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000000010

第10章 美元主导下的金融霸权(2)

苏联所有的金融体制全盘崩溃,所有人的终生积蓄被掏空。这极大地打击了苏联的国力,而那些“高息”揽储的私有银行的卢布利息债务则变得微不足道。为巩固胜利果实,金融战役的指挥者又利用各种对冲基金对苏联瓦解后的俄罗斯发动了一系列金融打击。最终用1:72800的代价,以超低价格“买”到了当时已经被低估为10万亿旧卢布私有化债券的整个苏联,彻底控制和拥有了俄罗斯(原苏联)一切产业的所有权。

美国这一战的打法就叫笑里藏刀。

日本成了美元的附庸

美国用美元巧妙地绑架了日本,使日本成为其附庸。这和当前中国的形式很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单独占领,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由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削弱和控制日本,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安全的威胁,在《波茨坦公告》的基础上,对日本实施民主改革,要求日本走上非军事化和民主化道路。这次改革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并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已成为经济、金融大国。牙买加体系建立后,日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到8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迅速的崛起,在汽车、电器、钢铁等行业击败了美国。80年代末,日本的GDP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约7万亿美元)的60%。

与此相反,美国贸易收支逆差逐年增加,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实施减税政策,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同时还要维持对苏联军事优势的巨大军费开支,这造成了美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曾有人预言,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NO.1。

日本经济的崛起对美国金融霸权构成强大威胁,面临日本强大的保护主义,美国开始行动了。美国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东亚地区经济,继而摧毁日本的经济体系,阻止日本在东亚地区执行日元区域货币的计划。

美国在一系列的经济手段中,利用美元换取了大量资本。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里根政府大量发行中、长期国债为政府筹资,以解决财政赤字,并吸引日本等国的国际资本来购买美国国债。里根政府实施了“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政策,以高利益为诱饵吸引日本的投资资本,以强势美元稳定日本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在双重诱惑下,日本资金如潮水般涌入美国,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

然而美国并不知足,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金融体制还比较封闭,众多法律和政策限制了更多的资金流向美国。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给里根政府出招,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改革。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政府于1980年12月修改《外汇法》,使日本资金合法地投资海外;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布了《关于金融自由化及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报告,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日本,日元自由兑换,投资者和企业可以进行外汇交易。这样的政策出台后,致使日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将大量的日元投资美国证券市场。

到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在美国拥有巨额资产,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1976年,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总额为1.97亿美元,1986年更是达到了138亿美元。面对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形势,国际政治专家罗伯特·吉尔平评论道:“如果日本的资金不流向美国,里根政府也不会一边减税刺激经济,一边进行军事扩充。里根政府利用了日本的资金为自己扩充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1985年9月,美国联合英、法、联邦德国,迫使日本达成《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1985年年底,1美元可兑换200日元,到了1988年年初,1美元便可兑换128日元。这种升值趋势持续了10年之久。

《广场协议》达成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本对外投资由1984年的800亿美元猛增到1986年的1300亿美元,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改变了投资策略,不再以美元资产为主,而是大量购买美国土地、房产等实业资产,大规模并购美国企业。

美国利用自己制定世界金融规则的权力,不会让日本捞到实在好处。为此,美国通过它控制的国际清算银行在1987年年底提出《巴塞尔协议》,要求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而日本银行历来受政府严格保护,破产概率很小,自有资本比例一直很低,所以逼迫日本资本纷纷从世界各地回撤,日本资本征服世界的神话很快破灭。

为使国际资本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提出了“国际政策协调”建议,要求维护美国、日本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利率,以相对较高的利率使得美国国债依然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这时的日本已经拥有巨额美元资产,形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最害怕美元贬值。因此,日本总是忠实地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做,日本官方利率如同美国利率的影子,美国降息,日本也降息。美国将日本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绑了一起,迫使日本自动维护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的附庸。

在美国的诱导和压迫下,日本产生了泡沫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心以“金融大爆炸”的形式加快金融改革和日元国际化进程,以期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国际金融格局,并推动日元区域化。但美国不会让日本的战略得逞,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美国处心积虑攻占亚洲的重大举措,这一行动致使日本资本被迫撤退。

亚洲金融风暴是由以美国为首的投机资本引发的。美国政府不仅不予制止,反而为金融资本家助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方案不可能起到妙手回春的效果,由于附加条件严厉苛刻,反而变成一个摧毁方案。国际评级机构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连续调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

