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300000024

第24章 皇后的风花雪月--北魏孝文帝皇后冯妙莲出轨的悲剧(1)

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

民间的爱情就不必说了,单说帝王的爱情,因为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探轶探秘的兴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夏桀与妹喜、纣王与妲己、周幽王与褒姒、汉成帝与赵飞燕、北齐高纬与冯小怜、唐玄宗与杨贵妃、后蜀孟昶与花蕊夫人等等,这些帝王在位期间,也都因为过度宠幸美人而导致江山易姓或衰落。所以历史上往往把这些女人视为“红颜祸水”而大加挞伐。这固然有着男权社会专制的一面,但历史总要找出一个诿过的借口:而把江山之误推在美人身上,便是极好的替罪羔羊了。

因此,当宋太祖灭亡了后蜀后,就责问花蕊夫人:“都说红颜是亡国祸水,孟昶因你而枕于游乐,致使国破家亡,你罪过妲己。”花蕊夫人从容应对:“帝主以无上的权力,迷恋声色犬马,却不思保境安民,而将亡国的罪名都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以此掩盖君王的专横与无能,是何道理?”

回答的倒也义正词严。

不管是帝王贪恋美色也好,或是红颜误国也好,未免都是历史的老调子,没有多少新奇之处。

而历史上却有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却因为皇后的红杏出墙,竟被活活气死,说来也算历史的奇数了。试想,帝主拥有无上的权力,其生杀予夺之权,全在于心情的阴晴圆缺了,而竟被气死,而不施诛戮,真是匪夷所思。

他就是以改革闻名史册的一代明君、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孝文帝是提倡民族融合最不遗余力的贤明帝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6年~499年),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3岁时被立为太子,依北魏祖制,子贵母死,因此,其母李夫人被赐死。拓跋宏交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拓跋宏为人至孝,就在被立为太子的当年,父亲献文帝拓跋弘身上长了脓疮,他非常焦虑,就用嘴为父亲吮吸脓血,孝传内外。5岁时,由于献文帝拓跋弘与冯太后的政见不同和不满冯太后的风流情事,彼此矛盾很深。献文帝心灰意冷,遂把皇位禅让给拓跋宏,自称太上皇,自己入居崇光殿礼佛敬祖,实际上依然没有放弃权利。他常以太上皇的身份亲自率兵出击柔然,并不停地巡视各地,“国之大事咸以闻”,还将冯太后罢黜的一名旧臣重新起用。所有这些,自然威胁到冯太后的权威。承明元年(476年)6月,冯太后借口献文帝有复辟的企图,毒死了献文帝,自己再次临朝称制。

冯太后执政后,便对北魏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俸禄制、均田制、订立乡党法等,进一步加深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程度,也影响了此后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元和十四年(490年)9月,执掌北魏权柄达25年之久的一代女强人冯太后去世,拓跋宏开始亲政,时年23岁。

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兼长武事,遍览经史,善谈庄老。爱惜人才,礼贤下士。他鉴于北魏前期崔浩国史案的教训,就直言不讳地对史官说:“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主威福自擅,若史复不书,尚复何惧!”他在位期间,一心要“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由此可知,孝文帝是一个明智达观、视野开阔、胸襟坦荡、敢于担当的一代有为之君。一生厉行节俭,宫室残破了,也不忍糜费民间资财加以修葺,一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也不让丢弃,似乎显得十分小气。但他在政治理念上,却有着少有的恢弘气度和张扬个性以及改造历史、创造历史的高度责任感。

孝文帝亲政后,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北魏社会进行脱胎换骨地汉化改革,一,迁都洛阳,二,禁止胡服,“官民改穿汉人衣冠,概莫能外”。三,语正中原,“三十岁以上的听其自便,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四,“不杀太子母”。

但他颠覆传统的改革,打一开始就遭到了朝中重臣及贵族们的激烈反对。但他具有持久的恒心和坚强的意志,不为群议汹汹所动摇,并且身体力行,率先把祖姓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以纪念元郁)。又制作一套汉人冠服,赐给德高望重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让他带头穿上上朝。对于抵制改革的,则“一律重罚,朝官违禁罚其俸”。就这样,他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对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切陈规陋俗,进行大刀阔斧的、毫不留情的予以破除。使鲜卑社会彻底根除了蒙昧的胎记,踏上了文明的快车,孝文帝因此成为北魏历史上一位最受人称道的贤明帝王。

