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00000035

第35章 在十年浩劫中(2)

人过七十,吴觉农的思想却是相当的活跃。11月间,他蒙生了去五七干校或者到家乡上虞去暂住一段时间的打算。吴觉农把家庭的成员排了排队,作出了如下安排:我可去上虞,宣昭可去杭州。家庭成员去向问题,重远、许默(重远夫人)单位在进行整党,尚需等待;甲选下放江西上高劳动;谷茗航院留校,杨禄荣(谷茗的丈夫)下放,肖茗夫妇都属工地工作。

那个月他又开始忙碌起来,一个早晨,邹秉文突然到了吴觉农的家里,老朋友的情绪非常差,这是吴觉农多年来也没有看到过的。邹秉文也算是吴觉农的知已了,当年还是邹秉文慧眼识英雄,把吴觉农召入商检局,才有了以后吴觉农的事茶生涯,因此,吴觉农对邹秉文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的。1956年,邹秉文从美国回中国大陆,担任了农业部的高教部顾问,第二年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没想到十年之后,邹秉文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正是这70多岁的老人想不通的。好在还有真朋友在,吴觉农夫妇对邹秉文进行了规劝和鼓励,邹秉文总算情绪稳定下来地回去了。

也许是早上接待了邹秉文之故,这老夫妻二人又想到了另一个老朋友、在运动中受到了严重冲击的陈翰笙,当天夜里,他就和宣昭一起去看了他。陈翰笙的夫人被迫害致死,他自己也于明天要去茶陵干校了,故人情,送一次是一次。吴觉农夫妇劝他多多保重。“落日故人情”,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前途茫茫的愁绪,弥漫在他们的心头。

留在北京的吴觉农算是待罪之身,随时准备挨斗。那天他和另外三个同志一起扫除院子,当年他在商检局时召进来的亦生亦友辈的冯和法一边扫地一边跟地下工作者般的跟他咬耳朵,说今日有会,不知道会不会批判他。冯和法很为吴觉农担心,倒是吴觉农自己泰然处之。

吴觉农全部的思想准备都是下乡了,但接下去的几年当中,并没有让他下乡或到五七干校的通知,他也就乐得在家中呆着,除了读报纸之外,就是继续搜集资料,准备写作关于茶叶的史料。他一直就有一个想法,想写一部《茶集》,把他毕生对茶叶的经验认识都写出来。这个想法到1973年开始动手,他准备先从各省的茶史开始写起。那一年仿佛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转机,首先是过年,家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获得团聚。再就是6月间接到了他的学生吕允福的函,里面还附了《四川茶业》的编辑纲要。接着,他又收到了浙江张堂恒的来函,又附了新著《茶叶制造讲义》,吴觉农特别注意到张堂恒谈到了茶叶减产的问题。

7月间,北京的酷暑来临,76岁的老人一个人跑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去抄录从春秋到秦的与茶史有关的资料,10月间,他的《茶集》资料收集得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框:一是扩大陆羽茶经的材料,二是把中华民国的材料也编进去,三是各省茶产情况和史实。也就在当月,他复了上虞茶场徐定福的信,专门探讨了小包装销路问题。11月,吴觉农拟了一个明年茶事活动的雄厚心勃勃的计划,要到全国各地的茶区去走一走,分春秋两季,从一个月到一个半月。12月中旬,他一口气跑了三次中国历史博物馆。到年底。吴觉农下定了决心:1974年以较多精力,写成预定的茶书。先写好浙川两省茶史并搞成茶集。

天下茶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吴觉农在心里惦记着他的茶叶世界,而他的朋友弟子们,也都在想念着他。1974年秋天,杭州茶人马森科带着几位茶叶工作者赴西南地区考察茶事,途经重庆,便去探望了他的茶叶启蒙老师吕允福先生。两人畅谈之余,吕允福突然对马森科说:“你把吴老忘了啊,他可时常还在惦记你呢。”马森科一听,心里顿时就涌上了一阵内疚,说起来,马森科开始吴老当年在创建浙江省三界茶叶改良场时的茶训班最后一期学员,只是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员,而吴老是中央部一级的领导人,虽然还在文化革命的运动当中,但老师并没有被子打倒,只是靠边罢了,他怎么还会记得他呢。现在看来,他是完全把老师想错了。

回到杭州,他立刻给老师去了一封信,还汇报了杭州茶区的情况,没想到不到十天,就收到吴觉农的信,这说明,吴觉农是收到来信后一刻都未耽误就读信回信的。在信中,除了叙旧之外,谈得还是茶事,说:中国的茶叶,吃了品种不纯贩亏。你们发展新茶园,对茶树品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你们浙江的龙井种,遂淳茶区的鸠坑种,以及安徽的祁门种,福建的大白茶等良种,最好能进行多次试验;其次是茶园机耕很有必要,特别是你们推广的“密植速成茶园”,如果这种茶园发展生产力有减少现象,可以领先机械的力量,隔若干年再进重植;再次是发展新茶园能否采用“轮作法”,即在机械力的帮助下,茶叶和其他作物轮种,这种使地力不致衰退的“换种轮作法”,国外早就推广了,你们不妨一试。

最后,他在信里说:我还想写点茶叶史料,愿意加入你们中青年的队伍,作一名摇旗呐喊的老兵,这一定会使你和老朋友们高兴的吧!

