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31

第31章 雾中的勃拉姆斯(1)

漫游时代

浪漫主义者都是从漫游开始的。仿佛是一个预言,一个给风的承诺,一生要漂泊终老。他们在漫游中寻找,在行走中解脱。即使拘谨得有些沉闷的勃拉姆斯,也是如此。

18岁之前,勃拉姆斯在汉堡的贫民窟长大,沿着音乐家父亲的道路,在酒吧里弹钢琴伴奏谋生。天才少年注定不会被扼杀在贫民窟里。一无所有,拔脚就可以去流浪。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告别了他的父亲和比父亲大17岁的母亲,跟着流亡的犹太小提琴家雷曼尼去旅行演出,他为雷曼尼弹钢琴伴奏。一开始是在德国的策勒等小城镇演出,广受欢迎。后来雷曼尼带他去魏玛见识李斯特。他看着倨傲的李斯特和他的情妇、被催眠的门徒、奢华的博物陈列室和谎言奉承天花乱坠的沙龙,觉得那不是他的地盘。他抛下雷曼尼独自离开了。之后的流浪演奏中,他遇上了当时知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约阿希姆赏识天才,带着他一起演奏,他们在哥廷根大学愉快地待了一个月。后来约阿希姆将他推荐给舒曼。

去拜访大乐评家、作曲家舒曼之前,勃拉姆斯在莱茵地区旅行,徒步行走了5个星期。他想用自己的眼看看身边的这片土地。莱茵河的水汽扑面而来,风声水声在耳边呼啸,青春的感官忽然打开了,眼前的世界焕然一新,树林第一次那么葱郁深邃,每一片树叶都绿得惊人,迎着阳光颤颤伸展。少年时他对知识如饥似渴,总是喜欢一边练琴一边读书。此刻眼前的真实风景与书中的城堡、墓地、莱茵河的水妖传说汇集在一起,像一支梦幻般的慢板在他心里流淌。那段时间他写的曲子都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语气,一种诗歌朗诵的语气,如风中火焰。《钢琴奏鸣曲》、《e小调谐谑曲》和《维特四重奏》,梦与现实浑然一体,浪漫主义的神圣激情鼓荡在他胸口。江畔迎风独立,望着朝阳泪水满眶。内向的少年,此后一生都如此默默行走。此时他对未来毫无预感,只觉得心里有千万种哀愁此起彼伏,没有方向。

在这样青春激荡的时刻,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清晨,他来到舒曼家中,见到他那传说中的音乐家太太,温柔典雅的克拉拉,怎么不心醉神迷。

感情还是先回避一下吧。后来勃拉姆斯一辈子都在回避自己的感情问题。

这趟拜访的最大收获,是他一夜成名了!

依照他沉闷的个性,一夜成名这等好事似乎不会落到他头上,可他运气太好,遇见舒曼这位一直在等待浪漫主义天才的大神。那是他根本不曾料到的。他去舒曼家弹琴给他听,弹了自己新作的几首奏鸣曲,舒曼与克拉拉击节赞叹,他很开心,弹完就走了。过了一个月,当他翻开新一期《新音乐杂志》,看到封笔十年的舒曼竟为他写了一篇《新的道路》。舒曼在文中不啬笔墨赞美:“我肯定有个人注定要以最高尚和理想的方式来表达时代的精神,他将会登峰造极,突然地,像罗马女神密涅娃全副武装地从天帝朱庇特的头中跳出来一样。”他的意思是,勃拉姆斯是那种像孙悟空那样直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才,可见他的天赋有多么惊人。

如今回顾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像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等大师看起来像是围绕舒曼组成的小圈子成员,以致舒曼对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并非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慧眼。他收集天才。勃拉姆斯看到评论,又惊又喜,但也感觉压力。他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固执又生硬,一直听不得赞美吹捧。但舒曼绝非吹捧,他是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天才激动地发疯。勃拉姆斯如此天分与踏实的性情,已可预见他不会昙花一现,他将成为不朽的大师。

舒曼这位殿堂级大神的吹捧十分管用。勃拉姆斯的作曲家事业起点很高,森严的德意志音乐圈为他敞开大门,权贵们对他刮目相看,他毫不费力得成了备受瞩目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此后一年勃拉姆斯竟毫无动静。

