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900000015

第15章 陈衡哲:文学先锋,不让须眉(2)

以后,胡适与陈衡哲频繁地通信。1917年4月7日,胡适在任鸿隽的邀请下同访陈衡哲于普济布施村瓦萨学院所在地。当时是“一见如故,更加倾慕”。以后不久,胡适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就任北大教授,时年26岁。同时,胡适加盟了《新胡适青年》编辑部,继续倡导新文化运动。仍在美国的陈衡哲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为《新青年》撰稿,支持胡适。尤其是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的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同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一个美国“痴子”,一个中国“狂人”,不同的社会背景,但同样都是对不合理社会的控诉,这两篇文章都引起当时人们的深思。1920年陈衡哲回国后,用她那支才华横溢的笔为新文学呐喊、助威,共写了100多万字的小说、新诗、散文,成为民国初年当之无愧的知名女作家。

1917年底,胡适娶江冬秀为妻。1920年中秋,陈衡哲与任鸿隽成婚。当时,胡适特作《我们三个朋友》一诗相赠,并赠贺联一副:无后为大,著书最佳。

1920年夏,陈衡哲获芝加哥大学的硕士学位,并通过胡适的帮助,被聘为北京大学西洋文学史教授,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1921年7月31日,胡适在日记中记有:“得冬秀一信,知叔永、莎菲新得一女,因到鸡鸣寺,作一诗贺他们。

”其中最后两句是“去年湖上人都健,添得新枝姊妹花”。胡适还特地在他的诗末加注说:“三个朋友一年之中添两女,吾女名素菲,即用莎菲之名。”胡适生平最反对的就是中国人取洋名,而给自己的女儿取一个与挚友相谐音的洋名,这至少也反映了他希望女儿长得像才女莎菲一样聪明可爱、上进好学。

陈衡哲与任鸿隽结婚后的40年间,可谓幸福美满,但她并没有减淡对胡适的友情。陈衡哲知道胡适在《努力周刊》的工作过重,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几乎动员丈夫赴北京帮他的忙。1923年起,胡适家人不断遭到病魔侵袭,陈衡哲了解到江冬秀没有文化、缺乏医学常识,便致书胡适:“适之,你如觉得受不起精神上的负担时,请随时到这里来休养。”这时陈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她又担心胡适经济困窘,主动提出拿自己的积蓄来帮他的忙,又想到江冬秀,说“你的夫人想来也是十分劳苦,请你转致我的同情与她”。陈衡哲特别喜欢胡适的爱女素菲。素菲不幸染病夭折后,她与丈夫亲赴胡适家安慰,并让自己的女儿给胡适作干女儿。

1949年3月,胡适再次赴美,谁知却与大陆永诀,与陈衡哲、任鸿隽便再无直接联系。所幸,陈衡哲有一双儿女在美国,成为双方友情的中转人。1961年,陈衡哲还从儿女那里得知胡适赠送他们一套新版的《胡适留学日记》,里面记载了许多胡适与她和丈夫的友情交往。1962年2月24日,胡适与世长辞时,陈衡哲也正为丈夫的病逝而伤悲,她的子女因此致信台北的朋友:“一定瞒着她,因为胡伯伯是娘和爸爸生平最好的朋友。”然而她还是知道了,只是知道得很迟,那份痛苦使她麻木了许久许久。

由于胡适的大名,以及他的小脚太太、他和多位女子的交往,关于陈衡哲和胡适的互相欣赏,历来有很多猜测。任以都的分析颇为中肯:“当时人不明了一个女子跟一个男子之间同样可以真正做朋友,因此难免绘声绘影,以讹传讹;其实家母与胡适彼此尊敬,相待以礼,绝不可能有男女之情。更何况胡适老早就表示过,从小家里就帮他定了亲,他不能让那个女孩子下不了台。我说过,对他们那一代而言,新旧、中西文化的冲突是很厉害的,胡适在这方面的分寸,很令家母尊敬,不过,要是当初胡适没有订过婚,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我就不敢逆料了。”1920年回国后,陈衡哲总共写了100多万字的小说、新诗、散文,成为民国初年的知名女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陈衡哲领风气之先,为现代文学与历史的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陈衡哲参与创办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刊物《独立评论》,并多次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而她在西洋史的研究方面更是颇有建树,曾著《文艺复兴史》、《西洋史》等。陈衡哲善于用中国的成语和古典诗词来帮助读者理解外国古史的变迁,她的《西洋史》水平之高,至今仍广受称道。

