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700000024

第24章 回归天性——杨红樱理想教育王国的追求(8)

在《神秘的女老师》中,蜜儿的野外晚课即是值得称道的苏霍姆林斯基“蓝天学校”教育的最好诠释。蜜儿带领学生赤脚走在散发着太阳余温的泥土上,感受着与大自然零距离的亲近,既养心又健身。当蜜儿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天边的晚霞时,美丽的大自然美化着孩子的心灵,丰富亮丽的晚霞红活跃着学生的思维,孩子们七嘴八舌一口气竟说出了十几种不同的红色,火红、紫红、鲜红、淡粉红、橘子红、桃花红、虾子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在亲眼看到美的情况下,描绘美的语言才会对孩子产生感染作用,越接近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孩子的言语就越生动、鲜活而富有表现力。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不只是有趣的玩耍和简单的散步,而是在亲身经历一段融合了学习知识、学会思索的综合智力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之为“思维课”。在这种思考与创造的“课堂”中,孩子们“体验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他们感到自己变成了思想家”。刚刚参加完小学毕业考的吴缅和爸爸一起,随军车去了西藏。一路之上,他们穿越川藏线上最险峻的二郎山,领略康巴藏区的民情风光,观看跑马山上的天然奇石,骑着白色的骏马奔驰在美丽的塔公草原,不仅游览了美丽神秘的野人海,和牧民一起经历狂欢的“耍坝子”节,还有夜走大雪山的惊心动魄。《男生日记》开篇这段“聪慧的冒险”,是学校、家庭生活的延伸,拓宽着儿童的学习领域,丰富着儿童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升着儿童的社会适应力,既陶冶了孩子的性情,又给了孩子一个自由、放松的空间。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用美丽的大自然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超越符号知识对主体的束缚,解放儿童的感官和身心,启迪智慧,丰富情感,让儿童以自然为载体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气息,从而与自然生命达至和谐,这是对儿童天性的一种回应。

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不能把儿童关在室内过机械的生活,而应该多做户外活动,让他们多接触外界社会与自然界,使他们不仅能学到天然的实物,而且可以“增加儿童的快乐,活泼儿童的精神,强健儿童的身体”。杨红樱撷取美丽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寄予希望儿童能在广阔的自然天地中轻松自由、快乐成长的愿望。与马小跳、笑猫一起感受翠湖公园的美丽、望龙山的雄伟、樱桃沟的富饶、珍珠滩的神奇……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着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感受和领略大自然的美,是全面积极地开展旨在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高尚情操的活动的前提。顺应天性,走向自然,大自然所带给孩子的审美情趣与精神世界是丰富而深邃的,大自然是儿童的精神家园,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兴致盎然地用生命元初的观照洞察世界,尽情享受自然赠与的快乐时光,从中感知、获取深刻的知识,体验、萌发热烈真诚的情感,无需教师耳提面命,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尊重儿童天性,亲近阅读。

杨红樱认为,“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书香是件重要的事情,但是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看书、想读书才是关键。因为充满书香的童年是精彩无比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认知能力需要提高,情感需要不断丰富,性格需要进一步塑造,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孩子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现实生活的锤炼,也更需要文学的启蒙与熏陶。余秋雨说:“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孩子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提升自己的一种途径,也是儿童自身内发的一种需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在学习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阅读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才能亲身感觉和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才能愿意学习。他认为,学校颇具有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热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要使学生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就必须要使知识建立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这种“智力背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获得,“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连接着孩子遥远的未来,甚至承载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希望,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是幸福一生的事情。那么怎样来看待童年期的阅读呢?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是为让儿童实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然而由于受功利主义和应试体制的影响,好多家长和老师们硬生生把孩子的这种阅读内需给架空在了教育的文件及宣传之中。一切围着分数的指挥棒加以选择,有限的阅读沦为了应考的必需,一些艰深、晦涩难懂的书籍也只是因为在大人看来有用或艺术价值高,就被强行塞进孩子的阅读视野。学校的图书馆本应该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可红宫学校的“资深教育专家”龙督监却认为是一些“闲书”,读闲书会影响成绩,从来不让学生去图书馆读自己喜欢的书;杜真子妈妈硬逼着马小跳和杜真子读规定的必读书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奇怪:“如果真的是读了能长知识的书,你还会这么喜欢?”安琪儿的妈妈也是如此,找阅读专家开了书目,看到安琪儿津津有味地读自己喜欢的书就大发雷霆……这些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是一种有缺陷的阅读。就如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将读书的内容界定为四书五经一样,中国现今的应试教育也将读书内容圈定在了升学考试所考学科的知识范围内,四书五经将国人的思想禁锢了两千多年,导致科技、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滞后不前,现今一味追求学科知识学习的阅读也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儿童的思想,钳制了儿童创新的欲望和能力。这种禁锢就好比一道无形的铁栅栏,把儿童跟广阔的知识天地隔离了开来,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谁能保证这无形的铁栅栏今后不会成为孩子发展、跳跃的障碍?如果没有自由的阅读,没有丰富的精神滋养,孩子将来很难走得更远。