他恋爱了。

维特时代

1853年9月的一天,勃拉姆斯第一次出现在舒曼家中。他一头金发,苍白的脸,秀气得像个小男孩。当他开始弹他的《C大调奏鸣曲》,舒曼听了一半赶紧打断他:“等一下,让我太太也来听听!”那一天,克拉拉听完之后,在日记里写“他弹奏的音乐如此完美,好像是上帝差遣他进入那完美的世界一样。”

上帝也差遣他进入了克拉拉的生活。

勃拉姆斯在他们家厮混了一个月,每天与音乐和七个孩子作伴。后来我们想起来,勃拉姆斯爱上克拉拉也许是早已注定,他父亲也曾爱上比自己年长17岁的女子,后来她成了勃拉姆斯的母亲。通常儿子的脚步声都像极父亲。写《f小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5的时候是勃拉姆斯最幸福的日子。1853年秋冬,他在舒曼家中,备受赏识,结识了不少朋友,人也逐渐开朗。这首年轻时的大作,已可听见勃拉姆斯的广阔前途:规模庞大,结结实实的5乐章。和声厚实,音响阳刚,晦涩沉郁的风格已然形成。浪漫的第二乐章,旋律细节美得暗暗发光。这一乐章的开头摘录了舒特瑙(Sternau)的《年轻的恋情》中的诗句—“黄昏已临,月光照射。两颗心因爱而结合……”勃拉姆斯曾致信舒曼“是否可将您太太的名字写在上面?”他借这一乐章向克拉拉表白心迹。传记作家写道:“在这首作品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遇了,最后是浪漫主义取胜。”这是早年的勃拉姆斯风格。只是这样浪漫的音乐,与他的青春一样短促。

就在那一年,舒曼的神经隐疾发作,昏沉沉去跳河,被渔夫捞上来之后直接送去了疯人院。克拉拉崩溃了,她跑去疯人院照顾舒曼。勃拉姆斯及时赶到杜塞尔多夫,接管了她的七个孩子。他帮她教学生,做家务,每天给她写信。到后来,他发现自己依赖上了这位坚强的女人,他爱上了自己对她的激情。舒曼的病给了他继续守候在她身边的借口。

他想离开,又一次徒步远行。一头扎进古老的黑森林,反省他在杜塞尔多夫的日日夜夜,对着沉默的山谷黯然落泪。

“我随时都有可能调头返回,在这个夏天不再尝试离开杜塞尔多夫。”他心里的两个勃拉姆斯在争吵,两个都混乱。

“每一件事似乎都显得荒凉又空洞,我每天都想回他们家去,只好坐火车快快前行…但没有用…我宁愿在杜塞尔多夫等候舒曼太太,也不要在黑暗中四处游荡。”

这是勃拉姆斯生命里唯一的一次倾情,忘了音乐,也忘了自己。这根本不是什么暗恋,这些信件可以作证,他多想当面告诉她“为了爱,我愿为你而死”,他多想将她“镶嵌到镜框中保存起来,并冠以金边”,永不老去。他不知如何解脱,甚至不知自己想要什么。爱如黑夜的潮水涨满胸口,肆意流淌,他想全部灌入她心田。火车在黑暗的山谷中飞驰,他要回家,回她的家。

舒曼临终前,克拉拉跪在他的病榻之前,平静得出人意料。爱到深处似无情。生死离别这一幕将他们密封在无声的故事里,像属于另一时空的故事。勃拉姆斯听不见,闯不入。爱是多么孤独。克拉拉的绝望将他击得粉碎,想要拥抱她的双臂始终垂在自己身旁。舒曼的离世惊醒了他们的梦,在现实面前感情显得荒谬,甚至叫人羞愧,难以启齿。生死茫茫不及人世两隔的距离更遥远。克拉拉与勃拉姆斯,不能自已的感情忽然刹了车。爱是不可承受之轻,一阵清香旋即被风吹散了。

