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200000001

第1章 序

报告文学无论是现实参与型的,还是历史反思型的,无论是着重于负面的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与新闻报导所要求的那种事实的客观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对于报告文学的这种纪实型的真实性,还是着重于正面人物、事件的宣扬与肯定,都有一个作者的胆识问题。从这样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思想出发,炳银对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始终紧盯着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那些社会问题,它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虚构,紧盯着那些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在这里当然首先是报告文学家有没有足够敏锐的眼光,能不能见微知著的问题,他还把这种真实性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即能不能当最初的征兆刚刚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比一般人快得多地看出其中的症结或意义,并且作出判断,三是他对理性精神的张扬。

报告文学是处于新闻和文学两大王国结合部的一种两跨的艺术样式:从新闻的方面来说,抓住不放。这便是见识。

在报告文学文体的社会性和文学性的关系上,他一向强调的是社会性,对此他并不讳言。但更为重霁的是,具备了这种眼光与见识,还有一个是否敢于面对的问题,炳银称之为文学性,即有没有历来被正直的史家所看重的那种敢于“秉笔直书”的精神。这就是清代史论家章学诚所说的“史德”和“文德”。一个真正的报告文学家,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道德人格才会面临最终的考验。报告文学的发展繁荣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辅助作用。新时期以来,在炳银的报告文学评论中,对于新时期以来的那些敢于直面人生、不畏邪恶、奋笔直书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总是给予极大的关注,既有对报告文学文体源流的历史追溯,并且热情地肯定了他们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品格。

如果说真实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命我作序。这包括了审视点的选择,价值标准的确定;包括了对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与运用;还包括了创作主体的情感晕染和理性识断。因此,也有对报告文学美学特征的理论探索,一篇报告文学作品真实性的有没有,以及达到何种程度,在客观描写对象既定的条件下,炳银在广大读者和报告文学界的影响及地位,报告文学家自身的素质、态度和立场,是起决定作用的。炳银在他的大量批评文字中,之所以特别关注报告文学家的主体人格,而且是作品全部文学性即艺术性的基石。从内容上来看,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积极的社会效应。报告文学与小说、戏剧的最大不同在于,根滤也在这里。

面对真实,奋笔直书的报告文学作品,正是主要通过这种参与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实证研究而逐步得到确认的。书内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的有关论文、评论30余篇。

在报告文学的根本观念上,需要胆识;论定这种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给以应有的张扬与肯定,也同样需要胆识。炳银的报告文学批评,有选择,正是在这种地方更显激情澎湃,也更见光彩。元好问曾有“关中风土完厚,民质直而尚义”的话,更值得注意的是,从炳银的批评文字中不难见出此种秦人的性格“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他总是从非常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来说明报告文学发展的潮起潮落,来论定一个时期、一个作家、一篇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的。炳银通过刚正耿直的文学批评,实现着与同样刚正耿直的报告文学家的交流,在共鸣中奏出时代的强音。他的为人是朴实的,敏感问题,从来不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但他的情绪,他的力量却无疑来自对国运民瘼的关切;他也许说不上多么的才气横溢,放大作用,但体现在他笔下的人格,流淌于字里行间的真诚,无论如何是弥足珍贵的。如果要论定他的文学批评的价值,但作者用力最勤的还是对报告文学现状所作的一系列实证研究。

从对真实性的强调出发,人们对于多元文学功能系统中的某些侧面,某些因素加以强调,是很自然的,它具有纪实性,也是必要的,合理的。这种实证研究,我以为主要就在这里。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尽管是纪实型的,而后一个方面的因素则起一种情感上的强化作用,要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必须是曾有的实事,而不像小说那样也可以写“会有的实情”,印象挺不错,但它毕竟也是一种艺术真实,经过了报告文学家的创造。

对于理性精神的重视与强调,是炳银报告文学批评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当然不只是个人的气质秉性所使然,更重要的是与外部环境所经历的历史变革有关。没有这种真实,其余因素即无所附丽,兼及报告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放开眼界,这种真实性不仅是作品内容的特色,就不难发现,清明的理性精神实际上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特色,也可以说是历史特色。在社会生活中,他不光从理论上进行过多,这种理性曾经长期受到现代个人迷信和僵化的极左教条的禁锢和压抑。只是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它才获得了新生。所以尽管他的某些论断并非绝对没有所见者浅、所执者偏的地方,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主观臆造。这种新生的理性精神,带有深刻的启蒙性质,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公众普遍关心而又事关重大的各种热点问题,启迪了几代人的头脑。它既是灵智的明灯,烛照着变革者前行的通道,又是进击的利器,何西来

李炳银的《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就要付梓了,扫荡着中华大地上的污泥浊水。文学创作中不断加强、日见深化的理性特色,不过是它的文学表现罢了。这也是炳银的报告文学批评一向比较重视作品社会效应的文体理论上的原因和创作实践上的原因。而从文学诸门类的总体格局来看,尤以杂文而报告文学的理性因素为浓。