在这些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扩散到东南亚,再迅速扩散到全亚洲,给正在崛起的亚洲经济泼了一盆冷水。

日本希望利用亚洲金融风暴的绝好机会,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计划,试图在亚洲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美国极力反对,七国集团冷眼旁观,日本的计划夭折,实质上这是有意延长金融危机,放大金融风暴,彻底摧垮亚洲经济。

美日这场战争中,美国的打法是:请君入瓮。

美国是只狡猾的狐狸

中国现在极力提倡双赢,当然也希望美国和中国双赢。但是,美国为什么不能和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实现双赢呢?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历史的原因。GDP是现在衡量某一国家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衡量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当初,在英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经济时,英国就希望和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国双赢,但英国的想法却换来了美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的结果。随后,德国工业总产值也超过了英国。在德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时,开始主动向英国发起挑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耗尽了英国的元气。当英国向美国求援时,美国却从背后给了英国致命一击。

美国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又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取代英国这个老霸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怎能允许另一个“美国”的故事重演呢?特别是在中国的GDP大有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形势之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资本的霸权属性。真正的资本,必然追求通吃一切,如软件业的微软公司。正是由于资本的这种属性,它才想方设法冲破各国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正是因为资本的流动,才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正是有了资本,才有了现代经济体系。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经济霸权的本质就是金融霸权。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核心就美国的金融霸权,就是美国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通吃一切的权力。

别的国家也有资本,所以别的国家也必然有经济上称霸世界的欲望。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称霸,只是条件尚不成熟。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也必然要在经济上称霸世界。美国不可能灭绝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欲望,但绝对可以废掉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条件。因此,美国为了扞卫自己在世界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必然都要对威胁自己霸主地位的国家发动经济战争。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管理学

    笑话中的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本书从智趣的角度审视管理学,从笑话中透析管理的本质。内容除了包含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将很多的管理定律穿插其中,这些管理定律浓缩了众多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精髓,使管理学大厦在历史的云烟中历久弥新。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同时,书中设有“活学活用”内容,通过生动的例子,本书摘录了巴菲特本人致股东函以及其他一些演讲中的观点,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巴菲特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巴菲特投资精髓。相信读者在阅读完《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之后,会对股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策略,以便更好地在股市中遨游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擒妃记

    擒妃记

    她是地位低贱的姨娘的女儿,却不是任人宰割的怯弱的庶女。为了自保而示弱,为了生存而爆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屠之。对敌人毫不手软,对朋友忠肝义胆。如花的笑靥掩饰着凌厉的杀伐之气,玲珑的娇躯包裹着无法忽视的耀眼光芒。妖孽的女人身边必有妖孽的男人,温柔的背后,是蚀骨沉沦还是甜蜜天堂?凰飞于天,凤必随之!"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更鼓

    二更鼓

    自幼得父武功真传的莫沾衣入选宫闱,于探亲回家途中,机缘巧合地救护了三太子干骋。回宫后的邂逅,让二人认出对方并渐生情愫。谁知宫廷纷争之中,二人感情被窥见,于是卷入了一场妃嫔和皇位的争夺之中。有人伺机设局,将沾衣推向皇帝,从此,深闱之中一介红颜从弱小被欺开始步步为营、争取机会。无论是尔虞我诈的后宫还是血雨腥风的江湖,沾衣险情遭尽,苦尽甘来:报得家仇、争回师回、扶正皇子,但……更艰难的选择再次面临,她将何去何从?
  •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情迷小妖精

    情迷小妖精

    她本来是个逍遥自在的小妖精,在某天却莫名成了一个小太监;皇帝帅哥总是用怪怪的眼神看着她,恨不得吃了她似的;好不容易活下来,却发现这条命被别人捏在手里;小小妖精,颠倒众生……
  • 喂!恶魔小心点

    喂!恶魔小心点

    【腾讯独家连载VIP小说只有腾讯才能看到此文的完整版】一次街头的偶遇让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场超华丽浪漫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段大明星与灰姑娘的纯美之恋……说一句这本书后半部分情节非常虐,非常虐,非常虐……不喜欢看虐文的朋友注意下,看到流眼泪,看到心痛我不负责哦~~嘿嘿
  • 幸福旋转门

    幸福旋转门

    【已出版上市】我叫红颜,父亲给了我这个惓侧的名字,在我32岁那年,确实薄命,相爱了10年的丈夫绝情的离去,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成了大海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的那颗孤独无助的贝壳,从弹古筝的高雅女人,到见钱眼开的俗人,我始终认为,红颜,并非一定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