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100000018

第18章 楚汉相争(7)

刘邦当天就封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参乘”就是陪乘。古人乘车出行,驾车手位于中间,尊者位于车之左面,参乘位于车之右面。陈平一下子成了刘邦近臣。陈平被破格提拔到如此地位,并为“典护军”,责任是监护三军。诸将看到陈平一步登天,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一片哗然,对刘邦说:“大王得到一个楚国降兵,还不知道他的品行高下,才能大小,便官封都尉,同车共载,还叫他监护三军,未免抬举过分,恐失旧将之心。”刘邦自有眼光,不为闲言碎语所动,更加信任。征伐项羽,于彭城大败而回,收散兵进守荥阳,不知什么原因,刘邦加封陈平为副将。估计是陈平为刘邦出了什么秘计。早已心怀醋意的大将们终于按捺不住,开始闲言碎语,诋毁陈平。大将周勃、灌婴一起去找刘邦,进谗言说:“陈平身材魁梧,面如冠玉,但是未必有真才实学,品性未必高尚。我们听说陈平家居之时,曾经与嫂私通;在魏王咎手下,为人不容;逃亡楚国,无能不被重用,半途而废,又亡归大王。大王破格擢升,叫他监护三军。我们听说他曾经私下受人贿赂,送他金子多的人,便被分派干个好差事,否则,便安排干些不好的差事。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当心他!”后世之人经常举例说陈平是有才无德的典型,开口闭口就说陈平“昧金”、“盗嫂”。其实,盗嫂之事,无案可查。《史记》曾载,他有一嫂,曾因说他“徒有其表”被他大哥陈伯休了。后来他娶张负之孙女,张负曾经对他孙女说过“事兄如事父,事嫂如事母”的话,可能陈伯又娶一妻,但是,史书未载陈平与她私通。周勃、灌婴也不过信口而言,制造桃色事件去诋毁政敌而已。至于“昧金”,看来也是子虚乌有。陈平在乡中的时候,曾为社里分配肉食“甚均”。父老乡亲赞美他说:“善,陈孺子之为宰!”可见他早年就胸有大志;后来他告辞项羽,挂印封金,一贫如洗,不像是个贪财之辈。但是从《史记》的记载来分析,陈平曾说“臣裸身而来,不受金无以为资”一语,他可能的确收了汉军将士的金子,可是,大概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相当于今天的礼品交公。可是刘邦听了周勃、灌婴的谗言,也感到陈平行迹可疑,叫来他的推荐人魏无知加以责备,转述周勃、灌婴之语。魏无知,并非“无知”,而是“有知”,他有知人之明,发现并向刘邦推荐了陈平这样的旷世奇才,又能根据刘邦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求贤如渴,争揽人才的性格和心理,审时度势,强调乱世之才重于德,来了个答非所问,做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回答。魏无知说:“我向大王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而大王如今责问我的,却是陈平的品行。陈平即使有尾生、孝已那样的高风亮节,对于大王的胜负又有什么用处呢?大王又能够叫他干什么呢?如今楚汉相争,我向大王推荐的是奇谋之士,只考虑他是否真正对国家有利!至于说陈平私通其嫂,受人贿赂,我管不了那么多,这与争夺天下有什么关系呢?”“尾生”何许人也?《庄子·盗跖》中说: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时间已过,女子没有按时而来,河水暴涨,他抱住桥柱被水淹死。他是传说中的一位古代守信之士。孝已是殷商宗武丁之子,以孝行名垂后世。陈平是不是与其嫂私通,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这是一桩案件,需要立案、取证、审理,结案……陈平受贿赂一事,也是如此。魏无知避实就虚,刘邦虽然善辩,也只得如此而已;但是刘邦又“召让平”(《史记》语)。“让”就是责备。但是刘邦不好“让”陈平“盗嫂”、“昧金”,大概是此类事太小,不便启齿,或许也是因为魏无知尚且把自己说得无言以对,不想再在陈平面前自讨无趣,所以他换了一个话题,要“让”(责备)陈平“信”的问题。

