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39

第39章 兵学名句——战争智慧(5)

【译文】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民众有经常从事的生业。君主能同民众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静。所以说最好的政治是顺应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民众。民众被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民众无需施舍就能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

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出自《六韬·顺启》)

【译文】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爱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势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断毫不犹疑,就像天体运行那样不能改变,像四时更替那样不可变化一样;这六个条件都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

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出自《六韬·顺启》)

【译文】所以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就欢迎他;使天下人受祸害的,天下人就反对他;使天下人生存的,天下人就赞美他的德行;使天下人遭到杀戮的,天下人就仇视他的残暴;顺应天下人意愿的,天下人就归附他;造成天下人贫困的,天下人就憎恶他;使天下人安居乐业的,天下人就把他当作依靠;给天下人带来危难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灾星。

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进攻强敌,一定要怂恿他,使其恃强骄横;放任他,使其猖狂自大。敌人过于强横,必遭挫折;过于狂妄,必致失误。

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先助长它的强暴;要离间敌人的亲信,必先收买敌人的心腹;要瓦解敌人的军队,必先争取敌国的民心。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运用计谋,以周密最为重要。

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出自《六韬·论将》)

【译文】所谓将帅的五种美德就是: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和忠贞。勇敢就不会被侵犯,明智就不会被扰乱,仁慈就会爱护士卒,诚信就不会欺骗别人,忠贞就不会怀有二心。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放置将不可不察也。(出自《六韬·论将》)

【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将帅手里。将帅,是国家的辅佐,为历代君王所重视,因此任命将帅不可不认真审察。

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出自《六韬·将威》)

【译文】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出自《六韬·励军》)

【译文】士卒并不是天性喜欢死亡、乐于伤残,而是由于将帅关心自己的冷暖和饥饱,体恤自己的劳苦,因此深受感动而甘心尽力报效。

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作战的态势要根据敌人的行动而决定,战术的变化产生于敌我双方的临阵对垒,奇正的运用来源于将帅无穷的智慧和思考。

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取胜于军队动用之前;善于消除祸患的,能够消除祸患于未然;善于打胜仗的,能够取胜于无形之中。最高明的作战是不战而使敌人屈服。

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示弱于敌,然后进行决战,这样便可事半而功倍。

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起,不胜则止。(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按兵待机不被假象所干扰,看到有胜利的把握就进攻,没有获胜的可能就停止。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用兵的害处,最大的是犹豫;军队的灾难,最大的是狐疑。

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出自《六韬·奇兵》)

【译文】古代善于用兵的人,并不是能战于天上,也不是能战于地下,其成功与失败,全在于能否造成神妙莫测的态势。能造成这种态势的就胜利,不能造成这种态势的就失败。

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通治乱,不可以语变。(出自《六韬·奇兵》)

【译文】不懂得攻战的策略,就谈不上对敌作战;不会机动使用兵力,就谈不上出奇制胜;不通晓军队治乱的关系,就谈不上随机应变。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出自《六韬·兵征》)

【译文】胜败的征兆,首先在敌人精神上表现出来。

《三略》简介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统率将领的办法,是务必要争取英雄的归心。把禄位赏赐给有功的人,使众人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个目标没有不实现的;与众人憎恨的敌人相同,这个敌人没有不完蛋的。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国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人心;国亡家破,是由于失去了人心。因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实现自己的志向。

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弱小者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强大者易于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

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既能柔,又能刚,则国运光明;既能弱,又能强,则国势昌盛。单纯用柔用弱,则国力必然削弱;单纯用刚用强,则国家必然灭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治理国家的原则,在于依赖贤士与民众。信任贤者如同自己的心腹,使用人民如用自己的手足,政令便不会有什么纰漏了。这样,行动起来便会像四肢与躯干一样协调,像各个关节一样互相照应,像天道运行一样顺乎自然,灵巧得没有一点造作痕迹。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世上的君主能以礼祭祀祖先,却很少能爱护自己的民众;尊敬祖先是亲亲之道,爱护民众才是为君之道。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英雄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骨干,获取了根本,便能够政令畅通,民无怨言。

