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100000020

第20章 柏林头五年(1)

大科学家的本色。

爱因斯坦从生到死,不管成就大小、名气高低、经济好坏,不管个人感情上出现了多少变故,始终保持着平民情怀,既具有大师气概、伟人风范,同时也有质朴本色、真实个性、高尚情操--这正是他既可敬又可爱的地方。说他是一个草根科学家,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草根之一,那也并不算夸张。

爱因斯坦对名誉、地位、金钱从根本上漠不关心,以至于有人认为一些说法似乎是夸大的。人们几乎也可以相信,他的所作所为是逆反的虚假行为,想把自己表现为反叛的勇士。实际上,他对社会一点儿也没有个人的不满。甚至把他与穷人同样对待,都没使他有一点愤怒反应或深深的遗憾。

这更像一种合情合理的态度,一种唯一明确接受的信念。他既不憎恨自己的邻居,也不会对他们充满无限热爱。他的社会道德观似乎是与它的对象--人分离的,他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只是要求自己忠实于自己最终的表述。

爱因斯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双重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逃避各种交往的渴望。他说:“我是一匹不能被约束在队列中的烈马。”“我这种类型的人无疑会失去一些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但是在另一方面,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需要去把自己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

一位爱因斯坦的研究专家罗伯特说:“爱因斯坦是一位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漫游者。作为中产阶级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反对俗世陈规的文化人,他能够分享许多领域中的洞察力和情感,但又绝不屈从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为人和蔼友善,同时谦虚却又特立独行,从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有时会讲讲笑话,喜欢幽默,并爱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20世纪上半期,爱因斯坦曾经是量子力学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并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后续发展,也就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这一套诠释表明,自然法则中存在着一种根本的随机性,于是量子力学建立了“非决定论”在微观世界的发展基础。

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提出一个“EPR悖论”来反驳哥本哈根的解释。他说了一句很幽默、很形象、也很有名的话:“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他还有另一句有意思、也有启发性的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时候才存在?”有人说,爱因斯坦恪守“因果律”,他实在是最后一位古典物理学家。但同时,他又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

名誉带来物质上的舒适,也许还带来运气;但是,爱因斯坦拒绝了各种令人难以相信的供奉和巨额酬劳,例如,在银幕上露10分钟的面。他们坚持说,这对他来说毫不难办,只是站在黑板前面,手里拿上一支粉笔。爱因斯坦不禁大笑了起来:“下一步是什么?你们难道真的相信我会像一只马戏团的猴子那样表演?”

爱因斯坦进入中年以后,才华横溢,成就越来越大,盛名赫赫,不少国家请他去访问和讲学。

在旅途之中,他受到了国王们的接待,他曾与日本天皇和西班牙国王交谈;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他又与瑞士国王谈了话;当他应英国总督赫伯特·塞缪尔爵士的邀请到巴勒斯坦做客时,在总督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他甚至受到比欢迎一位国王还要豪华、盛大的接待。他古怪的衣着倒不太引人注目,而且他的举止恰恰像一位严肃、苛刻的英国教徒。他的眼睛放射着欢娱的光芒,就像是一位成年人在努力地理解儿童嬉戏中那些荒谬可笑的规则。

有一次,他去比利时访问,国王和王后特地成立了一个接待委员会。那一天,火车站上张灯结彩,鼓乐齐鸣,许多官员身穿笔直的礼服,准备隆重欢迎这位国际上杰出的科学家。火车到站以后,旅客纷纷走下车来,却不见爱因斯坦的影子,他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他避开了那些欢迎他的人,一手提着皮箱,一手拿着小提琴,由小车站步行走向王宫。负责招待的人没有迎来贵宾,正在焦急地向王后报告,爱因斯坦却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王后问他:“尊敬的爱因斯坦先生,您为什么不乘我派去的车子,偏偏徒步而行呢?”他笑着回答说:“王后,请不要见怪,我平生喜欢步行,运动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另外有一次,当这位王后第一次邀请爱因斯坦到她夏季的别墅莱肯做客时,爱因斯坦竟又让主人等了很长时间。去车站接爱因斯坦的司机回来说连人影都没看见。爱因斯坦一贯准时,这次更使王后吃惊不小。王后叫一位宫女到公园里找找看。

那是一个非常热的夏日午后,大路上尘土飞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位宫女看见一个人出现在十字路口。爱因斯坦一路洒脱地走来,头发在风中飘动着。他手拿小提琴,愉快地吹着口哨。他在回答王后的问话时说:“我怎么能想到您要派一部车子到车站去接呢?”司机解释说:“可是没有一个人从头等车厢里出来呀,我哪敢想象陛下的客人乘坐三等车呢?”

