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700000023

第23章 整风运动(7)

鸣放以后,他们就来得更勤了,办事处俨然成了京城一个社会名流的沙龙。在满足食欲之外,也畅快地发泄那种自身膨胀思想的压力。难怪浦熙修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当时办事处发来编辑部的稿件,几乎遍涉文教战线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她还趁热打铁,请对方就所议之事给《文汇报》写稿,为此还产生一件费孝通先生或许已经遗忘了的逸闻:

他答应写稿,却提出自己现在囊中羞涩,得预支稿酬去买只好笔。浦熙修真去买了支51号的派克金笔,并给他送去。没几天,鸣放的形势就陡然逆转了,此笔自然没能为《文汇报》排上用场,大抵一开张便用在写那些连篇累牍的检查、揭发材料了……

不仅驻京办如此,当时《文汇报》派往各地的记者,也在本报发出了众多有影响的报道,如《流沙河谈“草木篇”》、《乍暖还寒晴复雨--访问浙江专业作家陈学昭》等,但在钦本立极力引向的“资产阶级方向”上,浦熙修仍不愧是《文汇报》一个鞠躬尽瘁的马前卒。二十七年后,当回忆起这段已被正本清源的岁月时,徐铸成写道:假如当时的《文汇报》有一点成就和可取之处,那首先应归功于邓拓同志的全力支持。就我们自己的同志来说,我以为,致力最大、贡献最大的,应推浦熙修同志。(《怀念浦熙修同志》)

储安平身上又是一番人生景象。

早在当年3月10日毛泽东接见徐铸成等新闻界人士,《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共党员常芝青也在座。作为民盟中央的机关报,其总编辑从来都是由共产党人担任的,与现任的常芝青不同的只是,第一任的胡愈之,第二任的邵宗汉,他们的党员身分未曾公开而已。在对《文汇报》赞赏有嘉之后,毛泽东似乎突然想起了这点,他的目光转向了常芝青:

“共产党替民主党派办报,这不好吧!”

中宣部、统战部立即忙开了,在一番选择之后,“储安平”三个字摆上了胡乔木的案头--

他是英国留学生,本人也风度翩翩,宛如一个英国绅士。且才华出众,在三十年代初的《新月》杂志上,如果说罗隆基大气磅礴的社论让读者振聋发聩的话,那么他的文笔清丽的小说、散文,也常令读者耳目一新。

1946年4月,储安平拒绝了南京政府委以“高级公务员”的邀请,只身在上海的一个亭子间里创办起《观察》杂志。他亲自起草的发刊词,最好地表达了该杂志的面貌:

“我们这个刊物第一个企图,要对国事发表意见”;

“对于政府、执政党、反对党,都将作毫无偏袒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们有所评论,仅仅因为他们在国家的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杂志约请全国六十余位各界知名人士为其撰稿,他们大多是“有话要说而又无适当说话地方的自由思想学人”,对读者极具号召力。储安平自己也几乎每期发表抨击国民党弊政的入木三分的评论,因此日愈博得知识界的青睐,创刊号印了5000册,各处纷纷告罄,又六次加印,总印数达11000册。至1948年底遭国民党当局查封时,印数已达10万多份,这在当时的出版界,是一个得仰起头看的天文数字。曾在《观察》和他共事多年的林元先生,临终前回忆到:“储为人精明,说话条理明晰,虽然是大学(复旦)教授,却似个事业家。”

刊物遭查封时,储安平正在兵临城下、风声鹤唳中的北平,他忙于搜集平津战役的材料,在自己的笔下向国统区的广大读者透射出新中国的第一线曙光。杂志社的两位同事锒铛入狱,他本人也在特务的时刻追捕之中,只好暂且藏身于城里的府学胡同。几个月后北平和平解放,他直接住进了正海容天下志士仁人的北京饭店。当周恩来到饭店看望大家时,还特地到他房间里坐了坐,两人有过一番饶有兴致的谈话。

在徐铸成先生1949年9月29日的日记上,有这样的记载:今天与(储)安平兄谈话,他说《观察》即将复刊,领导上大力支持,但恐群众思想难捉摸,如何办好,毫无把握。他又说,近月曾至东北旅行,写了视察记二十五万字,材料甚新,特别注重人事制度及工作效率,胡乔木看了极赞赏,力促早日付梓。他又说,他出发前及回来后,都与领导同志商谈,反复请教云云。

