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4

第14章 贝多芬:平凡的乐圣(4)

到了1806年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终于登峰造极,走自己的荆棘路,走到了无限风光的险峰。200年来,《热情》一直是音乐会上演奏频率最高的钢琴曲之一。《热情》比《黎明》的结构更庞杂,比《暴风雨》更像人生的“暴风雨”。贝多芬曾说,如果要听懂《热情》,就去看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热情”这个标题并非他本意,但未必不确切。这首乐曲实现了英雄梦想,以完美的格式刻画人的深刻、激烈、复杂而宏伟的情感。

据说这个作品完全占据了1804年的贝多芬。有一次他出门散步,一直走到天黑才回家,一路又哼又吼,唱着他的“热情”的终乐章。回到家立刻将学生打发走,坐下来一边记谱,一边在钢琴上弹个不停,兴奋若狂。第一乐章,两个主题体现了奏鸣曲的本质—冲突与和解,像光明与黑暗,欢乐与痛苦,肉身与灵魂。命运感在冲突中出现了。在它们的挣扎与搏斗中,音乐宽广而层次细腻。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这是英雄的另一种情感,历经苦难之后的内心陶醉。众赞歌式的铁汉柔情,节奏庄重淡定,在苦难中始终秉持信念。变奏为这个主题注入活力。眼前长路迢迢,在温柔梦境之后,鼓足力气继续战斗。之前集聚的力量终于在第三乐章中沸腾。一个音型的反复,带来活力、暴风雨、战斗的欢乐与哀伤。像所有英雄故事的最后一战,挫败与漫长寻觅在此尽情宣泄,音乐中的情感冲刷出了结构—这是一首变形的奏鸣曲,号角般的引子,暴风疾雨的第一主题与挣扎抗争的第二主题,在悲剧性地终止之后,又来了一段节日舞曲,仿佛庆祝战斗的激情不改,庆祝经历战斗因而更真实饱满的人生。

忘掉格式,忘掉传统,从第一个动机开始,聆听音乐自身的暗示,从小二度叠置的主题与和声的张力之间寻找线索,寻找美与诗意的力量,直至开辟一条无可替代的深刻的热情之路。这个乐曲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迷失。在寻找中前行,盲目、受挫、绝境、推翻、重来,直到乐思流动、丰富而高涨。这样的结构感,正是贝多芬刻画的鲜明的时代轮廓。

在大自然中

与《命运交响曲》同时完成的还有《田园交响曲》。贝多芬习惯每天散步,在维也纳森林中,在田野溪边,与树林分享美妙乐思,在开阔的山风里释怀个人的悲喜。灵魂在大自然中获得滋养,日益平静、丰润。“我爱一棵树,胜过爱一个人”。也许是见人越多越觉得草木有情。

在海利根斯塔特的幽居时期,贝多芬真正领会了大自然对他的意义。那时医生嘱他减少工作量,避免过度用耳。他住在山坡上,每天围着葡萄园散步思考。天才生而孤独,而他一直是享受孤独的,只是没了写作音乐的动力,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一个人走啊走,心境逐渐明朗,往事浮现眼前。童年时,波恩的下午,一人在莱茵河岸上走得很远,身边柳枝轻抚水面,抬头望见远处烈日下的七峰山和山上破败的古堡。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走得很远。后来在维也纳,每个下午出门散步,刮风下雨他的兴致更高,摘掉帽子,呼吸雨中蒸腾的泥土气息,兜里揣着笔记本或一本书,在口袋边上露出一大截,兴致勃勃地走着,一路哼哼唱唱,一边手舞足蹈打拍子。他一次次在自然中痊愈,如干涸的土地再次灌饱清泉。自然也教人成长,学会放手让一切顺其自然。

《田园》的第一乐章,潮水般涌来的愉悦,是贝多芬“到达乡郊,复苏轻松的心情”。大部分交响乐鉴赏文中描述这一段是牧羊人眼中的大地:风的芬芳,云的变幻,阳光穿过薄雾,照亮土地和泉水,一声嘹亮的呼哨之后鸟群窜上天空……自然的多声部乐曲,千呼百应,轮流唱答。现在听来,这是200年前无污染的质朴喜乐,F大调的健康快活。

