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19

第19章 道教——得道成仙的乌托邦(3)

道教对“道”的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认为“道”可以幻化成神。道的形式是虚无的,但具有神性。形象地说,分散时它是无形无象的气,聚集起来便是神。于是老子便被塑造成这样的神——太上老君。二是认为“大道”有生化功能: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三是发展了对“德”的解释,认为“德”是“道”之得。“德”是“道”在万物中的体现。对具体事物来说,得到了“道”或者没有失去“道”就是有“德”。

“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德”是“道”的体现,但“德”也是要靠人们自己去体会的,因此要“修德”,只有“修德”才能“合道”。要力求处处合乎“道”,一开始只是成为一个有德之士,继续下去,与道合为一体,就是得道的人——“真人”。

“道”无法用语言表述,只有依靠纯净无染、坦然自得、不着形迹的“真如妙心”去领悟。正如拈花微笑,心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归根结底,道的规律在于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属性,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总的来说,就是顺乎一切事物和世界的本性,顺乎规律行事。

⊙神仙崇拜——道教的终极信仰

老子提出的“道”,是哲学上的道,是有科学性的。道教则相信世上有神仙存在,把成神成仙当做终极的奋斗目标。道教信徒们虔诚地信奉道教、炼丹修道,正是在神仙信仰的驱使下进行的。

道教关于神仙的信仰和追求,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讲源于所谓的“大道”。道教不仅认为神仙创造了宇宙万物,还在臆想中认定宇宙间存在一个神仙世界。其中,既有开创天地的三清尊神,也有统率天地的万神之首玉皇大帝,玉帝之下有四方天帝辅助玉帝统管天地,称为“四御”。其权力很大,分工明确。

三清

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就是道的化身,道生一,一就是元始天尊;由一生二,二就是灵宝天尊;由二生三,三就是道德天尊;三生万物实际上就构成了完整的万物生化过程。简单地说,宇宙万物都是由至高无上的神——三清尊神创造的。

东王公和西王母,是道教掌管仙籍的两位大神。所有成仙的人,进入天庭都要先拜见西王母,然后拜过东王公,算是到新单位报到并经审查合格后,他们才能进入三清圣境,见到最高的神元始天尊。

东王公和西王母下面是分管天、地和水的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分管人间休咎的星君——五星七曜星君和四灵二十八宿;专掌风雨雷电的雷公、电母、龙王、风伯;还有门神、灶神等。

道教信徒认为,神仙有巨大的神力和能量,他们无所不能;神仙是永恒的,成为神仙后就可以过上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完全摆脱自然和社会困扰的生活;神仙居住的世界里,到处是琼楼玉宇、云雾缥缈、仙乐缭绕,到处安详和谐、自由自在。

道教勾勒这样一幅迷人的胜境,而后鼓励信徒,只要通过虔诚的信仰和规范的修炼,就能得道成仙到达这样的境界。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无休止地炼丹、修道,苦苦追求,只不过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过一把神仙瘾。

⊙清规戒律——道教信徒的行为规范

戒律是道教信徒的信仰规范,也是道教组织的行政准则。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道教教义、道教科仪、道教活动场所、道士和道教组织等宗教要素的神圣、尊严和崇高,也可以极力维系道门内部的严肃性、清静性和纯洁性。

道教的戒律一般分为三类:“戒”,即约束道教徒的规定;“律”,即约束道教徒的一些具体书面条文;“清规”,指各个不同的道观中约束道士的规章制度。道教的戒律是教义的派生物,也是一种文化,并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而趋于完备。

初创时,道教就有一些内部的组织纪律,名曰科律。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置义米义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等。

虽然上述这些还不是正式的道教戒律,但已经形成了早期道教戒律的雏形。譬如说,道教徒不能不孝、贪婪、好色等。随着道教的发展壮大,其组织越来越正规,教徒也越来越多,其戒律的条款也逐渐丰富起来。如五斗米道就规定了“三行九条”。

