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7

第27章 先进第十一(1)

【题解】

此篇主要论诸弟子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凡二十四章。前篇记孔子,此篇论弟子,故相次。孔子重实干,从“先进”,故以为首章而名篇。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

先进于礼乐:“进”,行也,今曰进行,指做事说。“先进于礼乐”,做事先于礼乐,即以做事为第一位。旧以为先学礼乐,误。

野人:乡野之人,即农夫。

后进于礼乐:做事后于礼乐,即以礼乐为第一位。

君子:指贵族、上层人士。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用”,运用、选用。“之”,指两种“进”法。

【训译】

先生说:“(事情)先于礼乐进行(的),是农夫;后于礼乐进行(的),是贵族。如果选用它,那我主张先进行。”

【章旨】

此章反映孔子注重实干的思想。旧或解先进、后进为受业先后、先后辈,非,君子、野人岂以学习礼乐先后区分?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校】

按:旧以“德行”以下别为一章,非是,今从《释文》所引郑说。朱熹《集注》亦曰:“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又引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其说是,别为章则无义。

【释】

从我于陈、蔡者:即以下四科之人。按孔子于哀公二年(五十九岁)离卫适陈,在陈四年,于哀公六年(六十三岁)离陈赴楚,经蔡,在陈蔡间绝粮被困,时诸弟子皆从。此追述之。

不及门也:“及”,达也,至也。“不及”,可及而未及也,“不”为不愿之义。“门”,指卿大夫之门。不及门,不愿为卿大夫所用也。旧以为“不在门下了”,忽略“也”字。

德行:指道德品行好,以之见长者。此以下为记者附注当时从于陈蔡者。

颜渊:即颜回,见2·9注。

闵子骞:见6·9注。

冉伯牛:即冉耕,见6·10注。

仲弓:即冉雍,见5·5注。

言语:指善言语,以之见长者。

宰我:见3·21注。

子贡:见1·10注。

政事:指善于行政,以之见长者。

冉有:见3·6注。

季路:即子路,见2·17注。

文学:本指文献,此指熟悉文献典籍,以之见长者。

子游:见2·7注。

子夏:见1·7注。

【训译】

先生说:“跟随我在陈、蔡的(弟子),(当时)都不愿到(卿大夫)门下(做事)。”

(其中)以德行见长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言语见长的有宰我、子贡,以行政见长的有冉有、季路,以熟悉文献见长的有子游、子夏。

【章旨】

此章赞扬诸弟子不趋富贵。时诸弟子各学有专长,宁随于陈蔡同吃苦共患难,而不愿及卿大夫之门以享富贵,一见其师徒情深,一见其不为富贵所动。

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校】

按:“悦”旧作“说”,今从敦煌诸唐写本改。

【训译】

先生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章旨】

此章批评颜回,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帮助老师。孔子虽圣人,亦不保句句皆真理。颜回无所不悦,对孔子则不能有所帮助,故曰非助我者。

1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校】

按:“闵子骞”,本当作“闵损”,此记者因习惯而改称字。

【释】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谓不言、不说。“间”,读去声,离间。闵子骞有继母及其子女,故言此。

【训译】

先生说:“孝顺啊,闵损!外人不说离间他和父亲、继母及兄弟的话。”

【章旨】

此章赞闵子骞之孝。

11·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释】

南容:见5·2 注。 《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三复“白圭”:“三复”,多次重复。“白圭”,“白圭之玷”之省。《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教人慎言之诗。南容三复此诗,是其知慎言,与《公冶长》篇所言一致。

【训译】

南容多次念诵(教人慎言的)“白圭”诗,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章旨】

此章赞南容,亦见孔子喜欢慎言之人。

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校】

按:一本“好学”后有“不迁怒不贰过”、“则亡”后有“未闻好学者”,皆后人据《雍也》篇增。

【释】

今也则亡:“亡”读为“无”。

【训译】

季康子问:“弟子中谁最好学?”