1922年,陈衡哲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并被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的指导老师,曾在南高演讲“中国与欧洲交通史大纲”,后又有多次演讲,每次演讲都深受史地研究会年轻会员的关注。1924年至1925年,陈衡哲曾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西洋史,为期半年。1927、1929、1931和1933年,陈衡哲连续四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日本、上海、加拿大召开的太平洋国际学会会议。

1930年,陈衡哲回北京大学讲授西洋史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她与胡适、蒋廷黻、丁文江、翁文灏、任鸿隽、吴宓等人共同创办《独立评论》周刊,创刊后3年之中发表了49篇文章。

1935年,南京政府认识到大西南的重要性,为控制和建设四川,将成都的几所大学合并为四川大学,请时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总干事的任鸿隽去做校长。陈衡哲随任鸿隽赴四川大学担任西洋史教授,并曾担任四川大学史学研究会的指导教师。

短短一年内,陈衡哲连续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对四川军阀和官僚的腐败进行抨击。此外,她还对当时四川到处抽鸦片、四川女学生居然以“宁当英雄妾,不做庸人妻”为理由,争当小妾的现象进行了抨击。她的文章惹怒了四川上层,他们不仅在报章上对她污蔑谩骂,还进行威胁和恫吓。在这种情况下,陈任夫妇只能先后辞职。

离开川大后,正值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由中基会资助在庐山创建植物园,陈衡哲夫妇来到庐山,在园内筑屋隐居。这段平静的生活,以及胡适女儿素菲的不幸染病夭折,使她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职责,她说:“母亲是文化的基础,精微的母职是无人代替的”,“当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不能得兼时,则宁舍社会而专心于家庭可也”。从此,她便把主要精力放在3个孩子的教育上。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已经47岁的陈衡哲“流离转徙于香港及川滇两省,过着地道的文化难民生活”。抗战胜利后,中年时的陈衡哲陈衡哲除间或发表文章之外,只在1945年受美国国会图书馆之邀,前往美国担任指导研究员一年半。

3个子女也不负她的付出:长女以都为哈佛博士、宾大教授,三子以安获美国地理学博士学位,也在美国任大学教授;次女以书毕业于美国瓦萨女子大学,为照顾双亲,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学院。

1948年,56岁的陈衡哲与丈夫赴香港,准备以此中转,去美国与子女团圆,但却又突然间回到上海,任鸿隽还北上出席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这一大转变,据说原因是任鸿隽无法割舍中国科学社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任鸿隽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图书馆馆长等职,陈衡哲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生活相对安静。但是,在去世前的十余年里,任鸿隽不仅未能延续原有的事业,反而陆续将付出了毕生心血的中国科学社作了最后的了结:《科学》停刊,《科学画报》移交,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解散,所属印刷厂北迁中科院,仪器公司分别交给上海量具厂和工具厂,科学社所有的房屋、图书、设备、款项全部捐献国家。1960年,任鸿隽编完《科学》杂志l36卷总目录后退休。次年冬即因心力衰竭病逝。

1962年1月16日,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接到陈衡哲任鸿隽在美子女的来信,获悉任鸿隽病逝的消息,信中还附有陈衡哲的3首悼亡词。第二天夜里,他给任家姐弟复了一封长信,悲伤地说:“政治上这么一分隔,老朋友之间,几十年居然不能通信。请转告你母亲,‘替她掉泪’。”胡适在这封信的最后说:“三个朋友之中,我最小,如今也老了。”不出一月,胡适即于2月24日骤然离世。

悼亡词中,陈衡哲难忘任鸿隽早年对她的承诺:

浪淘沙何事最难忘,知己无双:“人生事事足参商,愿作屏山将尔护,恣尔翱翔。”山倒觉风强,柔刺刚伤;回黄转绿孰承当?猛忆深衷将护意,热泪盈眶。

任鸿隽的去世对陈衡哲打击很大,因为丈夫一直比她健康。她后来眼疾加重,视力衰退,连楼都多年不下。十年动乱中,因有一双儿女在海外,抄家自然难免,她的诗词稿在浩劫中也不知去向。1976年1月7日,陈衡哲因肺炎病逝于上海瑞金医院,终年84岁。

