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50

第50章 塾师——古代教育的中坚力量

相传,我国从虞舜时代就已有官学。只是,后来私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在私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孔子、王守仁、王夫之等许多名师,但更多的是些不知名的塾师。他们在整个私学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对待教师要像侍奉父辈一样,“事师之犹事父也”。

■ 私塾教育——家塾、村塾和义塾 ■

私塾是我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是当时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民间学堂。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名塾师,学生在一二十人左右。私塾一般是利用庙宇或塾师自家的房屋作为教室,课桌、椅子都由学生自带。为了便于监督学生学习,塾师的桌椅设在学生座位的后面,书案上放着笔墨砚台和戒尺。

塾师采用个别教学,学生每天的学习不是念书背书就是练习书法。他们念书时,摇头晃脑,朗声诵读;背书时,面对塾师叉开双腿,反背两手,背错了,塾师就会用戒尺打手心或罚站关学。塾师对学生很严,因为他们相信“严师出高徒”。

自唐宋以来,“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塾师仍受到社会的尊重。塾师一般包括退闲官僚、儒士、举人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等各种人。随着社会的变迁,退闲官僚、儒士与举人监生日渐淡出,儒学生员日渐在塾师群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经馆深受科举的影响,以八股能手为良师,塾师名望的高下由学生科名的多少而定。

塾师做兼职

除了少数有功名的高级塾师外,当时民间的多数塾师没有功名,在农村教馆,收入微薄,家境贫寒。他们有的还要耕种几亩薄田,且耕且教;有的到学生家吃轮饭,或由学生凑给一些米食、蔬菜,仅能果腹;有的兼行医看病、看风水、代写公私文书、占卦等以增加收入。

私塾教育属于启蒙教育,起源很早,唐代即“许百姓任立私学”,明、清时更加普遍,有些教师还自己设馆授徒,人数多少不一。私塾大致可分家塾、村塾和义塾三种。

家塾是聚族而居的同宗族人,在村里为族中子弟所设的学校,规模较大,学生也多,但是一些官宦豪富、地方士绅,常把塾师请到自己家,专教自己的子弟。

村塾是乡村中小户人家为了保证子弟的教育,合请一位塾师开课讲学。塾师或为本村读书人,也可为外村人。上课地点选在村庙,因为庙里有空房子。

义塾是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可分三种。一种是在孤儿院或清节堂里设立的学校,纯粹是慈善性质。一种是富人、乡绅出资办义学,请老师来讲学,教授的对象为贫寒子弟。如清代的武训行乞办的就是“义学”。还有一种“义塾”,是本族中某一老祖宗,在世时考虑到家族今后兴衰,族中子弟贫富不匀,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便兴办义学,学校经费或由族中人分摊,或由族中的共同财产支付。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所上的就是这类“义塾”。

■ 族人学校——从《红楼梦》看家塾 ■

《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秦锺说:“我们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我因业师上年回家去了,现也荒废着呢。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温习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读。”

贾宝玉所说的家塾,实际上也是义塾,原系贾家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家境贫寒不能延师者,即入此中读书;凡族中为官者,都要捐助银两,以为办学费用;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当时在家塾中司塾的是当时有名的老儒贾代儒。

贾家的家塾条件较好,还管茶饭,所以同贾家稍有关系的亲友,都想方设法让子弟进家塾来。不过,这种家塾,只有本族人才能免费入读。例如,秦钟虽是贾家的亲戚,但他入塾照样要付钱。书中说:“(秦钟的父亲秦业)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

生源复杂的家塾

贾家虽是大户人家,但家塾中生源复杂,连呆霸王薛蟠也在内。他们“假说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二日晒网,白送些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家塾里各色人都有,连搞同性恋的都有。学生中斗鸡走狗、拈花惹柳、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

家塾中所用教材,与其他私塾大致相同,但塾师也可自订,东家也可增添科目。如《红楼梦》中就写道,贾政问宝玉的跟班:“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那个跟班说:“哥儿已经念到第三奉《诗经》……”贾政就说:“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虽然贾政那么说,但其实贾府对私塾老师还是很尊敬的。例如,私塾先生的孙子死了,“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国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呈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这贾代儒虽是贾氏族人,如不是他在家塾里当先生,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给他脸面。贾府虽是大户人家,对私塾先生也是很尊敬的,而一般农户乡民,对私塾先生则更加尊敬了。

■ 有苦有乐——近代名人笔下的私塾 ■

近代,有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作家,如鲁迅、钱穆、陆文夫等,他们深厚的旧学基础都得益于童年时的塾师,而他们成名后回忆起幼年时的私塾经历,往往既对那种落后的教育方式予以批评,同时又对那段童年回忆带有难舍的感情。