由此可见,改朝换代之时,多少盛举,多少政务,一本区区《观察》却萦绕中共领导人心头。果不其然,胡乔木、胡绳专为此事写了一个报告给周总理,后者的批复是:“有那么多的读者,当然复刊!”新中国成立后仅一个月,储安平就又当上了《观察》杂志的主编。

办了一年多,刊物改名为《新观察》,既然加了一个“新”字,便意味有什么旧的东西得抹去,似乎首先被抹去的是花名册上“储安平”三个字。

他被调到新华书店总店任副总经理,1952年又调出版总署任发行局副局长。无论调去哪里,他都是一瓶可搽可不搽的增白美容霜。他一定不想总摆在他人的梳妆台上,自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他便从“梳妆台”上出逃了,以人大代表和《新观察》特约记者的身分,去全国各地走马观花,发回的系列报道不仅发在《新观察》上,也时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转载……

犹如解放前他是自由撰稿人一样,本来储安平也不想参加任何党派。他信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行为操守:他从不去利用谁,也不愿被人所利用;从不去戒备谁,更不愿自己遭人戒备。他不但在风度上,还在人际关系上,都有英国绅士的派头。比起当年同住北京饭店的多数人,他当今的处境显然不得志,他大约有了某种程度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他经不起民盟和九三学社的多次劝说:民盟这边有他三十年代的老友罗隆基,九三学社这边许德珩主席是他尊敬的师长,中央委员会里袁翰青、楼邦彦等位也是他无话不说的朋友。温文尔雅的储安平,无法顾此失彼,便同时加入了这两个党派。耐人寻味的是,进去之后,九三学社安排他为中央委员,宣传部长,并代表九三学社出任《光明日报》社社务委员;而在民盟这边,他只是一个一般成员。

1957年4月1日,储安平正式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上午9时,他在社长章伯钧的陪同下,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各部主任的面前。章伯钧以不冷的口气,说了一句不热的介绍:

“我把储安平同志带来了!他是一个作家,将会增加《光明日报》很大的力量。”

这句话等于没说,作为作家,储安平早已如雷贯耳。应该介绍的,诸如:虽说储安平是经“各民主党派公推”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一职的,但在“公推”之前,却是胡乔木亲临厂桥棉花胡同他的家,以“三顾茅庐”般的热情给请下山的……

储安平不会没有疑虑,自己白手起家的《观察》,都只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眼睁睁地由其从自己手中溜走,怎会从天而降地又给自己一张报纸?但胡乔木的热情,李维汉的嘱托,也许还有鳏夫十年后刚刚新婚燕尔的幸福,将这份疑虑给打发了。可眼下,又一份疑虑萌生了,几个月后储安平这样交代道:

“我当时有这样一个感觉,章伯钧并不欢迎我作《光明日报》的总编辑,他对我的态度是很冷淡的,我和他过去太没有私人渊源,而党的推荐我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他也不好拒绝。”

但以储安平的个性,他不会去在乎章伯钧的态度。而且正因为这态度,他关于施政方针的简短讲话,才表现得相当地硬气与坦率:

“我到这里来工作,中央统战部李维汉部长支持我,党是我的后台。他还对周扬部长说过,以后有人批评储安平先生,你要为他撑腰……我有信心,但不可能无困难,这是规律。我只准备和大家商量,受党的教育要表现在行动中,并需以诚意待人,向人学习!”

储安平很快便拿出了当年办《观察》的劲头。按照胡乔木“多联络老朋友”的指示,一上任就给一百多位全国著名的学者、教授写了约稿信。组织好施工队,转过身来,他又大汗淋漓地将报社搬上了脚手架,摆开一副要对报社全面改造的架式:请人来作主笔。为各领域的学者开辟专栏。在社委会下设顾问团。在编辑部下设顾问组。由社委会授权写作社论,关于这点,他曾向各民主党派宣传部门解释道:

“就现在情况来看写社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光明日报》过去的社论,一种是教条,四平八稳;再一种是说共产党的好话,歌功颂德,批评监督的社论没有。要写批评监督的社论,必须要社务委员会支持。《光明日报》的婆婆多,八个民主党派是八个婆婆。民主党派有几百个中央委员,是几百个婆婆,一个婆婆一个看法,就很困难。因此,必须社委会授权……”

