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0700000036

第36章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庐山便是一处胜地。东汉时山上寺院多达380余处,丛岩叠嶂处寺庙凌空也似丛岩叠嶂,山花烂漫时佛祖回眸如同山花烂漫。从东晋到南宋的1000年间,庐山香火不断,佛教大行其道,有多少善男信女进山出山?史书无载,史书难载。后人尊为佛教净土宗始祖的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创建东林寺。其寺正对香炉峰。峰势自北而西,环合四抱,有如城郭,东林在其中。徐霞客曾记道:“寺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轮廓。中有大溪,自南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至建昌(今永修县,笔者注)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东林寺原址为西林寺旁的龙泉精舍,后建新寺,因在西林寺之东,故名0公元381年,慧远到庐山,416年去世,与庐山结缘35年。在这期间,“变不人俗,影不出山”,在东林寺钻研佛理,聚徒讲法,并派迎远禅师等人,横跨荒漠前往天竺取经。取经者返回庐山后,在慧远主持下把经文译成汉文,与长安的鸠摩罗什交换经本,慧远写《般若经》序文。前后所著经、论、序、铭、赞、记、诗文共10卷,辑为《庐山集》。达官显贵、骚人墨客、学者名流、农民起义军领袖等等各色人物,只要问经礼佛,慧远来者不拒,一概与之交往,诚为大弘扬者。东林寺后的锦绣谷,相传是慧远诵经讲论之余荷锄种植药草之地。

庐山上有东林、西林、大林三大名寺外,还有秀峰、归宗、海会、万杉、栖贤,史称丛林五处。

把庙宇称作“丛林”,这是佛教的一大发明,它使宗教有了绿色的美感。

在匡庐,除了白鹿洞书院招纳天下学人外,要数寻寻觅觅的诗人最为殷勤了。无论是得意的、落魄的、狂傲的、淡泊的,都能在庐山拾到诗情画意,为庐山庇护而心灵得以暂时的超脱,自由自在地叩问山壁,思接千古。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鲍照、孟浩然、韩愈、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陆游等等,皆在庐山流连忘返过。他们的名字加上他们的诗句,又何尝不是庐山看不见的奇峰峡谷呢?

牯岭西谷有花径,白居易暮春四月寻访庐山的拾级处。他发现山外山里的景色是不一样的,时光的流动仿佛也有快慢,是以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艮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庐山向以凉、古、奇、秀闻名,夏日江西大热,而庐山之中却凉意沁人,平均气温要比山下低摄氏9度左右。峰奇石怪变化无常,跌水流泉奔雷堆雪,云飘雾渺欲仙欲鬼,春有杜鹃秋有红枫,难怪李白到庐山后叹道:“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庐山多雾,庐山的雾不是烟尘污染物,而是江湖环抱所致,雨水和水气不易蒸发,便湿漉漉地缠绵着。万物化生四时常绿迷迷茫茫云烟飞渡,均有赖于此。一年之中大约190天是有雾之日,大雾中雾小雾,庐山真面目轻易不肯示人。也有云开日出时,迷雾顿消,山清谷朗,香炉峰上似有香烟,仙人洞里可望众仙,鹤鸣岩下能听鹤鸣。李白有诗赞道: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没有艰深之作,面对庐山故作艰深的诗人不是真正的大诗人。庐山告诉我们:遥远、古旧、艰深、变异如庐山却只以诡奇秀丽示人,且结庐可寄,焚香可佛,樵人牧童皆可行之望之,山野村夫都能歌之咏之。

这就是庐山的启迪:山可化人,人山皆辉;人若毁山,山人俱灭。

在人群里,诗人中有优秀者;在山色间,诗人只能是跋涉者、问道者、迷茫者。

白居易做江州司马,在九江住了4年,庐山是常游之地。李白三上庐山,曾经隐居。可惜杜甫贫病交加穷愁潦倒,晚年漂泊在洞庭湖与湘江之间,未见有上庐山的记载。

庐山是可以畅想,容得狂放的。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云: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峄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顶有汉阳台,夜来能望见汉阳万家灯火,汉阳峰是以得名。台之北有“庐山第一主峰”碑刻,台之南勒石“大汉阳峰”,东西两侧有联曰:

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

这是光绪年间南康(今星子县)知府王以敏所书。

清代戏剧家李渔也曾登临大汉阳峰,并书一联: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汉阳峰前有禹王崖,据传大禹“疏九江”时曾坐崖上观察长江洪峰水势。李四光考察庐山冰川时多次登临,有《庐山地质志》传世。汉阳峰仰天坪上有云中寺,传说古时有一小和尚名慧灯,从寺前有青苔而偶发奇想挖掘山泉,以免去下山挑水之苦。一日,果然有泉水汩汩涌出。小和尚大喜,而闻讯赶来的老和尚大惊,惟恐破坏龙脉忙以袈裟掩住泉眼,泉水岂可掩盖?庐山倒添了一景:袈裟泉。慧灯不悦,是他辛辛苦苦挖出的泉水,为什么不能叫慧灯泉呢?故一泉土名。