收到这样的一封信,马森科事后回忆,用了“欣喜若狂”四个字,以后他就开始和吴老接上了关系,他们常有书信来往,吴觉农那渴望与茶沟通的心情,又多了一条通道。

在这段寂寞的岁月里,同时跟吴觉农保持着联络的中国茶人还有许多,其中另有一个杭州工作的茶人王家斌,也在差不多时候与吴觉农接上了关系。

说起来,王家斌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认识吴觉农了,并且还是吴觉农先发现他的。吴觉农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了两篇译文《茶叶冷藏》和《茶叶氟素与人体关系》有研究报告,便通过刘祖香、刘河洲了解到王家斌的工作单位在浙江省农业厅,知道地址后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他。当时的王家斌才30岁左右,接到大茶人的来信,他后来的回忆,用了“受宠若惊”四个字,从此以后,吴觉农的麾下,又多了一位忠诚的弟子。

大约1972年,王家斌去北京中茶总公司办理日本蒸青茶机械设备引进在浙江试制事宜,顺便拜访了吴觉农,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主要的话题当然还是离不开茶事,中心议题是“茶与人体健康”等问题。吴觉农告诉他,他一直就想编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因此希望王家斌也加入到这一阵营里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当时还正处于文化革命风声很紧的阶段,大家都自顾不暇,吴觉农竟然还在考虑写茶书,这是王家斌内心感叹不已的。而王家斌又何尝不想坐下来做些业务上的事情呢。然而当时的情况,交白卷的才是英雄,有知识的就是臭老九,人心很乱,谁还有这个条件做学问。倒是吴觉农虽然老了,呆在家中,心里挂着此事,1975年12月16日,他又给王家斌去了封信,说:“茶效”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告丰富,你现在有病,应以养好身体为主,但随时可收集这方面资料,你如在复旦有同学,可查询英、美和苏联有关科技新著,我也准备托人到国际上作些搜集……

从这些交往中可以看出,吴觉农对茶业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依然是充满信心的。在这方面,他比那些没有经历过严酷考验的年轻人要沉着得多。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的陈纲思想更加迷茫,趁着到北京出差的时候,他找到姑夫,询问对形势的看法,姑丈吴觉农很有感慨地说:“事情的发展难以预测,你们多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吧。”陈肯也在文革后期到北京,去看姑夫姑母时,姑母悄悄地对他说:“江青这个人做了许多坏事,是长不了的。我的朋友著名演员王莹,就因为江青要和他争演赛金花,被迫害至死的呢。”这些话让晚辈陈肯吃惊不小,他没想到一直沉默生活着的姑夫姑母,年近八十,头脑却如此清楚。

不独外甥们,连自己的儿女们,在对形势的判定方面,也很敬佩父亲的乐观。文革后期,四人帮的阴谋一度占了上风,吴觉农的几个子女女婿都在北京工作,看到国家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内心都很焦虑,倒还是吴觉农沉得住气,他说:我就不那么悲观,希特勒,蒋介石无不一一倒台,人民痛恨的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虽然对整个形势他持积极态度,但光明到来的那一天他能够看到吗,他毕竟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对这一点,他自己也不敢肯定。老友们一个个都遭难,不说1957年身边一大批亲密茶人成了右派,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会被划为右派而失去他们贡献才能的机会。1959年,他一直非常佩服的邓子恢副总理因为实事求是而受到了批判,文革前,他最要好的两位老友文艺界的夏衍和经济界的孙冶方分别受到猛烈批判,那时他就感到一场大风暴要来临了。果然,文革一开始,他在解放前相濡为沫共过患难的一大批朋友,无一幸免的受到摧残和迫害,吴觉农是最重感情的人,对蔡叔厚、金仲华、阎宝航等人的含冤而死,怎么可能不痛心万分呢。

最使他忧虑得还是经济频临崩溃的形势,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知是否还能看到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一天,也许要像陆放翁那样嘱托儿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了。

