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700000016

第16章 自鉴

叶德辉说:清末有4个人都讲《公羊》,王湘绮(闿运)、廖季平(平)、康南海(有为),还有一个是我。其实他们讲的都是“母羊”,只有我这一头才是货真价实的“公羊”。

1914年,章士钊在日本东京主办《甲寅》杂志。李大钊署名守常积极投稿。一日,章约见李问:“来稿何以不署大名?”李答:“投文于《甲寅》,何敢与先生同名?”

林纾据林述庆日记,而作歌颂辛亥革命的小说《金陵秋》。他称赞光复南京的革命志士,而书中那位顽固老人清室宦裔,却以自己形象为模式。

吴虞五四时期提出“只手打倒孔家店”,致力于著书立说,肃清封建思想。胡适曾说:“吴又陵先生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吴虞闻之说,自己只是挑水夫。

罗香林作《客家源流》论文,结论提及孙中山和陈寅恪都出自客家系统。陈读后特批:“孙先生开国伟人,自宜表白;寅恪何得与比,万请删去。”

李叔同(弘一法师)在福建讲学时,接到永春一个16岁少年的信,信里说李忙于酬酌。他即回信表示:“惠书涌悉,至用惭愧!自明日起,即当遵命闭门静修,屏弃一切。”

王国维于《尚书》、《诗经》颇有造诣。但每次与学生讲解,他总要声明有四五处地方自己还没有搞懂。

梁启超在檀香山时,曾从何女士学英文教育。归国后,倡言已深得学英文秘诀,特条举所读英语文法初阶前项十余款,编制《英文汉读法》,称:凡读此书者,不数月即可翻译英文书籍。王宠惠大异,于晤梁时谓此书内容及构造方法。梁大惭,自后对此书不提只字。

辜鸿铭称自己是“中国最后一个哲学家”。他说:“我留辫子,它象征我是旧中国最后一个代表。”

张季鸾著文十分严谨,但他却认为自己的文章生命力很短,不值得留给后人看。因此,他从不留底稿,更反对将自己的文章结集。他说,他写的文章早晨还有人看,下午就被人拿去包花生米了。

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尚书》。因学生谭其骧对其提出《尧典》的十二州是受汉武帝十三州的影响而有异议,顾即鼓励谭写出意见;然后将两人讨论信札以《尚书讲义》“丁种之三”,刻印发给学生。并在日记中说:“其骧熟于史事,余自顾不如,此次争论汉武十三州问题,余当屈服矣。”

1925年,顾颉刚在笔记《泣吁循轨室笔记》序中写道:“余自知治学,即欲按计划读书……刊物既频见余名,社会对余之要求逐日切,而余乃无日不在茶酒宴会之中。此非玉成余,实毁裂余也。因目标居室为‘泣吁循轨’,谓己之生活太无轨道,泣而吁之循,惟以自警。”

胡适自称其思想是在赫胥黎和杜威的路上。赫氏的思想教人怎样怀疑,教人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教人把一切学术思想都看作是待证的假设。

胡适的治学以“整理国故”为主,他说,离开古籍,“胡适之就‘缴械’了”。

吴世昌对唐兰说:“当代学者称得上博览群书者,一个梁任公,一个陈寅恪;一个你,一个我。”

邓散木在上海寓所的书房里挂有一块匾额:“三长两短之斋”。他借用“三长两短”来形容自己的艺术:篆刻、作诗、书法是“三长”,绘画、填词是“两短”。对于“三长”他说:“世人但知我的书法,其实我的篆刻和诗都比书法好。”

洪业曾将自己一生行事原则归纳为“三有”和“三不”,即有为、有守、有趣和不做官、不作牧师、不作校长。

叶恭绰称自己思想行为是矛盾而相容;他讨论问题可同时并举,不会混乱和偏颇。所以冒鹤亭常说叶某的脑子大概像一个货仓,把各种货物分类地存储,要用时一样一样地取出。

陈旭麓24岁发表第一篇史学论文《司马迁的历史观》。他后来多次说这篇论文:“题目很大,写作时自己年轻,初生之犊不怕虎,但事后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的。”

姚名达改姓名后,因新名下无著作,校长聘他为讲师,并请他用原名。姚不肯,说:“我原来那些著作太潦草,所以改名,今后想写些有真正价值的;如果不批准为教授,那当讲师也没有关系,研究学问何在乎教授、讲师之名呢!”