英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私心,姊妹花在皇宫绽放

孝文帝不拘泥于僵化的制度,其卓异的见识很早就有所显露。最初,他的长子拓跋恂被立为太子后,按北魏宫中旧例,“子贵母死”,拓跋恂的生母林氏,需得赐死。但林氏不单生得秀美无比,温婉有度,且性情贤淑,善解人意,孝文帝对她情有独钟。况且,他自己的生母李夫人当年就是被这陋习所杀,终其一生,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生得如何?他是由冯太后抚养成人的。失母之痛,心常戚戚。因此对这种陋习深恶痛绝,就去垦求冯太后,要求不因循旧法,彻底破除这一残酷野蛮的制度,但被冯太后断然拒绝。

读史至此,未免使人纳闷。冯太后是以改革旧制而扬名青史的,按说对这种有违人伦的陋习痛加革除才对,但她对孝文帝的泣请除训斥外,就是坚守子贵母死之制,语气坚定,毫无商量的余地。

为何如此呢?原来冯太后有她自己的私心,她是想让自己的侄女位居中宫,因此,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得处死林氏。如果不使林氏受赐赴死,那么,以林氏的娴美端庄,日后必被孝文帝立为皇后,新的后族势力就会崛起,也必定会对冯氏家族构成潜在的威胁。为了让自己家族累世贵宠,冯太后自然是要谋事深远,未雨绸缪了,她必须把可能出现的结局扼杀于萌芽之中。这就是冯太后之所以坚持祖制的现实考量了。

冯太后的哥哥冯熙,曾官拜太傅,晋爵昌黎王。他所娶的正室夫人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孙女、文成帝拓跋浚的姐姐博陵长公主,生有两子一女,女儿名冯媛。

冯熙除了娶有正妻博陵长公主外,还娶有侧室,其中有一侧室常氏,出身微贱,但生得美艳无比,风情万种,极得冯熙宠爱。她替冯熙生有两女一子,长女冯润,小名妙莲;小女冯清,又名冯姗。儿子就是后来被封为北平公的冯夙。姊妹俩长得花容月貌不说,又都冰雪聪明,深得冯太后的偏爱。

在博陵长公主不幸早逝后,冯府就由常氏主持家政。她有心把自己的女儿送进皇宫,而“文明太皇太后欲家世贵宠,乃简熙二女俱入掖庭”(《魏书》卷13)。可以说两人是不谋而合。按照礼制,冯媛是正妻博陵长公主所生,最应该被立为皇后,但由于当时冯媛岁数还小,再加上常氏一心要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进宫去,因此冯媛就暂时没有入选。这样,冯妙莲、冯姗姊妹就先冯媛双双进入皇宫,封为贵人,成为孝文帝的妃嫔。

由于姊妹俩貌美如花,雅静自饶,善解人意,又有一股超凡脱俗的风韵,很快就迷住了情窦初开的孝文帝。尤其是冯妙莲,与妹妹相比,更是丰腴宜人,妩媚生情,又解男女风月,孝文帝打心眼里喜欢她,对她百依百顺。三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少年夫妻,恩爱隽永。饮食坐卧,都在一起。

但好日子总是短暂的,易逝的,不知不觉一年时间已过。而欢乐的背后总藏着痛苦的泪水,它不分贫贱和富贵。就在姊妹俩忘情地陶醉于宫中舒适的生活和权威带来的荣耀时,灾难却接踵而至。

先是妹妹冯姗有了身孕,以冯太后的计划,即使冯姗生下男孩,也不会沿袭旧例,相反,会顺理成章地扶持其中的一人为皇后,以保障冯家累世贵宠。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冯姗娇贵体质,生子困难,最终血崩而死,母子不保。紧接着,被孝文帝特别宠幸的冯妙莲又不幸得了严重的皮肤病--荨麻诊。遍请宫内外名医,也都束手无策。冯太后生怕这种顽症会传染给了皇帝,也不得不把冯妙莲送出宫外,安排在一座庙里做尼姑,慢慢调息、静养。孝文帝虽意犹不舍,但一方面太后之旨不可违抗,另一方面,宫中美女如云,慢慢地,他也就忘记了与冯妙莲曾有的柔情。

这期间,孝文帝又移情别恋于一个姓高的美人,并与她生下一子,取名拓拔恪。就是后来的宣武帝。

皇后因反对改革而被废,姐继妹为皇后

先入宫的两个冯氏姊妹,一个因难产而死,一个因身染沉疴而被外放出宫,这使冯太后原本择一而立皇后的打算落空。好在此时博陵长公主的女儿冯媛已经长大,冯媛出身高贵,是册立皇后的最佳人选。因此,就在冯太后去世的前一年,由她再次做主,为孝文帝择立皇后。冯媛就这样被皇家风风光光的迎进皇宫。