吴觉农仿佛是一株冰天雪地里的老茶,他在沉默中等待,直到四人帮粉碎,他与华茶的第二个春天,才终于来到了。

同类推荐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我的王妃太有肉

    我的王妃太有肉

    推荐水儿新文《黑道“傻”后》《朕的皇后太爱钱》轻松搞笑文:+++++++++++++++++++爆笑贪吃小肥女,一张吃嘴闯古代萧纤柔——一个身材惹火的女孩子,舞蹈界新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在外人眼中,她光鲜亮丽,充满活力。殊不知真正的她最大的愿望则是做一枚坐吃等死的懒女。(米虫)为此还特地给自己定了一个懒人十大梦想,每晚睡觉前都会默念几遍。话说人倒霉,那是接二连三的,一个重要的舞蹈大赛前,一不小心感冒了,真的很倒霉。她自认了。比赛时一个喷嚏,害得她与冠军失之交臂,真的很惨,她也接受了。害得被父母惩罚,逼着每天加紧练习舞蹈,她也服了。可为什么倒霉的事还没有结束呢?练舞练累了,本想偷个懒,却没想到喝口饮料被呛到,居然穿越了?穿就穿了呗!接受现实,可却倒霉的穿越到了一个体态臃肿,超级肥胖的女子身上。但既然命运如此,她也欣然接受了,好歹人家的父母也蛮有钱的,只要能在这个朝代实现她坐吃等死的十大梦想,她也就觉得值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霉运居然也跟着她穿越了——刚穿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女生活没过几天,皇帝就给她来了个什么赐婚?听说还是个冰冷的王爷?唉!既然这是上天的安排,行,她接受了,只要依旧能让她做米虫,让她坐吃等死,她嫁就是了。毕竟人家也是位大帅哥,有权有势,拒绝了多伤人家的面子啊!调戏美男,是她做懒女以外的另一个梦想,既然上天让她实现这个梦想,她就美美的享受吧!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是——没想到这个王爷夫君有些太不识抬举!本姑娘不嫌他冷,愿意下嫁。他居然不知好歹的嫌自己肥,还给自己起了个很吉祥的外号“福娃”唉!要不是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傲天国人,还以为他也是穿来的呢!精彩一:“女儿啊!快进来!看你的未来夫君来看你了。”“真的吗爹爹?”屋内的三个俊美男子,听到外面这声娇柔的声音,便猜测起这人定是如声音一样的美丽动人——随后三人就觉得地晃动的厉害,地动山摇的,好似地震却又不像——好似有什么东西快速的朝他们移来——片刻后,只见一肥的像球一样的女子。拽着肥肥的身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定眼扫了屋内三个俊美男子一眼,脸一红,扭捏了下肥胖的身子,故作一脸害羞状的亮起娇柔柔的声音道:“爹爹,那位是我的未来夫君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时间决定成败

    时间决定成败

    本书对于每一个觉得 就要被生活击垮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绝妙的指导。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将告诉你怎样将“要做”的事情完成,怎样开始充满激情的一天,如何改正浪费时间 的习惯,如何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工作效率……尤其是,《时间决定成败》将教会你如何驾驭你的生活、 工作、人际关系,而不是让它们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 重生之圣手医妃

    重生之圣手医妃

    一身能解百毒的特殊血液,一双妙手回春的柔荑!前世的夏宜冰,温婉纯良,救苦救难,最终却落得个被至亲及夫君残害而死的下场!今生,她历经重生,携恨而归。她以守护爹爹、弟弟为首任,周旋于恶毒伯母和阴险堂姐之间。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能平安相守。可是,她向往的平淡生活,被纨绔世子君墨宇生生介入。从此,心塞的日子拉开帷幕。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末世狩猎人

    末世狩猎人

    末世行走的独狼,只求开辟属于自己的天下。末日降临一刻,世界成了魔的天下。你没有资料,不了解一切。想活下去,唯有拼命的去探索,去寻找这个末世的终点。但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可怕之时,你就需要资料和信息。那么,你会从那里得到?
  • 章木头

    章木头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种田之相公你好

    种田之相公你好

    初来古代她没有惊慌,冥冥中的巧合,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什么,再过几月就要嫁人,还是个残疾夫君?还好这个夫君性子也好长得也不错,可是越接近就越发现夫君还挺多变。原来,温暖的笑脸只是他人生舞台上的一个面具。但是,后来这个女人还是和这个男人相爱了。新婚伊始,他采得一束野菊送与自家娘子。她结巴道:“相公,你,你可真有创意。”伊洛穿越而来,代替那个和她同名的女孩而活。少有农村妇女的骂街吵打。但她仍礼貌的道谢,牵出一段温馨恋情。本文没有极品大妈,他竟然还不接受,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面颊道:“娘子要感谢为夫还不简单?”初夜,他对她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不管哪里,只要娘子在我就到得。”她不信,“梦里你也来得?”分别时他道:“我定会平安归来”,她只默默含泪无语。这里总体乡风淳朴,但也有某小点不和谐因素。传言古代的已婚女子有三种悲,一悲色衰被弃;二悲众女同事一夫;三悲者夫妻相爱,夫却因朝廷征战被征入伍,从此或许便是“可怜无定河边骨,一个古代女子在相亲受挫之际的任性妄为,犹是春闺梦里人”。嫁为人妻,她却从未有过以上如此担忧。不想,辰辉五十六年,朝廷一纸征令“边庭战事紧急,每家摊派壮丁一名,不可懈怠,十日后即整装前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家中爷爷老迈,一个现代女子的失足落水后的灵魂穿越,相公不良于行。木兰的无奈她今日正在经受,可是她能代夫出征吗?不能,因为夫不允。幸喜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这些从民间临时抽调的兵士便被解散归田。他也如他所言,归来,安然无恙。原以为,生活从此再无波澜,哪只困苦却只在转角处………全文小儿女情调,或许有些狗血,不喜者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