刘邦说:“先生先事魏,又事楚,如今又与我交游,讲求信用的人都是这样的吗?”陈平并不直接回答刘邦的“让”,而是大讲了一通用人之道,分析对比不同的用人策略,说出项羽、刘邦在政治上的得失。他说:“我臣事魏王咎,魏王咎不能采纳我的奇谋妙计,所以我去投奔项王。项王用人唯亲,委官封职,不是项氏宗族,就是舅子姑爷,其他人即使有旷世奇才也得不到重用。我听说汉王能够任人唯贤,所以来投奔。我腰无分文,囊空如洗,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金钱,拿什么去为大王办事呢?我的建议大王果真能够采纳,大王就采用;如果大王不想采用,那些钱财都在那里,我立即封存交官,希望大王放我走吧!”陈平此论,岂止是一篇答话,简直是一篇绝妙策论;更为妙者,这也是陈平的一个进身法术。陈平批评魏王咎不能采纳良谋,批评项羽任人唯亲,歌颂刘邦任人唯贤,把刘邦一直往上推,重用我陈平,你就是一位任人唯贤的英明领袖。刘邦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刘邦听了陈平的妙论,“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陈平不仅得到了重赏,还升官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其结果“诸将乃不敢复言”。再说说刘邦事业的主谋人张良。张良的祖上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的祖父开始作为韩臣,对韩国素来赤胆忠心。韩国被秦国消灭的时候,张良年龄较小,还没有在韩国为官。韩国灭亡之后,张良舍家疏财,弟死不葬,四处寻求刺客刺杀秦始皇,决心为韩国报仇雪恨。公元前218年春天,张良与收买的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行刺秦始皇。这位刺客是一位大力士,手能抛掷120斤的铁锥,可是铁锥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下令悬重赏捉拿刺客。张良不得不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张良经过十年的修身养性,苦读兵书,磨炼了他的性格和情操,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他纠集百余人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在他准备投奔景驹的时候,碰上了刘邦,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张良给刘邦讲授《太公兵法》,刘邦“善之,常用其策”,张良认为“沛公殆天授”。张良跟着刘邦西进关中。宛城之役,他巧劝刘邦站稳根基,然后出击,刘邦因而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前进;兵进武关,张良劝刘邦文武兼施,奇袭而过,加快了入关速度;刘邦见到宏大富丽的秦皇宫和婀娜多姿的美女,企图潇洒一回,张良劝他回军灞上,没有给项羽留下更多的把柄;项羽下令兵伐刘邦,张良及时劝告刘邦以屈为伸,鸿门宴上,巧妙周旋,使刘邦虎口逃生;项羽背约把刘邦封到汉中,刘邦等人企图孤注一掷,张良力劝刘邦不要莽撞行事,并且放火烧毁栈道,向项羽表示刘邦无心东进……张良总是在关键之时挺身而出,为刘邦排忧解难,最终成为一个千古帝师!张良的故事很多,我们仅择两则复叙于此。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二月,项羽围攻刘邦,切断汉军粮道和援军通道,荥阳城内十分危急。刘邦忙请来郦食其,商议削弱项羽的良策。《史记·留侯世家》载: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己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郦食其还未去游说六国后代,张良来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忙站起来迎接张良入座。刘邦说:“子房先生靠前!有人给我出了一个削弱项羽的妙计!”刘邦把郦食其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良。《史记·留侯世家》载: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

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矣。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矣。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或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矣。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结,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刘邦停止吃饭,破口骂道:“迂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刘邦立即下令赶紧销毁已经铸好的印玺。张良的这一段妙论,是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绝妙教材。时代不同了,完全照搬“古圣先贤”的所谓成功经验,是行不通的。汤、武分封夏、商后人,是因为他们已经胜券在握,能够左右天下局势;而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城中,自身难保,哪有资格去分封他人。周武王表彰先朝忠良贤士,意在塑造典型文明形象;而刘邦此时正该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所谓乱世重才不重德。刘邦后来杀了对他有恩的丁公,也是为了树立忠君典型。周武王散粮施钱,旨在医治战争创伤;而刘邦内乏粮草,外无救兵;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向天下显示,和平年代已经到来,而刘、项之争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阶段,哪里谈得上偃武修文?张良特别提到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将士都想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把天下都分给六国之后,谁替刘邦去流血,去卖命?从张良话中还可以看出,分裂的时代已经过去,一旦分封,天下形势势必大乱,可见张良有十分敏锐的预见性!

