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17

第17章 公冶长第五(2)

十五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孔文子”,卫大夫孔圉,又称仲叔圉,谥“文”。

敏而好学:“敏”,思想敏锐。

不耻下问:不以请教才智学问在自己之下的人为耻。

【训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谥‘文’?”

先生说:“(他)思想敏锐而好学,(又)不耻下问,所以谥‘文’。”

【章旨】

此章赞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爱文的表现,故谥“文”。《逸周书·谥法解》:“勤学好问曰‘文’。”

十六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释】

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春秋时杰出政治家,曾事郑简公、定公、献公、声公四君,为相二十二年,颇有政绩。

有君子之道四焉:“君子”,指在上位者。“焉”,兼词,于其身。

行己也恭:“行己”,即行身。“也”,结构助词,下同。“恭”,谦恭。

事上也敬:“敬”,恭敬。

养民也惠:“惠”,仁惠、给人好处。

使民也义:“义”,宜也。

【训译】

先生评价子产:“他身上有四点在上位的人所应有的品行:行身谦恭、事上恭敬、养民慈惠、使民合宜。”

【章旨】

此章赞子产。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皆在上君子所应有的品行。

十七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人敬之。”

【校】

“人”字旧脱,从皇本等本补。

【释】

晏平仲:齐大夫晏婴,字仲,谥平,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久而敬之:“久”,长久,指结交时间。“而”,则、就。 “敬”,尊敬、敬重。

【训译】

先生说:“晏平仲善于与人结交,时间长了人(更加)敬重他。”

【章旨】

此章赞晏子善交。一般人与人交,久则相狎。久而人敬之,故曰善与人交。旧本脱“人”字,或释为久则敬人,不为义。

十八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智也!”

【校】

“智”旧作“知”,古字,从皇本、唐写郑本改今字。

【释】

臧文仲居蔡:“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谥“文”。“居”,居住。“蔡”,以备占卜用的大龟。

山节藻棁: “节”,柱头斗拱。“山节”,谓把“节”雕为山形。“藻”,水草。“棁”,音啄,梁上短柱。“藻棁”,谓棁上画着藻纹。

何如其智:“何如”,多么。“智”,言不智,反言之。

【训译】

先生说:“臧文仲给大龟盖房子,斗拱上雕着山,梁柱上画着草,他多么聪明呀!”

【章旨】

此章嘲讽臧文仲不智。龟无知,为之山节藻棁,岂能欣赏?见其不智。

十九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曰:“未智,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智,焉得仁?”

【校】

二“智”字旧皆作“知”,从唐写郑本改今字。

至一邦,“至”旧作“之”,涉上误,据皇本改。

【释】

子张:见2·18注。

令尹子文:“令尹”,楚官名,相当于别国宰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音构乌兔),字子文。

三仕为令尹:“仕”,出任、担任。事在《左传》庄公三十年至僖公二十三年间。

已:被罢免。

愠:怨恨、恼怒。

政:政事、政务。

崔子弑齐君:“崔子”,齐大夫崔杼。“弑”,杀,下杀上曰弑。“齐君”,指齐庄公。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文子:齐大夫,名须无。

违:离开。

清:清白、清高。

【训译】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都)没有喜悦的神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恼怒的神色。(而且每次离任之前,)一定把旧的政事告诉新令尹。(他)怎么样?”

先生说:“(很)忠诚。”

(又)问:“仁吗?”

(先生)说:“还不够聪明,怎么算得上仁?”

(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当时)有能驾十辆车的马,(他全部)舍弃而离开了齐国。到了别的国家,却说:‘(这里的当政者)像我们的大夫崔杼。’便离开她。到了另一个国家,却又说:‘(这里的当政者)像我们的大夫崔杼。’又离开她。(他)怎么样?”

(先生)说:“(很)清高。”

(又)问:“仁吗?”

(先生)说:“还不够聪明,怎么算得上仁?”

【章旨】

此章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之不智。令尹子文以旧政告新令尹,无异砸自己饭碗,虽忠而不智;陈文子在他邦而言其当政者如同弑君之臣,无异于找死,虽清而不智。旧以“不知”为不知道,非本义,既不知道,焉得又说“焉得仁”?