爱因斯坦经常访问布鲁塞尔,对音乐和德国诗歌的共同爱好,逐渐地使他与比利时皇室家族,特别是王后伊丽莎白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友谊。对爱因斯坦来说,这个友谊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说,“王后”之称,正如同他称谓任何普通的教名一样。

在国王离开的时候,王后和爱因斯坦就会默默地去弹钢琴。有一次,这位比利时王后邀请爱因斯坦与她一同演奏一支二人都特别喜爱的乐曲。从此以后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爱因斯坦途经布鲁塞尔,就要来王宫与她一同演奏一会儿。对音乐的共同爱好,可能增进了这两个极其不同的人的相互了解。

对于王后来说,爱因斯坦像是一个在世上自由自在的流浪汉,他向她讲述自己的历险生涯。她也对他的政治观点很感兴趣,就像投身于危险探索的人那样充满好奇。他不想为取悦她而圆自己的见解,他总是自言自语。有时国王也到他们这里来喝茶,国王走后爱因斯坦总是说:“他确实在努力思索。”他告诉他的这些皇家主人们,他们周围的世界正在瓦解。

爱因斯坦讨厌数不清的宴会,在这种场合,知识分子互相麻痹。作为少有的例外,他只接受与五六个人共同进餐的邀请。一旦他察觉某个邀请是借口,他就会不留情面地表现出来。

在柏林的一个冬季里,爱因斯坦去看望一个朋友,发现门厅里挂满了大衣。他自言自语道:“她跟我说是一次私人的便饭啊……”边说边打算悄悄地往回走。

爱尔莎费了很大劲才在楼梯上抓住他,嘴里还喊着:“那里其实只挂着四五件大衣呀!”

一般情况下,他妻子爱尔莎的外交安排都要遭到他固执的拒绝:“你为什么让我到那里去呢?我对那些人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机会主义的理由,社会地位和唯恐得罪人的考虑便足够了。

1929年爱因斯坦50岁大寿,柏林全城出动为其祝寿,来自全世界的礼物据说装了整整一火车皮。

可是,爱因斯坦本人却并没有参加大会,几天前他就缩头躲回了位于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市郊外卡普特的度假木屋,据说那本是一个花匠的农舍。

这木屋再次证明爱因斯坦“亦非大贤”。

因为电话。

爱因斯坦修这个木屋正是为了躲避清静,所以没装电话。

可问题跟着就来了:总得让密友和有急事时(他还当着威廉皇帝研究所所长呢!)找得到他。

经严密科学论证,爱因斯坦想出了个好办法:有急事找他时,先打电话给他的邻居--陶匠沃尔夫,沃尔夫再叫他接电话。

刚开始,沃尔夫就是放开破锣嗓子喊。可两家距离较远,这么喊不仅费力,也实在有污芳邻清听。

后来爱尔莎给了沃尔夫一个小鼓,让他击鼓为号。但问题又来了:爱因斯坦怎么知道哪个电话是找他的呢?

经过长期革命实践,两家人终于建立了一整套密码体系:爱因斯坦家每个人都有相应暗号,比如“长而高的一声”,就是“爱因斯坦本人接电话”;如果是短促有力的密集鼓声,就是“女仆来就够了”。

很多德国名人都到过卡普特,包括鲁迅十分欣赏的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著名作家亨利希·曼、作家安娜·西格斯和普朗克等。

热爱和平。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不是那种只知道待在书斋与实验室里的人,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当然,他的为了和平,为了世界,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而四处奔走,并不是要出个人风头,也不是要牟取自己的利益。

1914年4月,爱因斯坦迁居柏林。6月2日,他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表院士就任演说,话音未落,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世界大战让爱因斯坦走出了象牙塔。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爱因斯坦加入了反战团体“新祖国联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该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所谓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93人,都是当时德国极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

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德皇御医尼可莱因为看到太多的死亡而憎恨战争,他说:“我现在可认识战争了。我现在知道这些过去的恶魔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人拥有怎样可怕的威权了。现在我憎恨战争--至少憎恨20世纪的战争!”他起草了《告欧洲人书》,爱因斯坦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同类推荐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只有有后台的厨师,获自由,重获自由身?,不过关者卖青楼。定要过五关,堂堂餐厅美女大老板,穿越成了卖身小厨娘?她偏不信这个邪,凭着她两世为人的厨艺,开酒楼,才能当上厨房总管,觅良侯一月一考核,斩六将,做通房?
  • 诡异的谜团

    诡异的谜团

    在这个多彩奇妙的世界里,隐藏着太多的奥秘。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关于他的死因,历来猜测颇多,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呢?20世纪70年代末,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踪事件,一位叫布木坭的年轻人正在和四个朋友练飞车绝技,可正好轮到他的时候,布木坭和车突然从四人眼前消失了……这些谜团我们很难找出答案。本书设置了令人惊魂的灾难之谜、百思不解的政治军事谜团、中外名人的重重悬疑、神秘的暗杀、真正的潜伏、文化名人扑朔迷离之死、“艺术作品”和创造史上的奥秘、迷雾笼罩的殿堂、离奇的失踪、神秘的宝藏等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惊险刺激,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 魔道凡