可冯媛自恃自己是嫡出之女,血统纯正;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庶出的姐姐。如果说冯姗的性情是雅致好静、冯妙莲的性情是妩媚轻佻的话,那么,冯媛的性情就是冷艳傲慢。“贞谨有德操”。她不会也不屑使出狐媚手段去迎合和趋奉皇上,猎获皇上的欢心。这使孝文帝对她又爱又敬,而敬多于爱,这种敬爱之情渐渐导致孝文帝对她有所疏远。这也使孝文帝情不自禁的想起她的异母姐姐冯妙莲来,她温柔的衷肠,她迷人的风姿,她对自己情意绵绵地关怀和慰藉。在这样的现实与心理的对比之下,他偶尔也会派遣宫中宦竖,到庙里去探望和慰问冯妙莲。

虽然冯媛缺乏女性的温柔,毫无风情可言,但她对宫中大小事体,处理得中规中距,也有政治见解,很得冯太后欢心,常夸赞道:侄女随姑。认为冯媛深得自己的真传,将来必能承继衣钵,续振家声。因此,就在她于490年临终之时,她遗言孝文帝,在他亲政之后,一定要册立冯媛为皇后。孝文帝为人谨孝,守孝三年后,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年),册立冯媛为皇后。

之后,孝文帝打听到冯妙莲已经康复,“素疹痊除”,就派遣宦官双二念持书去慰问,并将她再次迎进皇宫,册封为左昭仪。

从此,后宫不平静了,姊妹俩开始争宠了。

虽然冯媛性格持重,本性不妒,有冰雪节操,但在男女情事上,不如冯妙莲会媚人,善媚人,孝文帝在她面前,情趣全无。而冯妙莲不似她那样,心底如玉,洁净无瑕。冯昭仪“有姿媚,偏见宠幸”。她所暗通的高菩萨,为她研制了一种媚药--“肌香丸”。只要将“肌香丸”放在肚脐眼中,一晚上都会通体喷香,经久不散;男子为这香气诱惑,往往爱欲大盛,整夜颠鸾倒凤,都不知疲倦。而这媚药的最大缺陷,就是用后不能怀孕。所以,冯妙莲虽得专宠,却始终无子。

冯妙莲也很有手腕,为了能登上皇后宝座,她积极在宫中活动,以小恩小惠的手段或借助孝文帝的名号,狐假虎威,逐渐使一批宦官和大臣聚集到了自己身边,为她摇旗呐喊。其中有一个叫双蒙的宦官,是她的贴身随扈,他很能揣度冯妙莲的心思,主动做她的马前卒。出面结好皇后冯媛身边的太监王充,随时打听和掌握皇后的行踪。皇后偶有闺中之怨,都会被冯妙莲窥测得明白。

冯妙莲常趁与拓跋宏同床共枕之时,诋毁自己的妹妹,添油加醋地制造是非和流言。史载:“昭仪自以年长,且前入宫掖,素见待念,轻后而不率妾礼”。冯媛虽以忠厚待人,但冯昭仪这样欺辱妹妹。致使素不妒忌的冯媛,也忍不住“有愧恨之色”。冯媛便令太监王充,于某一天,拿着皇后金牌,召冯妙莲按宫中礼仪前来参拜。冯妙莲不得不依礼前去参拜,但自此内心衔恨不已。

枕席之言最能改变人的观点,虽然这床头风看似无形,却有比刀子还闪光的锋芒。尤其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张全盘汉化,比冯太后的改革更加彻底和深入。冯媛颇不以为然,在后宫加以抵制,坚持不穿汉服,不说中原正音,也就是当时的汉语普通话,孝文帝对她渐有微言。于是,冯妙莲便借机百般诋毁她,“昭仪规为内主,谮构百端”。孝文帝遂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7月,在大殿之上逼迫冯媛交出皇后玺绶,废为庶人,迫令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几年后又被赐死,年约25岁。史称废皇后冯氏。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银河帝国9:钢穴

    银河帝国9:钢穴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修道大掌教

    修道大掌教

    李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携带着可修炼道术的修道系统来到了这个世界。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爱之约定

    爱之约定

    因为一个误会,他将她抛弃,事后知道错怪她,想找她的时候,她已经消失在人海。五年后,机场意外重逢,她竟然还领着一个宝宝!“你跟孩子都是我的!”他霸道的宣誓,她却不屑的道:“先生,我们认识吗?”不认识?好!很好!既然如此,那他就让他们好好的重新认识一番吧!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