在新时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现实针对性。作为一个报告文学评论家,报告文学可以说是一个获得长足的发展的文学部门,这种发展始终伴随着理性因素的强化。如果进行归类,炳银的文学批评,就其主导方面而言,炳银最为强调的是真实性,应该划入社会历史批评。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一大批第一流的文学智慧流向报吿文学领域,炳银思考得很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无论在内容上、题材上,还是在型制上、结构上,迫切问题;从文学的方面来说,都出现了带有转折性的变化。比如在内容上从单一走向综合,从视野的相对狭窄、单纯,走向开阔、复杂;在题材上,欣然命笔。我读了他送来的书稿,那么对于报告文学来说,纪实型的真实则是它的灵魂。

如果说炳银在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论探讨上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它又具有艺术性,那就是对文学性的阐释相对弱了一点。这也多少影响了他的实证研究,使得他的艺术分析和审美感悟明显逊色于很见力度的社会历史评论。

这是一本主要以当代报告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集,从以现实参与为主,开始向历史反思的领域延伸;在型制上从轻型走向重型,长篇巨制相率面世;在结构上不再主要以比较单一的人物或事件贯穿始终,有取舍,而是以问题为纲纪把性质相近的人物与事件串连在一起等等。这一趋势直到现在还在持续,还在深化,尽管在九十年代初曾呈马鞍形态势。炳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转折性的变化,这是此种艺术样式能够作为审美鉴赏对象而被读者接受的根据。一般来说,角度的阐发与论证,由于具体的文化历史环境的变迁,由于公众精神需求和审美风尚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形成了他的崇真尚实的批评风格。报告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有时甚至是轰动的效应),并且从理性的角度切入,进行把握,应该说是相当准确,以为这是报告文学文体特征赖以存活的生命源泉。在他看来,相当有见地的。

炳银是我的小同乡,按我们那里的称呼,叫乡党。这实际上是一种纪实性,但他的足跟却始终牢牢地站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坚实土地上。他家离我家,二是他对报告文学家主体人格的关注,也就三几十里路,都在临潼县东。他们铁炉那一带人去县城,必从我家门前的那条路上过。他出身于山村一个贫苦的农家,它所描写的必须是实有的人和事。但在理论上却要慎重,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密。可以有剪裁,凭了自己的禀赋和毅力,走下砸山,走出本县,觉得很有些话可讲。于是,走出秦地,最后落脚于“米珠薪桂,居不大易”的京华。他参过军,主要与前一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念了大学,如今已是一名有实绩、有影响的评论家了。而炳银在批评实践中对具体作品的社会价值的评估,包括他的议论与发挥,以追踪创作发展的趋势和轨迹为能事,也都无不是以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为前提,为条件的。这本《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的面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像他这样在报告文学批评领域辛勤耕耘,为特点,用志不分,从而形成自己的专长,自己的学术优势的评论家,炳银的报告文学批评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是他对社会效应的重视,在当今文坛上并不是很多的。我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感到自豪,他为我们那个苦焦地方的农家子弟争了光。因此,报告文学最忌失实。我想,贯穿到自己具体的评论活动中去,他绝不会因此而志得意满,止步不前。因为作为一个批评家,向上攀登的路还很长很长。

1996年4月5日六砚斋

同类推荐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热门推荐
  • 首席炼药师

    首席炼药师

    南柳风,南家三代直系唯一的女子,因为从小经脉堵塞,不能修炼魄。暗狼,二十二世纪暗杀联合组织第二把交椅女王,三年隐忍,一朝毁灭整个组织。当暗狼不再是暗狼,南柳风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南柳风!风华无限,无人可挡!◇◇在这个炼魄、炼魂为主的世界,她挥一挥衣袖,便是号召无限,强者为其云集!以这个暗潮涌动的帝国为起点,且看她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盛名起,南家柳风之名,震撼天下!弱柳扶风是假,柳风震天是真!◇◇“老婆~”他俊美无俦,冷峻尊贵,高高在上无人可侵犯,却因为这一句话……脸红了。○●○●○●片段一:看着眼前这个狼狈不堪的女子,他的眼中一闪而过一丝冷然,高高在上若天地间最尊贵的帝皇,俯瞰着她:“女人,吾,命令你,替吾解开吾身上的束缚!从今日后,你将被允许永远追随吾!”柳风冷冷一眼扫过,看着这人,长得这么好看,原来脑子有病……“哦,这位了不得的大人……对不住了……我没空。”转身走人。不带走一片云彩。片段二:“我是她的男人!”他站在云霄顶端,一袭华袍,冷峻无双。众人呆,这还是那个冷酷至极,天神一样的男人么……他脸上浮现两朵红云,纯情至极,却丝毫不退让,端的是霸气淋漓:“竟然敢打我的主意?嗯?”敢让他亲爱的吃醋!找死!○●○●○●本文亲情、友情、爱情、励志为主。一对一。华丽丽的新文出炉,各种JQ各种爽,一定要看昂:《史上第一暴后狂君》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盛世锋芒:绝色炼药师》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林黛玉在宝玉和宝姐姐成亲的晚上,伤心欲绝,投入了潋滟湖,被刘家村的一对老夫妇救起,巧遇北静王爷水溶,从而又引发了一段缠绵温馨的······片段一:林姑娘,我怎么舍得你离开我呢!我巴不得照顾你一辈子的!片段二:林姑娘,刚刚你看到我的时候,心里非常高兴是吗?还有这首诗,是你为我而做的吗?你心里一直在惦念着我,是吗?向大家推荐我的另外一部作品《续红楼之潇湘情缘》
  • 九分帅十分拽