先生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了。”

【章旨】

此章赞颜回好学。

11·7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也,吾不可以徒行。”

【校】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旧无“也”字,从定州简本及敦煌诸唐写本增。

吾不可以徒行,旧作“不可徒行也”,改从定州简本及敦煌诸唐写本。

【释】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颜路”,颜回父,名无繇,小孔子六岁。“请”,求、要。“为之椁”,为之买椁。“椁”,外棺。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鲤”,孔子之子,字伯鱼,死时孔子年七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徒行”,步行。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以”,因也。从大夫后,谦辞。“也”,表示时间。

【训译】

颜回死了,(他的父亲)颜路求先生把车卖了为他买椁。先生说:“不管有才无才,各人也讲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了有棺无椁,我不愿步行而没有用车去给他换椁,因为跟在大夫们后面(出门)的时候,我不能够(独自)步行。”

【章旨】

此章明孔子重亲情,亦重实际。时孔子年事已高,且随大夫出门诚不可以无车,若卖车为颜回置椁,难免为人所议。

11·8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释】

颜渊死:在鲁哀公十三年,享年四十一岁,时孔子七十一岁。

噫:惊叹声。初闻之,故惊叹。

天丧予:“丧”,灭也。“予”,我也。

【训译】

颜回死了,先生(听到消息,惊叹)道:“噫!天灭我!天灭我!”

【章旨】

此章记孔子惊叹颜回之死。颜回为孔子最得意弟子,可望助己传道,死则失人,故曰天丧予。

11·9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

【校】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末“恸”字从皇本、高立本、正平本等增。

【释】

恸:极度悲痛而变容。

有恸乎:“有”,果真。《玉篇》:“有,果也。”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夫人”,此人。

【训译】

颜回死了,先生哭得变了容。身边的人说:“先生变容了!”

先生说:“真变容了吗?(不过,)不为这样的人变容而为谁变容呢?”

【章旨】

此章记孔子哭颜回之恸。

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释】

不可:颜回家贫,以礼不得厚葬,故曰不可。

予不得视犹子也:言不能为其葬做主。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指厚葬言。“夫”,指示代词,那。

【训译】

颜回死了,弟子们想厚葬他。先生说:“不行!”(结果)弟子们(还是)厚葬了他。先生说:“颜回视我如父,我不能视他如子呀!不是我(要那样做),是那几位呀!”

【章旨】

此章明孔子反对厚葬。

十一

11·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释】

未能事人:“事”,事奉、服侍。言尚未学会事奉人。“人”,指父母生前。

焉能事鬼:“鬼”,指已死之人。

敢问死:“敢”,冒昧之词。“死”指死后。

未知生:“生”,活着、在世。

【训译】

季路问(怎样)事奉鬼,先生说:“还不会事奉活人,怎么能事奉死人?”

(季路又问):“请问人死后(怎样)?”

(先生)说:“还不知道活着(怎样),怎么能知道死后(怎样)?”

【章旨】

此章劝人重现实、学人生。

十二

11·12闵子骞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衎衎如也。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校】

闵子骞侍侧,旧本脱“骞”字,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一本增。

冉有,旧作“冉子”,从皇本、正平本、邢本、朱熹本及敦煌诸写本改。

衎衎,旧作“侃侃”,借字,改从定州简本用本字。

子曰,旧本“曰”作“乐”,以音误,从翟颢《论语考异》所引《论语答问》及《示儿编》说改。皇本等“乐”后有“曰”字,盖不知“乐”为“曰”误而复增。

【释】

訚訚如:和悦之貌。《说文》:“訚,和悦而诤。”旧释恭敬正直,非。

行行如:欲行之貌,形容坐不住。旧释刚直,以意说,不可信。

衎衎如:来回行走面带笑容之貌。《说文》:“衎,行喜也。”

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言其不能正常死亡。“然”,用同“焉”,语助词。

【训译】

闵子骞陪在(先生)身边,(总显得)和颜悦色;子路(陪在先生身边),(总像)要走的样子;冉有和子贡(陪在先生身边),总是面带笑容。先生说:“像子贡那样,(将来)不能善终。”

【章旨】

此章记四弟子侍侧之容及孔子对子贡的评判。子路好勇而不静,故作行行如,后果死于卫国内乱。

十三

11·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而可,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校】

仍旧贯而可,“而可”旧作“如之何”,改从定州简本。“而”、“如”古同音,盖传写“而”误为“如”,又增“之”字而成今貌。下夫子曰“言必有中”,则闵子骞之言不为问句可知。

【释】

鲁人为长府:“为”,作也,造也。“府”,库也。“长府”,长大之府。较旧府为长,故曰长府。

仍旧贯:“仍”,因仍、沿用。“贯”,同“惯”,习惯、惯例。

夫人:此人也。

言必有中:“中”,去声,言中、说对。

【训译】

鲁国人修造长大的府库,闵子骞说:“沿用旧例就行了,何必改造?”