大汉阳峰顶上望紫霄峰千崖层叠险峻,再寻石室,心里会生出洪荒古老苍凉神圣之感。《图经》明确指出:“紫霄峰有石室,昔大禹治水时,常登此紫霄,以眺六合望水湍,因刻于石室中。”到底刻了些什么字?历朝历代的人都想解开这个谜,《一统志》载:“紫霄石室极深阴,人不可至。有好事者,缒而下,摹得百约字。字奇不可辨,惟‘洪荒漾,予乃撵’六字可识之。”大汉阳峰下康王谷是庐山之大峡谷,长约10公里。有野史道,秦灭六国时大将王翦穷追不舍楚康王于此,眼看康王束手被擒之时五老峰上骤然雨云堆积,王翦为风雨所阻,而康王已进得山谷。王翦退兵,康王即在庐山峡谷隐居。谷内有田园村舍、鸡鸣狗叫、溪水清清、绿树成阴,红尘隔断,喧嚣全无,真世外桃源之地。康王谷离陶渊明故居不远,可以相望相闻。

五老峰海拔1358米,高程在汉阳峰之下,名声却远在汉阳峰之上。以风景奇绝论,堪称庐山主峰,却又比大汉阳峰矮了一截,因此有庐山无主峰之说。《庐山续志》中赵石梁却不以为然,他说:“庐山之景,尽于东南,故五峰奇绝’竟无有与之相抗者,谁谓匡庐无主峰也。”五峰即五老峰,说它们像五个老人,毕竟是附会之说。五老峰的胜景在于奇峰怪石与丹崖铁壁的气象万千,再加上细雨薄雾飘忽流动红绿点缀亦淡亦浓,一切都在虚虚实实似与不似之间。

你可以想像,你难以想像,所有的想像似乎都到李白笔下为止了:“青天削出金笑蓉。”―相比之下,栖霞寺名联却也稍逊一筹了:

前赐紫衣,后留玉带,遗泽千秋传不朽;面朝五老,背傍七贤,壮观万古并英雄。

含鄱口在牯岭南,东有五老峰,西有太乙峰、九奇峰、汉阳峰,中间小小开阔处正好面对鄱阳湖。口含鄱阳,浪涛万顷,湖光山色,一岭而涵,这是怎样的神机妙算造化天工啊!袁宏道说:“登含鄱之巅,长江汇激,浊波一线,鄱湖清澈如片照,细见帆影,湖中诸峦,或如蚀翠,或如砂斑之凸起。”前望是水,水波缥渺;左右皆峰,峰在雾里。雾携峰行,峰随雾走;雾本飘忽,峰也飘忽。明代有诗人叫阎尔梅的写道:“峰余山外压空烟,上视曾无北半天。绝顶石头风欲坠,老僧庵在树梢悬。”下山路上会想起徐霞客,当年他由西麓上庐山,在儿乎垂直的“百丈梯”悬崖上,手攀青藤,脚抠石缝,贴壁游走而终于登临。寻山觅水何尝不是献身精神的楷模,都说徐霞客写的是游记,殊不知华夏之山因之而高,华夏之水因此而长。

伟哉!霞客。

庐山脚下,鄱阳湖畔,是陶渊明的故乡和隐居之地。

陶渊明,东晋末年人,生于公元365年,427年辞世,字元亮,一名潜。因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况,亦称五柳先生。渊明死,其友颜延之作文悼之,因其亮节高风而呼以靖节先生。

江西浔阳柴桑,在今九江马回岭附近,有村,村前有清风溪,溪上有柴桑桥,村乃陶渊明出生地,溪中流水清澈,桥上古风徐来。陶渊明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之一,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之类的官。陶家“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却也门第显赫。只是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经破落,加上他8岁丧父,因此“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从小一边种地一边读书,29岁出仕,做过江州祭酒一类小官。后为彭泽县令,耻于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上任80多天后辞官回家,躬耕田园,闲来写作,隐居20多年后于63岁病故。

陶渊明辞官回乡后,先住玉京山下一今星子县五里乡―并写《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巳忘言。

公元409年,陶渊明迁往出生地栗里村,即南村。小山村只十几户人家,山环水绕尽得林泉之美。躬耕自给,读书自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与乡里父老则“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颜延之、慧远等人有交往。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其实是写自己隐居田园的状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诗人的生活极为清贫,但拒不出山,朝廷征召为著作郎,不就。晋之后,宋文帝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往南村登门拜访,仍不出仕。这时陶渊明已病饿在床,却将檀道济所赠粱、肉拒之门外。次年冬日,彤云寒流中陶渊明于饥寒交迫中病逝。