二十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可矣。”

【校】

再思可矣,“思”旧作“斯”,读“再,斯可矣”,语不顺。二字以音误,今改正。一本“斯”上有“思”字,不知“斯”为“思”误而增。

【释】

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谥“文”,历仕文公、宣公、成公、襄公,卒于襄公五年。

三思而后行:“思”,思虑、考虑。“行”,行动、做。

再思:“再”,二,两次。“再思”与“三思”相对,“思”若作“斯”则不对。

【训译】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做。先生听到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章旨】

此章论季文子之慎。季文子处事过于慎重,故孔子批评之,非反对一般所谓三思而后行。

二十一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校】

二“智”字旧皆作“知”,古字,从皇本、唐写郑本等改今字。

【释】

宁武子:卫大夫,姓宁名俞,事卫成公,谥“武”。

邦有道:国家有正道,国君贤明,政治秩序正常。

邦无道:国家失正道,国君昏庸,政治秩序不正常。

【训译】

先生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秩序正常的时候就聪明,当国家秩序不正常的时候就愚蠢。他的聪明(一般人)能赶上,他的愚蠢(一般人)赶不上。”

【章旨】

此章论宁武子善于明哲保身。国家秩序不正常之时为了避祸而装傻,故曰愚,实为智也。

二十二

5·22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校】

二“欤”字旧皆作“与”,改今字。

吾不知所以裁之,“吾”字旧脱,从唐写郑本及《史记·孔子世家》补。

【释】

子在陈:“陈”,周武王所封虞舜后裔的封国,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安徽省北部一带。孔子两次流亡在陈,此为后一次,时在哀公初年。

归欤:“归”,回也,指回鲁。

吾党之小子狂简:“党”,谓故乡。“小子”,年轻人。吾党之小子,指跟随自己在陈的弟子。弟子中多鲁人,故称吾党之小子。“狂简”,狂妄自大,爱昵之词。

斐然成章:“斐然”,有文采之貌。“章”,文锦,好衣料。

吾不知所以裁之:“所以”,犹何以,如何。“裁”,裁剪。文锦,故曰裁,裁而用之也。旧释指导、节制,皆非。不知所以裁之而欲归鲁,鲁有裁之之具也。

【训译】

先生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这帮)小子,(一个个)狂妄自大,文采斐然,成了锦缎(一般的好材料),我不知道该怎样裁剪他们。”

【章旨】

此章赞孔门弟子成才,并体现孔子的爱国精神。弟子成才,在陈无所用,故欲归鲁,使之为父母之邦所用也。

二十三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释】

伯夷、叔齐:孤竹国君之二子,贤人,《史记》有传。

不念旧恶:“念”,常记于心。“恶”,读去声,指所厌恶,所仇恨。此事不见记载。

怨是用希:“怨”,怨恨,此做名词,指冤家。“是用”,即是以,因此。“希”,稀少。

【训译】

先生说:“伯夷和叔齐不记旧恨,所以冤家稀少。”

【章旨】

此章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人不记旧恨,方能少仇人。

二十四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释】

微生高:鲁人,姓微名生高。

直:直爽、直率。

或乞醯焉:“乞”,求、借。“醯”,音稀,醋。

【训译】

先生说:“谁说微生高直率?有人向他借醋,(他)从邻居家借来给人。”

【章旨】

此章批评微生高不直。有则有,无则无,是为直。借物与人,乃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得谓直。

二十五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释】

巧言、令色、足恭:“巧言”,巧于言,言辞工巧。“令”,借为“灵”。“令色”,即灵于色,脸色灵活,变脸快。“足恭”,十足地恭敬。或如字释,非。足焉能恭?