《太上老君戒经》

记述老子西游天竺,路经函谷关,授尹喜《道德经》五千言。尹喜受经之后,又请问持身奉经之法。老君乃授尹喜五戒,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据称此五戒乃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奉持五戒可得道成真,失戒则受种种报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陶弘景等的先后整顿、改革,道教逐渐从分散的原始状态走向相对统一。上清、灵宝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创制了“五戒”“八戒”“十三禁戒”和一些如“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的律文。

唐代的道教戒律更是得到空前的大发展,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唐代完备戒律就有16种之多。宋代的《云笈七签》《要修科仪戒律钞》等道教经籍中也记载了诸如“老君二十七戒”“老君三十六戒”和“老君一百八十戒”等后来形成的戒律。

明朝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写了《道门十规》。《道门十规》是流传至今的涉及道教徒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最为完备的成文规戒。从没有成文规定到出现完备的戒律典籍,说明道教戒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

王常月有感于明季“玄风颓敝,邪说流行”,以振宗兴教、光复全真祖风为己任,以清整戒律为中兴龙门的主要措施,他在继承《全真清规》等戒律思想的基础上,著《初真戒说》,其弟子根据他在南京说戒的记录整理而成《碧苑坛经》。

《碧苑坛经》

此经讲修炼次第及方法,提出入道学仙,须按皈依三宝、忏悔罪业、断除障碍、舍绝爱缘、戒行精严、忍辱降心、清静身心、求师问道、定慧等持戒二十要修行;并须严持初真、中极、天仙三极道戒,以戒、定、慧为渐进之基。

总之,道教的戒律讲究广济群生、恩惠及人。只有遵守戒律才能有效地约束、规范自己的欲望,才能使人的行为不过于放纵,才能达到人生的完满、得道成仙。

⊙清静无为——道教的基本思想

道教是由许多民间教派兼并联合并逐步融汇而成的,其基本思想包罗万象。

黄老道的道家哲学最高哲学范畴是“道”,道教也最终以“道”为最高信仰,老子和《道德经》都受到信奉。道教认为,“道”是万物之源,元气必须守道,才能产生万物。道往往离不开气,或者是道生气,或者是道等于气。在这种道与气的宇宙生成论中,道教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道教认为性命来自道,道就是人的神和气。

由于道无生死,因此守住道则人可不死。守道或修道的方法很多,有的强调修心,有的强调保存精气;有的强调以无为养神。内丹修炼精气神,也称为修道。有的派别强调精神修炼,认为人的精神是道的一部分,只要与道合体,便可长生。所谓得道也就是神与真会、与道合。道教宣称德就是得道,把道德修养与信道联系在一起。

济度与符咒

济度也称度人,即解救别人的苦难和灵魂,不仅解救个人的今世,而且解救所有人的往世和来世。这是道教的三世思想。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使用符咒,多被书写在纸、绢、木片或建筑物上。大部分符咒似字非字,似图非图,千奇百怪,难以辨认。认为具有神力,可以驱神役鬼、镇魔压邪、治病求福等。

道教宣扬的伦理道德,主要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仁、信、礼、义、廉、耻等。此外,宣扬老子的谦柔俭啬、自然无为、清心寡欲等行为准则。再就是有关敬神、尊经、供养道士等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人与自然界相谐调、保护自然界的规定。秦汉以来,老子逐渐被方士神话。

《老子变化经》宣称老子具有任意变化和无所不能的能力,可以世代变化为不同的形象降到人间。存神是道教的重要法术之一,老子是存神的对象之一。

仙的最基本特征是长生不死。人如果能通过服药或修炼,长生不死,肉体永存,就是仙。仙可以升天,也可留在地上,各随其便。成仙的人死掉了,这是把尸体暂时留给后人悼念,过一段时间后尸体再升到天上与灵魂结合。全真道出现后,吸收佛教教理,成仙被说成精神解脱、精神与道合一。

修仙的方术很多,如辟谷、导引、行气、房中、存想、黄白、外丹等。所谓内丹,是以自己的身体为鼎炉,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修炼长生不老药。这种药,为了与外丹相区别,称为内丹。修炼内丹的派别也很多,具体操作大致包括服气、内视、运周天、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道教认为社会上所谓的气功,只相当于内丹术的基础阶段。