陶渊明的白描诗句是诗歌艺术的极致,而“平淡”的得来又谈何容易!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隐逸诗人”,奉之为“隐逸诗人之宗”。诗风人格影响了千年万代,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寄情山水自不必说了,杜甫有道“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而清腴如王维、闲远若孟浩然、峻洁似柳宗元等,“皆学陶焉而性之所近”《说诗碎语》,沈德潜说陶渊明只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够的,而在魏晋文坛浮华艳丽之风弥漫,诗人们纷纷“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时,陶渊明以平淡特立独行,而平淡之后的胸次浩茫、惊涛骇浪、辛酸血泪虽然往往被忽略,却同样是巨大的存在。否则何来“忧道不忧贫”、“刑天舞干戚”之句?《桃花源记》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任时光流动,美好自能隐逸的自然主义之不朽杰作。

陶渊明墓在栗里村附近的马回岭,绵羊山下的一个髙冈上,坐北朝南,外廓为长形拱顶岩石,背靠汉阳峰,面临鄱阳湖,与诗人自知不久于人世而写的《挽歌诗》中的境界相仿佛:“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临别留诗一那是生死之别一诗人有没有遗憾呢?陶渊明的生死观可谓来去自如:“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有没有牵挂呢?似有非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倘说遗憾,那也只是:“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也许有关陶渊明的一切,包括争论巳久的评说等等,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他是诗人回到故乡的榜样,诗也回乡魂也回乡。

眼前就是鄱阳湖了。

同类推荐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圣女王妃【全本】

    圣女王妃【全本】

    ~~~~~~~本文全部解禁,谢谢观赏啦~~~~~一个现代女孩江芷琪因为本不是这个时代的阴谋,而穿越时空回到“圣瑾国”意外被二殿下捡到,开始了自己的“圣女”生涯,圣女守节,但是在她身边的二殿下和四殿下都和她有着纠缠不清的爱与情。她到底选择了谁?还是随了后来温柔无比痴心绝代的荃麟王?她的圣女身份又该何去何从?圣女为了救他失身与他,但是换来的惩罚就是以身殉贞,但是他会看着她死?她到底怎么办?层层剥开阴谋,结果那么令人心痛,她会选择回到现代,还是死在古代……————————————————————————我的最新连载作品:《恋上你的身》http://m.pgsk.com/a/79395/《偷欢系列:花犯皇后》http://m.pgsk.com/a/76312/本人QQ:570704460爱上圣女群:66679223欢迎大家,验证信息:输入书中的人物名字就可以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皇上很无语:朕的爱妃太鬼马

    皇上很无语:朕的爱妃太鬼马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这个年头,穿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或许你上趟wc,喝口茶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家,但是如果偷菜也能穿越,那么想必可以载入史册了。他是皇上,温暖如晨,俊美绝伦,后宫佳丽三千,却只取一瓢绝美如他,王子般优雅,绝美无比,她就是他的心,她在哪里,他就跟随何处淡雅如他,毫无保留的付出,只为了她,可惜他与她之间却被一道血缘隔绝冷峻如他,他可以杀人不眨眼,谋害自己的亲生兄弟,只是唯独对她手下留情........当他们和她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那?众多美男心牵与她,她又该如何抉择,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剑问乾坤

    剑问乾坤

    一副身躯两种体态,半身为新人类的肉体,半身皮囊之下为亡灵的亡魂。征途之上,他会成就属于他的传说。真爱,修道悟理,成就传说。路过的,就当是打发时间,翻翻娱乐一下吧!
  • 兽谑

    兽谑

    每个月圆之夜,展王府都会奇异的死去一名侍妾,死者身上没有致命的伤痕,面部也没有一丝痛若的表情,反而隐显一丝欢愉的味道。众说纷坛,却没有一种说法得到肯定,以展王爷的特殊身份,谁又敢真的追问什么呢?!月月有新的侍妾被抬进展王府,又有不名死因的侍妾,被抬出府安葬。如此的迥异,却也如此的自然,面对展王爷的长相与地位,众家女子飞蛾扑火般络绎不绝。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展王府的侍妾们,各个心有余悸,生怕王爷会……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九堡

    九堡

    在作者笔底的世界,那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灵,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譬如,在《九堡》这部中篇里,所展示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令人震惊。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物质是那样匮乏,精神是那样卑微;生命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却揭示了城乡交界地区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无所适从又必须融入的两难困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文艺探谜

    文艺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网游格斗之全职高手

    格斗网游《勇士激战》第一高手病逝,不想却重生在他人身上,是追寻更高境界的格斗秘技,还是为了重铸神话传说,且看主角如何游戏中叱咤风云,生活中更是香艳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