陈衡哲在美留学期间创作的《一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

一日

这篇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的新生,在寄宿舍中一日间的琐屑生活情形。它即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种白描,不能算为小说。但它的描写是很忠诚的,又因为它是我初次的人情描写,所以觉得应该把它保存起来。

早晨当!当!当!当!七下钟了。

亚娜在床上欠身说,“贝田,这是几点钟?”贝田模糊说道,“呀。你听见打钟吗?”亚娜沉沉睡去,不答。

贝田亦睡去。

当!七下半钟。

贝田亚娜仍不醒。钟指七下五十分。亚娜惊醒。(看表)“阿呀,只有十分钟了。

同类推荐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热门推荐
  • 医妃冲天

    医妃冲天

    异世重生,她成为首富千金,倾城之姿,惊才绝艳,却只愿做个隐世医仙,潇洒一生。他,是帝国的战神王爷。高官厚禄?不要!金银美女?也不要!他只愿与她牵手一生,做对快活神仙。那一眼情深缘浅,是谁迷了谁的眼。那一场惊魂之梦,又是谁沦了谁的心。当一切结束归于尽头,他们能否再次执起彼此之手,潇洒自若的笑看人生。冰冷的剑抵在胸膛,刺破皮肤,谁的心在滴血?凤眸紧眯,银牙紧咬:“你到底爱不爱我?!”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卿本公子

    卿本公子

    跨过万水千山好容易找到人家门前,孩子爹搂着小三,鼻孔朝着天:“这位大婶,你找谁?”尼玛!翅膀硬了!长本事了!敢抛妻弃子学失忆了!小奶娃撸着袖子说:“麻麻,我们去扁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锦绣花田

    锦绣花田

    当穿越女摊上了不受待见的庶女。她努力的想要改变命运,利用自己的聪慧和才能让母亲的身份不再那么尴尬低微自己不再受冷眼。不曾想却招来别房的嫉恨和排挤。经历风雨变故后,她能否利用偶得的神器走向成功。让长满青刺的藤蔓开出幸福的花朵。拥有超乎寻常的辨香能力,附赠空间一个,能够提供植物所需。与母亲和贴心丫鬟相依为命,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毅力经营出自己的锦绣花田。良缘嘛,某女主望天思考,这个得靠缘分了。————————————————————另有完结VIP作品《年年有怡》《琐窗寒》郁桢出品值得信赖,请大家放心入坑。 欢迎亲们来郁桢的窝作客,群号:198932061
  • 魂魄书

    魂魄书

    那时是深冬,清晨,天寒得很。手下顶着冷风急报,昨夜才到风堂的献宝人华新被杀。他问明情形,立即令人锁堂,到客房打量地上狰狞的尸体。地上的血迹并不多,尸体只在胸前有一半尺深的血洞,再无其他伤痕。客房中除了尸体与血迹,便只有三条足印。怎么会是三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麦尔顿旅行记·英国卷》讲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民间故事,如中国的《哪吒闹海》、丹麦的《丑小鸭》、德国的《小红帽》、俄罗斯的《金鱼》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曾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编者经过精心的挑选,特别推出这本英国经典民间故事集,希望能提供给广大少年读者一个优秀的民间故事文本。
  • 超级仇恨戒指

    超级仇恨戒指

    姜帆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偶然得到的戒指竟然有吸收仇恨的功能,只要有人仇恨自己,就能涨各种属性,恨的越深,涨的属性点越多。“提示:还差一万八千点仇恨值完成任务,届时将获得一万八千点属性值,以及神秘大礼一份。”“提示,各项属性值已到瓶颈,再完成一次任务,戒指将刷新系统,六项属性全面升级,并有新功能激活。”*************************************************************穿越武侠大陆,开局一个破高中学校。所有武侠人物粉墨登场,正道邪道魔道风云际会,看何时归如何以一校之长,登上武林之巅*************************************************************新书《打造完美女神从吃鸡开始》,作者名:谭道长,已经十万字,成绩还好,确定不太监。书友讨论群:193604165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