邹韬奋说自己选择做一名新闻记者,还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就在心里决定了的”。

夏衍善写报告文学。他的第一篇作品《泰兴染坊底调查》,发表在1920年的《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校友会刊》。夏衍曾说此文谈不上什么“文学性”。

周谷城1921年在湖南第-师范学校撰写了第一本专著《生活系统》(1924年出版)。周谷城很重视它,晚年时说自己的思想系统早已由它决定了。

周谷城说:“我写书和写文章,好像很杂;即写历史,又写逻辑,又写美学。但这不是偶然的,在我的思想系统中非写这些不可。”

廖平子诗功夫颇深,他曾说在诗风上黄晦闻(黄节)是由宋入晋,而他自己则由唐入晋。他们都以晋诗为最高点。

萧伯纳在上海见到鲁迅,说:“他们称你为中国的高尔基,但是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回答说:“我更老时,还会更漂亮。”

陈学昭1927年出版《烟霞伴侣》。孙福熙为之序,题“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但陈自己不喜欢,说里面好多散文是吟风弄月的。

林语堂的第一个集子《剪拂集》,所编集的乃是与军阀作斗争的杂文。他在自序中,对自己留在集子中的“脚印”是满意的。但他以后对这些进步文章又自称,“只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明日黄花,读者也尽可以明日黄花视之。”

林语堂曾自我介绍:“我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施蛰存概括平生所从事的文学工作为东南西北“四窗”,即“东窗”古典文学;“南窗”新文学创作;“西窗”外国文学研究;“北窗”文物考古、碑帖研究。

陶行知不大喜欢谈过去,而健谈现在。他自负地对人说:“你们要是追问过去,可以去请教胡适之;如果你们追求现在、追求将来,可来问我,我可以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们。”

钱松嵒每到一地,必拣一块石头留作纪念,由此起画室名为“顽石楼”。并自比顽石,题诗曰:“萧然惟石伴书楼,石不能言我点头;莫笑坚顽无所用,相盟期暮结良俦。”

夏承焘说:“笨”字从本,“笨”是我治学的本钱。肯下笨功夫,不取巧,不惮劳。

晏阳初称己之思想体系,是受《孙子》、基督和苦力三者的影响而形成。

吴经熊教书喜照书上字句宣读。有学生反对这种教法,吴就请他们公举一位认为教法好的教授来代课,自己坐在学生座中学习。他说,教育是他的终身事业,应该接受任何意见。

罗尔纲说,大道以多歧亡途,学者以多方丧生。我这个人,兴趣太广泛,所以一生很少建树。

周作人偏好民俗学。他在《须发爪序》中说:“我是一个嗜好颇多的人……但有一样的东西,我总是喜欢,没有厌弃过,而且似乎足以统一我的凌乱的趣味,那就是神话。”

丰子恺说他的心为四事占据着: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刘咸炘遍读经史子集。他自15岁就《文心雕龙》作札记,至1932年36岁逝世,写成书稿235部,以书斋“推十”名总称为《推十书》。但他自谦,说自己是“骨董行中识货人”。

郁达夫《沉沦》出版后,招来多人指责。郁达夫听后说,不曾在日本住过的人,未必能知这书的真价。对于文艺无真挚的态度的人,没有资格批评这书的价值。

郁达夫的小说颇为社会欢迎,据说苏州的青年和尚也多半喜欢看他的书。但也有人认为,这些作品个人主义色彩太浓厚。因此郁达夫说:“百年之后必有人知道我。”

韦漱园给郁达夫写信说,俄国有一位Polovoy拟将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薄奠》等译成俄文。郁达夫说,《薄奠》及《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几篇小说,无选译之必要;俟将来有革命性更充实、更热烈的小说写出,再请翻译。