储安平大刀阔斧的行动,去故布新的构想,在京、沪知识界引来一片喝彩声。

费孝通称他的工作“很起劲,把《光明日报》看成他办的企业”。

名记者子冈有了为他写一篇通讯或是特写的冲动,题目就叫《新总编辑上任记》。他到上海时,赵家璧等旧日光华大学的同学为他设宴接风,约好下午七点开始,九点他才似鱼儿露出了水面,刚上了几样菜,几乎凳子都未坐热,来了一辆小车,又将这“鱼儿”沉去了水下……

俨然一副寸阴寸金的“党国栋梁”气派。

4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邀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储安平也去了,在感觉到“老和尚”无比真诚的同时,他更加深感自己作为八个民主党派喉舌的报纸总编辑,对于帮助共产党整风所负有的重责。面对开初几天知识分子表现出的“失重”与“晕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不发言,我点你的名让你发言;你不到位,我努力帮你到位,储安平亲自修改一些重要的争鸣稿件,如国务院参事范朴斋一篇题为《会外之音》长八千余字的文章,经本人删改成七千字后仍显芜杂,问题没有点透,储便自己动手,精要为四千字后发表;你不写稿,我派记者去帮你写稿,此即后来被称之为“最恶毒的”去上海、武汉、南京等九大城市开座谈会的主意。

大批的记者下去了,宛如一队队的战斗机群飞去了四面八方,其任务便是促使各地的知识界,撤去“失重”与“晕眩”的炮衣,从心灵的窗口里勇猛地伸出高射炮口来,去“大鸣大放”,以筑成整风运动里异常壮观的火网。

储安平惟恐有些地方的高射炮推不出来,或是推出来了,一发射便是哑炮,他特别指了几个名字,在他看来这几尊炮不仅挺进快捷,且有相当丰富的弹药储备。有记者临行前向他请示:

“社会上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在社会上有代表性却无事可鸣,另一些人敢于鸣放却没有多大代表性。碰到这种情况,该请哪一部分人?”

他斩钉截铁地回答:

“要找后者!如果他们不愿意出来,就登门拜访。”

除了极少数的几架飞机偷工减料,马马虎虎兜了一个圈子就回来了,绝大多数的飞机都拼命地往所在的方位投掷鼓动的炸弹,后一部分人的“家园”更是被不遗余力地炸得一片绚烂。最具代表性的是去武汉的潘文彬,本来让他开一个座谈会,他一气开了三个。他也没有写通讯的任务,他又走笔如风,唰唰地一写三篇,在炮火里写作,才思还颇为敏捷,诸如“四顾无知己,比邻若天涯”,“春风绕过武胜关,又吹到别地去了”……

两个月后,这些记者们无一不被当地作为“纵火犯”给揪了出来,并在报纸上公开批判。

民主党派里不是没有人担心:中国的政治天空上,何曾隆隆划过这样并非亮着鲜红的五星、而是颜色杂陈的机群?

就连将他请出来的小同乡胡乔木,此时也在《人民日报》社内部,说了一句怎样理解似乎都不为过的话:现在整风运动的领导权,已不在《人民日报》手里,而被民主党派的报纸拿去了……

5月7日,在报社一次大会的报告中,储安平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颜色杂陈的机群,却是从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那宽厚的手掌上起飞的。他又否定了个别人危险的想法:既然是民主党派的报纸,就应该办成“反对党”的报纸。西方存在着反对党,各自的政治目的都是要把对方搞掉,取而代之。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根本区别,在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新型的民主制度下,民主党派也参加了政权,不是反对党,自然《光明日报》也就不能办成反对党的报纸。

他以为无论有着怎样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人在料定自己平安无事却又干着什么壮举的时候,总会说上几句豪言壮语,有着英国绅士派头的储安平先生,似乎也难免俗。他的一番豪言壮语是--

《光明日报》让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办,这句话说得好。但我要看看究竟怎么样,看看我到什么地方就要受到阻力不能前进。我要碰。我要扛一扛风浪,担一担斤两。我看要碰上多少暗礁。

于是,从5月初开始鸣放,到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形势急转直下,《光明日报》共组织了11次座谈会,编发了22块整版近13万字的座谈纪要,还有大量的消息、通讯和专题报道。

暂时储安平还不会感到自己的豪言壮语,将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因为从5月6日开始,机翼上亮着鲜红五星的战斗机群也陆续起飞了。至5月中旬,中共中央统战部在全国政协和国务院礼堂,分别召开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与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前者开了13次,70余人次发言;后者开了25次,108人次发言。

据李维汉回忆,在这两个座谈会上:

党外人士对党都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其中大部分是正确的、很好的意见,有的批评可以说是切中时弊。