《c小调钢琴四重奏》又称“维特四重奏”。勃拉姆斯说,请想象一下一个穿蓝色燕尾服和黄色背心的人的生活,那最后一章,那副插图。他指的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结尾,维特死去时的样子。他说,请想象一个人开枪自杀,他已没有别的出路了。他如此解释这首四重奏。也许每个男孩都要像维特那样死一遍,他心里那个强大的男人才能活下来。这是勃拉姆斯写给克拉拉的情书,写给自己的青春告白。千言万语,反反复复不肯停歇,在音乐中,他才能释放自己。他的渴望、期盼,她回头微笑,她温柔的样子,相信爱情的年华,所有这一切,只有音乐能够诉说。克拉拉,生命太长,我都有些不耐烦了。以后会如何,谁都无法预料。我知道这一切终将过去,也许我还会爱上别的女人。但这样的激情,一生只能有一次。就像我的青春,再不会来。

后来勃拉姆斯一辈子没有成婚,一直是个快活的单身汉。他解释说,我也想成家,“可是我爱上了音乐”,音乐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也是音乐救了他。他还有音乐天才的使命未完成。当一个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激情,他就变得忧郁了。《c小调钢琴四重奏》的第三和第四乐章尤其优美。大提琴的旋律只余美在流淌。声部间的交织疾徐得当,均衡典雅,如山茶花一般温柔地旋转、绽开。这平静内部却始终有一股暧昧与躁动的张力,如一段微妙的距离,一根时常拨动的心弦。这份张力几乎贯穿了勃拉姆斯一生的作品。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是来自克拉拉。

也许更难面对的是现实。舒曼死后,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比他整整大了14岁的女人,还要帮她养活7个孩子。这压力几乎可以断送一个21岁天才的前程。所谓浪漫主义在现实面前就是一个晶莹的泡沫。不知勃拉姆斯是否因此反省过浪漫主义,也许那时他已明白自己不是一个身体践行的浪漫主义者。而克拉拉呢,照她倔强而传统的性格,对老少恋缺乏心理保障,也不愿拖儿带女拖垮勃拉姆斯,何况她那为爱疯狂的少女时代早已过去了。她从未要求或责难他,只是当他爱上阿嘉特的时候,她才明白自己对他的感情。她在哥廷根为他吃醋,拂袖而去,后来又内疚,写信给勃拉姆斯为他的未能成婚表示遗憾。如此情意纠缠,一生不宁。遗憾一定是有的,可她到了这个年纪,明白了爱有很多种方式。如今想来,时常叫人迷惑,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是那一刻狂风吹乱的澎湃的心,还是寂寞年月午夜梦醒时分的淡淡迷惘?人们说,月留半圆,缘尽半分。没有一纸婚书,这份爱情倒是似有若无迟迟疑疑地延续了一生。

他其实从未离开过她。在启程的火车站给她写信,在黑森林里给她写信,在散步的山路上在心里给她写信,在母亲去世、被故乡伤害的时候都在给她写信。这些信比舒曼这位作家的情书都写得动人。后来他们交换了书信,各自销毁了一部分。好像这份感情让他们难以面对。曾经的千言万语心路纹理,其实早已刻在心里,从不曾灰飞烟灭。

直到她离开人世,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他已神志不清,坐火车赶去参加葬礼,却坐反了方向,赶了14个小时才赶到法兰克福,就像少年时想要离开又回头一样,他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找对方向。一生的因缘际会与阴差阳错涌上心头。克拉拉的葬礼为了等他而延迟。在葬礼之后的安魂音乐会中,他奏至一半,忽然独自冲到花园里。不能自己。也许他想起克拉拉与舒曼生离死别那一幕,正是那一幕将他与克拉拉永远分开了。如今重现,他开始了解那种感情。了解了长久以来她爱他的方式。漫长的牵挂,不可言说的心迹,欢笑与光线,都随她而去,只剩下时间像巨石堵在胸口。他知道自己对世间的一部分牵系都被她带走了。

第二年,他像父亲当年一样患了肝癌,很快随她而去。最后留下我们这些乐迷唏嘘了100多年。那样真实的爱情,即使在浪漫主义时代也不曾实现,而沉默地相爱一生,也是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发生的奇迹吧。但愿在天堂里,他们三人快乐相伴,不再有分离与痛苦。那里光线充足,有欢笑有音乐,一定会驱散勃拉姆斯周身的雾霾。