⊙以道为尊——笃信道教的历代帝王

唐朝时,为了提高皇室的声望、巩固统治,统治者便宣称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李耳为其祖先,并将道教定为三教之首。于是道教便成为皇族宗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

唐玄宗极度崇道。他规定全国都要遵守道教的节日制度,还把道士、女冠视为皇室宗亲,并给予道士犯法不依俗制处罚的特权。他还加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玄元天皇大帝”,建玄元皇帝庙,制作玄元皇帝像并颁布于天下。

李隆基宠信道士,并曾拜道士为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道士皇帝。他还下令设置崇玄馆,规定道举制度,以道教经典《四子真经》开科取士,设置玄学博士,又规定《道德经》为道经之首,并且亲自为之作注,颁布天下。

唐武宗也很崇道。他命道士赵归真在皇宫中建设金篆道场,然后在九天坛亲受法篆成为道士。后来,他封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任崇玄馆学士。他还下令拆毁佛寺,破坏佛像,强令僧尼还俗。唐武宗最后因服食金丹中毒而死。

宋徽宗也很推崇道教,他先封道士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先生”,又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集人君、天神、教主三种身份于一体。此后,他对道教的痴迷更加狂热,崇道活动也不断花样翻新。宋徽宗的生日是五月初五,道士认为这天不吉利,他就把生日改为十月初十;他的生肖属狗,听了道士的话,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全是神仙

道士林灵素自称是神霄府的仙卿,上知天上,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他吹捧宋徽宗为“长生大帝君”,为了解救人间苦难才下凡为皇帝。他又称奸臣蔡京、童贯等人都是神霄府的仙伯、仙吏,连徽宗的宠妃刘氏都是神霄府的“九华玉真安妃”。

宋徽宗还追封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基君”,并且下令增加道官、道阶、道职,设立道官道职,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他还多次下诏访求懂道法、有道术的道士,倡导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博士编修道史,搜集道经等。

明世宗是明代最崇道的皇帝,他自幼身体羸弱,而且久无子嗣,对道教的长生广嗣之术很痴迷。他宠幸擅长符咒和房中术的道人陶仲文,授予他礼部尚书的显赫职位。后来,明世宗不理朝政、一味炼丹服药,只有陶仲文才能见到他。陶仲文在各地大肆建坛设斋,一时间神仙方士之说甚嚣尘上,朝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

明世宗妄图长生不老,听信方士之言,服用一种称为“红铅丸”的丹药。这种丹药是由少女的经血、中草药和矿物质炼成的。为了炼丹,他选了数千名少女进宫,以备取药之用。这些少女黎明就要起床,采集入药的甘露,还被强逼服用大量的活血药物,一个个被折磨得形销骨立,而痴迷于道术的明世宗,最终也因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 道教与道家关系漫谈 ■

“儒教”之前有“儒家”,“道教”之前也有“道家”,那个骑青牛出关的老子就是道家和道教共同的始祖。道家学派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它的出现标志着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有人称之为“黄老之学”,有人称之为“老庄之学”。

⊙御风而行——《列子》中的寓言

列子,名御寇,重要的道家人物,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郑国人。他崇尚“清虚”,据说能乘风而行,轻虚缥缈。他有《列子》一书传世,原本已散佚。今本《列子》可能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道教创立后,《列子》也成为重要的道教典籍之一,又被称为《清虚经》。

华子健忘

宋国的华子得了健忘症,刚出门就会忘了回家的路。有一次,他指着一处房子问一位妇女:“这是哪里呀?”那女人说:“这是你家,你怎么不记得了?”他又问:“你长得好美,叫什么名字呀?”那女人生气地说:“我是你老婆,你连我也忘了吗?”

