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00000017

第17章 反帝反封建的“半幕剧”(2)

事实上,吴觉农还没有认识到改变生产关系艰难到什么程度,只通过改良,显然在那个时代是行不通的。上海市洋庄茶商们首先发难,以同业公会的名义发表了全体茶栈停兑汇票的“痛切宣言”,最后他们甚至声称,准备出卖他们多年控制下的上海茶叶会馆,来筹措经费,以此与红茶运销委员会抗争到底。接着,上海市总商会和政要名流也联合通电,支持洋庄茶栈,还历数红茶统制的种种罪状,比如摧残商业,比如政府与民争利等等。洋行搬出了“中外商约”,大谈洋行如何有同中国人自由贸易的权利,而英国大使馆则屡屡出面,递交抗议书,直接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同时,洋行还和大茶栈互相勾结起来,在上海各个日报上登载巨幅的启事,又是造谣,又是恐吓,而且声称洋行非茶栈和茶商经手的茶叶他们一律不收购。

如此一来,红茶运销委员会不但得不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支持,而且自身又不能够经营外销,绕来绕去依然绕不过洋行这一关,说到底还是得仰洋行的鼻息。新成立的机构就像一个堂吉珂德一样,最终也不可能不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吴觉农反省了这次教训,光明磊落地公布于众。他在《中国农村》第2卷第6期上发表了《反帝反封建半幕剧》的文章,对此一事件进行总结。

吴觉农深刻地意识到他的初衷与反对者之间的势不两立的原因。他的着眼点是茶农,希望通过直接运销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商人在其中的盘剥,救茶农于水火之间,也以此振兴中国的茶业。但许多方面的力量的出发点却并不在此。比如红茶运销委员会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得到了银行的支持,但银行之所以支持,主要是当时的城市银行资金膨胀,需要出路,贷款给红茶运销,只是当时所谓“银行资金下乡”的一部分,目的也是为了与旧式金融机构的钱庄争夺地盘。再说运销委员会虽然让吴觉农来主持,但所用的还是旧人,他们的贪欲和习惯都和过去一脉相承,所以不存在消灭中间剥削的问题。要改变茶业运销上的问题,必须解决流通领域里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关系,就和民族独立,改造社会制度有关。吴觉农不愧是社会学家,他看得更深更远,他说:红茶统制具备着相当反帝反封建的意义。然而这个统制的基础先天根本脆弱,结果是茶叶反受了帝国主义金融资本与代表封建残余的茶栈统制,贫困的茶农因之而被统制于死地。反帝反封建的主角茶农被压在舞台之下。活生生的事实让他对中国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单纯从经济结构上来改变压榨茶农的残酷现实,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向维护旧制度的政府去求援,无异于与虎谋皮。不驱除帝国主义的势力,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红茶运销,也是不能够完成的。

因此,他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次皖赣两省的红茶统购统销,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在银行资本支持下的卖买行为,这之间发生的矛盾,也不过就是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只是一出反帝反封建的半幕剧罢了。

红茶运销统购统销的失败,是吴觉农立场更向左转的重要原由。

吴觉农当年所作的另一件开拓性的大事,则是筹建由国家所办的茶叶公司。这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尤其是他从国外归来之后,眼见得华茶面临的严重危机,眼见得多年来中国茶业外销受到洋行与茶栈控制,因此日趋衰落,不由得他不耿耿与怀。当此时,请他到商检局的邹秉文已经离职、蔡元培的公子蔡无忌担任了商检局长,恰逢此时,国民党的实业部部长吴鼎昌来到了上海,请了蔡无忌和吴觉农来商谈进出口商品和增加出口的问题。吴觉农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努力说服吴鼎昌,特别强调改变洋行、茶栈垄断出口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要由国家来创办茶叶公司,直接收购,直接办理外销的方案。

吴鼎昌采纳了吴觉农的意见,决定筹建中国茶叶公司,并由吴觉农来负责。洋行和茶栈一听到这个消息,可谓坐立不安,胆战心惊。对于建立国营茶叶公司,同他们争夺出口业务,怎能没有切肤之痛。各种各样的谣言,诽谤都朝吴觉农来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也都找到实业部去了,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让吴觉农领中国华茶出口贸易之衔。

最后吴鼎昌还是在诸多压力之下作了让步。派出实业部的一位司长寿毅成来担任经理,让吴觉农当了他的协理兼总技师。这和吴觉农希望振兴华茶的初衷,相距甚远。因为寿毅成对华茶的理解还是在做买卖的层面上,因此他用的多是一批旧人,与茶栈洋行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茶师,他也不可能为了中国茶业的兴盛而去得罪既得利益者形成的习惯势力。

1937年6月1日,由实业部和皖赣浙闽汀鄂六个茶区省政府集资、少数私人资本参加的中国茶叶公司,于上海北京路恳业大楼正式成立。一个月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中茶公司还没有开展业务,就开始面临搬迁,由上海迁到了重庆。抗日战争初期,由于茶叶已经由贸易委员会来接办,所以中茶公司也没什么事情可干。到直到1939年,才重新又接办了贸易委员会的茶叶业务。抗战胜利之后,在国民党政府的“不与民争利”的漂亮口号下,这个公司在李泰初任经理的时候就这样悄悄结束了。

