是,有一些混混刁钻狡猾,认为我驼哥心善好说话,就恶意拖欠。对此,我是哑巴吃汤元--心中有数,哪些是确实交不出来的,哪些是有意拖欠的,我心知肚明得很。只要是故意跟我过不去的,我也就跟他过不去。我既打不赢人家,又没有后台背景,可我有一颗聪明好用的脑袋瓜子,这就够了。比如说谢拐子有钱喝酒打牌玩女人,却没有钱交我那几个少得可怜的剃头费,怎么办?我催讨两次无效,便在一次理发时只给他剃了一半。这一半怎么个剃法?我跟他剪了左边,留下一个右边,只要人家眼睛朝他一瞟,就会发现他的滑稽,不仅仅是滑稽,简直是难看丑死了!这样一来,事情就倒过来了,不是我找他收费,而是他求我快点跟他把头理顺,不仅补交欠款,还再三再四地保证再不拖欠。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因拖欠费用换一个剃头师傅也不行,咱们这行的人都互通声气,晓得他是这样一个欠账鬼,谁也不会理他。而他总不能一辈子不理发吧?除非他改换门庭,由男变女,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想耍弄我恶意拖欠我的理发费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外传

    胡雪岩外传

    本书记叙胡雪岩的秘史,是一部豪门生活纪实。作者不从人物的事业和社会活动着眼去写,而只从胡雪岩豪奢靡烂的私生活去写,以印证所谓盛极必衰的循环之理。
  • 有爱不觉天涯远

    有爱不觉天涯远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无比。她仿佛听到自己心里铁马冰河一般轰隆隆响过,所有的坚冰,都融化了。她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偏离在爱的轨道之外。这摔倒的跤,让她的爱情拐了一个弯,他的宠爱和心疼,是拐弯处鲜明的路标,一路引领着她,走进爱的轨道。
  •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站起来

    站起来

    “人哪,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最好还是靠自己站起来,最好还是自己走路。让别人推着,让别人扶着,总有些不踏实。还是让我自己站起来吧。”本书介绍了关于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救援汶川地震的励志故事。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豪门替身妻

    豪门替身妻

    他们在一起四年,曾是一对让外人羡慕不已的夫妻。她一直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携手走下去。谁知,一夕之间,往事的美好,全数破坏殆尽。一场大火,她从世人眼里消失,本该死了却没有死的她,这其中到底有何故事?三年后。重生的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归来。可笑,昔日夫妻重逢,夫竟不识对面的妻。这场代孕开始的游戏,究竟会有什么结果?本文大虐小虐若干,但不是为虐而虐。(提示一句:本书女主不是什么完美的女主,是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不意外。)《代理孕母》同属系列文推荐:晚风微尘《代孕前妻》幽夜罗《禁爱妈咪》北雪泠《危情狂恋》曼漫《代孕高中生》
  • 依米花

    依米花

    A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只有百来户人口。四面环绕着茂密的山林,中间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条黄色的马路像黄金蟒一样从村子的最里头爬到村口的公路。山麓下稀稀疏疏的坐落着青砖青瓦房。村口站着一颗要四五人才能合抱的樟树,像一个垂暮的弓着背的老人,等待着归家的孩子。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80婚姻:花落知多少

    80婚姻:花落知多少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下诗篇,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与一个好女人结婚,你是在暴风雨中找到了避风港;和一个坏女人结婚,你是在港中遇到了暴风雨——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     
  • 执子之守

    执子之守

    遇见沈侨,我看着沈侨的背影,他成了坏人,他有一头干净的碎发,沈侨会坏笑,他回头来对我一笑,会开着车乱跑乱叫,我成了坏人,会在酒吧夜不归宿,总是很骚包的吹得像明星一样,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高挑结实,我会这么简单就爱上他。--情节虚构,我回他一笑;遇见林新,请勿模仿
  • 王妃休夫-誓做守财奴

    王妃休夫-誓做守财奴

    “琪琪,我要结婚了,哈哈,我终于要跟于浩结婚了。”结婚礼堂里,穿着婚纱的我兴奋的脚都有点发抖了。“好了金子,你都笑好几天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这已经是好友琪琪的第一百八十遍抗议了。“人家高兴嘛?你知道我等这天等得多辛苦吗?”我忍不住又开始傻笑了起来。“是啊……。是够辛苦的……。为了他,你连做医生的资格都自动放弃了。那可是你的愿望……。”好说着说着,好友又开始骂起我来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痞妃惊华:惹上凉薄王爷

    本领高强的她,一觉醒来居然成了一个5岁拖油瓶的娘亲?她的名字居然成了“如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