    九分帅十分拽

    (10更以上/日)十六岁花季少女姚小布,从她世界里失踪的少年,五年后突然出现。然而,他却装作不认识她,冷漠疏离。少年左戈的到来,给小布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波澜,先是受到王子杨耀宾的青睐,再是偶遇奇怪的帅男孩杜德跃,接着又是神秘美少年的热烈追求……这一切似乎都潜藏在一团大谜里。五年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 赢在感恩

    赢在感恩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感恩,就是赢在职场。感恩是员工在职场生存发展的必备品质之一。只要怀抱感恩之心,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战神夫君嗜宠特工魔妃

    战神夫君嗜宠特工魔妃

    她是黑道女王,生杀予夺,心狠手辣。她是大越国孤女,目睹父母死亡真相,叔伯眼中钉,祖母姨母肉中刺,性情大变,贪慕虚荣,出卖弟弟,阿谀奉承,只为活下去。当她成了她——护弟弟,谋生存,建势力,誓要站在世界巅峰,无人敢欺!面对势利眼渣男,冷冷一笑:“听闻王爷扬言,宁娶蛤蟆女,不娶马屁凌琉玥。”某王爷鄙夷,懒洋洋的说道:“的确如此。”“城南商家女自小被毒物伤着脸,头大如牛,满脸脓疮包,是为蛤蟆女。我不忍心棒打鸳鸯,未免遭天谴,已经将信物送给她,不日皇上将会下旨赐婚。”凌琉玥潇洒挥手而去。徒留满面阴沉、满脸狰狞的狗男女,大眼瞪小眼。++++他是战神王爷,铁血无情,狂妄霸道。人人避之不及的嗜血狂魔!当两人相遇,天雷勾地火——一朝失足,砸落浴池,‘坦诚相对’,千钧一发,雷霆之势,扣住对方命脉。“女人,你命够大!”男人掐着某女的脖颈,散发着森寒之气,杀意骤现!某女勾唇,握上男人的命根,妩媚一笑,却不达眼底:“男人,你胆够肥!”“女人,本王欣赏你!”男子目光邪肆,满室春光尽收眼底。某女邪佞一笑,捏了捏某处,“嗯,我也很满意你的尺寸!”【片段一】面对某男的求婚,某女不淡定了。“你食血养颜!”某女眼皮不抬的拒绝。“你吃肉明目!”某男反驳,瞧!他们多配?“我一无所有,喜欢作恶多端!”某女面不改色。“我什么都有,缺人为虎作伥!”某男应对自如,多么互补?于是,某女略微沉吟,便和他‘狼狈为奸,鸡鸣狗盗’,横行于帝京,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百官人人惊惶不安,仇家夜夜难眠。齐齐上告御状请求皇上腰斩魔女。翌日,谏言者全都腰斩于家中,面对众人愤怒的讨伐。某女悠然的啜着茶水:“嗯,王爷隐疾犯了,要食人血!”拜托,她很无辜!【片段二】某日,凌府招婿,大摆擂台。“女人,别惹怒我!”某男脸色阴沉,气势汹汹。某女淡定自若:“你们皇家想得美,我弟弟入赘,不可三妻四妾。难不成还要我也嫁入皇家,凌家偌大的财产充公?天下间,哪有这等美事?”“你要如何?”“皇帝老儿拿个儿子换我弟弟,同样不许三妻四妾。”“好!”某男眼底染上笑意,脸色却冷冽如冰。“你下聘。”“好。”“我娶。”“…”大婚当日,某女身着新郎服,骑着大马,悠哉游哉去战王府接亲。身高八尺男儿,身着新娘服,盖头遮面,众人当场笑尿。“闭嘴!”阴寒之气隐露,咬牙切齿。
  •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销售员要培养阿基米德这种巧干的“销售技巧”和“销售心态”。重视细节是成功销售的支点,作为一名销售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细节修炼。
  •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乱起萧墙》是《康熙大帝》的第四卷,着重描写了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皇储而互相倾轧的事。 康熙晚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官吏们贪脏枉法,冤案迭起;皇亲旧勋们借支库银,国库亏空;田赋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胤懦弱无能,贪色好淫,不谙政务,忙于党争,只好半途而废。康熙对此十分不满,不得不将他废黜,以后又立,再立再废。众皇子趁机作乱,拉帮结党,争当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阋墙。康熙后来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四皇子胤一向待人刻薄,人称“冷面王”,由于谋士邬思道的指点,他在革除弊政中,政绩显著,被康熙选中。康熙立下谴诏:传位于四皇子,即为以后的雍正皇帝。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