看到华子这个样子,他老婆四处许愿:有谁能医好我丈夫的病,我愿意将一半的财产分给他。一天,来了一位高人,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七天就把华子的病治好了。这让华子的妻子万分高兴。

然而,病好之后,华子的脾气却变大了,经常把妻子赶出家门,对儿子任意打骂,又拿着菜刀到处追杀。人们奇怪地问他:“你病好了之后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华子说:“以前我患有健忘症的时候,心中坦坦荡荡,连天地有无都不放在心上,哪来什么烦心事?现在恢复了记忆,生死得失、喜怒哀乐全都随之而来,天天处于烦恼之中,自然就变得喜怒无常了。”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叫狙公的人,很喜爱猴子。他买了好多猴子,每天给它们吃很精细的食物,让它们住在温暖舒适的房子里,经常给它们洗澡,还不时带着它们四处游走。狙公为了养猴子省吃俭用,但他的家产还是耗费很快,不久就捉襟见肘了。

为节省开销,狙公于是决定减少猴子们的食料。他对猴子们说:“以后我喂你们吃橡子,每天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怎么样?”猴子们顿时发起怒来,狙公赶紧改口说:“那么早上给你们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便很高兴,驯服地趴了下来。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请伯乐推荐相马的人才,伯乐极力推荐九方皋,说他的相马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九方皋拜见秦穆公后,就开始奉命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后,九方皋对秦穆公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遥远的沙丘地带。”秦穆公问:“你找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马,使者回报说,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马上把伯乐召来,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九方皋根本不是相马的高手,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会找到千里马呢?”

伯乐听了感慨地说:“没想到九方皋相马的水平这么高!他看到了马的精微之处,忘掉了粗显之处;看得到马内在的能量,忘了马的形状和颜色;他看到了所该看到的,忘掉了所不该看的。至人见凡人所不见,不见凡人所见。我们岂可用凡人的眼光去看待至人呢?”

秦穆公对伯乐的话将信将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马取回一试,果然是匹千里马。

⊙道家庄子——逍遥于天地之间

庄子,名周,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他曾因生活所迫,做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小吏,但他蔑视权贵,鄙视功名利禄,不久便辞官归隐故里。庄子家境贫困,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的破鞋子,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向人借米救急。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其他各辑中,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重生名媛望族

    重生名媛望族

    “当初我已放弃和他的婚约,你大可嫁他为妻,为何还要毁我清白?!”“怨只怨妹妹这绝世的才貌,夫君满心都是你,若你嫁于旁人,夫君还不得记挂妹妹一生一世?毁你清白,令你不得不委身做妾,从此你再非夫君心心念念的那清傲首辅嫡女,只能是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的贱妾!呵呵,只有这样姐姐才能将你从夫君心里连根拔除,你腾出位置,姐姐才能占据他的心啊…”“武安侯,呵,这男人已是我用废用厌了的,姐姐稀罕扔给你便是!”她读万卷书却忘了温和是为掩盖深埋的算计和阴谋;慈爱也可以是放纵、放任,娇宠无度更可以是教唆谋害;良善的外表下居然可以隐藏着怨毒、嫉恨的心!本是首辅嫡亲孙女,是皇帝御口盛赞的清贵名媛,然命途多舛,父母早亡,一朝祖父过世,十岁贵女携幼弟寄养族中,自此明珠投暗…幼弟被害,家产归族,成为绝户孤女他们却还不放过!谋夺了她指腹为婚的夫婿,却依旧要毁她清白,清贵名媛竟成侯门妾室,恨恨恨!此仇不报意难平,贱妾之身翻手间竟令鼎盛侯门一夜灭门却也葬送了卿卿性命。闭眼睁眼间竟得重生,回到六年前。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她既得之,不求凤鸣九天,只愿今生再无悔!重生复仇种田文,素素出品,质量保证,收藏个呗。推荐素素另外三个完结文《侯门嫡女》同是复仇重生田文。她,性情如火,冲动易怒,不善言辞,不懂宅斗,痴恋与他,却终落得休弃出府。慈爱的父亲,良善的继母,友善的妹妹,却原来都是假象,识人不清使得她终含恨而亡。软榻上,一对半裸男女正动作激烈地纠缠着,难舍难分。她,只身噩梦,眼看着痴慕的夫君和自己钟爱的妹妹纠缠在一起,呆若雷击。质问与他,却只得一份休书!被害身亡,幸得重生,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木偶,不要再为任何男人放弃自我!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势要亲手讨回!“慧安,和我在一起吧,做我的妻…”求你了!当他抱着她说出这样的话,她却只冷冷一笑,慢慢扯开他环抱着的双臂。“秦王殿下,您听清楚,对你,我无法生爱,不论如何,我不会和你在一起!”“大姐姐,不,凤阳侯,求求你帮帮我们吧,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还您的恩情,求求你了…”当那个曾经折辱她的女人跪在面前哀求祈怜时,她只淡漠一瞥,“抱歉,我对养虎为猖,助纣为虐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找错人了!”《江山如画,红颜堪夸》《云倾天阙》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
  • 上神太难逑