本色

100多年前,勃拉姆斯的音乐生活真叫人羡慕。年少成名,却依然过着本色生活。每天清早即起作曲,早饭之前写的谱子已铺满了整间书房。然后散步、排练、会友。傍晚红刺猬餐馆会为他预留座位。晚饭后在维也纳城里窜酒吧,听吉普赛流浪艺人的即兴表演。闲来收集作曲家的手稿,偶尔溜达到汉堡的桥上淘旧书。对待自己的作品审慎甚至苛刻,时常拿手稿作糊墙纸。不为荣誉陶醉,也不因闲适安逸。像一棵挺拔的树,跟随四季流转,从苍盛到枯寂,缓慢安宁。

我总是觉得,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展示了他的本色生活。看似平淡无奇,细细听来却有不少细小碎末的喜忧瞬间。勃拉姆斯共写了24首室内乐,从二重奏写到六重奏。如今人们主要是因《匈牙利舞曲》知道了勃拉姆斯这位作曲家,其实100年前也一样,勃拉姆斯的改编曲与歌曲风靡大街小巷,而他的室内乐与交响曲一直都是小众艺术,仅在文化圈流传。他觉得理解过快是危险的,偏好晦涩,不说破,从不为方便接受而让步。事实上,这些质朴、品位清雅的室内乐是勃拉姆斯对音乐史的伟大贡献,在19世纪没有作曲家像他那样大胆地实验乐器的各式组合。

让我们安静下来,进入他的音乐,进入遁迹人世的心灵之美。

室内乐曲就像他的老友记。像一帧帧黑白旧照,记录了闲暇聚会的好时光。勃拉姆斯终身未婚,单身汉总少不了朋友。舒曼去世之后,他的毕生好友有克拉拉、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钢琴家陶西格、医生兼业余音乐家比尔·罗特,还有诗人维德曼。终其一生,他的室内乐几乎都由他们首演,克拉拉永远是他的第一位听众。

他们一起排练,奏新曲,互挑毛病,每天都写信,偶尔搭伙演出。勃拉姆斯脾气不好,总是跟最亲近的人发脾气,挑剔,有时不可理喻。《f小调钢琴五重奏》就像个朋友聚会。从冰封的冷冷曲调开始,逐渐轻快,追赶,竞奏,一起奔跑。只有在老友面前,才有敞开心扉的勃拉姆斯。第二乐章的“似慢板的快板”,如哀愁的憧憬。叫人想起他与朋友们一起郊游的春日时光,一路讲笑话,从地里挖萝卜献给女士们。他的日子和他的乐句一样,有惆怅有欢乐。但这样结构充实的曲子听来总是叫人愉悦。像逝去的时光,如今听来,只叹岁月静美。

他将大部分乐曲题献赠予朋友,还有一部分赠予女友们,是爱的纪念,灵感的感激。

勃拉姆斯写了三首钢琴四重奏,都是青年时代的作品,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钢琴的组合,纪念他那些没着落的爱情。《g小调第一号钢琴四重奏》,也是为他的女神克拉拉而作,在结构和曲调方面都堪称模范。其中还保留着典型的浪漫主义语气与激情的张力。这样的抒情乐曲却已经预示了一位成长中的大师:反复斟酌中的不落斧痕,流畅的衔接都流露了组织大型结构的能力和挖掘织体潜力的天分。最后乐章的“吉普赛回旋曲”,无限婉转的旋律与酸楚的激情,叫人久久沉醉不已。他这样落落寡欢的人,只有在音乐里才会流露他的天才的痛苦。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热门推荐
  •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在洪荒时代,他和她同时诞生,从无人到有人,他们彼此守候,当她爱上别人时,他默默退出,守候着她,看着她一次次被人伤害却又不放弃,他心疼,看着她一次次忍受轮回之苦,他无奈,只等着她回首可以看到她,但是,为什么好不容易她回来了,冒出这么多人要和他强老婆,怎么可以!她以为那个人就是她爱的,于是,她坚持了几千年,但是最后,她输了,但是当她回头时发现原来她爱的是他。所以她对他说“我回来了”(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外冷内热,无小三,无背叛)片段一:“你是谁?”某人带着万分不爽看着笑得花枝乱颤的某男。“我是她的夫君。”不远处正高兴的某女听到。尼玛,骗谁呢,我还没结婚呢,从哪来的夫君!片段二:“你在干什么!”某女看着某男的咸猪手忽然有一种冲动。“没干嘛,你睡吧,我一会就忙完了。”某男抬起头说了一句继续埋头苦干。“滚!”某男便回到了地上。片段三:看着某女慢慢向自己靠近,某男终于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夫君,我回来了。”
  • 邪王绝宠蛇蝎嫡妃