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不断地施恩惠于士卒,便可以赢得千万人的拥护。

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喜爱好人而不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贬斥,有才有德的人被迫隐退,品行恶劣的人却当权执政,这样,国家必定要蒙受其害。

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样会惑乱人心;不要用仁厚的人管理财务,因为他会曲从于下属的要求而浪费钱财。

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义士是不会替不仁不义的人去卖命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替昏聩的君主出谋划策的。

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不运筹谋划,是没有办法决嫌定疑的;不诡诈出奇,是没有办法破奸平寇的;不秘密谋划,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圣人能够体察天之道,贤人能够取法地之理,智者能够以古为师。

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所以,恩泽遍及于百姓,贤人就会归附他;恩泽遍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归附他。贤人归附的,国家就能强盛;圣人归附的,天下就能统一。

求贤以德,致圣以道。(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使贤人归附要用“德”,使圣人归附要用“道”。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一个整体。道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德是人们从道中所得到的,仁是人们所亲近的,义是人们所应做的,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五条缺一不可。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弃置一个贤人,众多的贤人便会引退了;奖赏一个恶人,众多的恶人便会蜂拥而至。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是无法用爵禄收买的;讲究节操的人,是无法用威刑屈服的。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圣明的君主进行战争,并不是出于喜好,而是用来诛灭残暴,讨伐叛乱。

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人和天道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鱼得到水便可以生存,失去水肯定要死亡。所以,君子们常常是心存敬畏,一刻也不敢背离天道。

《吴子兵法》简介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兵法》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

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因此,英明的君主,准备用他的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

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所以,圣人用道来安抚天下,用义来治理国家,用礼来动员民众,用仁来抚慰民众。

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战争的起因有五种:一是争名,二是争利,三是积仇,四是内乱,五是饥荒。

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阵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具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君主能将有才德的人加以重用,没有才德的人不予重用,那么阵势就已稳定了。民众安居乐业,亲敬官吏,那么守备就已巩固了。百姓都拥护自己的国君,而反对敌国,那么战争就已胜利了。

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出自《吴子兵法·料敌》)

【译文】用兵必须查明敌人的虚实而冲击它的弱点。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武侯问:“军队凭借什么打胜仗?”吴起答:“治理好军队就能打胜仗。”

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所谓治理好,就是平时守礼法,战时有威势,前进时锐不可挡,后退时速不可追,前进后退有节制,左右移动听指挥,虽被隔断仍能保持各自的阵形,虽被冲散仍能恢复行列。上下之间同安乐、共患难,这种军队,能团结一致而不会离散,能连续作战而不会疲惫,无论用它指向哪里,谁也不能阻挡,这叫做父子兵。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凡两军交战的场所,都是流血牺牲的地方。抱必死决心就会闯出生路,侥幸偷生就会遭到灭亡。

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因此说,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全军失利,多半产生于迟疑。

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文武兼备的人,才可以胜任将领;能刚柔并用,才可以统军作战。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用兵有四个关键:一是掌握士气,二是利用地形,三是运用计谋,四是充实力量。

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一般说作战最重要的是,首先探知敌将是谁,并充分了解他的才能。根据敌人情况,采取权变的方法,不费多大力气,就可取得成功。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出自《吴子兵法·励士》)

【译文】发号施令,人们乐于听从;出兵打仗,人们乐于参战;冲锋陷阵,人们乐于效死。这三点,才是君主所应该依恃的。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卫国朝歌人。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鬼谷子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述有关谋略的理论。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天地间,就是要以先知先觉的导师的姿态指导芸芸众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察它的变化顺序,揣度它的权谋,测量它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优劣。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假如想要畅所欲言地和对方辩论,坦白自己的内心,抒发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严密周详;假如想要不露心迹,隐藏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深藏不露,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同类推荐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热门推荐
  • 非真勿扰

    非真勿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规律。让爱情可遇不可求见鬼去吧,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要挽起袖子创造爱情。别以为讨论相亲就像讨论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但其实有什么不同?婚姻,也无非是我们人生的一桩投资项目,而相亲,绝对是低成本高效率,虽然很庸俗,但那没有人生质地的浪漫,不过是轻浮。且慢,我们在生活上眼界宽了,难道就不能在爱情上。眼界宽点吗?兔子都?道不吃窝边草,踏来踏去,能有什么好草不是?不如,我们相亲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男人乎。
  • 惹爱生非