1934年郁达夫撰写的《自传》中,曾称自己的诞生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且尚未完成的悲剧出来了”。

郁达夫喜在旧照片上题字,曾写有:“照得像片一张,久已陈设在案;这是过去的我,莫当现在的看。”

老舍称自己写的《小坡的生日》:“这本不是小说,是一本童话,在中国,这是一本杰出的童话。”

老舍早年不善与女性交往,所以他较早几部小说中几乎没有女人。老舍也曾云:“我怕写女人;平常日子见到女人也觉得拘束。”并承认他的小说中女角都写得不行。

老舍在齐鲁大学文艺社讲演中谈自己创作经验,说用幽默句写得最成功的是《小坡的生日》,但认为《老张的哲学》乃是他的失败。

《骆驼祥子》是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职,作为职业作家的第一部作品。他说:“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

《骆驼祥子》是老舍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他说,从写这本书起“我开始专以写作为主,一天到晚心中老想着写作这一回事,虽然每天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一二千字,可是在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

徐耀辰宴请老友于骆驼书店。周作人于腰间摸索许久,出一纸相示,乃其五十自寿诗也。刘半农读后即纳入怀中,声言非乾没不可。周说,能步原韵见和一首,则听众便。沈兼士说:“限‘袈裟’两字不许连用。”刘说,“有何难哉。”即写一首:“咬清声韵替分家,炣出为‘袈’擦出‘裟’;算罢音程昏若豕,画成浪线曲如蛇。常还不尽文章债,欲避无从事务麻。最是安闲临睡顷,一支烟卷一杯茶。”刘称此乃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人白莽原名徐祖华,后改为徐白,采用白莽为笔名。他自己常说:“白乃一个莽夫啊!”

徐志摩写作态度谨严。他在《轮盘集》自序中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的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

蒋百里年轻时以文素臣自居,曹聚仁却将其比作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

曹聚仁说:“我一生-世,别的没有什么吃亏;吃亏自幼读了几句古书,永远在脑壳里作怪,我要进一步,死鬼就拖我退后十步。”

姜立夫在美国获数学博士后回国,有人恭维他学问渊博。他说:“数学这门学问好比一株树,我只学到了一片叶子。”

北新书局为刘大杰《德国文学概论》做广告,称他是“德国文学专家”。刘大杰却说,此书大部分取材于英文书,因德文规则太多,变化太复杂,不甚了解。

抗战中蒋梦麟当北大校长,曾说自己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精神办事。

巴金为他主编的《文学丛刊》写过这样一个广告:“我们既不敢扛起第一流作家的招牌欺骗读者,也没有胆量出一套语文范本贻误青年。”“不过我们可以给读者担保的,就是这一丛刊里面没有一本使读者读了一遍就不要再读的书。”

曹禺说:“我写《雷雨》是在写-首诗。”“《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第一声呼喊!”

40年代初,文坛盛行写诗剧,不少初出茅庐者跃跃欲试。有人间曹禺是否也要写诗剧,曹说:“诗剧很不容易写,必须有最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最伟大的想象力,我现在年纪轻,等年纪大一点,才敢尝试。”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课时,以国内有名的庄子研究专家自称。他曾说:“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

郭沫若多诗创作;但他说,做旧体诗律句首推达夫,绝句应推寿昌(田汉),“我虽然爱写,就不如他们了”。

柳亚子和郭沫若在饮酒时,柳不禁脱口自喻:“才子居然能革命。”郭沫若即应了一句:“诗人毕竟是英雄。”后柳亚子以此联句治印,时时用于手书诗文条幅。

柳亚子抗战时在桂林演讲,开场白说:“在这次没有开讲正文之前,我要向各位提出一个问题,必须把这个问题答复,然后讲正文,方更有效。”接着他就问道:“中国当前人物谁最伟大?”当听众回答诸人后,柳亚子说:“非也,当前最伟大的人物只有三个:第一个是毛泽东,第二个李济深,第三个,我,柳亚子。”

