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41

第41章 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3)

在军队建设上,《六韬》极为重视将帅的选拔,认为“社稷安危,一在将军”,要求将帅不仅要谙熟战略战术,知进攻退守、出奇制胜的谋略,还要具备勇、智、仁、信、忠等德行,以及“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的风范。在训练上,该书主张从单兵训练开始,一人教成十人,十人教成百人,乃至百而千,千而万,万而合成三军之众,进行大操练、大演习。

该书重视部队编制和装备,详细记述了当时军队指挥机构的情况和参谋人员的称谓、职责,记述了古代武器装备的形制和战斗性能,以及军中秘密通信的方式方法,认为“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它对于作为后备兵员的农民,则要求通过农事活动进行训练,培养战斗意志,以寓兵于农。

《六韬》是先秦军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史记》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时期,《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现在,《六韬》已被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六韬”所指

今本《六韬》共分6卷。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三略》,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成书于西汉末年,传为黄石公所著,其真实作者已难考证。该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三略》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4000多字。

“上略”提出“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强调以礼赏来招纳贤士,也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为王者提出了具体的战略策略,可以说是王者书。

“中略”主张“差德行,审权变”,主张在用人上要“权变”,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而加以利用,虽然王者以德治人,但利用人时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一点,只要其能为我所用就可以了。本篇提出了“谲奇”和“阴谋”这些用人的策略。

“下略”强调为王者治理国家要尊于道,道与德二者相辅相成,只有这两者得到很好的统一,那国家的安危就可预知,只有道与德行于天下,那高人贤士就会自动现身,只要贤士都能归附,则王者就无敌天下。

《三略》自问世以来,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北宋时期更是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古人称赞它说:“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记录了唐朝名将李靖的军事思想,体裁是传统的问答式。该书发展了《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攻守、虚实、主客等战略、战术思想,着重探讨了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问题,并探讨了军制、布阵、兵学源流等一系列问题。

该书善于将抽象的军事理论具体化,如书中引用西晋马隆讨伐凉州树机能使用八阵图、偏箱车的战例,得出了“正兵古人所重”的结论。

该书还十分重视部队的军事教育与管理。强调将帅要深晓兵法,“教得其道,则士为乐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提出训练要由少及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还要根据部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

北宋时期,该书被收入“武经七书”中,作为武学科举的教材。南宋戴少望《将鉴论断》称其:“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

■ 文武双全的韩信 ■

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少时孤苦,却勤奋读书,熟谙兵法,胸怀大志。在楚汉争霸中,他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谱就了辉煌的篇章,其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瑰宝。

汉朝建立后,韩信承担起整理、校定、总结先秦兵学之历史重任,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使汉以前的兵书得以以较完整的面貌存之于世,为两汉兵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志在鹊起豹变

文学宗师苏轼曾到淮水岸边的淮阴城下,寻访韩信在故乡的遗迹。他驻足淮阴侯庙前,文思如泉涌,挥笔写下了散文名篇《淮阴侯庙记》。其中,“当嬴氏刑惨网密,毒流海内,销锋镝,诛豪俊,将军乃辱身污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一句,是苏轼对韩信的感言。

在青少年时期,韩信就在淮水岸边认真钻研各种用兵的谋略与方法,期待有朝一日能匡扶天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韩信)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通过学习,韩信积累了深厚的军事功底,为后来领兵征战、整理兵书、著作兵法等,提供了学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韩信对兵学有全面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北宋王安石说:“信但用孙武一二言,即能成功名。”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邦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才得以破秦灭楚,一统海内。刘邦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精通《孙子兵法》,他的“汉中对”即是对孙子“知彼知己”“知势”“造势”“任势”思想的高明运用。他对当时雄霸天下的项羽和力量相对弱小的刘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任用贤将、论功行赏、救济百姓、收天下人心的措施和取三秦、东向与项羽争天下的战略目标。

韩信极富传奇色彩,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总能示形用权,临敌制变,以最恰当的战略战术去战胜对手。他善于审时度势,每战之前都进行严密的侦察,做到对敌情、己情,以及天时、地利之情了如指掌,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周密部署,战则有章有法,处处主动。楚汉战争中,他先后在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韩信善于出奇制胜,在平定三秦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魏时的陈船蒲坂、暗渡夏阳;灭赵时的背水布阵、奇袭敌营;灭齐时的因机立胜、出其不意;潍水之战时的沉沙断流、半渡而击等,所有的这些战法,无不因时、因地、因敌而异,处处显示韩信忠勇奋发,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和先计后战、虑事周密、用兵严谨的军事权谋家本色。

韩信践行了《司马法》“仁、义、礼、让”的精神,其军队都是“仁义之师”。每到一地,韩信都会尽力使百姓远离战乱,安居乐业。百姓感其恩德,纷纷为其建庙立祠,至今享祭不绝。在韩信当年生活、战斗过的许多地方,人们还在他身上附会了很多美好的传说。

韩信读了哪些兵书

韩信有着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百战百胜的用兵谋略,因此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究竟读了哪些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说:“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这本书是“武经七书”之一,历来被兵家奉为经典著作,其观点是可信的。