    魔道凡

    一介凡人入仙途,且看他如何笑傲风云……冥冥中似乎真的存在一种诡异的力量,推动命轮,掌控世间一切。
  • 变身王爷

    变身王爷

    古有七岁校书郎,今有七岁少年将。你家王爷来自现代!看好了,本王给你等办个现代军营!某女得瑟滴说。打江山,定乾坤;创帝国,开盛世。N年后……什么?王爷是女人?!一直六宫无妃的皇上惊震中凌乱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这样工作没压力

    这样工作没压力

    能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就拿学生的学习来说,课业负担异常繁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家长也好,都已认识到这一弊端,大声呼吁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孩子减负,但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以极强烈的紧迫感,让你无法停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居人后,人们拼命给自己增加压力。学习是这样,工作、婚姻、生活以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
  • 琥珀之剑

    琥珀之剑

    命运在我眼前分开成两条互不相关笔直的线,一条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烧的宫殿与城池,王国倾覆,大地承载苦难,生灵在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无天日。而另一条通向先古诸王之巅,神祗在云端亲自为我加冕,我带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历史的迷雾,我的骑士为我开疆扩土,我的剑披荆而行,带领我的子民走向胜利。我接过这权杖,将属于世界的权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众生,改变历史的进程。我是布兰多,沃恩德之王,这是属于我的传奇。.............分隔线.............通俗版简介:这是一个带着资深战士的重生记忆,穿越到自己曾经奋斗过的世界中扭转历史的脉络、叱咤风云的故事
  • 傲气侧室

    傲气侧室

    推荐新文《贪吃肥妻》她是呼风唤雨的华阳公主,却在父皇死后被皇兄赐婚远嫁,赐婚就赐婚呗,不就是嫁一个男人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凰婉清天不怕地不怕,嫁也嫁得风风光光谁知道风光出嫁却被劫匪半路夺了嫁妆,她忍!新妇拜见公婆,却拜出一妻三妾,自己只能做侧室,她华丽丽的晕厥过去!再忍!但人人都想踩到她头上来,叫她怎么忍?老虎不发威,真的把她当成一只没用的病猫了吗?一发威,却在他的邪笑中从侧夫人沦落成妾,公主为妾,生活再无阳光照拂,心方死,只求华丽退场幸得贵人相助,终于能离开,却意外的救了小叔之命,荣升正妻,再想走,才发现根本无路可退为了报复青梅竹马的绝情,亦为了梦中的幸福,她投入了他的怀抱,倾天下之容颜,惑人间之圣躯,都是她的砝码……只是幸福如同指间沙,终究还是握不住啊,负她的又岂止是他?江山动乱之际,夫妻反目成仇,各为其主,放不下的又岂止是儿女情长?【片断一】:古昔风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眼里闪过一丝古怪的笑意。凰婉清羞得通红的俏脸浮起难堪,作为公主的骄傲因子在胸臆中腾起,一不作二不休,冷冷一笑,索性一掀烛台,布置着重重轻纱的房间顿时火光冲天……风流是吗?那就在尝尝火中风流的滋味吧!第二天,古昔风顶着一脸黑线,心疼的看着小妾伤痕累累的身子,喝令:“公主纵火,与庶民同罪,把她拉下去……”【片断二】:“凰婉清,你果然狂妄,六年前如此,六年后还是如此!我今天就要治治你的狂妄……”公主做侧室本就够委屈了,他却不愿这样放过她,指使美妾折磨她,激起她心中的怒火,好找到借口侮辱她。“欺负她们是妾吗……从今天起,你只是一个妾,最低等的妾!”他冰冷的话语刺痛了她的心,咬着唇努力不让泪落下,娇弱的身子却忍不住发抖。【片断四】:一碗黑色的药汁,打落腹中尚未成形的孩儿,心裂成碎片,绝望的看着冷酷无情的他:“为什么……”“惟有此,才能祭吉儿在天之灵!”他恨恨的瞪着她,冷笑起来,却尝不到复仇的畅快……强烈推荐旧文《太后要“出”墙》《王妃是大厨》**推荐**宋喜的文文《肥婆皇后》星期七的文文《切原来我扑到了一头狼》漫沙罗的文文《第二十房男妾》清风恋飘雪的文文《弃妃的怒放》海芋的文文《相公别那么火爆》强烈推荐周笑伊的精彩文《花蕊夫人之狱妃驭皇》霓儿的新文《青丝劫》感谢满月桃子为梧桐做的新封面,特别推荐桃子文文《仙后要休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学会感恩,懂得包容

    以一颗感恩与包容的心,释怀那些成长印记里的日子,将心事交给清风浮云,不再辛苦经营那份烦恼和秘密,你就会感觉生活原来那么轻松自如,幸福就在你的前方向你招手。经典的故事,柔美的文字,配以淡定的哲理,细细调和出一杯杯清新淡雅的心灵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