《田园交响曲》共有5个乐章。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第二乐章,在溪边;第三乐章,乡村聚会;第四乐章,暴风雨;第五乐章,牧人之歌。五个乐章里的乡村一日,又似抽象的乡村印象。乐章的编排中可发现有迹可循的传统程式,如第一、二乐章照例是奏鸣曲,第三乐章是舞曲,但内部细节自由编排。交响乐的格局和力量是在第四乐章的暴风雨中获得的。这段《田园》的“暴风雨”不逊于任何与命运搏斗的乐章,它像一位强者在广阔天地里重新焕发的战斗激情。所谓自然的交响,不仅是自然音响的汇集与组织,更有升华的精神力量。有了“暴风雨”的积累,最末一章的牧羊人的感恩之歌愈加酣畅,响彻苍穹。我个人特别喜欢第二乐章,在风景中升起的温暖旋律,如婴孩惬意地躺在摇篮里,人的精神与风景达到了和谐的律动。可以想见,他写的时候是多么自得其乐,甚至童心萌动,他曾说:“就在这儿,我写下了溪边的景色,而在那边,黄鹂、鹌鹑、夜莺、杜鹃则在树梢上和我一起写作”,与鸟儿一起演奏,说得真好,在自然中他变成了诗人。这些关于自然的乐曲并未变成标题化,它们始终是有关心灵的陶醉。

除了《田园交响曲》,贝多芬还作有一首《田园奏鸣曲》op.28,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总结之作。田园这个标题,又是出版商的主意,立意来自它风格怡人的田园气息。这个印象来自单纯的音乐织体,比如6/8拍的清新荡漾的节奏和天籁般的曲调。短小精致的东西并非贝多芬擅长,而他的字斟句酌,他独特的率真,让它们附着不可取代的不朽气质,精炼得发光。此处叫人感动的诀窍在于和声,和声衔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又如闪过内心的暖流。四个乐章结构虽古典,但浪漫之美如细雨润物,浅草暗长。

200年前的人们对自然的感情,不是今天我们这些宅男宅女们能够揣度。那时候没有娱乐、没有互联网、电子游戏和KTV,人们除了看戏、聚会、听音乐、读书、写信,就是在自然中漫步呼吸。那时的人们对自然无比信任,看看歌德写给自然的文字—“大自然呀!我们大家都活在你的怀抱里,我们无力步出你的范围,也无法超越你的深度。你自动地接纳我们,我们随着你的旋转的舞步前进,直至我们疲倦而从你的手臂中滑落为止。”他五体投地亦无能为力,慢慢体味出自然的淡漠而永恒的抚慰、如水般清澈的君子之情和大自然的“神圣”,也在其中看淡了生命的死生轮回。相比之下,席勒的看法是有建设性的。在他看来,自然象征着自由与完善,作为自然中人,也可顺应自然的自由与完善而达到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因着“和谐”,自然比自由的涵义更广阔。在我看来,贝多芬与莫扎特对音乐结构的突破与席勒的理念不谋而合。

从理论上讲,音乐与数学一样,并非天然存在物,是一种人为的创造。这可能也是很多人能领略绘画、文学或气味之美,却不能接受音乐的原因。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谈过这个话题,从草根立场嘲讽附庸风雅。音乐本质上是抽象的,与自然无关,也许因此音乐家们对自然有了更多渴望,在生活中向往自然,在音乐中膜拜自然。自然激发的不仅是几支乐曲。莫里茨在《关于美的造型性模仿》里写:“自然界的人从根本上彻底地感知了自然的创造力和美的博大,但他不会只满足于观照;它必然会模仿它、追求它、在密室里研究它,并以火样的激情描绘和创造它,就像自然那样。”在声音的世界里若缺乏秩序如何创造经典?我们聆听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他们在打破常规之后,取法自然规律,他们的创造如自然一般和谐有序,每一局部牵系着整体中的一切关系。