    上神太难逑

    不弃坑的七月表示:新坑已挖,欢迎跳入:http://m.pgsk.com/a/1297375/《醉君怀,妖妻不愁嫁》六界盛传,神界最最威严、最最冷情、最最帅气的司法神尊竟然被司预上神收服了!!!*他是上古金龙,唯一一只神力堪比天帝的神兽,天帝俱他,将其封为司法神尊,贬至人界,掌管凡间权势地位。她是人,却是异类,出生之时夏末降雪,一双琥珀色双眸,更被认定为妖物,惨遭丢弃,却很巧的遇到了他。*他与她朝夕相伴,他疼她、宠她甚至爱她。十八岁生辰,她大放异彩从异类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之母,土灵化身。却也成为妖、魔两界争相竞逐的向往。传闻,食之血肉可长生不老。*他奉诏入天,回来却只见一具僵硬的尸骸,第一次他慌了心神。为夺她魂魄,他入冥府,智斗四殿阎罗。她无肉身,他拔下护心龙鳞,助她成型。却不曾想她一飞冲天,羽化成龙,从此脱胎换骨。他为她逆天改命,天道谴责,罚下六道情劫。*魂入冥府,她悠然自得玩转四殿阎罗。离家出走,撞上一只邪魅的货。妖王挑起她的下巴,“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尊,本尊一定会比夜临风更疼你宠你爱你,如何?”“这个有点难度……”雨汐蹙眉沉思,想的入神。“在本尊眼里,不存在任何难度。”“好吧,只要你做到两点,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嗯?”妖王挑眉。“第一,变成女人跟我待在一起,第二,你要等我重新投胎,然后你再把我捡回去养个十八年……”“……”妖王挥袖,暴走。*五行宫外,石竹花精修炼成仙化成她的模样,与他纠缠不清。南海之滨,巧遇水族公主。赤海寻仙,误闯麒麟洞,惹上麒麟老祖独生女。人间除妖,救下才女,誓与他生死相随。神域密林,万年蛇精对他一见倾心。雨汐怒了!“说,你到底爱谁?!”*简介无能,正文有爱,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群号:133.122.358。
  •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五年前,他邪魅冷血,她少女情怀。结婚一年后他才进了她的房,一夜之后,写上离婚协议书坐等她签字。她恼怒成羞,愤然离去。四年之后再相遇,她蜕变成蝶,当妈的女人伤不起,一纸休书摆在他面前,说:“签字,我要休了你。”他笑,淡语:“谢绝离婚。”谁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 误惹吸血鬼殿下

    误惹吸血鬼殿下

    某人某天咬了某帅锅耳朵!竟然被带入一个皇室学院,梦幻的传说、血色玫瑰的飘雪异界、吸血鬼少年、触动心灵的幻世爱恋...他冷俊腹黑的邪恶、他娇纵不羁的引诱,他们——都是太阳神眷恋的黑暗宠儿。—猎物,你怎么舍得逃跑—待续...点击。【正文完】【颠覆校园新视觉、极度巅峰的爱恋】
  • 惹上亿万大亨

    惹上亿万大亨

    他是商界的神话,天之骄子,手腕铁血,冷峻如神祗。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被人扑倒强吻。错愕之余,却又沉沦于她的甜美当中,占尽便宜……婚里婚外,缠绵不休,方休至死。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