杜真子的妈妈认为“长知识的书”就是孩子不喜欢的书,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可笑的逻辑。杨红樱说:“能让孩子找到心灵安慰和成长力量的书以及能让孩子快乐的书都是好书,这些书都是孩子们愿意看的……很多大人都认为,小孩子看的书都是无知的浅薄的没意思的,这是错误的观念,不要低估他们的阅读能力,其实儿童的阅读没有成年人的那种功利性,他们不会去考英语去考会计,他们只会追逐那些让他们觉得感动的书,他们自愿读的书一定是他们认为好的,能够找到和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书籍,其实就是儿童需要的好书。”学习上的分数和学业上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孩子人生幸福的全部保证,所谓的“闲书”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智慧启迪和生命关怀。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将课外阅读比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他把阅览室取名为“思考之室”,即是为了强调表现“书籍的巨大精神力量”,“只有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真正的阅读对人的思维能力和精神世界的提升,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借助阅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杨红樱说:“我主张广泛阅读,很反感给人家开列书目,告诉人家哪些书必须读。我觉得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阅读兴趣都不一样,没有办法统一划线。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我最恨那些所谓的‘名家推荐’、‘成长必读’,这很有可能在孩子刚开始认识书籍时恶心到他们,孩子没有话语权,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对阅读的自主选择。”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的阅读喜好。妈妈强迫安琪儿读一些“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阅读”的书,安琪儿的回答耐人寻味:“一生就是一辈子。我为什么要着急呢?”强力逼迫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远离阅读,甚至与书为敌。蜜儿来到红宫学校,将语文课的课堂移到了图书馆,没有开列必读的阅读书目,没有规定明确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学生们在偌大的图书馆中自由自在地寻“宝”,如饥似渴,沉迷其中,每个学生最后都找到了受用一生的“宝藏”。杨红樱指出:“让孩子在人生最初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一生都爱读书的人。”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判断力,让他们自由地阅读,不能自以为是地把本来充满乐趣的事情搞得痛苦不堪。只有尊重孩子的阅读,尊重孩子的思考,孩子才能对这些美味的“精神食粮”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儿童期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关键期,只有选择契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书籍,引导孩子走进阅读的殿堂,童年阅读才会承载起人们的厚望。

杨红樱说:“有孩子的地方就会有阳光。”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应该是美丽的。卢梭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未来,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的可能。苏霍姆林斯基宣称:“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享受童年,而不是逼着他们把这段人生牺牲掉,牺牲给成人社会和他们自己的尚不确定的未来。

还孩子一个真实的童年,让他们欢笑、跳跃、嬉戏,让他们在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中快乐地求知,在凝望云卷云舒的诗意中健康地成长。“终有一天,他会慢慢长大,为自由天空的守望者”——这是杨红樱的期望,更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孩子的一种期待。给孩子提供适合天性发展的教育氛围,做好教育中的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孩子自由自主地行走在生命成长的路途,充分显示和发挥其固有的天性和潜能,笑得灿烂,玩得开心。唯有如此,才能尽显教育丰富、和谐的真谛。

同类推荐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重生之歌坛传奇

    重生之歌坛传奇

    一场车祸,让他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的记忆,脑海中多了无数经典的歌曲。“他因‘新锐女生’而崛起,但‘新锐女生’却因他而传世,他是唯一一个因为女生选秀节目而成名的男生!”“这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人能做到他这种地步!”“他就是传奇,流行乐坛因为有他而无限精彩!”“自从他声名鹊起后,不仅国内的金曲奖没了悬念,就连欧美的格莱美也没了悬念!”“他是歌手的金手指,可以让任何人成为歌王或者歌后!”“其实,我只是音乐的一个传播者。”面对荣誉,叶落如是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夫谋略

    傻夫谋略

    肖雅芝的身体明显地有些僵硬,她咬紧牙关,似乎有些期待,又有些排斥,神情极其矛盾和痛苦。当司马景天的手触摸到她时,她还是极度排斥地尖叫了起来,随即挣脱了他的环抱。“别碰我!滚远一点!”肖雅芝如同避瘟疫一般躲避他而发出的尖叫声,刺痛了司马景天的神经!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的小馋猫昨晚不还那般地深情与他缠绕在一起,享受着他吗?现在怎么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什么深恶痛绝的东西一样,是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