《黎明奏鸣曲》Op.53,也就是“华尔斯坦奏鸣曲”,毫无疑问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的代表作。这首作品的规模与构思有点类似《英雄交响曲》,但音乐风格更容易叫人想起《田园交响曲》,它是以钢琴歌唱田园风光。这三首作品作于同一时期,但毫无重复。贝多芬进入中年的收获期,耳疾鞭策了他一把,佳作纷呈。很多人将《黎明》看作两乐章,将中间的柔板视作第二乐章的引子。第一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生机勃勃,第二主题如圣咏般安宁。而和声一开始就标新立异,为之后的复杂调性埋下伏笔。林中的黎明在鸟鸣、牧笛和潺潺溪流间醒来,乐声如六月清晨的空气那般蓬勃而透明。在此之后出现的安宁的第二主题,就像是黎明中升腾起的一种幸福感。接着是贝多芬最拿手的主题展开,将主题变奏至异常辉煌。第二乐章的织体独树一帜,音型叫人想起李斯特。这段音乐渐渐转向思省,直至漫长的尾声。这一段巨大的尾声几乎可看作奏鸣曲的第二个发展部。胸中的欢愉,对黎明、对光明的追求与赞叹,化作无止无休的歌唱。一首作为插部的粗犷的塔兰泰拉舞曲,为音乐带来质朴的色彩,也丰富了乐曲。《黎明》完全推翻了贝多芬之前的悲剧性风格,取消了那种光明与黑暗对峙的戏剧性的塑造,它从黄莺的欢唱中升华的自然观,从自然中汲取精神力量。这样温和的乐曲更彰显作曲家提炼音乐的精粹度。

听到这样火山熔岩般沸腾不息的乐曲发展部,我们知道,《圣城遗嘱》是不可能践行的,他不会自尽,他的生命热量正在暗涌与集聚,等待爆发。

晚期风格

从钢琴奏鸣曲OP.101开始,现在安静,让我们放慢脚步,轻轻步入圣殿。

OP.101,第一乐章已令人震惊。原本展示性格的第一乐章,此处充满悬疑色彩。音乐始终在属调徘徊,于是让第二乐章的进行曲更充实而坚定。第二乐章中有一个古老的三声中部,一首对位小曲,三个声部透明甘甜。在和声游离的第三乐章之后,进入最后复杂的终曲。终曲中别出心裁地出现了一首小赋格曲,赋格段镶嵌其间替代了发展部。这是贝多芬的复调,主调的主观的复调,充满战斗力的复调,完全不似巴赫那些古老的纹样。它几乎改变了贝多芬的性格,让他变得多虑起来,如一个迷失者,尽情迷失,享受着旅途。而他光亮犹在,主宰命运的勇气不改,梦幻直面现实,在自由的格局中塑造了复杂与有力的美。这首乐曲激励了不少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据说瓦格纳在第一乐章里找到了他的“无终旋律”,第三乐章又叫人想起舒曼的《梦幻》,还有门德尔松曾模仿它作过一首《奏鸣曲》op.6。

Op.106叫做《锤式钢琴奏鸣曲》,作于1818年,最初为伦敦钢琴制造商布洛德沃德(Broadwood)送他的一架钢琴而作。在长期的停滞之后,贝多芬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首称得上伟大的钢琴曲。首先,《锤式》的构思规模宏伟。全曲共4个乐章,近50分钟,难弹又不美,对于演奏者和聆听者来说都是考验。很多人怀疑此时贝多芬的耳聋是否影响了他作曲,但我们知道之后的op.109,op.110都异常悦耳。不是听觉的问题。他要写真实的音乐。