如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五月十五日发言,批评党内滋长了骄傲情绪,主要表现是:好大喜功(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急功近利(强调速成,把长远的事用速成的办法去做),鄙视既往(轻视历史的继承性,一切搬用洋教条),迷信将来(认为将来一切都是好的,都是等速发展的,将来还没建立起来,就把过去都打倒)。

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陈叔通五月十六日发言,提出“矫枉必须过正”是否永远都是金科玉律,值得怀疑;希望领导上认真总结一下是保守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损失大,还是盲目冒进造成的损失大。

民革中央常委刘斐、民盟中央常委杨明轩提出,党政应该分开,不能以党代政。

熊克武等人提出,要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抓紧制定民法、刑法和各种单行法规。

其他意见还有,应该重视和发挥党外人士、工商界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办大学要依靠专家学者,建立规章制度,使党外人士、私方人员有职有权;

要健全人事制度,改进人事工作,任人唯贤,在提拔奖惩上,党内外干部要一视同仁;要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宣传,广泛联系统战对象,虚心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主动“拆墙填沟”;

要为民主党派创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条件,让他们了解有关的政策和情况,帮助他们发展成员,解决干部、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然,即使写于近三十年之后,对1957年已有深深愧疚之意的李维汉,也很难将反右运动一笔勾销,他认为:

在座谈会的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大肆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进攻,掀起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回忆与研究》)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热门推荐
  •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做人的学问,也是一门做事的艺术。它需要日常的积累,需要生活的历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揣摩、细心领悟。学会做人做事,我们才能在做人上少遇摩擦,在做事上少有挫折,最终让我们面前呈现出广阔天地,成就完美事业。 龙少云编著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细节一一呈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简洁的分析,将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系统总结以供你参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语言平实、活泼,娓娓道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启迪你的智慧,让你在烦躁的生活中顿悟人生之道。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听见灵魂的声音

    听见灵魂的声音

    ?一次意外,被所有人厌弃的“抹布女子”,和站在商界顶端的“极品男人”,相遇了。【宠文】
  • 多伦多之恋

    多伦多之恋

    本书分两篇:下篇是“多伦多之恋”,上篇是“永恒的诱惑”。下篇排在上篇前面
  •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当山丘、圣骑、大法、血法集中到一个装逼青年身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懂的。
  • 美妻爱上瘾

    美妻爱上瘾

    轩辕浩炎--帝国大陆最神秘的人物,拥有三国血统他不是军人,一个命令可以摧毁数万生灵他不是商人,一张支票可以随意买个城市他不是政客,,一纸签名可以更改……传说,他有着一张妖冶魅惑的脸庞,超强的男性荷尔蒙看一眼便会怀上身孕,任何的报纸杂志周刊未曾刊登过一张他的照片!传说,他性格多变,时而乖戾,时而高傲,时而优雅,时而邪恶,时而狠辣,时而嗜血,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变态!传说,他是上帝所造的完美者,前一秒可以令你快乐,下一秒可以突然间扭断你的脖子,而死的前一刻还挂着享受的笑容!*****关于轩辕浩炎的传说太多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慕容尔萱--帝国大陆数亿少女中的普通一员她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父亲娶了后妈还带着个拖油瓶姐姐,从此她成为了灰姑娘她成年时姐姐有了婚约,帝国大陆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未婚夫是传说中的那个男人她毕业时姐姐突然失踪,未婚夫为了报复沦为笑柄,她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她坚强,爹地的偏爱,后妈的白眼,姐姐的欺负,每一次跌倒后她都笑着面对她善良,见到路边的乞丐都会掏出自己全部的钱,而不会去计较他们或真或假她乐观,身心之上无论遭遇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始终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关于慕容尔萱被虐的太多太多,如果不喜请勿进*****此文虐身+虐心+虐情+虐恋,为腐女们准备的饕餮盛宴,将虐进行到底,没有最虐只有更虐!
  • 独统中宫

    独统中宫

    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非小白文!』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清宫唱晚(完)

    清宫唱晚(完)

    如果穿越是真的,让我回到有你的时代,哪怕只为看你一眼...四爷:“记住……爱新觉罗家的人……是没有心的!”十三爷:“你的,我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同情!”十四爷:“连为你撑伞的资格都要剥夺吗?!”九爷:“看来,你低估了自己!”还有八爷,还有太子,还有十八……谁吻了谁的唇;谁牵了谁的手;谁对谁的情至死难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