韩信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给中国军事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新的瑰宝。《汉书·艺文志》将他列入“兵权谋家”,称他“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宋代陈亮赞道:“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明代茅坤则说:“予览古今兵家者流,当以韩信为最。”《百战奇略》将其“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和“沉沙决水,半渡而击”等列为“远战”和“水战”的法则,他的“暗度陈仓”则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

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刘邦削夺了兵权,徙封为楚王。不到一年,他又被刘邦以意图谋反的罪名,用陈平“伪游云梦”之谋逮捕。随后,他被贬为淮阴侯,并被软禁起来。从此,序次兵法、著作兵书成为他的主要工作。

韩信文武双全,上马称将军,下帷即学者。据《汉书·高帝纪》记载,韩信与张良“序次兵法,凡一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实际上,张良在汉王朝建立后便退隐山林,不问政事,因此序次兵法实际由韩信主持。

序次兵法倾注了韩信的大量心血。他广采博收古今兵学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严选精取,收良剔莠。他还将《司马法》对兵家的分类思想应用于序次兵法,建立起了完备统一的科学分类体系,将兵家及古典兵学进行筛选和分类。

此后,杨朴、任宏、刘向、刘歆等人“捃摭”“校理”兵书,始终未脱韩信的初始规制。从韩信到刘歆,众多学者通过整理兵书,将兵家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这种四分法被后世奉为圭臬。

此外,韩信还开启著录《孙子兵法》的先河,是我国历史上著录《孙子兵法》的第一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他还写有《韩信》兵法三章,将自己对前代兵学的学习、对前人战例的研究、对亲身经历的战争实践的感悟等,熔为一炉,其所著当是集大成之作。可惜后来“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未得流传。

韩信综合融汇、总揽贯通先秦兵学之大成,使汉以前的兵书得以以较完整的面貌流传于世,为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后世历代军事斗争提供了切实的借鉴。他在保存和发扬我国古代军事遗产的精华方面厥功甚伟。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热门推荐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

    只要我们肯利用,年龄渐长对于我们来说,是为我们全面加分的它代表了更多的历练与积累。年轻时代追求幸福,轰轰烈烈或跌跌撞撞,但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现在,我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幸福就在不远处。
  •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他说:“女人,除了身体,你毫无价值!”她嗤之以鼻:“男人,你连身体,都是废物!”一个是喋血佣兵,一个是暴虐帝王。她穿越而来,助他登上九重皇位,却换来别的女人新婚之夜。十尺城墙,她带着他未出世的孩子,轰然跳下。若干年后,当冰冷的指尖掐住他的脖子。她说:“这世界上,我只相信一种人不会背叛,那就是死人!而你,非死不可!”天下三分,他们以彼此为诱饵,执掌生死棋局。江湖朝堂,他们互不相容却形影不离。当爱与恨纠结缠绕,她究竟是信了帝王无情,还是选择他说的白首不离?
  •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中小投资者获利创业板实战技巧全书,分享创业板“盛宴”的实操读本。尝新也需理性,操作更需指导,跟风要靠技巧,赚钱讲究策略。带你揭开创业板神秘面纱,教你如何一打就中,让投资少些盲目、多点理性,投资不投机。
  • 重生女屌丝:下堂公主当自强

    重生女屌丝:下堂公主当自强

    这不是一个坑爹的年代,却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本姑娘女屌丝一枚,老爹是皇帝,怕你个球!什么?不喜欢本公主,那你脑子进水了,要娶我?什么?不能抗旨不尊,那是你胆小懦弱!敢动手打我?那你就不是男人!好,你不休我,我休你!不就是状元嘛,本公主不稀罕,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更何况,你也就是一棵草!给我靠边,别挡住我扑面而来的幸福!看重生女屌丝如何玩转古代王朝!
  •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征服不了女人心的拿破仑,为情陨落的普希金,逃婚未成累此生的林肯,多少痴情多少恨的托尔斯泰,风流总统克林顿……本书无意于去翻他们的风流账,谱他们的艳情史,只是从这些或饱含辛酸或饱含遗憾的婚恋当中,让读者领略到他们的真实、凄美、感伤……
  • 魔造苍生

    魔造苍生

    一个魔,却处处得道,八方来助。他的运气真的就这么好吗?一个人,却时时受阻,四面楚歌。他的人生难道就这么凄凉么?一颗心。却次次碎裂,一世沉沦。他的感情是否就这么脆弱呵?无数的宇宙,空间不断交战吞并,百家争鸣,万族林立,一个强者的崛起,不仅需要无尽的杀戮,还需要历遍轮回苦,尝尽苍生难,苏磊一个尝尽苦难,受尽折磨的少年,能否挣脱命运的枷锁,打破轮回的桎梏,冲破冲冲阻碍,站在众生之巅,创出属于自己的苍生之界。
  • 农门商业大亨

    农门商业大亨

    别人穿越,都穿越到王妃、格格这种有身份的人身上,偏她这么倒霉,穿越到一个农家女的身上,好吧,她自立自强还不行?她才高八斗,智慧非凡,她就不信,凭她的努力没法子成为世界首富,顺便拐个王爷来当相公!
  • 小农女要种田

    小农女要种田

    她家的后山上,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失忆的杀手。她毫不客气把他捡回家。哼哼,告诉你,你的苦日子开始了……咱家正缺一头牛,咱爷正在寻一个苦力,还有咱家往后发家致富的重担,可全要靠你……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