柳亚子为儿子柳无忌《全唐诗精华》作序,自谓“英雄末路,乃作诗人;名士中年,例伤哀乐”;并引旧作“浪言李白谪仙人,奚似列宁狮子吼”。

有人问柳亚子:“先生诗数千首,哪些是代表作?”柳说没有。“难道一首也没有?”柳沉思片刻说:“倘本诗言志之旨,这首题为《空言》的勉强可算代表作:‘孔佛耶回付一嗤,空言淑世总非宜。能传主义融种子,独拜弥天马克思。”

钱钟书自称“文改公”。他对自己的著作常感不满,他说《围城》“不很满意”;他说《宋诗选注》“想付之一炬”。正因如此,对这些早已完成的著作,他老是不厌其烦地补订、改删、修正。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受到好评,但周本人却说作品有“三不够”,即气(时代气息)不够,材料不够,语言不够。

赵景深说,自己的民间文学论文,是以一本书为单位的纵的写法;而钟敬文却是横的写法,即以一个故事为单位,旁搜博采地引证。

朱东润谈人物传记,他说世界上有三部传记是值得一读的:第一部是英国的《约翰逊传》;第二部是法国的《贝多芬传》;第三部就是中国的“拙作”《张居正大传》。

王朝闻称,自己写的文章像小鸡在蛋壳里包着,自己不去敲破,让读者敲。

王世杰晚年,全部精力用在编写《故宫名画三百种》和《艺苑遗珍》上。他说:“我活了90岁,只有这两种小玩意,算得是我的成功佳作,其它都全无是处!”

吴昌硕绘画、书法、金石均佳,晚年画名大噪。但他自己却认为:“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

苏雪林一生与笔墨文字打交道。她谦称自己:“打杂文坛几十年”,“担柴挑水,忙个不了”,“耕耘自己的园地”。

王力读书习惯于作眉批;一本在清华当研究生时读过的《马氏文通》,上面有很多眉批。他说,现在拿出几十年前作的眉批来看,有些批的是对的,有的批的不尽合适。但不要紧,说明是认真看了,是动了脑筋了。

《青铜与白石--雕塑大师刘开渠传》付梓前,作者请刘开渠本人审订。刘说:“这是你写的文章,发表之前我不能看。我看了或许会有意见,若让你修改,你可能不同意。如果非要你改,那岂不是干涉你的自由了吗?”直至书印出来了,刘看后在书前题字:“熔雕塑和诗于一炉。”

启功年届八旬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子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72字综述一生。

冰心概括自己的作品说:“我的作品中有甜、酸、苦、辣。‘甜’是指《寄小读者》,从我23岁起,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60年;‘酸’以《分》为代表,那是我看到了社会生活中有阶级的分别;‘苦’是10年浩劫;‘辣’则是指《万般皆下品》等近10年的作品。”

於梨华独特的创作风格,是由于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薰陶。她说:“我的作品是受中西文学影响后的糅合而产生的属于我自己的一种风格,文字是中文的,结构可能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热门推荐
  •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我的极品专属盟主

    在HC学院里,有着各帮各派的武林人物,而她则是叱咤江湖、远近闻名的魔女大人!只是没想到,向来“恶名”在外的她也会有被人调戏的一天,而且接二连三的“凶徒”还是同一个人……哼!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KT猫呢?管你是谁,得罪了本小姐就没你好果子吃。正当魔女大人发威时,竟然发现帅气“凶徒”的身份竟然是未来武林盟主的候选人!
  • 美人绝杀