鲁迅曾就学于“三味书屋”,他在《朝花夕拾》中回忆起自己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尊敬的心情,认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国学大师钱穆所读的家塾,当时在江南极为普遍。有些家塾先生是本村人,早上来,晚上归,但大都住在私塾里。他曾在一本书中写道:“因离室小便,归座,塾师唤至其座前,曰:‘汝何离座?’得击早心十掌。自是不敢离室小便,溺裤中尽湿。……年终,先父因谢师歇塾。为余兄弟学业,移家至荡口,访得一名师,亦华姓,……进余年八岁,师为余讲《史概节要》及《地球韵言》两书。”

西席、学究

塾师也叫西席、西宾、私塾先生、教书匠或村学究。如《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人称智多星,原先是个私塾先生,又称为吴学究。一般而言,主人为“东家”,宾客次于主人,故称“西席”或“西宾”。唐人柳宗元诗:“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保事乞西宾。”

著名作家陆文夫写有一篇以“乡村塾师”为题的文章,记叙了他小时候遇到的乡村塾师。陆文夫上的是村塾,一位富有的农民利用自家的房屋,为全村孩童请来一位塾师,事先谈好束脩、饭食,然后再与村民们分摊,富者多出,贫者少出,办学者决不从中渔利。教室共有三间草房,其中一间是先生的卧室,课桌和凳子各家自带。

入学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拜时点燃清香一炷、蜡烛一对,献上供品三味:公鸡、鲤鱼、猪头。拜完孔子便拜塾师。陆文夫写道:“秦老师教学确实是因材施教。我觉得他什么都会。他写得一手好字,替人家写春联、写喜幛、写庚帖、写契约、合八字,看风水、念咒画符、选黄道吉日,还会开药方。”这样的塾师现在已很难找了。

书画家谢稚柳的启蒙先生是一位晚清进士,也是江南有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开塾讲课,收有几十个年龄不一的学生。谢稚柳回忆说:“他对我们作文的要求极严格,每隔一周,就给我们列出一串题目,其中有诗题,有文题,还有赋题;倘如谁作文马虎,他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马上把你叫进书房谈话。所以,每次做作文,我们是不大敢敷衍的。”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不过值得感谢的事也是有的,例如老师教我作文要先读《论说文范》。尽管开头是‘呜呼’,结尾又是‘呜呼’,课文自身对我缺乏魅力;但作文要讲究点逻辑,这一点对我现在还有益处。”

■ 识字写字——私塾教育的启蒙活动 ■

私塾的教育方法是采取个别教学,学习年限没有定规。私塾用的教材,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一般来说,启蒙的学习《三字经》《百家姓》,中等程度的学习《千字文》《唐诗三百首》,高级程度的学习“四书五经”。

私塾教育从识字开始,教本多是《千字文》《百家姓》等。据说,汉武帝时,才子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文中没有一个重复字。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颇有文采,大笔一挥写成《急就篇》。后来,这两篇文章,也被当做天下儿童村塾的识字课本。

我国历代都重视识字教育。南北朝以前,学童人人诵读《急就篇》;齐、梁以后,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编写的《千字文》大盛,村塾中开始齐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此”与“斯”

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一巷口,看见墙上写着“此路不通”四个字。他问在旁玩耍的几个孩子是否认得,一个孩子答道:“我刚读完《论语》,只认得下面三个字,第一个字《论语》中没有,所以不认得。”乾隆不信《论语》中没有“此”字,后来一查,果然没有,原来《论语》里在该用“此”字的地方,都用“斯”字代替。

宋代又推出了《百家姓》,比《千字文》更普及,时人称为“村书”。那么,《百家姓》第一句,为什么说“赵钱孙李”呢?有这样一种说法,“市井所印《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镠)而下后妃”。

塾师教字时,先把常用的字用正楷写在一寸见方的厚纸上,让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等认识两三百个基本字以后,才开始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识字课本。这几本书读完以后,再读些四言杂字、五言杂字、六言杂字。认字以后,还要会写字,学生一早到塾里,先练习写毛笔字,从“描红”到“眺格”,认认真真地练,直到能写出一手好字。

但是,由于教育方法太死板,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进私塾,花几年时间,有时甚至都练不好识字、写字这两个基本功。

■ 落魄文人——私塾先生的主要来源 ■

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小的私塾,以及规模大、学生多的郡学乡校,都不许官员来专职教书,偶尔来教是可以的。同时,名声很大,即便授徒千余人的教书人,一般也不能当官。

