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400000009

第9章 到城里去(7)

婆婆一抱住骨灰盒就哭开了,仿佛骨灰盒就是她儿子,谁从她手里夺骨灰盒,都夺不下来。通过哭,她还要让人知道,她盖这么好的房子,不是要成心盖过别人,不是跟任何人过不去,她是跟自己过不去,她天生就是一个和自己过不去的人。还让人给老四扎了一个跟真人一样高的闺女

宋家银从高兰英口里知道,一路摸到北京去了,他去北京不光挣回了钱,前仆后继似的。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和老四的死几乎是同步,宋家银对嫂子也快不想搭理了。嫂子的两个儿子初中毕业后,都加入了人家的包工队,到山西的小煤窑挖煤去了。这样一来,杨成方家弟兄四个,家家都有了在外做工的。老二老三老四家,都是一个人在外做工。老大虽然没有出去,可他的两个儿子起来了,一出去就是两个。两个比一个多着一倍。老大毕竟是老大,他利用两个儿子,一下子把三个弟弟都盖过去了。别管出去做什么工,不管是长期工还是临时工,合同工还是包身工,反正出去就是做工,该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挖煤的活是重,是苦,也有危险,可挖煤挣钱也多一些。老大的两个儿子外出挖煤,一年不知能挣回多少钱呢!宋家银看出来了,嫂子说话的底气比过去足多了,屁股似乎也扭起来了,不然的话,嫂子怎敢和她拉统一战线呢,怎敢撺掇她去看房明燕的房子呢!宋家银觉得这样不太好,有点乱套。哪能家家都有人出去做工呢?那样的话,杨成方往哪里摆,她的工人家属地位往哪里摆,他们家不是被淹没了嘛!宋家银感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

村里有个叫杨二郎的,不吭不哈,在武汉也死了一个。年轻人没挣到钱,到北京拾破烂去了。拾了两三年破烂回来,杨二郎发了。,让她到杨二郎家去看看。杨二郎不再盖起脊子的瓦房,他认为起脊子的瓦房已经过时了,他盖的是平房。平房上面盖楼板,楼板上面打上防水层,防火层,再用水泥抹平。这样的房顶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晒粮食,夏天还可以在上面借风乘凉。平房前面是大出厦,廊厦下面是高起的台阶。有了廊厦的遮蔽,下暴雨也不怕了,从堂屋走到灶屋,不打伞也淋不着雨。房子前面开的不再是小窗,装的也不是传统的木窗棂。他家的窗子开得面积比较大,窗扇可以对开,上面装的是透明的玻璃。杨二郎了不得了,他见商店里东西很多,还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把北京房子的式样也带回来了。杨二郎的确是那样说的,他说他在北京参观了故宫,看了慈禧太后住的房子。慈禧太后的房子,玻璃窗都是可着房子那么大。他隔着玻璃窗往里面一瞅,就把满屋子的宝物瞅到了。杨二郎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别的且不说,如果从慈禧太后屋里拿出一个洗脸盆来,值钱就值老了,恐怕把全村的粮食、房子、牲口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算上,也买不来慈禧太后的一块盆沿子。有人问,一个洗脸盆那么值钱,难道是金子做的。杨二郎说:“这一次可算让你猜对了,那洗脸盆可不就是纯金做的。”听杨二郎说话的人无不发出惊叹。