    美人绝杀

    她是生活在小镇的天真少女为何杀意日增?她是魔法天才的双修者为何喜欢用剑多过用魔法?它是神秘的魔兽为何与她签订契约?当她日渐成熟,当她能力慢慢提高,当她慢慢无敌之时,脑中那奇怪的思绪从何而来?她是谁?她突然发现,原来,她竟然是……不会写简介,随时改,本文玄幻+亲情+友情+温馨+轻松+爱情,以亲情友情为主,爱情为辅,具有励志之意,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推荐新文:楼主惜玉《穿越》NO.1惜玉:我要拉屎。楼主:你能别在餐桌上说吗?惜玉:我怕直接拉你面前了。楼主…NO.2惜玉:能给我一个银子么?楼主:上茅房要银子?惜玉:不是,我身分无文,怕你趁我上茅房的时候扔下我跑路,先预备一下。楼主…NO.3惜玉:我宁愿被野兽咬死,也不愿意卖身。楼主:那随你。惜玉:等等,哥们儿,你能和我签订劳动合同么?楼主…NO.4楼主:你多大?惜玉:27,你呢?楼主:27?比我还大,骗人吧你。惜玉:骗人的是小狗,难道你比我小,啊,小弟弟,你好啊。楼主…惜玉:我来古代不是为了姐弟恋的。楼主: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惜玉:经典,不过不要说我说过的话,再说一次,我只是古代的过客,眼睛一睁一闭再一睁,我就不见了,你不要太过想念。楼主:这些话应该在你将我吃干摸净之前说才对。惜玉(我只是不小心被美色迷了一把…惜玉经典一:“我外婆她妈叫沉鱼,我外婆叫落雁,我妈叫怜香,所以我叫惜玉,以前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名,为了这个我曾和我进行过无数次的语言和肢体交流,我想大概是我过于强悍所以老天把我扔到这鸟不拉死的地方,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对我妈说:妈,您老取名也太有水平了,女儿我太喜欢这名字了,我再也不改名了。”惜玉经典二:“我宁愿呆在这里被逼疯,疯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管它什么野兽毒蛇,我不是正常人,我不害怕,无所谓。”惜玉经典三:“不管是帅哥还是美女,都是一堆肉组在一起的,止不过有的地方肉多点有的地方肉少点,这人肉是肉,猪肉也是肉,有什么不同吗?”惜玉经典四:……
  •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精选了近百种宵夜的做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喜欢吃宵夜和经营宵夜的人士的必需读本。
  • 桃花朵朵笑良缘

    桃花朵朵笑良缘

    貌美王爷入坑成“肥肉”,招来不靠谱公主脱衣扒裤!为还邻居半块猪堂堂公主殿下被逼得落草成寇,好不容易捕到美男一枚,谁知却惹来祸害不断……前有阴险太子虎视眈眈要她命,后有腹黑二皇子含情脉脉求包养!果然是一进侯门深似海,宫斗争宠五内焚!亡国公主悲催擒夫记,囧萌笑闹宫廷路,敢萌,敢坑,敢扑倒!看你走不走得了!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殇璃

    殇璃

    不知道是因为闭上眼,还是死亡迫近,他陷入纯粹的黑暗,他有些惴惴,他不怕死,却怕她还是不原谅他,不来接他,让他茫然无从寻找她的去向。“美璃!美璃!”他大声呼喊,渐渐惶急。突然周围好亮,他不得不眯起眼,他也不再觉得寒冷,也不再疼痛。光晕中,笑容如明月春水的她向他伸出手:“靖轩哥哥……”“美璃!”他赶紧伸手抓住,这次,他再也不要松开。或许这只是他的梦,但只要他的梦里有她,他便再没有任何遗憾。
  • 驭兽女尊

    驭兽女尊

    利用神秘戒指的力量,当冷焰穿越到异界,逐渐改变修炼方法,收服幻兽,踏上强者单位巅峰!强势女主降临,发现自己体质特殊,一班欺软怕硬的小子们被冷焰收拾一番后,个个乖乖顺服,就连传说中的神兽也臣服她的脚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墓地风云:八步道人

    墓地风云:八步道人

    本书有三警告:1.警告没胆量的!!2.警告心脏病患者!!3.警告心理素质差的!!传奇的校园经历,是什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是什么诡异的事件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解密,诡异的校园结束后,墓地风云又开启了新的历程,国宝?错,那是阴器!九个奇异的古字又是一场神秘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