例如,汉代的孔光,很有学识,但他担任尚书,因而不能出来当教授。后来他当了客卿,便可以为门下诸生讲问析疑了。另外,汉代的列侯,居家的可以以教书为业;一些继承爵位但无官职的,也可以居家教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一官半职的人,谁又愿意去当私塾先生呢?一般只有那些落魄学子、穷酸秀才,为了养家糊口,才不得不靠教书挣点微薄的薪水。

张宜泉是曹雪芹的好友,也是一位教书先生。他身世可伤,家庭多故,嗜吟好饮,不肖不材,坎坷穷愁,孤独愤激,看其性情,也是傲骨壮怀,诙谐放达,而不为世所容。

他13岁丧父,才得成人,又遭丧母之痛;兄嫂不容,逼迫分居。因毫无赡养,不得已觅馆课童以自活。他是“家门不幸,书剑飘零,三十年来,百无一就”,在塾馆里虚度半生,而诗文却写得很好。

他曾写道:午床簟展小堂空,柴米只争终日贵。妓楼鲜润榴裙雨,隆煞先秋蝉噪急。积闷难消睡课中,人家益较去年穷。僧寺清凉蒲笠风,一声声出碧梧东。这首诗多多少少地反映出了一个乡村学究的生活状况和伤时愤世之情。

私塾先生中有些是屡试不中的老秀才,他们满腹经纶,只是考运不佳,只好退而教塾;还有一些是落魄文人、迂儒等。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暂时的,权作过渡之计。

例如,《水浒传》中的吴用,以私塾先生的身份作掩护,暗中干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大事。如遇到江湖要事,课也不上了。书中第十四回说,吴用为了和阮氏兄弟商议劫取十万生辰纲之事,“挂了铜链在书房里,吩咐主人家道:‘学生来时,说道先生今日有干,权放一日假。’上书斋门,将锁锁了,同晁盖、刘唐到晁家庄上。”

又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周游各地,“在旅店偶感风寒,愈后又因盘费不继,正欲得一个居停之所,以为息肩之地。偶遇两个旧友,认得新盐政,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递将雨村荐进衙门去”。贾雨村得以结识贾府,以此为跳板,又去升官发财了。

■ 清贫生活——待遇不高但较为稳定 ■

私塾先生的待遇不高,但还是相当稳定的。学生随师学习,要付一定费用,并要向老师送礼物,这种礼物古人叫“束脩”。春秋时,孔夫子教学生读书,就收取学生的束脩,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这在那个时代已是相当不错了。

清代“清节堂”堂规中有一条说:“本堂门外设立学堂,延请名师训教孀妇之子读书明理,每岁束脩足钱二十四千,按月致送;开馆贽敬一两,三节节敬每节钱一千文;塾师家有正事,送份四钱。定于每岁正月十六开馆,十二月二十日放馆。”

清代还有一条关于塾师待遇的资料。尹绾在城南开了一家私塾馆教授生徒。由于该馆地段好,靠近闹市,而且尹绾颇懂教育之法,来学习的人很多,学业多有所成。他的收费标准是,每个本乡学童从读一年,“岁奉钱四百或八百至千钱,则已丰”。

上述两条材料中,私塾先生的收入相当,一个是在族馆中教读,一次性收薪金二十四千;一个是在自己家中开馆,每人平均八百,收二三十人,也将近二十千。

萝卜、罗布、锣钹

古时候,有个小气的东家,请家教先生吃饭每次都吃萝卜,先生很不高兴。一次,东家请先生便酌,欲考学生功课。先生预先关照小孩:若父亲要你对对子,你看我的筷子,我筷中夹什么菜,你就对什么。吃饭时,父亲讲“枝桃”,学生见先生筷子正夹着萝卜,便对“萝卜”。父亲说:“不佳,但过得去。”又说:“绸缎。”学生仍对“萝卜”。父亲不悦地说:“绸缎如何对萝卜?”先生帮学生辩解道:“萝是丝罗之罗,卜是布匹之布,有何不可?”父亲无奈,又出对子说“钟楼”,学生又对“萝卜”。父亲摇头,先生又为之辩解:“萝乃锣鼓之锣,卜乃铙钹之钹,有何不可?”东家又出二字“岳飞”,学生又对“萝卜”。东家大怒,责问先生:“你为何一直用萝卜教学和对对子?”先生说:“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容易请客,又叫我吃萝卜,我眼睛看的也是萝卜,肚内装的也是萝卜,我怎么能不教你孩子萝卜呢?”