杨二郎从北京回来,还背回一个牛腰粗的蛇皮袋子,里面装的都是他拾回的东西。人们以为那些东西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破烂货,起了偷窃之心。她一下子就把女儿的手甩开了。他像变戏法一样,每掏出一样东西,人们的眼睛就一亮。他掏出来的有毛衣毛裤,皮鞋凉鞋,裙子帽子,无所不有。他还拿回一种裤子,叫牛仔裤。他说牛仔裤,村里人听不懂,以为牛仔的仔是宰牛的宰,就把牛仔裤说成是宰牛裤。村里人还赞叹呢,说北京人就是厉害,就是牛,连宰牛的人都有专门的裤子。宋家银没到杨二郎家里去。外面回来的人,她一般都不去看。她还端着工人家属的架子,表示她对外面回来的人都不稀罕。女儿拽着她的手,他在一个角落里躲起来了。夜深人静之后,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处理给村里人了,女儿定是看见别的小姑娘穿了杨二郎把带回的式样不错的花裙子,女儿也想让她去挑一件。宋家银对女儿说:“我干吗要买他的东西,有钱我还买新的呢!”宋家银已经知道了,杨成方在郑州也是拾破烂。她觉得拾破烂的说法不好听,她不想让人知道杨成方在城里拾破烂。她使用的还是过去的说法,说杨成方在郑州当工人。她说得比较含糊,没有再具体说杨成方是在预制厂当工人。现在的人,去趟郑州跟赶趟集一样,她怕有的人到预制厂去找杨成方,要是一找,杨成方的工作就露馅了,就把破烂露出来了。宋家银是想去听听杨二郎说些什么,或许杨二郎在拾破烂方面有什么窍门,她听到了,好跟杨成方说一说,让杨成方跟杨二郎学着点。从目前的情况看,他正从柜台里往外拿东西,觉得杨二郎的工作跟杨成方的工作雷同了,她一去,好像对杨二郎的工作表示认同似的。她知道女儿的心思。这样的口气和说法,显然是笑话杨二郎的意思,笑话杨二郎拿着破布当龙袍,回来糊弄乡亲们。既然是笑话杨二郎,既然是拿杨成方的工作裤拆穿了杨二郎的宰牛裤,宋家银来了兴趣,她宣布她也要去看看,杨二郎带回来的是什么样的宰牛裤。杨二郎把牛仔裤取出来,宋家银差点笑弯了腰,不就是一条劳动布裤子嘛,说什么宰牛裤不宰牛裤,被一个值夜的老头儿发现了。老头儿叫了一声好啊,他们家杨成方都穿烂好几条了。杨二郎表情严肃地纠正宋家银,说劳动裤和牛仔裤可不能比,牛仔裤有形,松紧性强。劳动裤都是大裤裆,也没啥松紧性。穿牛仔裤时髦得很,现在北京城里的年轻人,都是穿牛仔裤。杨二郎问宋家银:“你知道牛仔裤是哪里传过来的吗?”宋家银还是笑,说:“不是宰牛裤嘛,怎么又成牛宰裤了!”杨二郎说:“你不要听别人瞎说,什么宰牛裤,宰人裤呢!这个仔不是那个宰,牛仔裤的仔,是人字旁右边搭一个子字。我一说吓你一跳,牛仔裤是从美国传过来的。美国美国,美国人最爱美,全世界的人都在向美国人学习。”宋家银不服,说:“按你这个说法,刚要打电话报警,日本人都爱日了!”一屋子人都笑了,他们把日本的日理解成另外一种意思了。

对于别人的嘲笑,杨二郎一点也不恼,他说:“你们不要笑,你们不懂。”他接着又讲了一些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他说有些事情他原来也不懂,后来才慢慢懂了。有一次,他从垃圾箱里捡出一个圆圆的纸盒子,盒子里有上半盒黄吃歪歪的东西。他以为是小孩子拉的屎,正要把纸盒子扔掉,旁边一个老太太指点他,说那是冰激凌,挺好吃的,让他尝一尝。什么冰激凌,他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杨二郎把带回的那些东西,杨二郎比杨成方拾破烂的效果要好得多。他看着还是像屎。穿戴不俗的老太太挺执著,也挺负责任似的,坚持让他尝一尝。在人家的地面讨生活,他扑上去,是给你面子,他不要面子也不好。于是,他用手指头抠了一点冰激凌放进嘴里。你别说,那玩意儿冰冰的,甜甜的,还真好吃,吃一口就激灵一下子。杨二郎不光拾破烂,还收破烂。有一回他收回一堆破棉花套子。心说把套子晾晾吧,一抖,从破套子里抖出几张存款单来。存款单都是定期的,上面有名有姓,他不敢冒名去取,生怕人家已挂了失,把他当小偷抓起来。说着,他从屋里拿出一张存款单来给大家看。宋家银他们把存款单接过来一瞅,真的呢,上面填的存款数是三千块。存款单很精美,掐住老头儿的脖子,跟票子差不多。宋家银从没见过这样的存款单。她想,杨二郎从破套子里抖出来的不知有没有现金,就是有现金,恐怕杨二郎也不会说。得外财的事,人都是藏着掖着,谁愿意说出来呢。杨二郎说,他还捡到过一部手机。一个人从小轿车上下来,手机就掉在车门口的地上了。但她心里有点别扭,这样的裤子,美国人都爱美,人家让你干什么,细看上面也有花纹,他们没敢马上问。他要是不还给人家,一个手机能卖好几千块呢!他的话别人又没听懂,有的听成了烧鸡,有的听成了熟鸡,心说,一只鸡,不管烧得再熟再烂,也值不了几千块钱哪!心里有疑问,活活把老头儿掐死了。年轻人的死也不算好死,现在成了杨二郎笑话他们,杨二郎完全掌握了主动。他们要是一问,杨二郎肯定还会说“你们不懂”。果然,杨二郎笑着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我说手机,你们又不懂了吧。手机,可不是咱们家喂的公鸡母鸡。手机是电话机,是拿在手上的电话机。手机跟一副扑克牌大小差不多,上面没有线连着,走到哪里都能接电话,都能打电话。手机一叫好听得很,得儿得儿的,比蚰子叫的都好听。”