贝多芬说,这首奏鸣曲让钢琴家“有点事儿做”,而且要“50年之后才能演”。“锤式”确实给钢琴家不少挑战和困惑。最麻烦的是音乐中的情绪复杂,织体展开近乎任性,钢琴家们不知是该坚强还是该优美地歌唱。那么多素材,彼此穿插、呼应、揪斗、竞争,互不理睬,一拍而散,如何将他们排队已是大麻烦。在第一乐章里,小二度的调性对峙,带来了戏剧张力,这一特征在之后的漫长发展中影响深远。他推翻主调,转调标新,打破平衡,在小二度调的缝隙里寻求灵感。第二乐章的谐谑曲也已听不见轻快—贝多芬熟稔的动机音型展开被突兀的新素材打断。第三乐章的慢板堪称伟大。篇幅的长大来自调性与和声的悬置,吟唱与沉思相对。我总是觉得,贝多芬晚期的对位手法,最出色的篇章不在赋格曲,而在这样缓慢的线条交织中释放出来的激情与伤感。第四乐章的赋格曲,他将赋格做各种古老的变奏,逆行、倒影、增值,循环往复,光华灿烂,充沛狂野。他汲取了多声部的有力及其交织的深邃,而摒弃了声部交错中的力量流失。这样的乐曲歌唱的不是人生,不是爱情,不是生活的领悟。它关于宇宙的秘密。它上天入海,时空颠倒,百无禁忌,无其他艺术门类可比,因而视野高远,在无数次穿越中探寻真理与生命的本质。这样的乐曲,一定得是个意志强大的人,借助生命的高潮,将自我奋力拉伸至极限方可获得。天才的人生意义,或许就是实现自己的天才,而后安然以对生命火光的渐次熄灭。

贝多芬晚境凄凉。作品越写越艺术,已卖不了钱。后期的每一首奏鸣曲他都写得很费劲,一首要写3、4个月,总共才挣了三、四十杜加。日子困窘。还有争夺侄子卡尔的监护权也叫他心力交瘁,后来好不容易从卡尔母亲手里得到了监护权,这个侄子却叫他心碎。卡尔聪明英俊,却不思进取,沉湎赌场。他在孩子面前完全没了脾气,比亲生儿子更疼他—“我亲爱的儿子!我不再说你什么了……我会像从前那样爱你。你将来的事情该怎么办,咱们从长计议……我只会给你最深情的关怀和帮助……”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却让侄子更叛逆。一年夏天,卡尔欠了一屁股债,工科考试也不及格,他害怕叔叔发火,竟想一死了结。他买了两把手枪,跑到巴登郊区,爬上豪恩斯坦城堡的顶端,壮烈地用两支枪抵着自己的脑袋,但这家伙笨得连自杀都不会,他没有死成,只是伤了骨膜,却让贝多芬彻底崩溃了。他是一个多么失败的父亲。

少年时,父亲酗酒,深夜醉倒在酒馆,他和弟弟一起去背他回家。他曾为这样一个不争气的父亲而羞耻。如今,他自己也是每天泡酒馆,衣衫不整,举止暴躁,不是唠叨就是沉默。一天傍晚,他在小酒馆附近闲逛,竟被警察当成流浪汉带去了警察局—穿一件破外套,没戴帽子,还嚷嚷自己是贝多芬。直到深夜,维也纳新城的音乐总监赫佐格来证明他的身份并将他带回家。此时,他开始明白父亲的绝望。

晚年他已完全失聪,女仆也被他的牛脾气赶跑了,家里凌乱地像遭强盗洗劫过。乐谱堆满了钢琴、书桌和破沙发,到处是蜡烛油、墨水、水渍、蛛网。手稿如废纸,钢琴键被弹坏了好几组。找不到手稿的贝多芬常常急得抓狂。有一次搬家,他发现《大弥撒》的第一乐章不见了,后来才知给管家拿去包皮鞋了,还给撕成小块。还来不及发脾气,看见手稿成了抹布他先哈哈大笑起来。

单身汉的日子混乱邋遢,倒也自得其乐。

楼下的房客总是来抱怨,贝多芬家又漏水了。原来他喜欢一边洗澡一边作曲。坐在澡盆里一边哼唱一边构思,十分悠哉,灵感尤其活跃,常常洗到一半带一身肥皂泡地坐回书桌前接着写。