    惹爱生非

    苏苡作为一名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救下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谁知却因此被他禁锢在身边整整四年。后来——苏苡:段轻鸿,我跟你赌这一场,赢了你就让我走。小段冷笑:不,你赢了我把命给你,否则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天涯海角我也追你回来!
  • 雪凰

    雪凰

    凌家凌凰月,拥有着让所有被称为是天才的人全部望而退却的惊人天赋,聚集所有光环于一身,却在一天不慎陨落!凌凰月死后,她意外穿越,占了凌凰月的身,却从天才转眼之间变成了一个连修炼都无法修炼的废物!她,凌凰月,一夜之间,从荣耀的顶峰,一下子掉落至绝地低谷,变成废物一只!好吧,这的确算她倒霉,只是废物又如何?她凌凰月,从不会轻易的认输!就算是废物的修炼天赋,她也依旧可以,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一步一步爬上顶峰,傲视群雄!(本文女主由弱变强,最擅长扮猪吃老虎,美男多多,涉及亲情友情爱情,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女主成长过程相当漫长,个别情节十分雷人,不喜勿进,自备避雷针。)————————————我是简介无能的分割线——————————精彩片段:“天下虽大,但是我凌凰月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屈服。”“就算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把我狠狠的踩在脚底,我也依旧可以,一步步爬上顶峰,傲视群雄,让所有曾经轻视过我的人后悔!”“就算是你,也不能够主宰我的命运。”“我的命,从来都只能由我自己来主宰!你,可明白?”那少年体表的淡淡光芒渐渐收敛,然后站起身来一脸张狂的看着凌凰月,口中轻轻吐出一句话来——“你,算什么东西?”“我是人,自然不算东西,依此言,阁下是东西,不是人?”浅浅的笑容,明亮的眸子,樱红的唇轻轻张开,凌凰月的话却让人火冒三丈。————各位亲要是觉得本书有继续看下去的价值,就不要吝啬,收藏一下,支持一下小雪~咳咳……人物领养正式开始,各位想要哪只就留言哈~凌凰月由冰灵沫沫正式领养乔紫由绝世芯正式领养凌雪薇、尹晨由玄弦正式领养亚蓝由黎殇梦正式领养纳兰景浩由樱花的星泪正式领养夜寒由紫泊灵影正式领养羽由何必太在怡正式领养冷夜疏由兰如雪正式领养琳由水翼羽正式领养魔族之王由三世寻梦正式领养白螭由玄月夭夭正式领养肖灵(魔灵)由1097484191正式领养流锦(药狐)由仪梦月舞正式领养凤凰(凤凰花)由紫灵与伤叶正式领养百里鸿(未知)由瑶瑶1996522正式领养挂链区:特工神尊激战女神七岁小魔后死神成长史纵神妃常猖狂斩玥注:某雪无耻,批评建议可以,但不接受任何直接性的恶评,不喜可以直接点上方的X,恶评一律删除,谢谢合作。最后请听某雪碎碎念……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假面女生:俘虏良家少年

    假面女生:俘虏良家少年

    他是温柔的小男生,她是强悍的大女孩。一个玩世不恭嗜酒抽烟,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个日夜颠倒处于堕落,一个按时休息身体棒棒;一个清高自负骄傲自信,一个体贴低调如沐春风当两个性格生活完全相反的人产生交集,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小麻雀最终会俘虏大凤凰吗?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爱情的质地

    爱情的质地

    浸入这方冰晶的华美之表、炫美之光、纯美之心、凄美之境、唯美之意,谁个都会流连忘返,意犹可可。于是,循着这样的视听渴念,我们又开始拂动《倾情之恋》、《从今以后谢风流》的曼妙裙裾。三个不等的玲珑故事,三个仿佛的玫瑰家园,三个相递的情感部落,在陈家生、吴宁、高建波、费铭、张索索等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的倚望中,凝成了《爱情的质地》。这个集子真好,有一种丝绸的感觉。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不小心划拉一下又会是怔怔的,涩涩的。这是否就是爱情的质地?或者,这中间的通感就是构筑爱情的灵感?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