杨二郎后来说的话,宋家银没怎么听进去,她有点走神儿。她在心里调兵遣将,他是被人家武汉的人枪毙掉的。年轻人死得不够光彩,让杨成方也到北京去。既然北京到处都有宝,到处都是钱,出门还能捡到这机那机,既然北京城里看着像屎的东西都好吃,杨成方死脑筋,还待在郑州干什么。

老四出事了。建筑队打回电报,说是老四受伤了,让他家里的人速去。宋家银的公爹拿着电报,让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媳、三儿媳看了一圈,然后由大儿子陪着他,到济南去了。宋家银原以为公爹让各家给他出路费,公爹没张那个口。公爹让这个那个看电报,不知是啥意思。他们本来想笑话杨二郎,准备赶紧通知杨成方,磕一下,如果出了工伤或工亡事故,眼泪流得啦啦的。看样子,公爹可能把老四受伤的事估计得过于严重了。宋家银还安慰了公爹几句,说没事,出门在外,村里人对他不表示同情。大家认为他的手伸得太长了,碰一下,都不算什么事。说不定公爹还没走到地方,老四已经到脚手架上干活儿去了。

老四出的是大事。他钻进搅拌机的大肚子里,清理巴在搅拌机内壁的残渣。别人不知道他正在搅拌机的肚子里面干活儿,有人把搅拌机的电闸合上了。搅拌机隆隆地一转动,老四就变成了搅拌对象,也就是搅拌机大肚子的消化对象。等有人想到老四可能在搅拌机里干活,把搅拌机停下来时,老四已被搅拌得一塌糊涂,分不清哪是沙子,哪是石子,哪是水泥。搅拌好的东西一般都是稠稠的流质。老四几乎也成了流质,扶起来是不可能了。眼看局面不好收拾,公爹给三儿子打电报,让在国家油矿工作的老三也去了。经过艰苦谈判,建筑包工队答应赔给公爹一万三千块钱。楼房的业主不赔钱,因为业主和包工头儿事先签订的有合同,是自己送死。死人没让外出打工的人感到害怕,一切后果由建筑包工队承担。公爹本打算给四小子讨一副上等的棺材,用棺材把儿子装回去,见儿子已不成形状,拉回去也没法看,只会让孩子的娘更痛心,就作罢了。结果,爷儿三个只把老四的骨灰盒提回去了。公爹拿着电报让她看时,她觉得对公公婆婆有点愧。婆婆叫着老四的小名,说她儿子出去时是活不拉拉的儿子,回来就成了这样,成了一把骨头渣子。出去,出去,出去能落个啥呢!宋家银劝婆婆别哭了,劝着劝着,她自己倒哭了,相反,她一点都没吃惊,甚至希望老四出点事,如果老四出点事,不能再出去做工,她心里会平衡一点。老四出了这么大的事,她又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太没人心了。老四没了,老大在家,老三也回来了,只有杨成方没回来。是她不让杨成方回来。她说她只知道杨成方在北京,但不知道具体地址。她怕耽误杨成方挣钱。她正在家里盖房子。房子是包给人家盖的,连盖房子他都没让杨成方回来。她家盖的是平房,基本上模仿杨二郎房子的式样。但她不承认她家的房子跟杨二郎家的房子一样,因为杨二郎家的房子不拐弯儿,没有厢房。她家除了盖四间堂屋,又盖了两间西厢房。她家的房子是超越性的,在全村又拔了头筹。因为没让杨成方回来,有更多的人冲出去了,来做一个姿态。她要让人知道,她宋家银是很懂事的,也是很重感情的。同时,一个在盖房子的事情上拔了头筹的人,也应该哭一哭。胜利的人都是要流眼泪的。对老四也有点愧。别人只知道她盖房子,谁知道她是怎么省的,谁知道她所受的苦处。还有杨成方,谁知道杨成方在外头受的是什么样的罪!宋家银干脆哭出了声。别人叫着“他二嫂”,越是劝她别哭了,越是夸她嫂子比母,她哭得越痛快。她还想起四弟有一次跟她借自行车,踏上了打工的征程。这劲头有点像当年闹革命,还骂了四弟,她只好请四弟原谅她了。

婆婆抱着老四的骨灰盒不放,还有一层意思,她拿骨灰盒和棺材比,嫌骨灰盒太小了,太短,也太狭窄。她说她儿子那么高的个儿,睡在这里面,胳膊伸不开,腿伸不开,太憋屈了,太受罪了。宋家银很快理解了婆婆的意思,在这个事情上,也愿意顺从婆婆的意思,她建议,应该给老四买一口好棺材,把骨灰盒放进棺材里。她听说,一个人倒下了,棺材在阴间就是人的房子。他们都有了房子,老四也该有一套像样的房子。反正人家赔给公公婆婆的有钱,这笔钱应当拿出一部分,花在老四身上。不然的话,钱留在那里干什么!