也就是在同年,吴觉农和胡浩川合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一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具有华茶战略性构想的著作一出版,就引起了茶界人士的极大重视,对中国抗战前后的各项茶业政策的推行,有着鲜明的启示作用。

转眼间1937年到来。虽然国难当头,但茶事活动依然在进行之中。从1936年就开始的办理产地检验工作,到下一年,也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茶叶产地的检验工作,是随着茶叶出口检验的深化而来的。因为一般说到茶叶检验,其实都已经是到了出口的码头,是在装船外运之前才报请检验的。而在检验时,又往往会发现一些不合格的茶叶不能出口,那些茶叶又得重新运回去或者在当地重新处理。临时的停运使出口商损失严重,外商也不胜其烦,颇有烦言。

吴觉农意识到这一问题实乃当务之急,必须立刻改变。正好当时的实业部长吴鼎昌于1936年初到上海,听了吴觉农刚从国外回来后的一系列汇报和建议之后,也有了这一设想,这样,总算有了实现的可能。

产地检验是当年的四、五月份就首先在祁门、浮梁和屯溪三地开始进行的。到下一年的一月,就正式在上海成立了茶叶产地检验监理处,由蔡无忌任处长,吴觉农任副处长,这个工作就这样开展起来了。他们在茶季之前,先后在浙江的绍兴、平水、温州、安徽的屯溪,祁门、至德,江西的浮梁,婺源,福建的福鼎等处分别设立了办事处。

浙江平水茶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由于晚采粗采,搀煤搀杂,严惩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吴觉农在三界成立了茶叶改良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吴觉农在这一期间还做了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培养茶叶人才。在上海商品检验局成立之前,中国的茶叶专业人才为数极少。而为了振兴华茶,中国又需要大批的茶叶专业人才。吴觉农的这一想法和局长邹秉文可以说是不谋而合。邹秉文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家,他历来主张教学要与研究、推广结合起来。为此,就在茶顺检验尚未开始之前,吴觉农就提出了公开招考、择优录取的办法。邹秉文不但支持他的提议,还深化了这一提议:在决定录取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正式担任工作。这个办法,在蔡无忌担任局长之后也一以贯之的支持,因此,就成了商检局的一个传统。

吴觉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许多茶叶人才,他们中许多人以后都成了新中国茶叶事业的脊梁人物和骨干力量。著名的茶学家吕增耕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情况,深情地说:1936年我在上海报考上海商品检验局茶叶检验员,第一次见到了吴先生。当时他问我读些什么书,我回答读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书,他说还要读一些活的书,如《农学会报》、《中国农村月报》,初次相见,吴先生就给了我中肯的指导。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在那将近七年的岁月中,吴觉农自己以为是能够全身心投入茶业事业的最集中阶段。在评价这段时间的工作时,他感慨地说:邹、蔡两老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对于工作,又都学有专长,敢于放手。因此可以说,没有邹、蔡两老,我就无法获得将近七个年头的工作实践,也就无法取得当时的些微成就。

这七个年头是吴觉农与茶结缘的黄金岁月,接下去整整八年,华茶与吴觉农一起,进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惊涛骇浪时期。

同类推荐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 嚣张医妃:暴烈王爷独家爱

    嚣张医妃:暴烈王爷独家爱

    “王爷,好久不见。”兵临城下,他攻入她的宫门,黑眸阴鸷:“想要活,取悦我。”她本是医手遮天的淡定公主,为救族人,抛下尊严,他是名震天下的战神之王,为了她颠覆了整个天下,一将功成,他陪她笑看江山:“若不站在这高位,又怎么能护你一世安好?”残暴不仁的背后终是宁负天下不负她的深情。群号:68682853鸭爷官方微信公众平台:cxyyy1987,关于新书的消息发布,以及小说活动福利,都将在此公众平台号通知,千万别错过哦!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也许你知道吊兰很适合装饰家里的环境,但你不一定知道它净化空气的能力很强大;也许一盆仙人掌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但当它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时候,对于你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几盆小小的花草,也许不会使你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它们源于自然的气息、绝对天然的属性却会为你的健康生活添加砝码。本书是《有益健康的100种室内植物》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我们又精心挑选了28种室内植物,并重新修订了内容,目的是让本书更完美超值,更能切实帮助读者亲近自然,拥抱健康。我们建议您看完本书,就立即把适合您的花花草草带回家吧!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即使有一天,你转身离去了。我希望,你会记得。有个女孩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榆树保卫战

    榆树保卫战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血妖姬

    血妖姬

    她是谁,吸血鬼?妖精?还是未知的神秘种族?上古时候的残忍灭杀让她的种族完全破碎,她要恢复实力,她要恢复记忆,灵魂;但残破的记忆碎片让她只能在各个世界中寻觅自己的一部分一部分。只有当危险来临,当致命来临,血妖姬之力才会暂时苏醒拯救;一步步走过修炼成长,看血妖姬如何找回完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