    邪王绝宠蛇蝎嫡妃

    “太子殿下,今日不是你毁婚,而是我毁婚。我花惊羽不嫁渣男,要嫁便嫁宠我上天疼我入地,一生只娶一妻的男人。”一道圣旨送到太子面前,太子脸色瞬间青黑一片,满堂宾客皆失色。笑笑新文:《鬼医郡王妃》她,魍魉组织的金牌制毒师,一朝穿越成了任人欺凌的可怜太子妃,爹不疼妹不爱,还被百般欺凌。骂我的,恶毒的骂回去。打我的,狠狠的打回去。算计我的,百倍千倍的算计回去。可是这些渣男渣女一个个赶着送上门让她收拾,那就别怪她冷血无情,心狠手辣了,弄不死你也要弄残你。他,帝国家喻户晓,闻之变色的嗜血邪王,从无一物入眼,却强势霸道的缠上她,眉眼灼灼,邪魅勾引:“我宠你上天,疼你入地,要不要?”精彩对话一:“羽儿,这一次我真心诚意的向你提亲,娶你做我的东宫太子妃,未来燕云国的皇后娘娘。”“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太子殿下的脸皮堪称一绝。”“羽儿,我错了,你原谅本宫一回吧。”“我看见你这张破脸就想弄残你,更别提上你这破船了,滚吧。”精彩对话二:“北幽王殿下,你不是说你不喜欢女子吗?”女子气急败坏的冷哼。“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那你说什么难言之隐,说什么让我帮你治,原来是占我的便宜吃我的豆腐败。”“貌似本王才是比较吃亏的那一个,你吃我的豆腐比我吃你的豆腐多,”俊美霸气的男子一脸的委屈。“意思是王爷你吃亏了?”女子微眯眼上,阴侧侧的开口。“不吃亏,只要你对我负责就好。”“凭什么要我负责。”“本王负责也行,我宠你,我疼你,可好?”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谈判技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本领,高超的谈判技能可以让拥有者获得最大利益。许多人认为是否拥有谈判技能并不重要,以为自己距离谈判很远,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每天我们都要多次与人谈判,只是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而已。可是它却无时无刻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本书一改传统谈判教科书的风格,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这些故事都是编辑精心选编的。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思想犀利,或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享受趣味性阅读的同时,升华理念,提高技能。
  • 穿越妖女遇帝王

    穿越妖女遇帝王

    三国乱世谁与争锋,传说娶‘月’姓妖女者得天下。艺术学院,音乐系,刚毕业的高材生岳欣,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天,为了救同学,被突然逆向行驶来的车辆碾压而亡。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的岳欣,却发现自己狗血的穿越了,成为高门富户中的千金小姐——周惜惜。正奇怪于为什么,这家小姐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当,非要寻死觅活的玩上吊。逃,逃不掉,求救,没有认识人。虽然亲娘再三担保说有人会保其周全,可是花轿都迎门了,那个人在哪里?这不是坑人么!还好在最后时刻,那个人终于出现了,不但救了命还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你不叫周惜惜,你姓月,叫月惜,是月家这一代唯一的一个女儿。”我的天!这天下有几个姓月的女子?难道我就是那个传说中得天下必娶的‘月’姓妖女?本文一对一,皇后@女强@腹黑@恶搞@宠文,由此嗜好的妹妹必备首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祸国毒妃

    祸国毒妃

    一朝穿越,她用催眠术蛊惑人心,奈何只有那个冷面王爷不买账?王府斗智,唇枪舌战,谁敢犯我?且看21世纪资深催眠师在古代斗智斗勇,为他拿下富丽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第一国师

    明朝第一国师

    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爱好。杀鞑子,踩倭寇,白龙鱼服,无限荣光,尽属第一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