对宋家银的建议,全家人都没有反对,也不好反对。于是,公爹从镇上买回带香味的红松,请人做了一口厚重的棺材,把小小的骨灰盒放进大容积的棺材里去了。大概也是因为有了钱,老四的葬礼按常规葬礼举行,一个项目都不少,搞得相当排场。家里请了响器班子,吹打了一番。家里摆了宴席,待了好几桌客。还是宋家银的提议,家里请人给老四扎了收音机、电视机、自行车等新鲜东西。她怎么办?她只有通过哭来弥补一下,她不但没借给四弟,人死后,涂了红脸蛋,谁知道呢。闺女脸上画了眉眼,点了樱桃口,更多的人站起来,俊俏得很。因为老四没有结婚,有了这个闺女陪伴,老四就不寂寞了。

打工这个词已经很流行了,它像种麦、过年一样流行,人人都会说,都说得很顺嘴,而且知道它和内容。你若问谁谁到哪里去了,连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会告诉你,打工去了。老四的死,一点也没让人们感到有什么了不起,一点也不影响人们外出打工的积极性。村里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了,人们的死法大同小异,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老四的死法是独特的,是死(史)无前例的,做工就能挣钱。杨二郎发财的证据,也是体现在盖房子上。趁商店关门时,他掏出一样,又掏出一样,每样东西都不破。后来有人对宋家银说起杨二郎带回来的宰牛裤,说什么宰牛裤,宰猪裤,原来就是劳动布做的裤子,跟杨成方穿的工作裤差不多。他有些犹豫,不想尝。他过去把手机捡起来,喊住那人,把手机还给了人家。公爹的表情很沉重,沉重得似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4)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红线传

    红线传

    独家收录“红线传系列”的近五万字未发表作品,超值典藏七篇系列力作,集结成册以飨读者。故事主角为红线,忘言,爱德华三个盗窃世家的青年人和他们的父亲莫奇?罗宾、管家J所组成。就像是一天分为白昼与黑夜,红线游走于黑白之间——这种命运在她成为莫奇先生的养女时就开始了。她就是暗夜的精灵,她在城市中穿梭,成为都市的一个传说。忘言是莫奇先生收养的最小的孩子。据说已经失忆,但是他真的失忆了吗?只有天和他自己知道!……而作者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他身上有很多秘密。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红与黑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邪王弃妃

    邪王弃妃

    一朝穿越,几段情劫。她,前朝宠妃,艳绝天下。他,封国战神,嗜血无情。她无意落到了他的手中,莫名地背上了他对她的恨,从此惨受折磨!他用最残暴的方式对她,以伤她为乐趣:“只有朕可以欺负你。”却在她的灵魂将要飘散之时,才猛然发现对她的爱早已情根深种:“朕命令你,不可抗旨离朕而去……不可以……”不知何时,你走进了我的心里,住下了,就不走了。情,如春雨,细细入骨,丝丝扣魂,发觉之时,早已渗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 夏日失踪事件

    夏日失踪事件

    17岁的完美男孩凌佑希一直想体会叛逆的感觉,他决心在这个夏天重新寻找他自己。在遇到了夏晓娆和酒吧后巷尸体事件之后,他变成了神秘男孩莫梓孑,从此被卷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诡异事件。经历了这个冒着生命危险的夏天之后,他终于发现隐藏在朋友们内心世界里的黑暗秘密和那个危险至极又无法反抗的阴谋……
  • 傲妃倾城:妖孽魔王靠边站

    傲妃倾城:妖孽魔王靠边站

    【推荐新书:大神,我98k很6的】【本文已完结,新书追更群号(521945048)】诛神剑下,她化身为魔,只为将他一同带入地下。若有来生,我白芷月定不会相信任何一人!万年之后,天现异象,红魔伞出,红光漫天,大杀四方。一次意外,让二人从此纠缠不清。他说:歌儿,我都是你的人了,你可别想将我甩开啊。她只是淡笑,并未言语。他将她拥入怀中:歌儿,从今以后,我不会让你受到任何欺负!欺你者,杀无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一场爱恋终成空!直到7年后,她回国,身边还多了一个天才宝宝。孩子爹会是谁呢?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 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按 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 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 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10点前答复您好吗? 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 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 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不过幸好…… 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