先生说:“此人不说话,一说肯定说中。”

【章旨】

此章赞闵子骞言必有中。

十四

11·14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释】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由”,指仲由,即子路。“瑟”,指弹瑟的技艺风格。“奚为于丘之门”,言其与己之瑟风不合。

升堂:登上台阶进入大堂,喻技艺刚入门,知之肤浅。

入室:进入内室,喻技艺已精,知其深奥。

【训译】

先生说:“仲由的瑟风为什么(出)在我门里?”弟子们(听了)不敬子路。

先生(又解释)说:“仲由(弹瑟)已经登堂了,(只是)还没有入室。”

【章旨】

此章言子路瑟风不佳,明升堂、入室的道理。

十五

11·1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欤?”

子曰:“过犹不及。”

【校】

然则师愈欤,“欤”旧作“与”,改今字。

【释】

师与商也孰贤:“师”,颛孙师子张。“商”,卜商子夏。“贤”,《说文》:“多才也。”

师也过,商也不及:“过”,过头,过了中线。“不及”,不够,未达中线。

愈:胜、强也。

过犹不及:“犹”,犹如、如同。皆不得中,故曰犹。

【训译】

子贡问:“颛孙师与卜商(两个)谁贤?”

先生说:“颛孙师过了头,卜商没有到。”

(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吧?”

先生说:“过了头犹如没有到。”

【章旨】

此章论子张、子夏之才。朱熹曰:“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

十六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释】

季氏富于周公:“季氏”,季孙氏,三桓之一。“周公”,疑当指鲁君、鲁国公室。旧或以为周公旦,然季氏与周公旦无可比性,且周公旦亦未闻其富。或以周公黑肩、周公阅之类说之,然黑肩等亦未闻其富。

附益:增加、增附。以上是记者之辞。

鸣鼓而攻之:“鸣鼓”,状词,形容声势,今所谓大张旗鼓。

【训译】

季孙氏富得超过了鲁国公室,而冉求(还)替他聚敛,为他增财。先生(对弟子们)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

【章旨】

此章批评冉求,见孔子反对敛财。季氏为臣而富于君,已非其宜;而冉求帮其聚敛以更增其富,益非所宜,乃不义之举,与孔子思想相反对,故曰非吾徒也。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晓晓

    重生之晓晓

    谁说的穿白衬衣的男人就是王子?她被他该占的便宜都占了,却成了传说中的第三者。她作为老爹的女儿,还怕行情不好?踹开这混球就是!五年后华丽转身,在酒店和小时候的“小霸王”相遇,英雄救美什么滴后……那个,大哥,我真不是你女朋友啊?不要乱摸乱啃啊!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不钻牛角尖。为何不坦然些呢?生活不总是期而不至,而又不期而至的吗?三毛曾经说过“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此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从疑惑中解脱。只要是自己所选择的,那就是好的,只要是自己努力过的,那就是不悔的。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向远处眺望,但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向前上。泰戈尔曾说过:“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花保存,因为一路上的花朵仍然会继续开放。”生活中必须有梦。即使那梦是多么的遥个可及,可是只要人生有梦,就会如雨后甘霖,香甜沁心。
  •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核心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将中国顶级CEO的经商智慧和人格品质传承下去。不仅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企业家那种做人做事的方式,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了解、探索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学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幸福的心态和对身心有利的心态去思索,就会时时有幸福感觉。世界上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一颗体味幸福的心。只要我们放平心态,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拥有幸福;只要我们拥有美丽的心情、阳光的心境,我们每天都会享受到幸福!本书是适合所有社会人士阅读,特别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是一本抚慰大家心灵的一本贴心读物。
  • 重生娱乐大咖

    重生娱乐大咖

    1997年,梦想从《快乐大本营》起航。本书是单女主。 新书《都市掌门系统》,换马甲8月5号首发 大学生孙禅被一块从天而降的“掌门令”砸中了脑袋,于是现代都市多了一个武功盖世的大宗师。 他是酒店小保安,顶级会所保镖,美女老板保护神。 他是功夫巨星,陈龙,真子丹都自愧不如。 他是拳王,泰拳,空手道全都不是菜。 他是武门天下的开宗祖师,开武馆,收大明星、名人为记名弟子。 人人习武,人人如龙,这就是孙禅的理想世界。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