左丘明耻之:“左丘明”,鲁人,复姓左丘,简称左氏,名明,相传是《左传》作者。丘亦耻之:“丘”,孔子自谓。

匿怨而友其人:“匿”,藏也。

【训译】

先生说:“言辞工巧、脸色灵活、恭态十足,左丘明以为可耻,我孔丘也以为可耻。把怨恨藏在心里而表面上与人要好,左丘明以为可耻,我孔丘也以为可耻。”

【章旨】

此章论左丘明与孔子同好恶,实乃骂巧言、令色、足恭及匿怨而友其人之人,诸种之人皆不诚实。

二十六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校】

车马衣裘,“裘”上旧衍“轻”字,从阮元校删。

【释】

颜渊、季路侍:“颜渊”,即颜回,见2·9注。“季路”,即下文“子路”,见2·17注。“侍”,陪从、陪伴。

盍各言尔志:“盍”,何不。“志”,志向、愿望。

敝之而无憾:“敝”,破也。

愿无伐善:“愿”,愿意、希望。“无”,不也。“伐”,自夸。

无施劳:“施”,陈也,今所谓摆。“劳”,功劳。

老者安之:“安之”,使之安康。

朋友信之:“信之”,使之相信。

少者怀之:“少者”,少年。“怀之”,使之怀念。

【训译】

颜渊、子路(二人)陪着(先生),先生说:“何不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把车马、皮袍与朋友共同享用,破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自己的长处,不摆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向。”

先生说:“(我愿意)使老人安康,使朋友相信,让少年怀念。”

【章旨】

此章记颜回、子路、孔子各言其志。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不自私也;无伐善、无施劳,不自夸也。虽皆可嘉,不如孔子高远。老者安之,仁、孝也;朋友信之,信、义也;少者怀之,仁、智也。

二十七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释】

已矣乎:无奈之辞。

内自讼:“讼”,责备。“内自讼”,内心自我责备。

【训译】

先生说:“算了吧!我还没见过能够发现自己错了就自我责备的人。”

【章旨】

此章恨时人见过不能自责,诫人改过。

二十八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释】

十室之邑:极言邑之小。

【训译】

先生说:“(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村落,里面(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守信的人,(但是都)没有我好学。”

【章旨】

此章言孔子之好学,以劝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言忠信之人多。

同类推荐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本书将雷锋精神、雷锋工作方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人生规划等职场概念完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雷锋,为学习雷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全社会学习雷锋的大环境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所有职员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成为优秀员工的向导。
  • 狂武战帝

    狂武战帝

    若这山河不在,要我残躯何用?新书《不朽龙帝》已经上传,欢迎阅读。普群:狂武战帝—被罚站的豆 463531647,读者皆可进入。vip群:豆豆书迷 Vip 群 237420887,需要狂武战帝全订阅粉丝截图,会有验证。热血完本老书:只手遮仙,笔名:我本幕辰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青少年应知文学名著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文学名著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人家穿越成皇后貌美如花,在后宫呼风唤雨,她却丑不忍睹,人人喊打,处处受人欺凌。她誓要混出个皇后样,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最终皇帝老儿挂了,欺凌过她的皇子公主见她便行大礼:“太后吉祥!”
  • 魔神转生

    魔神转生

    穿越后豪门收养,历经磨难,挑神尊,战魔尊,成为一代神话时,受到了至亲的背叛而魂飞魄散。忍辱了万年,转世重生的他,为了一雪前耻,他打开通往异界的大门,引来无数的神魔,自己又卷入了一场迷中,待真像大白于天下时,最终才知道自己的死竟然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 流云尼玛

    流云尼玛

    神秘的手链“贡觉玛之歌”把都市女孩连早喻和无夏引入了西藏神秘部落之中,而藏人边巴的突然出现却为她们的寻觅之路带来了转机。宗贡桑寺的画像、回归喇尔扎措部落,以及美丽人鱼贡觉玛的出现都使她们更加迷惑。前世的梦境不断纠缠,无人区的大雪山之中神在等待凡尘爱人的回归。作为流云尼玛转世的连早喻究竟命运如何?在爱与色相之间,山神西亚尔会如何选择?而这场仙凡之恋的结局又将怎样呢?奇幻之后,情幻降临,敬请关注来自西藏秘境的爱情神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