《儒林外史》中的村学究周进,薪俸则是“每年馆金十二两银子,每日(饭钱)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这位先生的束脩似乎少了一些。

学生到私塾读书,多少都要送上一份“贽敬”。有本书中写道:“开馆那日,申样甫同着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晚间学生家去,把各家贽敬拆开来看: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

自开私塾的先生,费用全靠学生上缴;而家塾或义塾,食宿都由东家供给。如东家富裕,出手又大方,则日子好过一些。塾师除一日三餐之外,还有点心、茶水供应无缺:有些大户人家,还有佣人专门伺候塾师。塾师的薪俸可以全部拿来养家。如果遇到手头不宽裕的人家,私塾先生也是有苦难言,既要清高,又要争待遇,十分挣扎。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热门推荐
  • 苍生绝

    苍生绝

    当劫难降临,该选择逃避还是逆行?空间的大碰撞,另一个宇宙的侵略,六界至尊为保天下苍生,誓死捍卫亿万生灵,其间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腹黑世子闲凉妃

    腹黑世子闲凉妃

    那一日她喝下了母亲亲手送上的毒药,血染红了衣襟,滴下了一滴倩泪,看着那个满眼愧疚的女人轻声叹息“如有来生,只愿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和一个可以倾心的爱人!”黄泉路上她没有看见幽魂,没有看见奈何桥的孟婆,也没有看见所谓的彼岸花,只有一块三生石。她在那里轻轻的刻上: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青丝三千变成白发苍苍。后来三生石开出了一道门,她走出去,走出了一场盛世繁华。那个皓月国纳兰府的纨绔大小姐纳兰汐死了,那个一碗毒药送上黄泉路的浅言却活了。成了那个纳兰汐。这个纳兰汐不再追着名满天下的九皇子跑了。不再为了霓裳阁的一匹布和其他小姐争的头破血流了。不再成天将纳兰府弄得鸡飞狗跳了。不再在那红倚楼上丢人现眼了。她每日只求一曲轻弹,一茶轻饮,一塌浅眠,就此平静终老。怎奈那日春雨缠绵,往日那个陪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的小丫头跪在那雨里,被那鞭子抽打着。怎奈三里桃花因那高堂之上的帝王,一句戏言染满了鲜血。怎奈那个成天唧唧歪歪的老头子为了救自己,剜下了自己了的心头肉。却只有一句“你能活下去就好!”那一日纳兰府的旁系被逐出京都永生不得回归。那一日她对着那个高堂之上的君王怒目而视“为君者,为的是天下苍生幸福安康,为的是太平永世。不知君王血洗这三里桃花林,是明君之为,还是昏君之为?”那一日她从来到这个异世流下了第一滴泪,看着那个脸色苍白的老头子“放心吧,我会没事的,纳兰府的人从来不是好惹的!”于是那一天红倚楼上那惊鸿一舞,她惊艳了世人于是那一天皇家宴上她的那句“我不嫁不爱之人。”扬名天下。于是那一天皇家密杀,她一身红衣竖立于纳兰府前,血战一晚,护了身后那一缕温情。那一日皇家晚宴上他白衣灼华,入了她的眼。那一日他执帕轻拭她的脸,近了她的身。那一日桃花树下,他折一枝桃花插入她的碧发,进了她的心。那一日他已重权在握,即将为王,却为了救她独闯敌人的牢狱,最后暗算身亡。她才知早已将他爱入骨髓。她一步一叩一跪上玉山,血染红了千里路,只愿求得那隐世之人救他一命。玉山之上她最终失血过多昏倒。这一睡便是一月。再次醒来他静坐在床前温润的看着她。她喜极而泣“我就知道你不会死!”他搂着她,心疼的为她拭泪“我是死了,但是我看见那三生石上,有一个笨女人写着: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三千青丝走至白发苍苍。我又怎能忍受你的愿望落空!”
  •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林以晴,一个初谙社会的纯情少女,却在无意中撞破了顶头上司的好事。无意中又发现和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背叛了自己,在自己的感情道路上她败的一塌糊涂,伤心之余,她被多情上司缠住。
  •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

    赵凡禹编著的《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讲述了:推理惊悚小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之所以风靡全世界,就在于它拥有让人充分发挥逻辑思维找到事件真相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最终却是在得知难以预料的结局时恍然大悟,继而获得阅读快感。《一生必读的悬疑文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精心甄选全世界各地著名的推理惊悚大师之著作,让读者在这些大师诡秘奇异的文字当中,获得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 生意人的活法

    生意人的活法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于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探求其对于人生的诸多观点,比如:“物质的力量再大,也不能真正俘获人的‘心’。”“只知责备别人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但是自命不凡的人更令人不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再用前人的观念与方式生活,应当互相尊重和关怀。”“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怀希望,就不会觉得劳累与辛苦。”本书作者在对松下幸之助的生平、思想和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后汇编此书,期待大家能够真正领悟大师的智慧。面对这样一位经营之神的成功心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阅读和领悟一番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