同类推荐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热门推荐
  • 蔷薇香入夜

    蔷薇香入夜

    一朵传世的五色玫瑰,一个家族兴衰的命脉。<br/>一个被囚禁在华丽外衣下的孤独灵魂,两个有着相同面容命运却迥异的男生。<br/><br/>剑拔弩张火花四射,她以为,她会一直一直讨厌自大又臭屁的他;<br/>矫揉造作蛮不讲理,他以为,千金小姐都是一个样子,让人讨厌到骨子里。<br/>宿敌相遇,刀光剑影。<br/>一次次交锋,她发现了他掩藏在野蛮表面下的温柔,像春雨般,渐渐滋润了她渴望被关怀的心灵。<br/>而他,看透了她掩藏在娇蛮高贵表象下的孤独与寂寞。<br/>他想,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过,不让她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br/><br/>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夺走了属于那个人的一切,这次,他决定将她让给那个人作为补偿。<br/>注定,他要一个人,拥有一切,却不能拥有最爱的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重生之我本彪悍

    重生之我本彪悍

    黎易倾重生了,重生到所有转折的开始,父母还未因为寻她而失踪,她也未因为被极品亲戚贩卖而迈上那条不归路,所有的一切都还没有开始。黎易倾是谁?她是一朵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霸王花!1994年,那时年少,她的人生才刚开始。那是满路黄金的时代,也是属于黎易倾的时代!权势滔天?名利场只是游乐场,钱权势,你要哪个?打折出售!以力量为墙,表世界,权势相逐;里世界,强者为尊。重生的黎易倾悠然游走在中间的灰色地带,让那权势俯首,力量称臣!#¥¥#&amp;&amp;#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巧合让道!个人欢乐所作,谢-绝-拍-砖!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后宫富贵闲人

    后宫富贵闲人

    落在国泰民安王朝,傍上绝代帝王,宫廷平静、夫君寡言、公主乖巧,连护卫丫头都忠心耿耿,唯一让她不满的是一群整天做皇后梦的妃子!想当皇后?拿去!姐不稀罕!
  •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精彩抢先看:某一日,云心槿在书房中无意翻到一本言情小黄书,上面明显批注了追妻三法:一、故意惹她生气,让她时刻想着你的坏。二、布下爱的天罗地网,让她无处可逃。三、霸王硬上弓,先占领她的身,再占领她的心……“亲爱的,没想到你还会看这种小黄书啊……”某女得意地拿着小话本在男人面前晃着,笑颜如花。“为夫不仅会看,还会做……”***一朝重生竟然成为被新婚退婚的弃妇?还是不受宠的庶女?父亲无情,嫡母阴险,嫡姐蛮狠,还有极品前未婚夫处处刁难!被算计嫁给活不过二十五岁的鬼面王爷……嫁就嫁,大不了这病秧子死了,她就是有钱寡妇,到时候爱怎么着怎么着。可是谁能告诉她这鬼面王爷为什么活得比她还糟糕!爹娘早死,继母恶毒,更有一群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婶可忍叔不可忍,病秧子是吧,中西结合让他一天天好起来。鬼面又如何,云家秘制祛疤法无痛无刺激更无残留……
  • 明朝第一国师

    明朝第一国师

    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爱好。杀鞑子,踩倭寇,白龙鱼服,无限荣光,尽属第一国师。
  • 会升级的魔兽

    会升级的魔兽

    管你剑圣、法神、圣兽、巨龙在外有多风光,在我眼中,你们不过是一群送经验的‘怪’。
  • 梦想与疯狂

    梦想与疯狂

    三个典型人物:孙和平、杨柳、刘必定的精彩亮相,使这部惊心动魄又光怪陆离的长篇小说,下面接触了中国变革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国家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能量)在利益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博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给读者呈现出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斗角又波澜壮阔的深度现实场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