我们再看张良力主封赏雍齿。刘邦平定天下当上皇帝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赐封曾经为他的江山流血流汗的功臣。张良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战斗,所以没有具体的功绩可摆,但是刘邦自有处理方法。刘邦当着群臣之面对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先生的功劳,你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我在下邳开始跟着皇上,这是上天的安排。皇上使用我的计谋,幸得有时奏效,我只希望得到陈留就足够了,不敢受三万户的重赏。”刘邦因此封张良为留侯。战争是激烈的,而战后的评功受赏常常更加激烈。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至分封时”。此时刘邦的下属正是处于这种情况之下。刘邦大封功臣,只封了20余人,其余之人日夜争功不绝,刘邦没法进行封赏,只得暂时停下来。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闲坐,从复道中看见各位将领东一堆西一堆地坐在沙地上议论纷纷。刘邦问张良:“这些人在谈论些什么?”张良说:“皇上不知道吗?他们是准备谋反!”刘邦惊奇地说:“天下刚刚安宁,凭什么要造反呢?”张良说:“皇上从一个平民百姓开始,带着这些人最终夺取了天下,如今皇上贵为天子,但是获封受赏的人都是萧何、曹参等故人,而诛杀的都是皇上平生所痛恨的人。如今计功封赏,大家都认为天下不够用来封赏。这些人害怕皇上不能尽封,又恐怕被怀疑或追究过去的不是之处,所以聚在一起准备谋反。”刘邦立即忧心忡忡,忙问张良:“该怎么办呢?”张良说:“皇上平日最痛恨,并且文武群臣都知道的人是哪一个?”刘邦说:“我一直最痛恨雍齿。这人虽然是我的同乡,但是起事之初,我叫他守丰城,他叛变投了魏国;彭城之败,他率兵穷追不舍,我差点被他抓住……我早就准备杀了他,但是他后来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不忍杀他。”张良说:“现在赶紧加封雍齿,让群臣都知道这件事。大家看见雍齿得封,必然个个都认为雍齿这样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何况他们自己呢?”刘邦立即下令摆设酒宴,加封雍齿为什方侯;暗中下令丞相、御史加紧计功,以便进行封赏。群臣喝足吃饱,互相传言:“雍齿都得到封侯之赏,我们还忧虑什么呢?”群臣是否真要谋反,不能妄下断语。但是张良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劝告刘邦不要尽封亲信,以免失去人心。为了安定人心,张良献了一条“择劣封赏”之计,妙不可言,千古流传。张良足智多谋,淡泊明志,不钻营,不恋官,一辈子金光灿烂,平平安安,不愧“千古帝师”的称号。但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为什么会投到刘邦这样的无赖手下,为他卖命呢?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了。谋臣最希望的结果未必是功名,如果能得到人欣赏他们,信任他们,言听计从,那么即使是实力再弱,他们也愿意追随,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刘邦海纳百川,对张良言听计从,倍加信任,这才使得张良的计谋有了施展的地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邦具备了一个帝王的基本素质——会用人。

笼络人心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必知的战机舰艇

    必知的战机舰艇

    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第三个电话

    第三个电话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王爷,请别缠着我

    王爷,请别缠着我

    一朝被巨石给砸死在崖底,她穿越成为这个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长平郡主。要不要这么悲催!老天爷再怎么惩罚她也不带这样的啊!出生克死亲娘,一岁克死奶娘,两岁克死丫鬟,三岁克死暗卫。你说什么?最后连亲爹都没有放过!喂!怎么人数突然间增加了?再是天煞孤星也不可能一晚上克死那么多人吧!她这是得有多忙!明明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生活质量却连皇后身边的婢女都不如!翘辫子的郡主你为什么要这么有志气?现在的她穷得连口肉都快吃不上了!幸好一醒来就遇见了最疼她的王爷哥哥。不但曲里拐弯地让她了解到了关于郡主的一切,还总是对她全方位地保护、掩护、维护、爱护。好吧!她决定了!在功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就倚着这座大靠山不走了!想要找她的麻烦?请先过了王爷的十八铜人阵!可是这王爷哥哥好是好,却是个超级大妹控。再怎么亲密也不能和妹妹这么无间吧?他们可是堂兄妹啊!堂兄妹!在他第一百零八次半夜造访她的闺房后,她终于忍不住发飙将他踹到了床底!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欢迎跳坑!【片段一】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夜色下,一个娇小的人影背着个大大的包袱悄悄摸到了墙角处。“妹妹这是要做什么?”一个男子从假山后走出,嘴角噙着玩味的笑容。“呵呵,”少女干笑一声,“赏月,赏月。”“噢?”男子抬头望了望黑漆漆的夜空,“今晚的月亮还真是又大又圆,妹妹好兴致!”少女将包袱掩在身后,讨好地陪着笑脸,“哥哥这么晚了还不睡,不知找我有何事?”“妹妹的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男子从怀中掏出一本春宫图,“妹妹这本武功秘籍落在哥哥府内,哥哥今夜正巧无事,想与妹妹切磋切磋。”少女听闻仰天长啸,“苍天啊!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惹这个黑心的家伙了!”【片段二】清晨。“王爷,王妃申请去找皇上斗蛐蛐儿。”“告诉王妃,本王已经把皇上赶去微服私访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晌午。“王爷,王妃申请去找韩公子比武。”“告诉王妃,本王已经让韩公子到军营去了,两年后才能归来。”傍晚。“王爷,王妃申请去南皖国找南皖皇后对歌。”“告诉王妃,南皖皇上是不会让她们见面的,死心吧。”入夜。“管家,王妃怎么不在屋里?”“回王爷,王妃说她要离府出走。”“她有说去哪儿吗?”“好像说是去水凤山庄找…”一阵风刮过,管家看着眼前画着虚线已经消失了的人影,对着天边大喊,“王爷!王妃正在偏厅吃宵夜,还没离府!”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